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内胎金属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592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陶瓷内胎金属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和制作方法,特别是带陶瓷内胎的金属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杯、金属瓶、金属壶等,一般都是全采用金属制成,但用金属装盛酒、食品或化装品时,由于易发生化学反应,所以该种金属容器不适用。还有一种金属壳容器是在金属外壳中通过机械装配或焊接封闭的方法来安装陶瓷内胎,而这种容器中的陶瓷内胎由于不能与金属外壳内腔紧密配合,容易松动和造成破损,并且不适宜于复杂的工艺造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陶瓷内胎直接固定在金属容器内腔上的容器,同时提供制造该容器的方法。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陶瓷内胎金属容器包括金属制成带开口的外壳,在上述金属外壳的内腔中内置有陶瓷内胎,上述陶瓷内胎直接固定在金属外壳内腔上。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陶瓷内胎的外形与金属外壳的内腔形状一致并紧固匹配。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制作方法是以先行制得的金属壳体作为陶瓷泥胎的塑形模具,将陶瓷泥胎做到该金属容器壳体内腔上,使在金属外壳(1)内腔中成形的陶瓷内胎泥胎(2)与金属外壳(1)的内壁(5)紧密匹配,将金属壳体表面完整地涂附上陶瓷泥或其它精铸造型材料,制成具有充分高温强度和适度退让性的陶瓷泥壳型,或能满足精密铸造要求的其它造型材料壳型,然后再将以上述方法制得的带壳金属陶瓷泥胎(上釉或不上釉)容器,以通常的陶瓷烧制工艺将陶瓷的泥胎烧制成形并使金属容器壳体在精铸壳型内经高温熔化后整体或局部再次成形或在不熔化仅软化的情况下由具有充分刚性的型壳支持避免变形,在出窑冷却后除掉金属壳体表面的型壳,并以适当的材料和方法使烧制完成的陶瓷内胎与其金属壳体内腔保持紧密匹配。
采用本发明的金属容器,适用于有复杂艺术造型或有特殊防碎要求和卫生要求的陶瓷胎金属酒瓶、酒具、茶具、茶叶或保健美容用品容器和工艺装饰瓶等的生产。主要作为金属工艺品与实用容器相结合的新器皿和新包装产品。可丰富包装市场的表现方式,为产品的差异化制造了新的市场空间,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解决了以前不能制作陶瓷内胎金属容器的难题,为该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陶瓷内胎金属容器的外壳为金属制成,在金属外壳1上开有一个开口4,在上述金属外壳1的内腔中内置有陶瓷内胎2。
在制造本发明的陶瓷内胎金属容器时,先通过铸造或机加工的方法制得金属外壳1,在金属外壳1的内腔的内壁上以普通的陶艺方法使陶瓷泥胎在金属壳体内紧固成形,然后将金属外壳表面完整地涂附上陶、瓷泥或别的精铸造型材料,制成在烧制陶瓷胎过程中具有足够高温强度和适度退让性的陶瓷泥壳型,或能满足精密铸造要求的其它造型材料壳型。然后再将以上述方法制得的带壳金属陶瓷泥胎(可上釉或不上釉)容器,置入普通的陶瓷烧窑内,以公知的陶瓷烧制工艺将陶瓷泥胎烧制成陶瓷胎并使金属容器壳体在其壳型内经高温熔化后整体或局部再次成形或在不熔化仅软化的情况下由具有充分刚性的型壳支持达到不变形的目的。在出窑冷却后除掉金属壳体表面的型壳,再在已烧成、冷却的陶瓷胎外壁与金属壳体内腔之间注入液态可固化或液态化后可再固化的填充材料,使该填充材料在固化后均匀填充陶瓷泥胎在烧制过程中收缩形成的陶瓷胎外壁与金属壳体内腔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制得的陶瓷内胎金属容器的金属外壳内腔与其陶瓷胎外壁紧固匹配。
在采用该方法制成陶瓷内胎金属容器时,金属外壳1的形状可制成异形,即金属外壳1的内腔形状的腔体最大截面3大于上述内腔的开口4截面,形成的陶瓷内胎2的最大截面3大于金属外壳1的开口4,由此制得的陶瓷内胎金属容器的形状可以选择各种复杂造型,取得与传统容器不同的实用和装饰效果。
权利要求
1.陶瓷内胎金属容器,包括金属制成带开口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金属外壳(1)内腔中内置有陶瓷内胎(2),上述陶瓷内胎(2)以液态可固化的填充材料为中介连接在金属外壳(1)内腔的内壁(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内胎金属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内胎(2)的外型与金属外壳(1)的内腔形状一致并紧固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内胎金属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内胎(2)的外型最大截面(3)大于上述金属外壳(1)的开口(4)截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内胎金属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先行制得的金属壳体作为陶瓷泥胎的塑形模具,将陶瓷泥胎做到该金属容器壳体内腔上,使在金属外壳(1)内腔中成型的陶瓷内胎泥胎(2)与金属外壳(1)的内壁(5)紧密匹配,将金属壳体表面完整地涂附上陶瓷泥或别的精铸造型材料,制成具有充分高温强度的陶瓷泥壳型,或能满足精密铸造要求的其它造型材料壳型,然后再将以上述方法制得的带壳金属陶瓷泥胎(上釉或不上釉)容器,以通常的陶瓷烧制工艺将陶瓷的泥胎烧制成形并使金属容器壳体在精铸壳型内经高温熔化后整体或局部再次成形或在不熔化仅软化的情况下由具有充分刚性的型壳支持不出现变形,在出窑冷却后除掉金属壳体表面的型壳,并以适当的材料和方法使烧制完成的陶瓷内胎与其金属壳体内腔保持紧密匹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瓷内胎金属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带精铸型壳金属壳体与陶瓷泥胎整体烧制的加热温度为800-130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瓷内胎金属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陶瓷内胎容器烧制成形后,在烧制过程中陶瓷泥胎收缩形成的金属外壳(1)的内壁(5)与陶瓷内胎(2)之间的间隙,以液态可固化材料或液态化后可再固化的材料填充以保证金属外壳与陶瓷内胎(2)紧固匹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瓷内胎金属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金属外壳(1)的金属材料为耐受800℃-1300℃高温不熔化或仅软化的金属材料,和在800℃-1300℃高温完全或部分熔化而冷却凝固后可在陶瓷及其它造型材料的壳型内再次成形的金属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陶瓷内胎金属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金属壳体的金属材料为锌、锌基合金、铝、铝合金、锡、锡合金、铜、铜合金、铁、铁合金、不锈钢、镍合金、钼合金、钴合金,金、银及其合金。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内胎金属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液态可固化或液态化后可再固化的材料为橡胶、硅橡胶、树脂、塑料、石膏、水泥、乳胶填料、泥、膏灰、腻子、低熔点金属,上述材料中的任一种及其组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带陶瓷内胎的金属容器。为了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陶瓷内胎金属容器包括金属制成带开口的外壳,在上述金属外壳的内腔中内置有陶瓷内胎,上述陶瓷内胎直接固定在金属外壳内腔上。同时还提供了制作该容器的方法。采用本发明的金属容器,适用于有复杂艺术造型或有特殊防碎要求的陶瓷胎金属酒瓶、酒具、茶叶或保健美容用品容器和工艺装饰瓶等的生产。主要作为金属工艺品与实用容器相结合的新包装产品。可丰富包装市场的表现方式,为产品的差异化制造了新的市场空间,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B65D13/02GK1472115SQ02133549
公开日2004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31日
发明者蒋荣昌 申请人:蒋荣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