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管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388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管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管嘴,能防止液体从管嘴向外渗漏,以及顺着管嘴往下流。
背景技术
以往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例如盛装滴眼药、滴鼻药、隐形眼镜的清洗液等液体的容器,该容器主体被手指挤压时,装于容器内部的液体从管嘴的注出口滴下。
上述容器,如图13(a)、(b)所示,通常是由容器主体1、管嘴2、容器盖3的三部分构成。关于管嘴2的安装,在将管嘴2的下部2a的外周面2b插入容器1的筒状口颈部1a的内周面1b中以形成密封状态,并套盖容器盖3时,容器盖3的内周面3a的雌螺纹3b被旋入筒状口颈部1a的外周面1c的雄螺纹1d中,使容器盖3的内周面3a嵌入筒状口颈部1a的外周面1c中,从而容器盖3的内周面顶部3c压住管嘴2的注出口2c的端面2d而形成密封状态。
上述结构被称之为螺帽型(screw cap type),为了取下上述容器盖3,需将容器盖3沿反方向大致旋转一圈(约360度),才能被取下。
在上述管嘴2的下部2a的外周面2b上,沿上下方向以一定的间距设置有多个(至少3个以上)环状翼2e,管嘴2被插入容器主体1的筒状口颈部1a时,上述环状翼2e的端部发生弯曲并与筒状口颈部1a的内周面1b密封接触。通过该环状翼2e的弹性变形,可提高管嘴2的下部2a的外周面2b与筒状口颈部1a的内周面1b之间的密封性能,同时能防止由于筒状口颈部1a与管嘴2之间的尺寸误差而导致筒状口颈部1a产生龟裂。
另外,如图14(a)、(b)所示,在将管嘴2的下部2a的外周面2b插入容器1的筒状口颈部1a的内周面1b中以形成密封状态,并套盖容器盖3时,容器盖3的内周面3a被嵌入筒状口颈部1a的外周面1c中,使容器盖3的内周面3a的锁定臂部3d锁定在筒状口颈部1a的外周面1c的锁定突起部1e上,从而使容器盖3的内周面顶部3c的突起3e插入管嘴2的注出口2c中并挤压扩大注出口2c,以形成密封状态。
上述结构被称之为扭转帽型(twist cap type),为了取下容器盖3,需扭转容器盖3约1/4圈(约90度),以解除锁定臂部3d与锁定突起部1e之间的锁定关系,之后才能取下容器盖3。
但是,由于上述螺帽型结构是通过容器盖3的内周面顶部3c压住管嘴2的注出口2c的端面2d来密封注出口2c,上述扭转帽型结构是通过容器盖3的内周面顶部3c的突起3e插入管嘴2的注出口2c并挤压扩大该注出口2c,以此来密封注出口2c,所以采用螺帽型容器盖时各个部位的拧紧扭转力相差很大,采用扭转帽型的容器盖时容器盖与管嘴等零件的组合精度也相差很大,因此密封性能也随之变动,从而使管嘴增加了负载而产生龟裂。针对上述问题,在不限定容器盖类型的情况下,既能确实地防止容器盖3和管嘴2的注出口2c发生液体渗漏,又能具备不受组合精度以及扭转力不同影响的密封性能的管嘴是最为理想的。
另外,如图15(a)所示,采用上述各种类型的容器盖的容器,在管嘴2大致处于垂直向下的状态时用手指挤压容器主体1,可使内部的液体a从管嘴2的注出口2c滴下,但是如图15(b)所示,如果在上述挤压过程中,使管嘴2向斜下方产生倾斜,则内部的液体a会顺着注出口2c流至管嘴2的上部2f,并且如图15(c)所示,进一步使管嘴2向斜上方倾斜时,则内部的液体a会顺着管嘴2的上部2f流至容器主体1的筒状口颈部1a,使液滴难以形成,从而使容器内部的液体难以滴下,因此既能确实地防止液体顺着管嘴流下,又不受液体点滴角度的影响可容易地形成液滴的管嘴是极为理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管嘴,适用于具有不同类型容器盖的容器,既能确实地防止容器盖和管嘴的注出口发生液体渗漏,又具备不受组合精度以及扭转力不同影响的密封性能。而且还能确实地防止液体顺着管嘴流下,且不受液体点滴角度的影响,可容易地形成液滴。
本发明的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管嘴,设置在所述容器的筒状口颈部的上部,所述筒状口颈部上套有容器盖,且该管嘴包括被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顶部所密封的注出口,以及设置在管嘴上部的环状突起部。
采用上述结构的管嘴,通过管嘴的环状突起部既能起到防止液体顺着管嘴流下的屏障的作用,又能作为形成液滴的核心。
本来,在管嘴大致处于垂直向下的状态使容器内部的液体从管嘴的注出口滴下的过程中,使管嘴向斜下方倾斜时,容器内部的液体从注出口流至管嘴的上部,进一步使管嘴向斜上方倾斜时,容器内部的液体顺着管嘴的上部流至容器主体的筒状口颈部,使液滴难以形成,从而使容器内部的液体难以滴下。此时,由于在管嘴上部设置了环状突起部,则环状突起部可作为抑制液体顺着管嘴流下的屏障,从而确实地防止液体顺着管嘴往下流。
另外,环状突起部可作为,在此被堵的液体通过表面张力形成液滴的核心,其结果可获得良好的液体截流性能,同时不仅仅是管嘴处于大致垂直向下的状态,即使处于横向或向斜下方倾斜的状态,也能容易地形成液滴,使容器内部的液体通过管嘴的环状突起部而滴下。
