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防损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5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容器防损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容器保护套,特别适用于陶土(瓷)花盆、搪瓷脸盆等容器,对其底部减震、防摩,以及减少花盆底面对家俱台面的摩擦损伤有着独到的作用。
众所周知,陶土(瓷)花盆、搪瓷脸盆等容器的底部是怕碰撞的,稍有不慎花盆则成为一堆碎片,搪瓷盆则被撞掉数块搪瓷,露出易锈蚀的铁皮,因为这些容器的材料或外表材料均是一种硬而脆性的陶土(瓷)、搪瓷材料,由此带来了该容器的致命缺陷——怕撞击,从而导致容器的早期毁坏或使用寿命大减,另外与上述花盆底面相接触的家俱台面也极易受到花盆底面的摩擦损伤和盆内泥土、污水的污染。
鉴于以上所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容器的底部防损保护套。本技术利用橡胶、塑料的缓冲作用和软质塑料硬度较低的性质,以延长容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容器底面对家俱接触台面的摩擦损伤,以及花盆内的泥土、水对接触面的污染。
为完成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个具有适合于容器底部外形的减震、防摩伤、防污染保护套,由软质塑料压模制成圆盘形保护体,保护体的中心部有一穿孔或紧固体,用于保护体与容器间的连接,在圆盘形保护体底面的U型凹槽〔17〕上,放置橡胶垫圈或泡沫塑料垫圈,进一步起减震保护作用。
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实施的容器防损保护套,除能延长容器寿命(即增强容器底部抗撞击力)的功效外,还具有美化容器、减少容器底部对家俱接触面的摩伤,防止花盆容器内的泥土、污水对家俱接触面的污染,制造安装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搪瓷脸盆防损保护套体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搪瓷脸盆防损保护套体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搪瓷脸盆防损保护套的紧固盖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搪瓷脸盆防损保护套的紧固盖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搪瓷脸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搪瓷脸盆防损保护套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搪瓷脸盆防损保护套紧固盖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搪瓷脸盆安上防损保护套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陶土(瓷)花盆防损保护套体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陶土(瓷)花盆防损保护套体A-A剖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陶土(瓷)花盆防损保护套体的B-B剖面图可以这样来实施本专利参照附图1、2、3、4、5、6、7、8,一个由软质塑料(如聚乙稀、聚氯乙稀)注塑制成的防损保护套,适用于搪瓷脸盆的底部外表,圆盘形防损保护套,其结构是在保护套体〔2〕的中央,开有一个圆穿孔〔4〕,以便通过紧固头〔6〕、紧固盖〔5〕与搪瓷脸盆相固定,在保护套体〔2〕内侧U型凹槽内放置一倒U型橡胶垫圈或泡沫塑料垫圈〔3〕,起进一步减震作用。为防止积水,在U型槽的内侧开倾斜漏水孔〔1〕(2个以上),防损保护套上部要与容器外表紧密结合并相切。在冲压好的脸盆底部焊上一个筒状紧固头〔6〕,铁筒紧固头通过穿孔〔4〕后与底盘紧固盖〔5〕相卡接。减震保护套则与脸盆〔7〕底部外表紧密套接,为了增加强度减轻重量,在保护体底部制成一定数量的(3根以上)辐射筋板条〔10〕和一定数量的洞孔〔11〕(直径<10mm)同时采用中间和顶端薄、保护体与盆底接触区厚的制法。
