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移动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7013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万向移动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粮食机械,尤其是指一种可随意调整方向的带式输送机。
在粮仓内进行输粮和倒仓时,都离不开带式输送机。工作时,常将一台台倾斜布置的带式输送机串联成一条状,一级一级地输送,每一台输送机都于低端进料,高端出料,将粮食输送至要求的地方。
传统的皮带式移动输送机在进、出粮时无法自由旋转,在倒仓时只能依靠人力频繁移动输送机,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低的万向移动带式输送机。
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利用托辊及驱动滚筒安装在输送架上的输送皮带,输送皮带呈倾斜状安装,在其低端的输送架上安装进料口,其高端的输送架上安装落料口与机头,并在机头处安装驱动输送皮带的传动装置,其特征是前一台输送机的高端与后一台输送机的低端利用一旋转机构相互连接,在该旋转机构中有一个安装于前或后一台输送机的输送架上的回转支承,及一个安装于后或前一台输送机的输送架上的回转轴,回转支承与回转轴相互配合。
其另一特征是在最后一台输送机高端的机头下面有一旋转支架,安装在该输送机高端的输送架上的回转轴与安装于旋转支架上的回转支承相互配合以便整个输送机可以该回转支承为中心转动,方便工人操作。
在每一台输送机低端的输送架下面安装支承轮,以便于操作者能按要求随时移动输送机的位置,在最后一台输送机的旋转支架下面安装一支承轮和两个支承杆,当开始运输粮食时,支承杆着地,输送机的出料口就不会因工作时出现的抖动而发生位移。
在每一台输送机的输送架上均安装一个用于调节输送皮带的张紧程度的螺杆调节机构,以保证输送皮带始终处于正常的张紧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最大特点是由于在每两台输送机的连接处及输送机最后的出料口各利用一旋转机构相互连接,工作时输送机最后的卸料口可以固定不动,其尾部的进料口可以在一定的半径范围内作出360度旋转,使连接出料口的最后一台皮带输送机可以不用经常移动,给粮库皮带输送机进出粮带来极大的方便,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
图1中去掉罩壳13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方向后的俯视图。
如图所示整个机组由前、后两台输送机串联而成,每一台输送机均由利用托辊5安装在倾斜的输送架6上的输送皮带4构成,并在其低端的输送架6的下面连接支承轮3,在该端的输送架6上面连接进料口1,在其高端安装出料口、机头及与机头相连的用于驱动输送皮带4转动的传动装置7,再用机头罩11将其罩住,在两台输送机的连接处利用一旋转机构9相互连接,该旋转机构9的回转支承安装于后一输送机低端的进料端的输送架6上,与该回转支承配合的回转轴安装于前一输送机高端的出料端,在最后一台输送机的出料端下面,安装一旋转支架10,并在该旋转支架10上安装一回转支承,在该台输送机出料端的输送架6上安装一个与该回转支承相互配合的回转轴,在旋转支架10的下面安装一个支承轮3和两个固定的支承杆12。在每一台输送机上均安装一个用于调节输送皮带4的张紧程度的螺杆调节机构2。
图1中的8为旋转轮,用于转动输送机的方向,13为罩住输送皮带4的罩壳。
权利要求1.万向移动带式输送机,包括利用托辊(5)及驱动滚筒安装在输送架(6)上的输送皮带(4),输送皮带(4)呈倾斜状安装,在其低端的输送架(6)上安装进料口(1),其高端的输送架(6)上安装落料口与机头,机头处安装驱动输送皮带(4)的传动装置(7),其特征是前一台输送机的高端与后一台输送机的低端利用一旋转机构(9)相互连接,在该旋转机构(9)中,有一个安装于前或后一台输送机的输送架(6)上的回转支承,及一个安装于后或前一台输送机的输送架(6)上的回转轴,回转支承与回转轴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其特征是在最后一台输送机高端的机头下面有一旋转支架(10),安装在该输送机高端的输送架(6)上的回转轴与安装于旋转支架(10)上的回转支承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其特征是在每一台输送机低端的输送架(6)下面安装支承轮(3),在最后一台输送机的旋转支架(10)下面安装一支承轮和两个支承杆(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其特征是在每一台输送机的输送架(6)上均安装一个用于调节输送皮带(4)的张紧程度的螺杆调节机构(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粮食机械,尤其是指一种可随意调整方向的带式输送机。包括利用托辊及驱动滚筒安装在输送架上的输送皮带,输送皮带呈倾斜状安装,其特征是前一台输送机的高端与后一台输送机的低端利用一旋转机构相互连接,在该旋转机构中有一个安装于前一台输送机的输送架上的回转支承,及一个安装于后一台输送机的输送架上的回转轴,回转支承与回转轴相互配合。本装置具有操作方便、输送效率高等特点。
文档编号B65G65/42GK2428460SQ0022084
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8日
发明者王荀, 张 杰, 李茜, 韩建军, 江建刚 申请人:王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