本发明的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管嘴,可设置在所述容器的筒状口颈部的上部,所述筒状口颈部上套有可自由拆装的容器盖,该容器盖的内周面与所述筒状口颈部的外周面相接触,该管嘴包括被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顶部所密封的注出口,以及设置在管嘴上部,与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相接触并呈密封状态的环状突起部。
以往的管嘴,仅用容器盖的内周面顶部来密封管嘴的注出口,以此形成密封状态以防止液体向外渗漏,所以管嘴与容器盖的组合精度以及拧紧扭转力等方面的精度管理都需要较高的要求。而采用上述管嘴,通过环状突起部形成了密封部分,从结构上可增强密封状态,从而确实地抑制液体渗漏,同时容器盖与管嘴的配合精度和拧紧扭转力的精度条件得以缓和,在制造使用上述构造的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生产工程中,便于进行精度管理。
同时,管嘴的环状突起部既能起到防止液体顺着管嘴流下的屏障的作用,又能作为形成液滴的核心。
本发明的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管嘴,其下部被插入所述容器的筒状口颈部中,且该管嘴下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筒状口颈部的内周面之间为密封接触,所述筒状口颈部上套有可自由拆装的容器盖,该容器盖的内周面被螺接或锁定在所述筒状口颈部的外周面上,该管嘴包括被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顶部所密封的注出口,以及设置在管嘴的上部,与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密封接触的环状突起部。
采用上述结构,对容器盖进行螺合或锁定时,由于管嘴上部所设置的环状突起部与容器盖的内周面密封接触,同时容器盖的内周面顶部也对管嘴的注出口进行密封,所以通过上述的双重密封,可以确实地防止液体渗漏。
同时,管嘴的环状突起部既能起到防止液体顺着管嘴流下的屏障的作用,又能作为形成液滴的核心。
本发明的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管嘴,可设置在所述容器的容器盖的上部,该容器盖套盖在所述液体容器的筒状口颈部上以密封该口颈部,并且该容器盖通过连接部连接有上盖,该管嘴包括被上述上盖的内周面顶部所密封的注出口,以及设置在管嘴的上部,与上述上盖的内周面密封接触的环状突起部。
采用上述结构,在将上盖盖于容器盖的管嘴上时,由于管嘴上部所形成的环状突起部与上盖的内周面密封接触,同时上盖的内周面顶部也对管嘴的注出口进行密封,所以通过上述的双重密封,可以确实地防止液体渗漏。另外,此时在容器主体的筒状口颈部上安装密封该口颈部的容器盖,除上述的螺合方法之外,也可采用在密封嵌合之后,使用公知的连接方法来固定容器盖使其无法被取下。
在上述结构中,可在管嘴的注出口与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顶部之间的密封部分,和该管嘴的环状突起部与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之间的密封接触部分之间,形成气密性的空气滞留圈。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管嘴的注出口与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顶部之间的密封部分,和该管嘴的环状突起部与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之间的密封接触部分之间,形成了气密性的空气滞留圈,所以通过空气滞留圈的气压作用,可以确实地防止管嘴注出口的液体渗漏。
在上述结构中,可在上述管嘴的环状突起部的下方形成收缩狭窄部。
由于作为屏障的环状突起部,高度越高则效果越好,所以在管嘴的环状突起部的下方形成收缩狭窄部,可以提高环状突起部作为屏障的高度。而且,在管嘴的环状突起部的下方形成收缩狭窄部之后,因表面张力而滞留在环状突起部的液体受到收缩狭窄部的阻碍而难以沿着管嘴往下流,由此可更加确实地防止液体沿管嘴往下流,所以液滴就容易形成。
在上述结构中,管嘴还可包括在管嘴下部的外周面上,沿上下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以上的环状翼,当管嘴插入液体容器的筒状口颈部时,该环状翼的外端发生弯曲变形,并与上述口颈部的内周面呈密封接触,而且,上述各环状翼与上述口颈部的内周面密封接触的部分,与上述各环状翼之间形成气密性的空气滞留圈。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管嘴的下部的外周面上设置了环状翼,且管嘴插入容器主体的筒状口颈部之后,各环状翼与上述口颈部的内周面密封接触的部分,与各个环状翼之间形成了气密性的空气滞留圈,所以通过空气滞留圈的气压作用,可以确实地防止容器主体的筒状口颈部与管嘴之间的液体渗漏。
