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889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瓶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塞,特别是关于一种改进的更具有实用性的瓶塞。
以酒制品为例,许多高级酒类制品都是用玻璃瓶子来容装酒制品,再将瓶盖或软木塞直接塞在瓶口处进行密封,使内部酒制品的品质、风味及口感获得最佳的保护效果,直至交到消费者手中仍不失其最佳风味,因此,不论是何种等级的酒品,其瓶口处的密封度都直接影响到内装酒质液体的品质。
然而,并非每次开瓶后的酒瓶都能一干见底,反倒是瓶内还留存有酒制品的机率更高,因此,如何保存开瓶后再次密封的酒制品的风味及避免产生变质的重任再度落在重复使用的瓶塞上。但是,当以瓶盖作为密封工具时,必须破坏其结构才能开瓶饮用,将造成该瓶盖无法重复使用,如果以软木塞作为密封工具使用时,必须用拔罐器将软木塞从瓶口处拉出才能开瓶,常见的拔罐器是用螺旋状的细杆穿入软木塞内再用力将软木塞拉出,这样会对软木塞的结构造成破坏,使软木塞也不适合重复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瓶塞,它包含有一主塞管,其为一中空圆管体且在上段具有一容室,所述主塞管下段由一切槽划分成一左、右半部,各所述半部内面各具有一隆起部及一挡部。一按压件,其插设在所述主塞管中且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位,所述按压件下段还具有一顶推部与一撑张部。一回复件,其位于所述主塞管与所述按压件之间容置于所述容室中,所述回复件的作用是促使按压件维持在所述第一位置。一塞套,其套设在所述主塞管外部,所述塞套下段内面靠合形成一插槽。一外套体,其为一可挠性变形的套体,所述外套体套合在所述塞套外部。
由上述组件构成的瓶塞,当按压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顶推部推抵主塞管各半部的隆起部,造成左、右半部朝外扳出,同时顶推部在推抵至挡部内缘时停止;撑张部插入塞套的插槽中,促使塞套下段也朝外撑张,由此,外套体的筒身外径得以增大。主塞管可相对塞套而转动,当主塞管转动后,挡部不再与顶推部相抵顶,回复件将促使按压件回至第一位置,这样,外套体的筒身不再受到撑张作用而使外径恢复原状。
小管径12由一轴向设置的切槽121划分成对称的半圆形左、右半部122、123,半部内面各具有对称的相同结构(以下结构标注以一组代表),即各半部内面沿着切槽121方向从底缘至容室112各设有凸起的一引导墙124,在各内面下段处设有一隆起部125及一弧形引边126,在左半部122外部凸起一导块127。
隆起部125具有一鼓起本体125a,鼓起本体125a一侧连设有一第一斜面125b,第一斜面125b沿轴向斜设,且第一斜面125b与鼓起本体125a在连接处设置有一呈勾状的挡部125c,鼓起本体125a在相邻第一斜面125b的另一侧还连设有一第二斜面125d,第二斜面125d为沿各半部的弧面斜设,且第二斜面125d与鼓起本体125a连接处设置有一突部125e。另外,弧形引边126与隆起部125具有一定间隔,且其顶端末点位于隆起部125上方并约略对应突部125e的位置。
按压件20为插设在主塞管10中且可在一第一位置P1(如图5所示)与一第二位置P2(如图8所示)之间移位,如


图1~5所示,按压件20具有一圆盘形压部21及一板状身部22,压部21的最大外径略小于容室112的内径可容设于容室112中,且压部21环面中段设置有一阶面211。
板状身部22穿入小管径12中,其横切面呈长矩形,板状身部22较窄宽度的两侧面下段呈收束状,并在收束底缘处形成凸伸状的顶推部221,顶推部221的宽度为可通过弧形引边126至第二斜面125d之间的距离,板状身部22在顶推部221以下形成一撑张部222,撑张部222为身部22较长宽度的两侧面以斜锥形态朝最底缘渐缩而成。
回复件30为一伸缩弹簧,装设在主塞管10与按压件20之间容置在容室112中,其上段弯折形成一长矩形框段31并套设在身部22上,其末端则弯折成一插端32并可插入插孔114中。
塞套40为一圆筒体套设在主塞管10小管径12外部,塞套40下段内面靠合,形成一插槽41,且该靠合结构在底面形成近似封闭状。在塞套40环面上沿插槽41两端各垂直向上设置一剖槽42,在塞套40环面上沿弧面设置一导槽43,在塞套40外环面上还设有若干防滑槽44。
外套体50为一可挠性变形的弹性套体,其套合在塞套40外部,且可塞设于瓶口中,外套体50内面亦设有若干防滑槽51,可与塞套40的防滑槽44相卡合以稳固套接且不产生相对转动。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各构件及其相关位置的说明,接着,再将其组装与使用方式说明如后,相信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优点,能获得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如
图1所示,在组装瓶塞1时,先将主塞管10与塞套40结合,由于小管径12的左、右半部122、123可被夹压变形,因此,小管径12可以容易地穿置在塞套40中,且导块127凸伸在导槽43处,使得主塞管10仅能在一定范围内转动。
接着,将回复件30容置在主塞管10的容室112内,并将其插端32伸入插孔114中,然后,把按压件20的身部22穿过回复件30的框段31,同时使按压件20较长宽度的相对两侧面分别抵触在小管径12的左、右半部122、123的引导墙124上(如图6所示),由于回复件30两端呈固定设置,因此其更提供了一定转向的扭力促使按压件20的两侧面确实抵触在左、右半部122、123的引导墙124上,尔后,再略为施力即可使压部21完全容设于容室112中,同时阶面211抵触于凸缘113上,防止按压件20从主塞管10上脱落,最后将外套体50套合在塞套40外部就完成组装(如图2所示)。
当瓶塞1组装完成时,按压件20受回复件30顶推向上保持位于第一位置P1处(如图5所示),与此同时,按压件20的顶推部221位于各隆起部125的上方(如图6所示),此时按压件20的撑张部222未插入插槽41中(如图7所示,图示中未将主塞管10绘出),即外套体50尚未受撑张变形。
如图8~10所示,是按压件20自第一位置P1切换至第二位置P2后的示意图,当按压件20沿着各引导墙124继续下移时,其顶推部221将沿第一斜面125b滑落至鼓起本体125a上,顶推左、右半部122、123底缘并造成外扳情形(如图9中的箭头所示),即切槽121宽度增加,这是外套体50所受第一层次的撑张作用,由于受到回复件30顶推向上的作用,使得顶推部221突出的上缘部位贴抵于挡部125c内缘上,造成顶推部221侧边受到突部125e的抵挡,这样有助于撑张状态的维持。

