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6845阅读:8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瓶盖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的瓶盖,尤指一种具有以防伪油墨形成防伪层的瓶盖构造,其防伪层在强紫外光的照射下始能显现出独特的各式防伪标记,以供提高产品真伪辨识的可靠度。
故而,如何使商品能够具有难以仿制的防伪标记,使销售者、消费者能够据以辨识商品的真伪,据此保障消费者及零售商家的权益,遂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盖构造,主要包含一金属板片成型的盖体,该盖体为多层复合的层状结构体,其主要具有一基材层及一防伪层,其中,基材层为金属材料层,防伪层形成于盖体外表,其利用防伪油墨成型而得,当强紫外光照射时,防伪层得以显现特殊的图样、文字,以供提高仿制的困难度及真伪辨识的可靠度。
请参阅


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瓶盖构造第一实施例主要包含一盖体10,盖体10以金属板片为材料,经过分条切割、冲压等制程所制得,且盖体10是一种多层复合的层状结构体,其主要具有一基材层11及一防伪层12,其中,基材层11由铁、铝等材料所形成的金属材料层,防伪层12形成于盖体10外表,其利用防伪油墨以网版印刷技术成型后,再予以烘干固定而得,而此等防伪油墨为一种光致色变油墨,且防伪层12于印刷成型时,可利用网版设计使得防伪层12受到强紫外光的照射时,显现特殊的图样或文字。
据前所述第一实施例,形成于盖体10外表面的防伪层12,在一般情形下为无色状态,无法单纯以目视察觉,对有心伪冒者而言,形成仿制上的困难,当以强紫外光照射时,防伪层12即可显色呈现特殊的图样、文字,消费者或商品的销售者在购入商品时,由是否可显现此等图样、文字作为辨识真伪的依据,而不致误购仿制品,就另一方面而言,制造商可更进一步利用防伪层12标示商品的制造日期、保存期限等信息,贩售的商家并无法任意更改变造,使消费者权益得以确保;再者,防伪油墨具有耐候、耐低温及耐酒精腐蚀等特性,故而商品在运送、储存的过程中,防伪层12所显现标记的辨识性不致由于日晒、雨淋、低温冷藏等环境因素而减弱,且将具有防伪层12的盖体10应用作为各种饮料、酒的容器的封盖时,防伪油墨不会溶蚀于酒精,而无影响饮用安全之虞。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由前述第一实施例变化而得,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主要在于更有二底色层13’分别形成盖体10’内外,且各底色层13’分别由环氧树脂所构成的防护层14’与基材层11’稳定结合,利用防护层14’保护盖体10’不受酸、碱物质侵蚀,而位于盖体10’外部的底色层13’夹设于基材层11’与防伪层12’之间,借助底色层13’的形成,可使盖体10’外观具有特定的色彩,一方面美化盖体10’的外观,另一方面防止基材层11’氧化锈蚀,以供提高盖体10’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由前述第二实施例更进一步变化而得,其与第二实施例不同处主要在于盖体10”外部的底色层13”与防伪层12”之间,印刷形成一图样层15”,盖体10”借助图样层15”得以显示独特的外观设计,而图样层15”与防伪层12”间涂布保护剂并干燥定型形成保护层16”,以借助保护层16”的保护作用避免图样层15”剥落。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可由下列步骤制得
1.前置步骤由于金属板材在成型后,为防止板材在运送、仓储的过程中氧化锈蚀,多于表面涂布油性保护剂,故在印刷作业进行前,需先烘干板材,使板材表面的油性保护剂固化定型成为油膜层。
2.上底油在干燥后的油膜层表面施设一层由环氧树脂构成的防护层并使该防护层干燥定型,以借助该防护层保护金属板材不受酸、碱性物质侵蚀,此步骤一般业者通称为上底油。
3.印刷底色在该防护层表面以印刷手段形成底色层,并使该底色层干燥定型。
4.印刷图样在该底色层的外表,依据金属制品的外观设计,以多色或单色印刷形成图样层并使该图样层干燥定型,而可借助该图样层所显示的各式单色或多色图样,作为金属制品外观。
5.上光在该图样层外表涂布保护剂并使其干燥定型形成保护层,以借助该保护层的保护作用避免该底色层、该图样层剥落,而由于该保护层形成后,在外观上得以显现亮光效果,故一般将此等步骤称为上光,但该保护层形成后的外观亦可呈现为平光状态。
6.印刷防伪标记取防伪油墨为材料以印刷手段在该保护层的外表形成标记层,而此等防伪油墨为一种光致色变油墨;于此,该标记层可依实际需要在印刷时,由网版的设计,使其防伪标记可为制造商的商标或商品的制造日期或保存期限或其他特殊文字、记号。
7.烘干加热烘干该标记层使其得以稳定成型,即完成防伪标记的印刷作业,而加势烘干的温度界于130℃~150℃之间,加热时间界于8~12分钟之间,其中又以加热温度为150℃、加热时间为10分钟为最佳的烘干条件。
执行前述步骤即可将金属板材制成多层复合的层状结构体,而后再将此等金属板材经过分条切割、冲盖、滚花等后续加工程序(此部分与现有的瓶盖加工制程相同),即可制得盖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防伪油墨在盖体外部形成难以仿制的防伪层,以此作为判别商品真伪的依据,有效解决一般商品不易辨识真伪的困扰,且此等防伪层无法任意变造,对消费者权益、商家信誉及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均具极正面的保护作用,在产业上极具利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瓶盖构造,主要包含一金属板片成型的盖体,其特征在于,盖体为多层复合的层状结构体,其主要具有一基材层及一防伪层,其中,基材层为金属材料层,防伪层形成于盖体外表,其以防伪油墨成型而得,当强紫外光照射时,防伪层得以显现特殊的图样、文字,以供提高仿制的困难度及真伪辨识的可靠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构造,其特征在于,盖体更具有底色层,底色层形成盖体内外,且各底色层分别由环氧树脂构成的防护层与基材层稳定结合,而位于盖体外部的底色层夹设于基材层与防伪层之间,以供提高盖体使用寿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构造,其特征在于,盖体外部的底色层与防伪层之间夹设一图样层,且图样层外部具有保护层,以供形成保护,以避免图样层剥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构造,主要包含一金属板片成型的盖体,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为多层复合的层状结构体,其主要具有一基材层及一防伪层,其中,基材层为金属材料层,防伪层形成于盖体外表,其利用防伪油墨成型而得,当强紫外光照射时,防伪层得以显现特殊的图样、文字,以供提高仿制的困难度及真伪辨识的可靠度。
文档编号B65D41/00GK2587781SQ0225504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7日
发明者戴宏全 申请人:宏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