上述结构中所指的「在容器主体的筒状口颈部的上部设置有管嘴」,包括将管嘴插入筒状口颈部形成密封状态,以及将管嘴设置在套盖在容器主体的筒状口颈部上以密封该口颈部的容器盖的上部。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容器主体的筒状口颈部的上部与管嘴一体成形的结构。
上述结构中所指的「通过容器盖的内周面顶部来密封管嘴的注出口」,采用螺帽型容器盖时,是将容器盖的内周面顶部压住管嘴的注出口的端面来进行密封,采用扭转帽型容器盖时,是将容器盖的内周面顶部的突起插入管嘴的注出口并挤压扩大该注出口,以此来进行密封。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盛装液体的螺帽型容器的管嘴、容器主体的嵌合部、以及容器盖的正面放大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盛装液体的扭转帽型容器的管嘴、容器主体的嵌合部、以及容器盖的正面放大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采用通过连接部连接有上盖的容器盖的盛装液体的容器以及该容器盖的剖面图。(a)为关闭上盖时的正面放大剖视图,(b)为打开上盖时的正面放大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管嘴的视图。(a)为正视图,(b)为剖视图,(c)为俯视图,(d)为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管嘴的第1变形例的视图。(a)为正视图,(b)为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管嘴的第2变形例的视图。(a)为正视图,(b)为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设置有2个环状翼的管嘴的视图。(a)为正视图,(b)为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管嘴的第3变形例的视图。(a)为正视图,(b)为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管嘴的第4变形例的视图。(a)为正视图,(b)为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管嘴的第5变形例的视图。(a)为正视图,(b)为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容器内部的液体被注出时的状态。(a)是管嘴大致处于垂直向下状态的正面剖视图,(b)是管嘴处于向斜下方倾斜状态的正面剖视图,(c)是将管嘴从(b)的状态移至向斜上方倾斜状态的正面剖视图。
图12中,(a)是本发明的变形例,即用于盛装液体的扭转帽型容器的管嘴、容器主体的嵌合部、以及容器盖的正面放大剖视图,(b)是(a)的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13是以往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正面剖视图,(a)是安装了容器盖时的正面剖视图,(b)是取下容器盖时的正面剖视图。
图14是以往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正面剖视图,(a)是安装了容器盖时的正面剖视图,(b)是取下容器盖时的正面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容器内部的液体被注出时的状态。(a)是管嘴大致处于垂直向下状态的正面剖视图,(b)是管嘴处于向斜下方倾斜状态的正面剖视图,(c)是将管嘴从(b)的状态移至向斜上方倾斜状态的正面剖视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用于盛装液体的螺帽型容器10A的管嘴12、容器主体11A的嵌合部、以及容器盖13A的正面放大剖视图。图2是用于盛装液体的扭转帽型容器10B的管嘴12、容器主体11B的嵌合部、以及容器盖13B的正面放大剖视图。
在图1中,用于盛装液体的螺帽型容器10A的容器主体11A,其上部与筒状口颈部11a一体成形,同时此筒状口颈部11a的外周面11c上设置有与该口颈部一体成型的雄螺纹。
另外,管嘴12,其下部12a被插入上述筒状口颈部11a中,此时管嘴12的下部12a的外周面12b与上述筒状口颈部11a的内周面11b呈密封接触,管嘴12的上部12f与下部12a之间所形成的凸缘部(flange)12g受筒状口颈部11a的端面的阻挡而使管嘴12在插入方向上定位,同时管嘴12的上部12f的端面12d上设置有注出口12c。