图10(图示中未绘出主塞管10)所示,按压件20底部呈锥状的撑张部222插置于狭隘的插槽41中,造成按压件20不可转动,而随着按压件20的继续下移,将迫使插槽41两侧的结构被向外撑张(如箭头所示),这是外套体50受到第二层次的撑张作用,这样,当瓶塞1在瓶口使用时,当按压件20下压时,外套体50同时承受不同方向的第一及第二层次的撑张作用,即可获得极佳的密封效果。

图11、
图12所示,当要拔起瓶塞1时,只需将主塞管10以一定转向相对不可转动的塞套40及按压件20旋动,则不动的顶推部221将顺沿第二斜面125d滑入弧形引边126与第二斜面125d之间的空间,其促使顶推部221突出的上缘不再与挡部125c相贴抵,而同时受到回复件30顶推按压件20回到第一位置P1的影响,在按压件20上移过程中,顶推部221将推抵弧形引边126并造成主塞管10产生自动回转,直至二引导墙124再次与按压件20身部22侧面抵触为止,这样,外套体50筒身不再受到撑张作用而使其外径得以恢复原状,就可容易地将瓶塞1自瓶口处拉出。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瓶塞1在人们开瓶饮用而未能饮尽时,仍可重新塞置于瓶口处,并在下压按压件20后仍可获得最佳的密封效果以维护内部溶液的品质。因此其适用于重复使用,且密封性不减,可大幅改善习用瓶塞仅可一次使用或重复使用时易损坏的缺点。
权利要求1.一种瓶塞,其特征在于一主塞管,其为一中空圆管体且在上段具有一容室,所述主塞管下段由一切槽划分形成一左、右半部,各所述半部内面还具有一隆起部及一挡部;一按压件,其插设在所述主塞管中且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位,所述按压件下段还具有一顶推部与一撑张部;一回复件,其位于所述主塞管与所述按压件之间而容置于所述容室中,所述回复件的作用是促使所述按压件维持在所述第一位置;一塞套,其套设在所述主塞管外部,且所述塞套下段内面靠合形成一插槽;一外套体,其为一可挠性变形的套体,所述外套体套合在所述塞套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塞管具有一大管径与一小管径,所述容室为所述大管径顶面向下凹设而成,所述小管径沿轴向剖设有所述切槽,并形成半圆形的左、右半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部内面的隆起部具有一鼓起本体,所述鼓起本体一侧连设有一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鼓起本体连接处设有所述呈勾状的挡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具有一盘形压部及一板状身部,所述压部容设于所述容室中,所述身部穿入所述小管径中,且所述身部下段的两对称面分别朝径向凸伸形成所述顶推部,所述按压件自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顶推部沿所述第一斜面滑至所述鼓起本体上,顶推各所述半部外扳,所述顶推部突出的上缘贴抵于所述挡部内缘;所述身部在所述顶推部以下呈渐缩斜锥状的撑张部,所述撑张部插入所述塞套的插槽时,所述按压件不可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部内面沿轴向分别设有一引导墙,所述按压件在所述主塞管未转动时,其身部卡介于所述二引导墙之间,当所述按压件自第一位置移位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顶推部可进入所述鼓起本体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部内面各具有一弧形引边,所述鼓起本体在相邻所述第一斜面的另一侧还连设有一第二斜面,当所述主塞管转动时,所述顶推部顺沿所述第二斜面滑入所述弧形引边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受所述回复件顶推所述按压件回至第一位置的影响,所述顶推部将以垂直方向沿着弧形引边上移并促使所述主塞管自动回转,直至所述按压件身部再度卡介于所述二引导墙之间为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的盘形压部具有一阶面,所述主塞管的容室上缘具有一凸缘,所述凸缘可与所述阶面抵触,防止所述按压件自所述主塞管上脱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塞管外部具有一导块,所述塞套环面上设有一导槽,当各组件结合时,所述导块落置于所述导槽中,使所述主塞管可在一定范围内转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套环面上沿所述插槽两端各连设有一剖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件为一伸缩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接在所述主塞管的容室内面,另一端则固结在所述按压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塞,其由一主塞管、一按压件、一回复件、一塞套与一外套体所组成,其中,所述按压件自一第一位置切换至一第二位置时,所述主塞管及所述塞套将对套设于最外部且塞置于瓶口中的外套体造成撑张作用,使所述瓶塞得以最密封的方式塞设于瓶口中。所述主塞管可相对所述塞套转动,当所述主塞管转动后,所述回复件将促使所述按压件回至第一位置,这样,所述外套体的筒身不再受到撑张作用使外径恢复原状,便可顺利地从瓶口处拔出所述瓶塞。
文档编号B65D39/00GK2601957SQ0320023
公开日2004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3日
发明者林汝珍 申请人:林汝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