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净度环境用升降台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398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洁净度环境用升降台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洁净度环境用升降台装置,所述升降台装置包括一基座、至少一组多连杆机构、一承载台、至少一升降导轨及至少一驱动单元。透过类似青蛙脚的所述多连杆机构避免润滑油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而使所述升降台装置可以应用于高洁净度环境中。同时透过所述多连杆机构的角度规画进一步增加所述升降台装置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高洁净度环境用升降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台装置,特别是适用于高洁净度环境。

【背景技术】
[0002]参考图1与图2,图1为现有技术的升降台装置位于最低处之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升降台装置位于最高处之示意图。现有技术之升降台装置10包括一基座11、一承载台17与一 X形升降杆结构15。所述基座11还有一滑轨13。当所述承载台17上升或下降时,所述X型升降杆结构15与所述滑轨13之间需要相对移动。所述X型升降杆结构15与所述承载台17连接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所述X型升降杆结构15与所述滑轨13连接的位置是可以滑动的,换句话说,是通过所述X型升降杆结构15的第一滑动支点30与第二滑动支点40之间的距离的增加或缩小使所述承载台17上升或下降。然而现有技术的升降台装置10因为结构过于简单,所以有寿命较短与强度不足的问题存在。
[0003]现有技术中,透过所述第一滑动支点30与第二滑动支点40与所述滑轨13之间在水平方向的移动,使所述承载台17产生垂直方向的移动。滑轨上需要使用大量的润滑油,因而容易产生滑油逸散的问题。在一般开放空间中使用并无大碍,然而若是使用在如洁净室(clean room)等高洁净度环境中,升降台装置的强度与寿命以及润滑油逸散的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合在高洁净度环境中使用的升降台装置,以解决上述之冋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升降台装置,具体应用于高洁净度环境中,具有可以改善上述之问题的功效。
[000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台装置,特适用于高洁净度环境中,所述升降台装置包括一基座、至少一组多连杆机构、一承载台、至少一升降导轨及至少一驱动单元。
[0007]每一所述至少一组多连杆机构包括有第一多连杆、第二多连杆、一上固定架及一下固定架。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所述第二多连杆的第一端皆固定于所述上固定架,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所述第二多连杆的第二端皆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架,每一组所述多连杆机构的所述下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基座。
[0008]所述承载台用于固定于每一组所述多连杆机构的所述上固定架。所述至少一升降导轨,各升降导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承载台,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座,以连接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基座,并用于导引所述承载台的升降方向。
[0009]每一驱动单元包括一精密螺杆与一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设置于所述精密螺杆的一端,所述精密螺杆与一组多连杆机构连接。
[0010]当各驱动单元的驱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驱动单元的精密螺杆随着同步运动,使所连接的所述组多连杆机构随著作动,从而使所述承载台进行上升或下降。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所述第二多连杆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为固定,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所述第二多连杆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为固定。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皮带,透过所述皮带使各驱动轮同时转动。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每一所述第二多连杆各包括一连结件,所述连结件位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连结件还包括一固定孔,所述精密螺杆通过所述第一多连杆的固定孔与每一所述第一多连杆连结,所述精密螺杆通过所述第二多连杆的固定孔与每一所述第二多连杆连结。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多连杆的连接件的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多连杆的连接件的固定孔其中一具有对应所述精密螺杆的螺纹。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每一所述第二多连杆各的所述连结件之间的距离随所述驱动轮的转动而改变。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所述第二多连杆各具有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所述第二多连杆各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固定于所述上固定架,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所述第二多连杆各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杆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架。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精密螺杆旋转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精密螺杆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精密螺杆之间的第二夹角。
