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至少一个织物绷带的矫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794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至少一个织物绷带的矫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矫形器,其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元件,所述保持元件用于佩戴在身体部分上并且用于利用至少一个固定器件固定所述保持元件,所述保持元件的两个端部贴靠在身体部分上地在张紧力下利用所述固定器件相互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无稳定的形状部件地构成。
背景技术
这种矫形器被以大量实施方式制造和使用。特别是在中风患者的情况下,具有织物绷带作为保持元件的矫形器被证实是有利的,所述中风患者在中风之后半身瘫痪。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重要的是,将肩、手臂和手固定在残障的身体半部上以便不会通过不受控制
的运动受到受伤危险。用于轻偏瘫患者的已知矫形器系统包括一个肩部件、一个用于肘关节的支撑部件并且必要时包括一个腕关节矫形器。肩部件在此利用固定带缠绕在上身上并且在此在腋窝下面在身体的健康侧上被引导。所述肩部件搭接上臂的一部分并且利用固定条带与肘部件连接。公知的矫形器是有效且物美价廉的,因为其由物美价廉的织物绷带构成。在此,搭接肩部的织物绷带通过相应的裥这样构成,以至于其可以在其形状方面适配于肩部形状并且搭接上臂。然而,织物绷带的使用具有的缺点是,其是一种软绵绵的原料,所述原料必须佩带在身体部分上以便然后用柔性的、通常由设有搭扣的织物带构成的固定器件固定。因此,所述矫形器的佩戴要求辅助人员帮助,从而使得患者只有当身边具有用于佩戴矫形器的辅助人员时才能够活动。因此存在的需求是,能够单手佩戴矫形器系统以便例如允许轻偏瘫患者能够自己佩戴用于残障身体侧所需的矫形器并且由此显著地获得独立自主性。当然,也存在的另外的情况,对于所述另外的情况来说,矫形器的单手佩戴是有利的。相应的矫形器在此也可以是腿矫形器、脚关节矫形器或类似矫形器。公知的是,需单手佩戴的矫形器构造有形状部件,所述形状部件适配于需佩戴矫形器的身体部分。但是这种矫形器在制造方面是费事的,因为他们通常必须个别定制地适配于特殊的患者。此外,形状部件不能像织物绷带那样舒适地使用,所述织物绷带可以不引人注目地佩戴在衣服下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这样地构造一种矫形器,使得其可单手佩戴和固定、可物美价廉地制造并且可不引人注目地佩戴。根据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任务,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矫形器的特征是,保持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弹性的撑开部件,所述撑开部件不施加适配于身体部分的形状部件的功能并且所述保持元件被预加载到一个这样的初始形状中,使得所述保持元件的端部从身体部分上突出并且利用所述固定器件能够将所述保持元件的端部抵抗所述撑开部件的预加载地佩戴在所述身体部分上。由此,本发明的矫形器此外使用下述保持元件,所述保持元件不变形并且可以是织物绷带,正如其在很多应用情况下被证实有利的那样。因此,矫形器的支撑功能由相应松软的保持元件无适配于身体部分的周围形状的稳定形状部件地施加。根据本发明,保持元件设有至少一个弹性的撑开部件,通过所述撑开部件将所述保持元件预加载到一个初始形状中,在所述初始形状中,保持元件的端部从身体部分突出。由此可以的是,将保持元件单手佩戴在身体部分上并且抓持优选柔性的固定器件,利用所述固定器件将保持元件通过以下方式固定在身体部分上,即,所述保持元件的端部抵抗所述撑开部件的预加载而佩戴在身体部分上。由此,本发明的优选安置在织物绷带的远离身体的侧上的撑开部件将本身松软的织物绷带置于一个初始形状中,在所述初始形状中织物绷带被归类并且准备利用固定器件张紧,如下面还将详细阐述的那样。因此,织物绷带的初始形状特别是可以为隧道形,从而使得绷带能够以所述初始形状中例如套在肩膀上或者能够将肘关节或下臂放入到所述绷带中。所述初始形状在此由织物绷带的相应准备得到,而不是通过弹性的撑开部件得到,所