参照附图9、10、11所示出的是一种适用于花盆的防损保护套。在适合花盆底部外形的,由软质塑料压模制成的减震体〔2〕的中央有一个圆锥宝塔形紧固体〔8〕,并在紧固体的外表压制出肋片状螺纹〔13〕,这样有利于与盆底卡紧,螺纹的直径要略大于成品花盆的漏水孔直径,并在圆锥宝塔形紧固体〔8〕上压制出纵向排水沟槽〔12〕,从减震体的底面中心制一孔洞〔11〕,但不穿透紧固体顶端,以防盆内泥土直接落下污染家俱台面,此洞孔横截面为多边形(或圆形)〔11〕。在减震保护体〔2〕的内侧的U型凹槽〔17〕内放置与槽相适应的橡胶垫圈或泡沫塑料垫圈〔3〕,进一步起减震作用,为保证花盆底部的透气性和可排水性,在保证体周壁下部制出倾斜漏水、透气孔〔18〕(如3条),若要将花盆排下的水排出,只要将保护套稍稍倾斜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使容器防损保护套的外表美观,可以在塑料压模制造时,在保护套的外表制出美观的图案、文字等装饰,为了节约材料、减轻重量、保证强度,在防损保护套的盘底凹槽〔14〕内制成一定数量的(如4根以上)的辐射筋板条〔10〕,筋板条〔10〕的高度,以不凸出底凹槽〔14〕为宜,为了保证花盆内过剩的水,不直接流到家俱台面上,顺利的通过倾斜漏水透气孔〔18〕,或在人为的控制下(将花盆倾斜),流出盆体外。在防损保护套内底面上,压制出3条W状筋板〔15〕,筋板〔15〕高度以不超过底凹槽〔14〕的纵向高度为宜,筋板的两端分别与紧固体纵向排水沟〔12〕连成一体,从而由紧固体上的纵向排水沟〔12〕、内底面筋板〔15〕、组成的通道〔16〕、倾斜漏水透气孔〔18〕,组成了一个可以人为控制的排水道。整个保护套的底部较厚,顶端较薄,同时,保护套的外表面要做的平整光滑,以减少对家俱台面的摩伤。
该实用新型,是一种不仅可以对现成容器(如花盆)或略加改进后的容器(如搪瓷脸盆)本身进行防止破损保护,而且可以防止(花盆底面对家俱台面的摩伤,可以防止花盆内的泥土和污水从原来花盆自身的排水孔落下,污染家俱台面。也可适合于其它各种需防震、防摩、防破损的容器。
权利要求
1.容器防损保护套,其特征是适合于搪瓷、陶土(瓷)容器底部外形的防损保护套,用塑料制成,在圆盘形保护体[2]的中部有一圆形穿孔[4]或紧固体[8]。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容器防损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在减震体的内侧U型槽〔17〕内放置橡胶垫圈或泡沫塑料垫圈〔3〕。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容器防损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容器在防损保护体〔2〕的内底侧开有倾斜漏水孔〔1〕,并和底面成倾斜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容器防损保护套,其特征在于 在防损保护体〔2〕底的圆盘上制有数十个小洞孔〔11〕和压制出加强肋片条〔10〕。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容器防损保护套,其特征在于 紧固体〔8〕的外形呈圆锥宝塔状,并在其上压制出纵向排水、透气沟槽〔12〕,紧固体〔8〕的顶端不穿透。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容器防损保护套,其特征在于 在保护体周壁下部制出倾斜漏水透气孔〔18〕。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容器防损保护套, 其特征在 于在花盆防损保护套内底面压制出W形筋板条〔15〕,并由排水槽〔12〕、筋板条〔15〕和倾斜漏水透气孔〔18〕组成排水透气通道。
专利摘要
“容器防损保护套”适用于各种容器,起防损保护作用。如搪瓷脸盆、陶(瓷)土花盆等容器,它是一个由塑料压模制成的具有适合于容器底部外形的,防损保护体[2],在保护体的中部有一圆孔[4]或紧固体[8],附加一个紧固盖[5],并在圆盘形防损保护体的内侧U形凹槽[17]上,放置橡胶垫圈或泡沫塑料垫圈。该保护套可对怕碰撞易碎容器进行有效保护,对怕磨伤的家具接触台面,对怕泥土、污水污染的家具台面进行有效的保护。
文档编号B65D25/00GK87200508SQ87200508
公开日1988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17日
发明者徐伟民 申请人:徐伟民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