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引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461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物引导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修正移送织物轨迹用的织物引导器。
但是,由于采用的是直线状的外螺纹和内螺纹的啮合,故滚筒的转角相对螺纹的转动量的线性度低,难以进行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织物引导器包括可动部和固定部,可动部具有接受织物的搬入滚筒、排出所述织物的排出滚筒和弯曲轨道;固定部具有保持所述轨道并支持所述可动部使之能够摆动的引导部和向所述可动部供给动力的动力部,上述动力部,通过上述动力部的主动件把上述动力传递到具有上述轨道的从动件,在上述轨道中,改变上述主动件和上述从动件的接触位置来改变上述可动部的姿势。
通过使可动部摆动,将一对滚筒相对于织物流动方向的姿势改变,使在织物左右边缘的张力发生变化。因此就改变了织物在滚筒轴方向上移动的织物运送轨迹。
另外,把动力由主动件传递到可动部的从动件,在具有沿着轨道弯曲的表面形状的情况下,即使滚筒的摆动角很大,主动件的驱动量和滚筒转角之间的线性关系也很高。因此,就能够容易而准确地进行摆动角的控制。从动件也可以通过在轨道上开槽来形成。轨道的表面或者在轨道上开槽形成的从动件和主动件的组合,与螺纹的组合或者接头的组合相比,能够使本引导器更加紧凑。
由于引导部保持着弯曲的轨道,使得固定该轨道的可动部可摆动地支持。引导部具有在支持部上能够转动的多个引导滚筒。
在本发明中,搬入滚筒和排出滚筒也可以彼此大致平行地设置。上述各滚筒的长度也可以比织物的宽度更长,在此情况下,各个滚筒的两个端部优选从织物的两个侧边突出。这样就能够调节织物两个侧边的张力。
上述一对滚筒也可以分别与上述织物一边的面进行面接触,在搬入滚筒和排出滚筒不夹持织物而离开的位置上,也可分别与织物的一面和另一面(彼此不同的面)进行面接触。相对于织物的任意部分,搬入滚筒比排出滚筒更先进行面接触。
上述可动部相对于固定部的设置,可以沿着包含一对滚筒轴线的平面摆动。而可动部可以沿着与上述平面具有倾角(交叉)的倾斜平面摆动,再有,也可以沿着与包含上述一对轴线的平面相垂直的平面摆动。
上述轨道可以以与排出滚筒相比更靠近搬入滚筒的位置上设定的点为中心弯曲成大致的圆弧状。所谓“圆弧状”,意味着除了圆的一部分以外,还可以采用椭圆、抛物线、双曲线、正弦曲线、摆线等曲线的一部分的近似于圆弧的弧线。上述的轨道也可以是环状的轨道。
作为上述主动件和从动件,可以采用小齿轮和弯曲的齿条,也可以采用蜗杆和蜗轮或螺纹齿轮的原理。作为上述动力部,除了各种电极以外,还可以使用螺线管,优选用检测器检测涉及移送轨迹的位置信息,从而控制动力部的动作。
在本发明中,代替引导摆动动作的轨道,也可以设有一个臂。比如在把摆动臂的端部安装在固定部的同时,可以在上述臂的前端安装可动部,使可动部和此臂一起摆动。
上述检测器对织物的被检测部进行检测,作为“被检测部”,一般是检测织物的两个侧边,但在织物上模绘花纹或图样的情况下,就将它们作为被检测部,检测这些部分进行图象处理,生成织物的位置信息。
作为被检测部的检测手段,可以使用超声波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或空气传感器等。也可以通过对由CCD摄影机或一维线性传感器(线路传感器)得到的图象进行处理来检知织物的偏离。
传感器的种类可以根据织物的种类进行选择。比如在空气容易贯通织物的情况下,优选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而在织物是透明或半透明的情况下,优选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或空气传感器。
作为织物,除了包括一次性尿布或短裤以外,还包括生理用卫生巾等一次性用品的带材、在上述带材上形成了脚孔等孔洞的制品、黏结上了弹性体的制品或者层叠了吸收体的制品等各式各样的织物片。
图2是织物引导器的底面断面图和平面断面图。
