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91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它包括吸盘架和吊架,所述吸盘架与所述吊架铰接,所述吸盘架上设有若干吸盘组件。所述吸盘架上的吸盘组件可使发动机舱盖固定在吸盘架上,所述吊架与所述吸盘架铰接可使所述吸盘架相对所述吊架翻转,使竖直放置的发动机舱盖翻转为安装时所需的水平姿态,所述吊架可方便机器吊运发动机舱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由双人搬运改为单人操作,消除搬运发动机舱盖过程中穿越生产线的安全隐患,通过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准确的定位安装,并且节约工时,提高生产节拍。
【专利说明】
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车身装配工艺,尤其涉及到将发动机舱盖安装到车身上的一种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制造过程中,在汽车整体涂漆之前,需要将发动机舱盖、车门、车箱盖等附件安装到白车车身上。目前传统的发动机舱盖的安装方法是,两个工人从料架上将竖直放置的发动机舱盖抬到车身上,将发动机舱盖水平放置后安装到车身上。这种安装方式需要耗费两个工人,并且金属制的发动机舱盖覆盖面积大,重量较重,人工手动搬运安装工作强度较大。工时消耗多,人工搬运发动机舱盖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装配精度低,由于发动机舱盖比较重,工人可能在未完全定位的情况下松手,导致定位不准确。人力安装重量较大的发动机舱盖有上述问题,故容易想到通过机器代替人力来进行发动机舱盖的安装工作。
[0003]中国专利号为CN202575696U的一种板材吊运装置,三根横梁均匀分布,中部横梁的上面焊有挂钩板,挂钩板内有挂钩孔,三根横梁左端的下面焊有L型直梁,三根横梁右部的上面焊有直梁,活动L型直梁上焊有三个与横梁相吻合的环套,活动L型直梁经环套套在三根横梁的右边后,再在三根横梁的右端各焊上一个挡板。使用时,吊车挂钩挂在挂钩孔内,开动吊车,将该板材吊运装置吊至待运板材处,随后,用L型直梁卡住板材的左边,再移动活动L型直梁卡住板材的右边。然后,开动吊车,将该板材吊运至存放处,而后,先向右移动活动L型直梁,再向左移动L型直梁,卸下板材即可。上述板材吊运装置可用于吊运发动机舱盖一类的板材,但是该装置无法从料架上取出发动机舱盖,且L形直梁卡住发动机舱盖时可能造成发动机舱盖变形,影响安装质量。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在于避免多人安装发动机舱盖带来的耗费人力、装配精度不高或采用不适当的装置无法从料架上取出发动机舱盖和造成发动机舱盖变形等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舱盖的安装机构。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包括吸盘架和吊架,所述吸盘架与所述吊架铰接,所述吸盘架上设有若干吸盘组件。
[0007]所述吸盘架构成所述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的主体结构,通过设在所述吸盘架上的吸盘组件可使发动机舱盖固定在吸盘架上,并且使用吸盘可尽量减小对发动机舱盖的影响。从料架上取出发动机舱盖时抽取吸盘内空气后吸盘靠大气压力与发动机舱盖紧密接触使发动机舱盖固定在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上,将发动机舱盖安装到车身上后通过向吸盘内充入空气使发动机舱盖脱离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所述吊架与所述吸盘架铰接可使所述吸盘架相对所述吊架翻转,使竖直放置的发动机舱盖翻转为安装时所需的水平姿态。所述吊架可方便机器吊运发动机舱盖,节省人力。
[0008]作为优选,所述吊架包括吊架主臂,所述吊架主臂一端设有垂直于所述吊架主臂的吊环臂,所述吊环臂上设有可转动的吊环。所述吊架可方便机器吊运发动机舱盖,节省人力,吊环可相对吊环臂旋转,方便调整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姿态,便于发动机舱盖吊运和安装。
[0009]作为优选,所述吸盘架包括主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所述主连接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中间,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中间,所述吸盘架呈H形,所述吸盘组件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上。所述吸盘架H形可保证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的结构强度,分布H形吸盘架四端的所述吸盘组件可均匀地承受发动机舱盖的重力,保证吊运或安装过程中发动机舱盖在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上的稳定性。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直角锁紧扣件与所述吸盘组件相连。利用直角锁紧扣件可调整所述的各个吸盘组件的高度及相对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的发动机舱盖表面。