述撑开部件仅仅负责必要的预加载力,而不是构造为适配于身体部分的形状部件。撑开部件的适当的形状可仅仅通过以下方式得出,即,织物绷带在适当的点上、优选在绷带的边缘附件通过撑开部件张紧到初始形状中。所述撑开部件在此不具有适配于身体部分的形状部件的功能并且因此能够以非常弱的预加载力构成。所述预加载力仅需足以将织物绷带张紧到初始形状中。由此无需对于身体部分进行任何支撑功能。因此,织物绷带也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并且无大的力耗费地抵抗撑开元件的预加载力地固定在身体部分上。在一个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对于非常简单的矫形器来说,撑开部件也可以无织物绷带地使用,如果其为了贴靠在相关的身体部分上设有至少一个垫块的话。所述撑开部件不是适配于身体部分的周围形状的形状部件并且不具有形状部件的形状稳定功能,而是仅仅用于确保基本上扁平的初始形状,所述撑开部件借助于固定器件被从所述初始形状拉到身体部分上以便贴靠在该身体部分上。所述固定器件在此结合所述保持元件通常引起相应身体部分的缠绕以便将保持元件固定在身体部分上,从而使得实现通过矫形器力求达到的支撑-或保持功能。所述固定器件优选是织物固定带,其可以与搭扣元件一起实现固定。所述固定带在此可以由弹性的或者优选非弹性的织物材料构成。为了固定所述保持元件,所述固定带符合目的要求地与所述保持元件的至少两个点连接。但是也可以的是,固定带仅仅在一个部位处与所述保持元件连接并且所述固定带被设置用于利用保持元件缠绕所述身体部分,其中,所述固定带例如借助于搭扣固定在自身上。在一个由于更简单的操作而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带在所述点的一个上利用所述保持元件被引导穿过一个孔环并且以180°转向。在此,有利地将转向后的区段利用扩宽部防丢地保持在所述孔环中。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用于未佩戴的矫形器的固定带的有利固定,所述矫形器通过敞开部件以撑开形状存在。所述固定带在此可以确定通过所述弹性的撑开部件撑开的保持元件的初始形状并且例如在隧道形初始形状的敞开侧封闭所述保持元件。相应的保持元件于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例如佩戴在臂上,即,手和下臂插入到所述隧道中或者所述保持带以其隧道形的通道套在有残障的手和下臂上以便例如能够在肘关节上定位。于是,通过穿戴固定带可以进行在身体部分、特别是肘关节上的固定,其方式是,所述固定带借助于搭扣固定在自身上或者固定在保持元件的适当的部位上。


下面借助于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表示图I是患者的部分前视图,其具有佩戴好的轻偏瘫-矫形器;图2是图I中的视图的斜视图;
图3是图I中的视图的后视图;图4是肘-矫形器的细节图;图5是腕关节矫形器的细节图;图6是佩戴在患者手臂上的腕关节矫形器的根据图5的视图;图7是肘-矫形器的保持元件的对于图4变换的实施方式的视图;图8是图7中的保持元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I至3中示出的轻偏瘫-矫形器包括一个肩关节部件I和一个肘部件2,它们通过连接带3相互连接。肩关节部件I包括一个织物绷带作为保持元件4,所述织物绷带从上部超过患者5的肩关节、肩关节球和上臂突出。更大的、在患者前侧上锥形延伸的臂6在患者5的上胸部区域延伸。一个固定带7作为柔性的固定器件固定在所述臂的端部上。如图I和3所示,固定带7围绕患者5的身体延伸并且在腋窝下方在患者的健康侧被引导。在患者的后侧(图3),固定带7向斜上方延伸至织物绷带4的一个臂8。在那里,所述固定带被引导穿过一个孔环9并且在本身以三角形箭头状扩宽的端部10上固定。为此,固定带7的和箭头形端部10的相关的侧设有搭扣的相应部件。所述织物绷带4此外以一个另外的臂11在患者5的残障侧上延伸到腋窝下面并且在那里同样设有一个固定带12作为柔性的固定器件。所述固定带12围绕所述上臂的内侧延伸并且在缠绕所述上臂之后从患者5的后侧贴靠在所述织物绷带4上并且例如又借助于搭扣固定在那里。在背离患者5身体的侧上,织物绷带设有多个撑开部件13,所述撑开部件可缝在所述织物绷带上。第一撑开部件13. I在肩部上侧上从患者5的前侧延伸至后侧。在患者5的后侧上,撑开部件13. I在那里的臂8的区域中结束,如图3所示。一个另外的条带形撑开部件13. 2在前侧连接在所述撑开部件13. I上,该条带形撑开部件延伸到织物绷带的臂6的区域中并且在所述固定带7的固定区域附近在该臂6上结束。一个另外的撑开部件13. 3设置在上臂区域中并且垂直于患者5的肱骨的纵向延伸而延伸。可以看出,固定带12固定在撑开部件13. 3的区域中。此外,一些调节带14在撑开部件13. I与13. 3之间延伸,利用所述调节带可以使织物绷带4的曲率以一定的方式与患者5适配。