图3是表示织物轨迹调整方法的概略平面图。
图4是织物引导器的侧面断面图。
图5是织物引导器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表示显示器的显示画面的正面图。
图7是表示一个变形实施例的概略侧面图。
如在

图1(a)上所示,一个织物引导器2包括可动部5和固定部6。
可动部5包括接受织物W的搬入滚筒30和排出织物W的排出滚筒31。此两个滚筒30、31在彼此有一定间隔的分离状态下,能够旋转地安装在可动部5上。织物W搭放在一对滚筒30、31上,在接触搬入滚筒30和排出滚筒31的侧面的状态下,由织物引导器2排出。
如在图1(a)中所示,上述一对滚筒30、31的长度,分别设定得大于织物W的宽度Ww。另外,在上述一对滚筒30、31中,彼此不相对的外侧端之间的距离D,设定为在织物W的宽度Ww的1/2以上。而上述滚筒30、31的外侧端的距离D优选设定在织物W的宽度Ww以上。
上述滚筒30、31优选进行轻量化,比如可以是铝合金或者石墨碳。
图1(a)的可动部5安装得能够相对于固定部6转动。通过可动部5的转动,改变滚筒30、31相对于织物W的姿态,从而修正织物W的移送轨迹。
如在图2(a)、图2(b)所示,在可动部5上安装有改变可动部5姿态的轨道50。固定在可动部5上的轨道50可以是圆弧状或者是U字形。在轨道50是圆弧状的情况下,圆弧的中心O(图3)作为转动的中心,使可动部5转动。此时,轨道50弯曲地安装,向着排出滚筒31凸出。
为了防止织物W上产生皱纹,转动中心O优选设定在与距离排出滚筒31相比离搬入滚筒30更近的位置。如在图3(a)中所示,此转动中心O特别优选设定在搬入滚筒30上与排出滚筒31相反一侧端部的位置。
与如在图3(b)中所示的把摆动中心O设定在搬入滚筒30的中心位置的情况相比,如在图3(a)中所示的,把摆动中心O设定在搬入滚筒30上与排出滚筒31相反一侧端部的位置时,由于搬入织物的位置变化更小,故能够更加防止在织物W上产生皱纹。
如在图2(a)和(b)所示,固定部6(图1(a))具有支持引导滚筒62的支持部60。在此支持部60上自由转动地安装着多个引导滚筒62。轨道50由上述多个引导滚筒62夹持,能够在一定的轨迹上运动。因此,在引导滚筒62之间以很小的摩擦力就能够进行移动。在如图2(a)、(b)中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由四个引导滚筒62夹持着轨道50。由于引导滚筒62夹持着轨道50,使轨道50几乎不能离开原来的位置,就能够以转动中心O(图3(a))为中心,沿着一定的圆弧来回运动。
动力部M具有输入驱动可动部5所用动力的主动件。主动件把动力从动力部M传递到从动件上。由主动件和从动件互相接触的部位决定了滚筒30、31的姿势。上述从动件与轨道50具有大致相同的曲率,而且可以安装在与轨道50大致相同的位置。
比如,如在图2(b)中所示,沿着轨道50安装着齿条(从动件)51。在支持部60上固定着动力部M,动力部M的输出轴上安装的小齿轮(主动件)61,与可动部的齿条51咬合。通过动力部M的转动,小齿轮61转动,从而使齿条51移动。因此,可动部5以摆动中心O为中心发生摆动,使之左右摆动。从而,由和小齿轮61啮合的齿条51的齿(咬合部)的位置正确地决定了在可动部5上安装的滚筒30、31的姿势。齿条的形状不一定非是直线状的,弯曲状,比如椭圆状、抛物线状、圆弧状都是可以的。
作为动力部M也可使用步进电机。由动力部M的转动使滚筒30、31转动一定的角度。作为此一定的角度,可以在-20~+20°的范围内。
齿条51可以安装在轨道50的凸面侧,也可以安装在轨道50的凹面侧(即靠近摆动中心的一侧)。但是,为了给可动部5以较大的扭矩,齿条51优选安装在轨道50的凸面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齿条51沿着轨道50安装,与由接头等使可动部转动相比,动力部M的转动量与和该转动相对应的可动部5的转角之间的线性关系更高。因此,即使滚筒30、31的摆动角较大,也能够正确地控制上述可动部5的转动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圆弧状的轨道50上安装了齿条51,与在特开昭54-65542号公报中所示的使用接头的结构相比,能够使滚筒30、31的摆动角较大。因此能够控制滚筒30、31摆动角的范围就更宽,能够更多地矫正织物W的轨迹。特别是,与使用螺纹组合或接头的情况相比,能够把本引导器制造得更加紧凑。