[0011]作为优选,所述吊架主臂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另一端与所述吸盘架铰接,所述铰接件与所述吊架主臂之间的角度在100度到150度之间,所述吸盘架转动到与所述吊架主臂平行时为取件状态,所述吸盘架转动到与所述吊架主臂垂直时为安装状态。若所述吊架与所述吸盘架直接铰接,所述吸盘架无法翻转到与所述吊架平行的程度,故需要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与所述吊架主臂之间的角度在100度到150度之间,若所述铰接件与所述吊架主臂之间角度小于90度,则所述吸盘架无法顺时针翻转到与所述吊架垂直,发动机舱盖就无法平行的进行安装;若所述铰接件与所述吊架主臂之间角度大于180,则所述吸盘架无法逆时针翻转到与所述吊架平行,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则无法伸入料架内取出竖直放置的发动机舱盖,基于所述吊架、所述吸盘架与所述铰接件的尺寸考虑,将所述铰接件与所述吊架主臂之间的角度确定在100度到150度之间较为适宜。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主连接杆上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吸盘架铰接座两侧。两个限位块主要起到限定所述吸盘架翻转时相对于所述吊架的位置。在所述限位块的作用下,所述吸盘架可保持上述的取件状态和安装状态,一种是与所述吊架平行,一种是与所述吊架垂直,通过所述限位块可使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在料架上吸取发动机舱盖时所述吸盘架保持竖直,在安装发动机舱盖时所述吸盘架水平,提高了安装精度。
[0013]作为优选,所述吸盘架上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手柄套。设有手柄可方便工人推运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并较为方便地使所述吸盘架翻转,所述手柄上设有手柄套起到防滑的作用,提高操作的安全系数。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由双人搬运改为单人操作,消除搬运发动机舱盖过程中穿越生产线的安全隐患,通过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准确的定位安装,并且节约工时,提高生产节拍。
【附图说明】
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5]图1是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的示意图;
[0016]图2是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的取件状态示意图;
[0017]图3是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0018]图中:吊架I,吊架主臂11,吊环臂12,旋转轴13,吊环14,吸盘架2,主连接杆21,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3,铰接座24,铰接片3,吸盘组件4,第一手柄5,手柄套51,第二手柄6,第一限位块7,第二限位块8,直角锁紧扣件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0]如图1所示的一种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包括吊架1、吸盘架2、铰接片3、吸盘组件
4、第一手柄5及第二手柄6。吊架I包括吊架主臂11,吊架主臂11 一端设有垂直于所述吊架主臂11的吊环臂12,吊环臂12上设有一旋转轴13,旋转轴13—端设有吊环14,吊环14可旋转。吊架主臂11采用方管,吊环臂12采用圆管,有效减轻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的重量。吊架可方便机器吊运发动机舱盖,节省人力,吊环可相对吊环臂旋转,方便调整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姿态,便于发动机舱盖吊运和安装。
[0021]吸盘架2包括主连接杆21、第一连接杆22与第二连接杆23,主连接杆21—端垂直固定在第一连接杆22中间,另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杆23中间,吸盘架2整体呈H形,吸盘组件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上。第一连接杆2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2两端皆通过直角锁紧扣件9设有吸盘组件4,共4个吸盘组件,吸盘组件由吸盘,吸盘杆,气动装置与组成,吸盘杆通过直角锁紧扣件9与吸盘架2相连,气动装置用于给吸盘注入或抽出空气。在主连接杆21中间布置有铰接座24,吊架主臂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铰接件3,铰接件3与吊架主臂11之间的夹角适宜在100至150度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有限选择135度作为优选,铰接件3另一端与主连接杆21上的铰接座24铰接。主连接杆21采用方管,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采用圆管,有效减轻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的重量。吸盘架H形可保证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的结构强度,分布H形吸盘架四端的所述吸盘组件可均匀地承受发动机舱盖的重力,保证吊运或安装过程中发动机舱盖在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上的稳定性。利用直角锁紧扣件可调整所述的各个吸盘组件的高度及相对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的发动机舱盖表面。利用铰接件可使吸盘架相对于吊架翻转。