[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皆介于0-70度。
[001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是透过多连杆机构的角度规画进一步增加所述升降台装置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因而可以应用于高洁净度环境中,增加操作人员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的升降台装置位于最低处之示意图。
[0021]图2为现有技术的升降台装置位于最高处之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台装置之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中的一组多连杆机构与一驱动单元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的实施例将会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这些优点和特征的方法更加明确。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能够以互不相同的各种方式实施,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仅用于使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完整,有助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之范畴,本实用新型是根据申请专利范围而定义。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装置组件。
[0025]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台装置100之示意图。所述升降台装置100包括一基座110、二组多连杆机构160、一承载台170、二升降导轨190及二驱动单元180。所述基座110与所述承载台170透过所述二组多连杆机构160以及所述二升降导轨190连接。所述二升降导轨190负责导引所述承载台170的运动方向,用于支撑以及平衡所述承载台170。所述二组多连杆机构160是用于驱动所述承载台170上升或下降的。如图3所示,若只有所述二组多连赶机构160,则所述承载台170可能会产生不稳甚至倾倒的问题发生,因此所述二升降导轨除了导引所述承载台170运动的方向也可以解决不稳与倾倒的问题。
[0026]每一所述驱动单元180包括一精密螺杆183与一驱动轮181,每一所述精密螺杆183与所述每一至少一组多连杆机构160连接,所述驱动轮181的运动带动所述精密螺杆183的运动。透过同时转动每一所述驱动轮181,每一所述精密螺杆183同时转动,进而带动每一至少一组多连杆机构160的上升或下降,最后使所述承载台170上升或下降。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驱动轮的直径是相等的,因此所谓同步的转动是指透过一皮带185使每个驱动轮181转动相同的角度,进而使每一精密螺杆183转动相同角度,使每一组多连杆结构的第一端1411与第二端1451之间的距离产生相同的改变,最后使所述承载台170上升或下降。
[0027]参考图4,图3中的一组多连杆机构160与一驱动单元190之示意图。一组多连杆机构160包括有第一多连杆140、第二多连杆150、一上固定架130及一下固定架120,所述第一多连杆140与所述第二多连杆150的第一端皆固定于所述上固定架130,所述第一多连杆140与所述第二多连杆150的第二端皆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架120,每一组所述多连杆机构160的所述下固定架120设置于所述基座110之上。
[0028]所述第一多连杆140包括一连结件143、第一连杆141与第二连杆145。在第一多连杆140的第一端1411,所述第一连杆141相对所述上固定架130枢转。在所述第一多连杆140的第一连杆141的第三端1412,所述第一连杆141相对所述连结件143枢转。在所述第一多连杆140的第二连杆145的第四端1452,所述第二连杆145相对所述连结件143枢转。在所述第一多连杆140的第二端1451,所述第二连杆145相对所述下固定架120枢转。
[0029]所述第二多连杆150包括一连结件153、第一连杆151与第二连杆155。在所述第二多连杆150的第一端1511,所述第一连杆151相对所述上固定架130枢转。在所述第二多连杆150的第一连杆151的第三端1512,所述第一连杆151相对所述连结件153枢转。在所述第二多连杆150的第二连杆155的第四端1552,所述第二连杆155相对所述连结件153枢转。在所述第二多连杆150的第二端1551,所述第二连杆155相对所述下固定架120枢转。
[0030]换句话说,所述第一端1411,1511、所述第二端1451,1551、所述第三端1412,1512、第四端1452,1552都是用于做枢转的支点。根据本实用新型,仅在上述这些用于做枢转的支点中使用润滑油,可以降低润滑油产生逸散的问题。如此也可以降低在高洁净度环境中可能因润滑油逸散产生的污染。与现有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利用枢转,使所述承载台170上升或下降。
[0031]所述连接件143具有一固定孔144,所述连接件153具有一固定孔154。所述固定孔144与所述固定孔154其中一设置有螺纹(未图示),在本实施例中只在所述固定孔154设置所述螺纹。整体上来说,在所述精密螺杆183转动时,所述驱动轮181与所述连接件143之间的距离是固定;所述驱动轮181与所述连接件153之间的距离会改变。进一步说明,当所述精密螺杆183转动时,在所述连接件153上,所述精密螺杆183顺着螺纹相对所述固定孔154旋转;当所述精密螺杆183转动时,所述精密螺杆183在所述固定孔144中旋转但是并不会使所述连接件143与所述驱动轮181有沿着所述精密螺杆的方向的移动。换句话说,当所述精密螺杆183转动时,因为所述连接件153相对于所述驱动轮181的距离会改变,所述连接件143相对于所述驱动轮181的距离是固定,即所述连接件153与所述连接件143之间的距离变会随着所述精密螺杆183的转动而增加或缩小。
[0032]在承载台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中,所述第一多连杆140的第一端1411与所述第二多连杆150的第一端1511之间距离是固定的,所述第一多连杆140的第二端1451与所述第二多连杆150的第一端1551之间距离是固定的。
[0033]当所述承载台170上升时,因为所述固定孔153有螺纹与所述固定孔143没有螺纹的设计,所述第一多连杆140的所述连结件143与所述第二多连杆150的所述连结件153之间的距离会减少,进而使所述承载台170上升。