如在图5中所示,此织物引导器2,可包括对成为织物W移送轨迹基准的织物W的被检测部进行检测,并输出有关检测的移送轨迹位置信息的检测器和基于来自检测器的位置信息对动力部M的转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10。
控制器10由比如包括中央处理器(CPU)10a和储存器10b的运算处理装置构成,在控制器10上,通过在图上未显示的接口,连接着一个以上的传感器(检测器)41、动力部M和在下面要叙述的显示器7。或者,此控制器还可以基于外部控制人员的指令来控制动力部M的转动。
如在图1(a)中所示,第一传感器(检测器)41安装在排出滚筒31的下游,优选安装在排出滚筒31和在排出滚筒31更下游的下一个滚筒之间。如果安装在比上述下一个滚筒的更下游,则织物W横向的运动就太小。第一传感器41,更优选安装在排出滚筒31和上述下一个滚筒之间,优选靠近上述排出滚筒31的位置。
第一传感器41能够检测织物W的位置。比如由于第一传感器41检测织物W的侧边(被检测部),就能够进行上述偏移量的检测。
图5的控制器10,包括比如由操作人员手动调整织物W轨迹的手动模式,或者如在下面所述的,具有控制器10自动调整的自动模式。控制器10在自动模式中,使用一对第一传感器41,如下所述来控制织物W的轨道。比如,如在图1(b)中所示,第一传感器41具有发出光线的发光部Sa和接收由发光部Sa发出的光线的接收光线部Sb。
在图1(a)的一对第一传感器41当中,一边的第一传感器41检测织物一侧的边缘,另外一边的第一传感器41,检测织物W另外一侧的边缘。在此情况下,为了调整织物W的轨迹,控制器10可以控制织物W的轨道,使由一边的第一传感器41输出的检测信号(位置信息)的值和由另外一边的第一传感器41输出的检测信号(位置信息)的值几乎相同。这就是说,当织物W的轨道变化时,如果偏向一边,根据该偏离的程度,上述接收光线部Sb所接收光的量发生变化。上述控制器10可以基于此接受的光量变化控制动力部M的转动。
比如在图3(c)中的概念图中所示,在织物W向左边L偏离的情况下,左侧的第一传感器41接受的光量减少,同时右侧第一传感器41接受的光量增大。根据两个第一传感器41所检测的信号,控制器10使动力部M转动,如在图3(a)中所示,滚筒30、31顺时针摆动,使织物W的移送轨迹向右方R移动。
也可以不设置一对第一传感器41而只设置一个第一传感器41,只检测织物W一边的侧边。对于使用这个第一传感器41调整织物W轨迹的方法,以例子说明此第一传感器41是光学传感器的情况。
(1)操作人员进行规定的操作,在第一传感器41的接收光线部Sb没有被织物W完全覆盖的情况下,在控制器10上记录下接收光线部Sb输出的检测信号值LMAX;(2)然后,在接收光线部Sb完全被织物W覆盖的情况下,在上述控制器10上记录下接收光线部Sb输出的检测信号值LMIN;(3)控制器10由记录下来的上述LMAX和LMIN决定显示接收光线部Sb输出信号大小的表示域。在此,控制器10在如下面所示的显示器7上可以在决定接收光线部Sb输出信号值的表示域中进行显示。操作人员调整第一传感器相对于织物的位置,使之成为上述LMAX和LMIN的平均值;(4)控制器10输出控制信号,使从接收光线部Sb输出的实际检测信号的水平LR成为在LMAX和LMIN之间的值,基于该控制信号转动动力部M。比如取LSTN为LMAX和LMIN的平均值,在A是常数的情况下,上述控制信号的值C可以由下式(1)给出。
C=A·(LR-LSTN) (1)光学传感器的接收光线部一般呈圆形(比如特开平6-115782)号公报,光学传感器的发光部和接收光线部也可以是横向长形的。上述发光部优选发出相干光。如果光线的相位和光线的直线传播性不好,就会发生干扰,因此就不能提高测定的精度。因此,发射出的光线也可以通过一束光纤。可以把发光部分成多个区域,各个区域以一定的间隔依次发光,避免相邻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相互干扰,就能够提高测定的精度。从发光部通过调整相干性的滤光片发出光线也是可以的。此光线不一定是可见光。