撑开部件13包括扁平的、薄的并且弹性的塑料条带,所述塑料条带由扁平的塑料材料裁切而成。如果它们通过织物绷带4的形状而变形,则它们倾向于恢复到扁平的初始位置中。由此,如果将该矫形器从患者5的身体取下并且固定带7、12在所述臂6、8之间或在所述臂11上不施加拉力时,所述臂6、8和11大致直线状地从其余的织物绷带4上立起。织物绷带4的中央区段(所述臂6、8和11从所述中央区段出发)通过裥大致适配于肩部和上臂的形状,其中,在此仅仅与肩关节和上臂的典型形状进行大致适配。织物绷带4在患者5身体上的固定通过所述臂6、8、11并且利用固定带11、12进行,所述固定带一方面缠绕在上身上并且另一方面缠绕在患者5的上臂上。肘部件同样包括扁平的织物绷带作为保持元件15,所述织物绷带通过基本上四边形的、具有四个臂16的织物段构成,如特别是图4中所示的那样。在所述四个臂16上分别固定一个孔环17。两个作为柔性的固定器件的固定带18作为非弹性的带以箭头形的扩宽端部19在其长度的两个端部上终止。所述箭头形的端部19在其内侧上设有三角形的搭扣部件20,所述搭扣部件形成与所述固定带的内表面配合的搭扣配合段。例如所述固定带的内表面可构造有环材料,而搭扣部件20具有配属的钩材料。固定带18的内表面是这样的 面,所述箭头形的端部19为了自身固定的目的可固定在所述面上。由此,所述固定带18的内表面处于固定带18的、搭扣部件20所在的侧上,如图4所示的那样。在图4的图示中,固定带18仅仅利用其一个箭头形的端部穿过一个孔环17。由此,通过固定带18不会对于织物绷带15的臂16施加拉力。由此,其通过一个撑开部件21预加载到一个平放的初始形状中。如果固定带18的在图4中自由的箭头形端部19穿过图4中自由的孔环17,则通过固定带18的长度在织物绷带15上施加一个拉力。该织物绷带由此抵抗撑开部件21的预加载弯曲到一个U形的形状中。相应的臂16于是通过被直线状张紧的固定带18相互连接。所述臂16形成织物绷带15的端部,其打开角度通过固定带18显著大于患者肘区域中的臂宽度。由此,U形弯曲的织物绷带15与固定带18形成一个入口通道,患者5的手和悬垂的手臂可以在残障侧舒适地插入到所述入口通道中,其方式是,将绷带15套在患者5的手和下臂上。因此,为了佩戴图I至3中的矫形器,将肘部件2置于所描述的佩戴位置中并且悬挂在肩关节部件I下面。通过将肘部件套在患者5的手和下臂上,所述肘部件进入到处于患者5的肘上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可将所述肩关节部件套在患者5的肩和上臂上。由于所述撑开部件13,通过具有织物绷带4的固定带7可形成一个回环并且健康的手臂可穿过该回环,从而使得固定带7在图I至3所示的固定位置中可在患者5的健康的手臂的腋窝下面缠绕在上身上。通过接下来穿上用于缠绕上臂的固定带12将肩关节部件8固定在使用位置中。接着,肘部件的两个固定带18被拉紧并且最终定位在肘上。补充地,还可以安装一个腕关节矫形器,如图5中以初始状态并且在图6中以佩戴状态所示的那样。根据图5,腕关节矫形器包括一个基本上矩形的织物绷带作为保持元件22,该织物绷带利用三个缝上的织物纵向条带23加强。一个基本上X形的撑开部件25以四个臂25 —直延伸至绷带22的纵向边缘上的两个加强条带23。一个通孔26允许患者5的残障的手的大拇指穿过,如图6中所示的那样。
在图6中没有示出该腕关节矫形器用固定条带或类似物的固定。该固定能够以与图4中肘部件2的情况一样的方式进行。图6示出,腕关节矫形器被这样佩戴,使得撑开部件24基本上贴靠在腕关节内侧上。但是也不必非得是这种情况。也可以从外向内容易地并且单手地实施腕关节矫形器的佩戴。图7示出图4中的肘-矫形器,其中,保持元件15'通过撑开部件21本身构成。由此,孔环17直接固定在该撑开部件21上。图8示出,撑开部件21在其向着身体部分指向的侧上设有垫块27,从而可以实现该撑开部件21在身体部分上的舒适的佩戴。如与图4相比得出的那样,撑开部件21的形状相应于图4中织物绷带15上的撑开部件21的形状。因为图4中的织物绷带15仅仅具有与孔环17建立连接的任务,因此图7的改进仅仅在于,孔环17直接固定在撑开部件21
的臂上。图7和8中的肘-矫形器的佩戴以与图4中的肘-矫形器一模一样的方式进行。所示的实施例示出,利用本发明的撑开部件13、21和24也可以对于织物绷带4、15和22的复杂形状实现该矫形器的单手佩戴,从而使得患者5可以自己佩戴该矫形器并且不必寻求护理人员的帮助。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保持元件4、5、22可设有形状稳定的加强装置,但是没有在圆周方向上与身体部分的形状相适配。例如,在腕关节矫形器的情况下可以将在手臂和手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夹板加工到撑开部件21中或者加工到织物绷带15中。当然,在所述实例中描述的矫形器原理也可以转用到脚关节矫形器、腿矫形器或躯干矫形器上。在所有情况下,如果固定带7、12、18以所示的方式防丢地固定在所述孔眼9、17中并且由此引起织物绷带的变形,则特别有利。
