一种三维建模工程测绘用防撞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9554发布日期:2023-11-17 22:59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维建模工程测绘用防撞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相关,具体为一种三维建模工程测绘用防撞无人机。


背景技术:

1、随着三维建模工程的不断发展,目前三维建模工程的实施必然少不了对应的测绘;而测绘的大多数地形都较为恶劣,人为的测绘就会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为了进行更好的测绘工作,这个时候多会采用无人机进行配合使用;目前用于三维建模工程测绘的无人机可以很好的进行飞行测绘用,但是无人机飞行期间亦或是降落的时候都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撞击,这样就会造成长期使用后的快速损坏;目前多是对无人机的外壳制造材料进行提升,让其变得更为耐撞,但是材料的改进自然会增加制造成本;这样就会带来高额的使用成本,实用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设计一种三维建模工程测绘用防撞无人机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建模工程测绘用防撞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建模工程测绘用防撞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延伸臂和动力件,所述延伸臂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主体的外围,所述动力件安装在延伸臂的端部,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上端连接有防撞机构;防撞机构包括条形槽、横固杆、第一弹簧、u型套接块、旋动杆、u型块和防撞板,所述条形槽开设在无人机主体的上端表面,所述横固杆固定连接在条形槽的两端壁之间,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横固杆的外围,所述u型套接块滑动套接在横固杆的外围,所述旋动杆通过转轴与u型套接块转动连接,所述u型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旋动杆的另一端,所述防撞板固定连接在u型块的上端。

3、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机构还包括伸缩杆和第二弹簧,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无人机主体的上端表面,且上端与防撞板的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伸缩杆的外围。

4、进一步的,所述延伸臂的外围连接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上扣板、下扣板、固定螺丝和弹性缓冲腿,所述上扣板和下扣板套接在延伸臂的外围,所述固定螺丝贯穿螺纹连接在延伸臂、上扣板和下扣板上,所述弹性缓冲腿固定连接在下扣板的一端外围。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条形槽的端壁,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u型套接块的一端表面。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防撞板的下端表面,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无人机主体的上端表面。

7、进一步的,所述u型套接块在条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条形槽的开设尺寸与u型套接块的设计尺寸相互适配。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9、该三维建模工程测绘用防撞无人机,通过设置用于顶端防撞的防撞机构,使得整个无人机在飞行期间能够更好的避免上端受到撞击而产生损坏,而且整体具有缓冲性,可以避免硬性撞击导致的直接坠落;再通过设置落地防止地面冲击力的缓冲组件,使得无人机使用完毕后的降落也能得到一定的防撞效果,两者的配合让整个无人机具备了更好的防撞能力,从而提高了无人机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维建模工程测绘用防撞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1)、延伸臂(2)和动力件(3),所述延伸臂(2)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主体(1)的外围,所述动力件(3)安装在延伸臂(2)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上端连接有防撞机构;防撞机构包括条形槽(4)、横固杆(5)、第一弹簧(6)、u型套接块(7)、旋动杆(8)、u型块(9)和防撞板(10),所述条形槽(4)开设在无人机主体(1)的上端表面,所述横固杆(5)固定连接在条形槽(4)的两端壁之间,所述第一弹簧(6)套设在横固杆(5)的外围,所述u型套接块(7)滑动套接在横固杆(5)的外围,所述旋动杆(8)通过转轴与u型套接块(7)转动连接,所述u型块(9)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旋动杆(8)的另一端,所述防撞板(10)固定连接在u型块(9)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建模工程测绘用防撞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还包括伸缩杆(11)和第二弹簧(12),所述伸缩杆(11)固定连接在无人机主体(1)的上端表面,且上端与防撞板(10)的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2)套设在伸缩杆(11)的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建模工程测绘用防撞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臂(2)的外围连接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上扣板(13)、下扣板(14)、固定螺丝(15)和弹性缓冲腿(16),所述上扣板(13)和下扣板(14)套接在延伸臂(2)的外围,所述固定螺丝(15)贯穿螺纹连接在延伸臂(2)、上扣板(13)和下扣板(14)上,所述弹性缓冲腿(16)固定连接在下扣板(14)的一端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建模工程测绘用防撞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条形槽(4)的端壁,所述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u型套接块(7)的一端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建模工程测绘用防撞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1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防撞板(10)的下端表面,所述第二弹簧(1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无人机主体(1)的上端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建模工程测绘用防撞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套接块(7)在条形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条形槽(4)的开设尺寸与u型套接块(7)的设计尺寸相互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建模工程测绘用防撞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延伸臂和动力件,所述延伸臂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主体的外围,所述动力件安装在延伸臂的端部,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上端连接有防撞机构;防撞机构包括条形槽、横固杆、第一弹簧、U型套接块。本技术通过设置用于顶端防撞的防撞机构,使得整个无人机在飞行期间能够更好的避免上端受到撞击而产生损坏,而且整体具有缓冲性,可以避免硬性撞击导致的直接坠落;再通过设置落地防止地面冲击力的缓冲组件,使得无人机使用完毕后的降落也能得到一定的防撞效果,两者的配合让整个无人机具备了更好的防撞能力,从而提高了无人机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超,罗万泉,龚凯勋,刘文韬,刘柯宏,杨艾新,蒋力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