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279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其包括:分别设置在冷热杀菌隧道内的第一输送直段,所述第一输送直段均具有在输送线路上相配合并向外延伸的突出部;与各突出部邻接以构成一U形的输送线路的第二输送直段;分别与各输送直段连接的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其将传统的一段式传动输送改为三段式配合输送,实现180°的转弯输送,进而使得冷热隧道能够独立输送,防止用于传动的输送段在冷热之间交替运行,而对机械结构本身造成的损害,具有输送稳定性好,实用性高的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杀菌隧道情况下使用的过渡输送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食品级杀菌通常会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中依次进行,以达到标准的杀菌效果,其冷热两个杀菌隧道中的输送装置通常采用单动力机构带动,再与具有两个90°弯,进而构成180°弯链相配合构成过渡传输链道。
[0003]但这种输送结构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是,链道阻力大,其动力机构的负荷较大,影响其正常运行;二是,链条在冷热两个隧道间循环运行,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经常会出现打滑、拉断的情况,影响其正常运行,稳定性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5]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其将传统的一段式传动输送改为三段式配合输送,实现180°的转弯输送,进而使得冷热隧道能够独立输送,防止用于传动的输送段在冷热之间交替运行,而对机械结构本身造成的损害,具有输送稳定性好,实用性高的效果。
[0006]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包括:
[0007]分别设置在冷热杀菌隧道内的第一输送直段,所述第一输送直段均具有在输送线路上相配合并向外延伸的突出部;
[0008]与各突出部邻接以构成一U形的输送线路的第二输送直段;
[0009]分别与各输送直段连接的动力机构。
[0010]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输送直段、第二输送直段均采用链式传动。
[0011]优选的是,其中,位于所述杀菌隧道出口侧的动力机构上设置有一保护罩。
[0012]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多个格栅状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防水、防潮的过滤机构。
[0013]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输送直段、第二输送直段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U形的输送线路相配合的U形挡板。
[0014]优选的是,其中,所述U形挡板上均具有一朝向U形输送线路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与传输物料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弧形过渡部。
[0015]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因其增加了两个动力机构,再通过第一输送直段与第二式输送直段相配合,将传统的一段式传动输送改为三段式配合输送,实现180°的转弯输送,进而使得冷热隧道能够独立输送,防止用于传动的输送段在冷热之间交替运行,而对机械结构本身造成的损害,具有输送稳定性好,实用性高的效果。
[0016]其二,因其挡板的独特结构的设计,使得其传输更加顺畅,稳定性更好。
[0017]其三,其第一输送直段中的突出段与第二式输送直段相配合的设计,使其物料输出后具有一温度自平衡的时间,保证其产品的稳定性。
[00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一种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附图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3]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4]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实现形式,其中包括:
[0025]分别设置在冷热杀菌隧道6内的第一输送直段I,所述第一输送直段均具有在输送线路上相配合并向外延伸的突出部10;
[0026]与各突出部邻接以构成一U形的输送线路的第二输送直段2,突出部与第二输送直段的设置使得进入冷热隧道的物料能有温度自平衡的时间,防止忽冷忽热或冷热之间忽然转换对物料造成的损害;
[0027]分别与各输送直段连接的动力机构3。采用这种方案中通过增加两个动力机构,第一输送直段与第二式输送直段相配合,将传统的一段式传动输送改为三段式输送,实现180°的转弯输送,进而使得冷热隧道能够独立输送,防止用于传动的输送段在冷热之间交替运行,而对机械结构本身造成的损害,具有输送稳定性好,实用性高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28]如图1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输送直段、第二输送直段均采用链式传动。采用这种方案通过与动力机构相配合的主动轮、从动轮实现动力传输,具有结构简单,利于实施,便于检修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29]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位于所述杀菌隧道出口侧的动力机构上设置有一保护罩4。采用这种方案用于将伴随着杀菌隧道出来的冷热空气中所包含的水份进行隔离,防止其对动力机构即电机造成的损害,以保证其能具有稳定的运行环境,同时对动力机构本身具有保护,使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30]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多个格栅状的通风口41,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防水、防潮的过滤机构42。采用这种方案的通风口使得动力机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释放出去,其过滤机构又能将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充分的过滤,以保证其具有稳定的运行环境,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31]如图3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输送直段、第二输送直段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U形的输送线路相配合的U形挡板5。采用这种方案使得输送物料在输送过程中能充分进行温度自平衡,同时防止其从输送带中滑落,具有稳定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32]如图3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U形挡板上均具有一朝向U形输送线路的弧形部50,所述弧形部与传输物料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弧形过渡部51。采用这种方案中的弧形部及弧形过渡部的设置,减少了挡板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部,减小了摩擦系数,使得其传输更加顺畅,具有适应性好,可靠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33]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0034]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主权项】
1.一种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设置在冷热杀菌隧道内的第一输送直段,所述第一输送直段均具有在输送线路上相配合并向外延伸的突出部; 与各突出部邻接以构成一 U形的输送线路的第二输送直段; 分别与各输送直段连接的动力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直段、第二输送直段均采用链式传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杀菌隧道出口侧的动力机构上设置有一保护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多个格栅状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防水、防潮的过滤机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直段、第二输送直段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U形的输送线路相配合的U形挡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置在冷热两个杀菌隧道间的过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挡板上均具有一朝向U形输送线路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与传输物料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弧形过渡部。
【文档编号】B65G47/52GK205708721SQ201620130390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9日
【发明人】刘元军
【申请人】绵阳市涪泉乳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