权利要求
1.一种矫形器,其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元件(4,15,22),所述保持元件用于佩戴在身体部分上并且用于利用至少一个固定器件(7,12,18)固定所述保持元件(4,15,22),所述保持元件(4,15,22)的两个端部能够贴靠在身体部分上地在张紧力下利用所述固定器件相互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无稳定的形状部件地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4,15,22)具有至少一个弹性的撑开部件(13,21,24),所述撑开部件不施加适配于身体部分的形状部件的功能并且所述保持元件(4,15,22)被预加载到一个这样的初始形状中,使得所述保持元件(4,15,22)的端部从身体部分上突出并且利用所述固定器件(7,12,18)能够将所述保持元件(4,15,22)的端部抵抗所述撑开部件(13,21,24)的预加载地佩戴在所述身体部分上。
2.根据权利要求I的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件(7,12,18)是固定带。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7,12,18)能够与所述保持元件(4,15,22)的至少两个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7,12,18)在所述点的一个上被引导穿过一个孔环(9,17)并且以180°转向。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7,12,18)的转向的区段利用扩宽部防丢地保持在所述孔环(9,17)中。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的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4,15,22)在其撑开的初始形状中平放。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的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4,15,22)是织物棚带。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绷带(4,15,22)在其撑开的初始形状中变形以适配于被设置用于用所述绷带(4,15,22)加载的身体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的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4,15,22)由所述撑开部件(13,21,24)构成,至少一个朝所述身体部分指向的垫块(27)安置在所述撑开部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矫形器,其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元件(4,15,22),所述保持元件用于佩戴在身体部分上并且用于利用至少一个固定器件(7,12,18)固定所述保持元件(4,15,22),利用所述固定器件,所述保持元件(4,15,22)的两个端部贴靠在身体部分上地在张紧力下相互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无稳定的形状部件地构成。所述矫形器允许用一只手、也就是说无需辅助人员地通过患者(5)佩戴绷带,其方式是,所述保持元件(4,15,22)具有至少一个弹性的撑开部件(13,21,24),所述撑开部件不施加适配于身体部分的形状部件的功能并且所述保持元件(4,15,22)被预加载到一个这样的初始形状中,使得所述保持元件(4,15,22)的端部从身体部分上突出并且利用所述固定器件(7,12,18)能够将所述保持元件(4,15,22)的端部抵抗所述撑开部件(13,21,24)的预加载佩戴在所述身体部分上。
文档编号A61F5/37GK102985038SQ201180033396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日
发明者H·赖因哈特, H·霍梅斯 申请人:奥托·博克保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