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底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0258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装箱底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在集装箱下部、承载货物的底框架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集装箱底框架。
背景技术
集装箱底框架位于集装箱的底部,承载货物的重量压力。要求其有较高的强度,既能承载较多的货物,又能减轻自己的重量;原有的集装箱底部梁为槽形,自重较大;底板是光滑的钢板,与货物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货物与底板之间容易相对滑动,货物和箱体都容易损坏;只在一个方向上有叉车槽,叉车只能从箱体的两侧面进行叉举作业,装卸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的缺点,提出一种集装箱底框架,既能保持符合强度要求,又能减轻重量;增加货物与底板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货物与底板之间的移动;增加叉车槽,提高插车装卸效率。
本实用新型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集装箱底框架,包括有底板和底板下面的底板支承框,其特征在于底板是花纹钢板,底板支承框的两边是两条底侧梁,两条底侧梁的中间的两端分别有端部左角支承框、端部中间支承框和端部右角支承框,中部有中间支承框和侧面中间支承框,底板与底侧梁、端部左角支承框、端部中间支承框、端部右角支承框,中间支承框和侧面中间支承框之间焊接连接,组成了一个整体。
由于底板是花纹钢板,增加了货物与底板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货物与底板之间的相对位移,降低了由于货物之间的相互碰撞而造成的损失,以及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对箱体的损伤程度,也增加了底板的强度。整个集装箱底框架焊接成一个整体,整体的强度和刚度都得到提高。
在端部左角支承框、端部中间支承框、端部右角支承框,中间支承框和侧面中间支承框之间焊接连接有叉车槽底板和叉车槽加强板,组成两对贯通底板支承框且互相垂直的叉车槽。叉车在转移箱体时,可以从箱体的任何一个端面进行叉举作业,增强了装卸的灵活程度,使装卸效率大大提高,克服了以往的底部结构由满宽度的横梁支承,叉车只能从箱体的两侧面进行叉举作业,装卸效率不高的缺点。叉车槽加强板主要对底板起保护作用,使底板不至于由于局部受力过大而损伤。
端部左角支承框、端部中间支承框、端部右角支承框,中间支承框和侧面中间支承框的截面形状为“L”形,取代以往的槽形。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既节约了材料的成本费用,又降低了制作费用,体现了节能降耗的宗旨,同时减轻了箱体的自重,相应的增加了箱体的载荷量。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结构更加合理,比原结构的集装箱底框架减轻了自重,相应的增加了箱体的载荷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小了由于货物与底板之间的滑动而造成的对货物和对箱体的损伤,增加了底板的强度;增加了装卸的灵活程度,提高了装卸效率。


图1是一种集装箱底框架结构示意图,底板1是焊接在底板支承框的上面。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该集装箱底框架,包括有底板和底板下面的底板支承框,底板1是花纹钢板,底板支承框的两边是两条底侧梁2,两条底侧梁的中间的两端共有两个端部左角支承框3、两个端部中间支承框4和两个端部右角支承框5,中部有一个中间支承框7和两个侧面中间支承框8,底板1与底侧梁2、端部左角支承框3、端部中间支承框4、端部右角支承框5,中间支承框7和侧面中间支承框8之间焊接连接,组成了一个整体。
在端部左角支承框3、端部中间支承框4、端部右角支承框5,中间支承框7和侧面中间支承框8之间焊接连接有8块叉车槽底板6和8块叉车槽加强板9,组成两对贯通底板支承框且互相垂直的叉车槽。端部左角支承框3、端部中间支承框4、端部右角支承框5,中间支承框7和侧面中间支承框8的截面形状为“L”形,取代以往的槽形,减轻了重量。
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箱底框架,包括有底板和底板下面的底板支承框,其特征在于底板是花纹钢板,底板支承框的两边是两条底侧梁,两条底侧梁的中间的两端分别有端部左角支承框、端部中间支承框和端部右角支承框,中部有中间支承框和侧面中间支承框,底板与底侧梁、端部左角支承框、端部中间支承框、端部右角支承框,中间支承框和侧面中间支承框之间焊接连接,组成了一个整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框架,其特征在于在端部左角支承框、端部中间支承框、端部右角支承框,中间支承框和侧面中间支承框之间焊接连接有叉车槽底板和叉车槽加强板,组成两对贯通底板支承框且互相垂直的叉车槽。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框架,其特征在于端部左角支承框、端部中间支承框、端部右角支承框,中间支承框和侧面中间支承框的截面形状为“L”形。
专利摘要集装箱底框架是一种连接在集装箱下部、承载货物的底框架结构的改进。包括有底板和底板下面的底板支承框,其特征在于底板是花纹钢板,底板支承框的两边是两条底侧梁,两条底侧梁的中间的两端分别有端部左角支承框、端部中间支承框和端部右角支承框,中部有中间支承框和侧面中间支承框,底板与底侧梁、端部左角支承框、端部中间支承框、端部右角支承框,中间支承框和侧面中间支承框之间焊接连接,组成了一个整体。优点是结构更加合理,减轻了自重,相应的增加了载荷量,降低了成本;减小了由于货物与底板之间的滑动而造成的损伤,增加了底板的强度;增加了装卸的灵活程度,提高了装卸效率。
文档编号B65D90/12GK2536543SQ02213368
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8日
发明者金继华 申请人:金继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