第一传感器41也可以具有对接收光线部和/或发光部进行清扫的清扫器。比如此清扫器可以由空气吹掉吸附在接收光线部或发光部上的粉尘。如图1(b)所示的第一传感器41具有向着织物W传送方向或者与此相反的方向吹出空气的孔8或者间隙。空气由控制器10进行控制,连续或者间歇地吹出。在间歇吹出空气的情况下,控制器10进行控制从而周期性地或者随机地吹出空气。由孔等吹出的空气在吹出时产生节流(orifice)的效果。
织物引导器2还可以具有显示器。这就是说,在图5的控制器10上也可以连接着显示器7。显示器7也可是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在显示器7上可以显示如图6(a)和(b)所示的运行画面或设置画面。如在图6(a)中所示,在显示器7的运行画面上显示出自动模式按钮70、手动模式按钮71、左传感器按钮72、右传感器按钮73、设置按钮74、偏移量显示部76和摆动按钮77等。在如图6(b)上显示的设置画面上,显示出数字键75。
显示器7可以安装在图1(a)的固定部6上,也可以安装在固定部6以外。此显示器7优选安装在与显示上述第一传感器41的信息的织物引导器2相距1.5m以内。如果显示器7距离织物引导器2太远,在数据线是电线的情况下,容易给数据线增加噪音。当然,显示器7也可以是触摸屏。
图5的控制器10也可以测定轨道50移动的量。比如如果动力部M转动规定的圈数(包括不到一圈),动力部M就输出规定的信号,通过控制器10对上述规定的信号进行计算,就能够计量轨道50移动的量。控制部也可以由在轨道50上记下的标记来得知轨道50的位置。比如安装对固定部6上的上述标记进行读取的第二传感器,控制部就可以接受来自第二传感器的位置信息。特别是,上述标记可以指示可动部5能够转动的界限。在此情况下,如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界限,控制部就使动力部停止转动。
下面,作为本织物引导器使用方法的一个例子,说明在一对传感器41上使用光学传感器的情况。
首先说明,本织物引导器2处于自动模式的状态。
操作人员在以自动模式进行运转之前,首先进行第一传感器41的调整。如果一次调整了第一传感器41的位置,只要不使用宽度不同的织物,就没有必要对位置等进行再次调整。
在滚筒30、31上不通过织物的状态下进行第一传感器41的检测。然后将织物W通过滚筒30、31,根据织物W的宽度Ww,移动第一传感器41,使得第一传感器41位于能够检测该织物W的两个边缘的位置。基于在图6(a)的上述偏移量显示部76上显示的织物W侧边的位置,操作人员进行第一传感器41的位置设置。
操作人员进行规定的操作,显示出在图6(b)上显示的设置画面,可使用数字键75进行预先设置的初始值的变更。在上述设置画面中,能够进行比如传感器检测宽度、位移上限和不感地带等的设置。传感器检测宽度是涉及由第一传感器41检测织物W侧边的检测宽度的数值。位移上限值是控制动力部M的值,使得修正的织物W的移送轨迹不超出第一传感器41的检测范围。不感地带是第一传感器41检测范围(引导点)的值。
此后,操作人员分别触摸自动模式按钮70和上述传感器按钮72、73,开始移送织物W。在一对第一传感器41当中,在只使用任何一个第一传感器41的情况下,左右的传感器按钮72、73当中,只触摸其中任何一个。
控制器10根据由两个第一传感器41输出的检测信号使动力部M转动,使得滚筒30、31向左右转动,从而修正织物W的移送轨迹。比如,在如图3(c)所示,在织物W向左方偏移的情况下,由于动力部M转动,使图3(a)的滚筒30、31向顺时针的方向(与偏移相反的方向)转动,使织物W的移送轨迹向右移动。另外,在织物W向右偏移的情况下,滚筒30、31向反时针方向(与偏移相反的方向)转动,织物W就向左移动。控制器10根据由第一传感器41输出的检测信号使上述滚筒30、31反复来回转动,对织物W的移送轨迹进行修正。
如此根据由第一传感器41检测的织物W的偏移量使可动部5的滚筒30、31摆动,从而由滚筒30、31控制织物两个侧边的张力,达到修正织物W的移送轨迹的目的。
操作人员根据需要可以用手动模式运转此织物引导器2。当操作人员触摸显示器7上的手动模式按钮71时,中央处理器10a设置到手动模式。操作人员触摸显示器7上左右任何一方的摆动按钮77,使滚筒30、31转动,对织物W的移送轨迹进行修正。
