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旋转连接的部件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626181阅读:来源:国知局
常旋转为逆时针,此时随着第一旋翼21的逆时针正常旋转,也即第一旋翼21相当于第一电机41也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
[0032]而由于第一旋翼21相对于第一电机41恰恰是通过逆时针旋转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紧固,这样一方面,有效的防止了当第一旋翼21相对于第一电机41是通过顺时针旋转实现咬合锁紧时,由于第一旋翼21的正常旋转为逆时针而造成第一旋翼21和第一电机41之间的紧固关系出现松动,甚至导致第一旋翼21飞离第一电机41而造成无人机坠毁的技术缺陷。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旋翼21相对于第一电机4本身也是通过逆时针旋转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紧固,当随着第一旋翼21的逆时针正常旋转,而使得第一旋翼21相当于第一电机41也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此时正好也加大了第一旋翼21和第一电机41 二者之间紧固关系,保证了飞行设备的正常安全飞行,具有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0033]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见图1-2,如上述所述,当通过第二螺钉43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旋翼21、所述第二螺孔438将所述第一拆卸螺母436固定于所述第一旋翼21上时,由于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第一旋翼21所受到的外界阻力因素较多,如气流、风向等。这就使得飞行过程中第一旋翼21相对于第一电机41和/或旋翼轴3的震动比较大,然而,长时间的震动会使得第二螺钉432、第一旋翼21和第一拆卸螺母436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极不稳定,甚至造成第二螺钉432松动,继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增设第一减震片439,且在所述第一减震片439上开设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第二螺钉43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旋翼21和第二螺孔438将所述第一拆卸螺母437固定于所述第一旋翼21上。作为优选,第一减震片439可呈圆片状,以增大第一减震片439与第一旋翼21上表面的接触面积,通过第二螺钉432将第一减震片439和第一旋翼21上表面相对于紧固,以减少第一旋翼21相对于第一电机41的震动,提高飞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能。
[003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螺钉431的数量是2个;所述第二螺钉432的数量是2个;所述第一螺孔435的数量是2个;所述第二螺孔438的数量是2个。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螺钉431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螺孔435,使得每一个所述第一螺钉431穿过相应的一个所述第一螺孔435将所述第一螺纹扣433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41上;每一个所述第二螺钉432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螺孔438,使得每一个所述第二螺钉432穿过相应的一个所述第二螺孔438将所述第一螺纹扣433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41上。
[0035]请结合图1-2 —并参阅图3-6,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5而言,所述旋翼轴3通过所述折叠组件5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无人机上,使得所述旋翼轴3能够相对于所述无人机张开或收缩。这样就使得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当飞行设备需要飞行作业时,则旋翼轴3通过折叠组件5相对于无人机进行旋转,实现旋翼轴3相对于无人机处于张开状态。当飞行设备不需要飞行作业时,则旋翼轴3再次通过折叠组件相对于无人机进行旋转,使得旋翼轴3相对于所述无人机处于缩进状态,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当飞行设备没有飞行作业时,处于张开状态下的第一旋翼21和/或旋翼轴3不仅占据存放空间,同时也极易被外界其他货物碰损、撞坏,极大的缩短了飞行设备(第一旋翼21)的使用寿命,进而因第一旋翼21的维修频繁而带来了维修成本高的缺陷。
[0036]具体而言,所述折叠组件5至少包括:侧板件51、旋转件52和限位件53。
[0037]其中,所述侧板件5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旋翼轴3远离第一旋翼21的那一端的端部。所述旋转件5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无人机上,其顶部与所述侧板件51转动连接,使所述侧板件51和所述旋转件52以二者之间的连接点为中心点实现旋转。所述限位件53滑动地固定于所述侧板件51上,并通过所述限位件53相对于所述旋转件52移动来对所述旋转件52相对于所述侧板件51的旋转角度进行定位。例如,请参阅图3所示,此时侧板件51与旋转件52垂直分布,即侧板件51相对于旋转件52的角度为90°,并通过限位件53实现二者间90°角度的定位。再如,请参阅图5所示,此时侧板件51与旋转件52水平分布,SP侧板件51相对于旋转件52的角度为0°,并通过限位件53实现二者间0°角度的定位。
[0038]对于侧板件51、旋转件52和限位件53三者之间的工作原理,请进一步如下所述:
[0039]对于侧板件51而言,包括第一侧板511和第二侧板512,且第一侧板511和第二侧板512上还均开设有一用于限位件53滑动的滑槽513。其中,第一侧板511固定于旋翼轴3端部的一个侧面上,可以理解为是旋翼轴3端部的第一侧面,第二侧板512固定于旋翼轴3端部的另一个侧面上,可以理解为是旋翼轴3端部的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对称的分布在所述旋翼轴3的端部两侧。这样就使得第一侧板511和第二侧板512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固定在旋翼轴3的端部上。
[0040]对于限位件53而言,包括:固定杆531、限位杆532和拉力杆533。其中,所述固定杆531的两端分别对应的固定在第一侧板511和第二侧板512上,使得固定杆531位于所述第一侧板511和所述第二侧板512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511和所述第二侧板512相垂直,且所述固定杆531的中间部位上开设有一个用于拉力杆533穿过的滑孔。所述限位杆532横向置于所述滑槽513内,使得限位杆532在所述滑槽513中能够延旋翼轴3的轴线方向进行滑动。所述拉力杆533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杆531上所开设的滑孔,并与所述限位杆532固定连接,使得通过拉动所述拉力杆533带动所述限位杆532所述滑槽513内进行滑动。
[0041]对于旋转件52而言,包括:第一摆耳521、第二摆耳522、固定筒523和旋转轴524。其中,所述第一摆耳521上开设有第一摆动孔;所述第二摆耳52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摆动孔相对应的第二摆动孔。且所述固定筒52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无人机上,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耳521和所述第二摆耳52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524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侧板521、所述第一摆动孔、所述第二摆动孔和所述第二侧板522,以将所述侧板件51和所述旋转件52转动连接。
[0042]其中,附图3和附图4所示的是旋转件52相对于侧板件51处于90°夹角的示意图,此状态下,限位杆532在滑槽513中在拉力杆533的作用下滑动至滑槽513的最右边(图3及图4所示的最右边),此时固定筒523处于竖直状态。进一步的,第一摆耳521靠近限位杆532的一侧对应的设置有第一曲线部位,所述第一曲线部位呈圆弧状,背对限位杆532的一侧对应的设置有第一卡位,所述第一卡位呈L型。相同的,第二摆耳522靠近限位杆532的一侧对应的设置有第二曲线部位,所述第二曲线部位呈圆弧状,背对限位杆532的一侧对应的设置有第二卡位,所述第二卡位呈L型。
[0043]具体来说,当旋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