[0022]主连接杆21上设有第一限位块7与第二限位块8,分别位于所述主连接杆铰接座两侦U。两个限位块主要起到限定吸盘架2翻转时相对于吊架I的位置。如图2所示,吸盘架2逆时针翻转到与吊架I平行,在第二限位块8的作用下,吸盘架2无法再逆时针翻转,并且吸盘架2与地面保持竖直,可伸入料架内吸取竖直放置的发动机舱盖。如图3所示,吸盘架2顺时针翻转到与吊架I垂直,在第一限位块的作用下,吸盘架2无法再顺时针翻转,吸盘架2与地面保持水平,发动机舱盖可直接水平安装到车身,提高了装配精度。
[0023]吸盘架2的第一连接杆22上布置有第一手柄5,第一手柄5整体呈“L”形,分别对称布置在主连接杆21两侧,第一手柄5悬空端呈“八”字形,第一手柄5上设有气动装置控制按钮,并包有手柄套51。吸盘架2第二连接杆23上布置有第二手柄6,第二手柄6对称布置在主连接杆21两侧,与主连接杆保持平行,第二手柄上也设置有气动装置控制按钮。
[0024]如图2所示,工人通过第一手柄5操作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取发动机舱盖,当吸盘组件4上吸盘紧密接触到竖直放置在料架上的发动机舱盖后,工人按动第一手柄5上的气动装置控制按钮,控制气动装置抽去吸盘内空气,通过大气压将发动机舱盖固定在吸盘架2上,吊架I承受发动机舱盖的重量,工人只需控制第一手柄5即可运送发动机舱盖到焊装工艺生产线上,通过抬动第二手柄6使吸盘架2相对于吊架I翻转90度,如图3所示使发动机舱盖保持水平姿态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工人按动第二手柄6上的气动装置控制按钮,控制气动装置向吸盘内注入空气,使吸盘架2脱离发动机舱盖,完成发动机舱盖从料架下取下到安装到车身上的工作。
[00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由双人搬运改为单人操作,消除搬运发动机舱盖过程中穿越生产线的安全隐患,通过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准确的定位安装,并且节约工时,提高生产节拍。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架(I)和吸盘架(2),所述吸盘架(2)与所述吊架(I)铰接,所述吸盘架(2)上设有若干吸盘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I)包括吊架主臂(11),所述吊架主臂(11) 一端设有垂直于所述吊架主臂(11)的吊环臂(12),所述吊环臂(12)上设有可转动的吊环(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架(2)包括主连接杆(21)、第一连接杆(22)与第二连接杆(23),所述主连接杆(21)—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中间,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杆(23)中间,所述吸盘架(2)呈H形,所述吸盘组件(4)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2)的两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3)的两端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2)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3)通过直角锁紧扣件(9)与所述吸盘组件(4)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主臂(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铰接件(3),所述铰接件(3)另一端与所述吸盘架(21)铰接,所述铰接件(3)与所述吊架主臂(11)之间的夹角在100度到150度之间,所述吸盘架(2)转动到与所述吊架主臂平行时为取料状态,所述吸盘架(2)转动到与所述吊架主臂(11)垂直时为安装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架(21)上设有第一限位块(7)和第二限位块(8),分别位于所述吸盘架(2)铰接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舱盖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架上设有手柄(5),所述手柄(5)上设有手柄套(51)。
【文档编号】B66C1/02GK205709424SQ201620208060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7日
【发明人】周凯, 黄磊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高原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