如在图7所示,在滚筒30、31之间,织物W可以呈N字形搭放,也可以呈S字形搭放。
如以上所说明的,按照本发明,由主动件向可动部传递动力的从动件,具有沿着轨道弯曲的表面形状,因此即使滚筒的摆动角大,也可提高上述滚筒转角和主动件驱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因此,就能够容易而且正确地进行滚筒摆动角的控制。特别是,可动部的转动中心离搬入滚筒比离排出滚筒更近,在改变搬入滚筒的姿势时,搬入滚筒的位置变化小,所以能够减轻上述的皱纹。由于设置了圆弧状弯曲的引导用轨道,可动部的回转动作能够简便而且确实地实现。如果说通过检测移送轨迹的偏移,在该检测输出的基础上对可动部进行控制,能够自动地修正偏移,那么就可能连续地进行自动运行。特别是,如果在显示器上能够显示上述检测的织物偏移量,由于能够很容易知道检测器的安装位置,因此装置或者维修的操作就很容易进行。
权利要求
1.一种织物引导器,其包括可动部和固定部,可动部具有接受织物的搬入滚筒、排出所述织物的排出滚筒和弯曲轨道;固定部具有保持所述轨道并支持所述可动部使之能够摆动的引导部和向所述可动部供给动力的动力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通过所述动力部的主动件把所述动力传递到具有所述轨道的从动件,在所述轨道中,改变所述主动件和所述从动件的接触位置来改变所述可动部的姿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动件和从动件上设有防止在两者之间发生滑动的咬合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的摆动中心处于距离所述搬入滚筒比距离所述排出滚筒近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物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呈大致的圆弧状。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滚筒的长度分别设定为大于织物的宽度,而且在所述一对滚筒中,彼此不相对的外侧端之间的距离设置在所述织物宽度的1/2以上。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引导器,其包括对作为所述织物移送轨迹基准的被检测部进行检测,输出检测的有关移送轨迹的位置信息的检测器;以及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对所述动力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物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还包括能够检测织物在宽度方向上的偏移量并且显示出该偏移量的显示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物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的侧面部分设置有进行所述控制器操作的操作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筒的摆动角相对于主动件驱动量的线性关系高。在织物上难以产生皱纹的织物引导器。一对滚筒(30、31)与织物(W)的面相接触,设置有支持上述一对滚筒(30、31)使之能够转动的摆动框架(5),能够相对于固定框架(6)摆动,设置有摆动装置,使上述摆动框架(5)相对于上述固定框架(6)摆动,由于上述摆动框架(5)的摆动,使上述一对滚筒(30、31)相对于上述织物(W)的姿势发生变化,对上述织物(W)的移送轨迹进行修正。摆动装置沿着轨道(50)形成圆弧状的齿条(51)。
文档编号B65H23/032GK1460631SQ0312365
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4日
发明者米冈菊雄 申请人:株式会社瑞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