[0034]当所述承载台170下降时,因为每一所述固定孔153有螺纹与所述固定孔143没有螺纹的设计,所述第一多连杆140的所述连结件143与所述第二多连杆150的所述连结件153之间的距离会增加,进而使所述承载台170下降。
[0035]在本实施例中,透过对每一至少一组多连杆机构160的设计,不管所述承载台170在哪个高度,皆使所述第一连杆141与所述精密螺杆183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连杆145与所述精密螺杆183之间的夹角。透过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所述升降台装置100上升或下降时,所述第一连杆141与所述精密螺杆183之间的第一夹角193小于所述第二连杆145与所述精密螺杆183之间的第二夹角195。优化的情况是使所述第一夹角193与所述第二夹角195皆介于0-70度。经过发明人反复测试,发现当所述多连杆结构160符合上述的角度范围时,可以使所述升降台装置的强度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增加使用寿命。
[0036]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用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之改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洁净度环境用升降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 至少一组多连杆机构,每一所述至少一组多连杆机构包括有第一多连杆、第二多连杆、一上固定架及一下固定架,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所述第二多连杆的第一端皆固定于所述上固定架,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所述第二多连杆的第二端皆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架,每一组所述多连杆机构的所述下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基座; 一承载台,用于固定于每一组所述多连杆机构的所述上固定架; 至少一升降导轨,各升降导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承载台,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座,以连接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基座,并用于导引所述承载台的升降方向;及 至少一驱动单元,每一驱动单元包括一精密螺杆与一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设置于所述精密螺杆的一端,所述精密螺杆与一组多连杆机构连接, 其中当各驱动单元的驱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驱动单元的精密螺杆随着同步运动,使所连接的所述组多连杆机构随著作动,从而使所述承载台上升或下降。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升降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所述第二多连杆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为固定,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所述第二多连杆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为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升降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皮带,透过所述皮带使各驱动轮同时转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升降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每一所述第二多连杆各包括一连结件,所述连结件位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连结件还包括一固定孔,所述精密螺杆通过所述第一多连杆的固定孔与每一所述第一多连杆连结,所述精密螺杆通过所述第二多连杆的固定孔与每一所述第二多连杆连结。5.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升降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连杆的连接件的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多连杆的连接件的固定孔其中一具有对应所述精密螺杆的螺纹。6.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升降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每一所述第二多连杆的所述两个连结件之间的距离随所述驱动轮的转动而改变。7.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升降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所述第二多连杆各具有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所述第二多连杆各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固定于所述上固定架,所述第一多连杆与所述第二多连杆各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杆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架。8.如权利要求7所述之升降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螺杆旋转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精密螺杆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精密螺杆之间的第二夹角。9.如权利要求8所述之升降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皆介于0-70度。
【文档编号】B66F7-28GK204281193SQ201420560432
【发明者】王锦堂 [申请人]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