该管嘴12虽然没有特别限定要采用什么适合于管嘴成型的合成树脂,但是考虑到安装到筒状口颈部11a的装配性能等,所以采用软质合成树脂较为理想,其中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丙烯(PP)等材料最为合适。另外,关于管嘴12的成型方法,由于所采用了合适的合成树脂,所以没有特别的限定,采用LDPE、LLDPE、PP等材料时,以注射成型和挤压成型的方法较为理想。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管嘴具备抗菌性能。
而且,容器盖13A,其内周面13a上设置有与该容器盖13A一体成形的雌螺纹13b,同时该容器盖13A的内周面顶部13c上设置有与该容器盖13A一体成形的突起13f,该突起13f嵌入管嘴12的注出口12c中使上述内周面顶部13c与注出口12c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
在安装容器盖13A时,容器盖13A的雌螺纹13b被旋入容器主体11A的筒状口颈部11a的雄螺纹11d中,使容器盖13A的内周面顶部13a嵌入筒状口颈部11a的外周面11c,从而使容器盖13A的内周面顶部13c压住管嘴12的注出口12c的端面12d,以形成密封状态。而且,在图1中,容器盖13A的内周面顶部13c压住管嘴12的注出口12c的端面12d时,管嘴12的端面12d产生弹性弯曲变形,该变形部分用网状线b予以表示。
相反,沿相反于安装容器盖13A的方向旋转容器盖13A大约1圈(约360度),便能松开容器盖13A以便取下。
在图2中,用于盛装液体的扭转帽形容器10B的容器主体11B,其上部与筒状口颈部11a一体成型,同时此筒状口颈部11a的外周面11c上设置有与该口颈部一体成形的锁定突起部11e。
另外,管嘴12,其下部12a被插入上述筒状口颈部11a中,此时管嘴12的下部12a的外周面12b与上述筒状口颈部11a的内周面11b呈密封接触,管嘴12的上部12f与下部12a之间所形成的凸缘部(flange)12g受筒状口颈部11a的端面的阻挡而使管嘴12在插入方向上定位,同时管嘴12的上部12f的端面12d上设置有注出口12c。
该管嘴12虽然没有特别限定要采用什么适合于管嘴成型的合成树脂,但是考虑到安装到筒状口颈部11a的装配性能等,所以采用软质合成树脂较为理想,其中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丙烯(PP)等材料最为合适。另外,关于管嘴12的成型方法,由于所采用了合适的合成树脂,所以没有特别的限定,采用LDPE、LLDPE、PP等材料时,以注射成型和挤压成型的方法较为理想。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管嘴具备抗菌性能。
而且,容器盖13B,其内周面13a上设置有与该容器盖13B一体成形的锁定臂部13d,同时该容器盖13B的内周面顶部13c上设置有与该容器盖13B一体成形的突起13e,该突起13e嵌入管嘴12的注出口12c中并挤压扩大该注出口12c。
在安装容器盖13B时,容器盖13B的内周面13a被嵌入容器主体11B的筒状口颈部11a的外周面11c中,使容器盖13B的锁定臂部13d锁定在筒状口颈部11a的锁定突起部11e上,同时通过容器盖13B的突起13e插入管嘴12的注出口12c并挤压扩大该注出口12c,以形成密封状态。而且,在图2中,容器盖13B的突起13e被插入管嘴12的注出口12c,并挤压扩大该注出口12c时,管嘴12的注出口12c产生弹性弯曲变形,该变形部分用网状线c予以表示。
相反,沿相反于安装容器盖13B的方向扭转容器盖13B约1/4圈(约90度),便能松开容器盖13B以便取下。
上述管嘴12,能兼用于图1的螺帽帽容器10A和图2的扭转帽型容器10B(也包括后述的图12的扭转帽型容器10B)。
图4为管嘴12的一个实施例,(a)是管嘴12的正视图,(b)是剖视图,(c)是俯视图,(d)是仰视图。管嘴12的上部12f的上侧约1/3的部分,呈略微扁平的半球状,该半球状部的最大外径部分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管嘴12一体成形,且与上述容器盖13A、13B的内周面13a密封接触的环状突起部12h。
该环状突起部12h的剖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但由于该环状突起部12h与管嘴12及容器盖13A、13B之间呈密封状态,所以无需特别规定该环状突起部12h的形状和尺寸。但是,为减少拆装容器盖13A、13B时的阻力以提高操作性和耐久性,可根据需要在环状突起部12h上形成斜面12m或着圆角。
而且,在图1及图2中,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与容器盖13的内周面13a处于密封接触时,环状突起部12h产生弹性弯曲变形,该变形部分用网状线d予以表示。
另外,管嘴12的上部12f的下侧约2/3的部分,从环状突起部12h的下部开始向内侧大幅度变细,同时下半部分逐渐变粗最后与上述凸缘部12g连接。换言之,在上述环状突起部12h的下方,即环状突起部12h与凸缘部12g之间形成了变化较大的收缩狭窄部12i。
而且,管嘴12的下部12a的外周面12b上,沿上下方向至少设置2个以上的环状翼12e。该环状翼12e,不同于图12所示的环状翼(沿上下方向以一定间距设置多个(至少3个以上)),其是将图12中位于中间位置的环状翼予以省略,从而在管嘴12插入上述容器主体11的筒状口颈部11b,使管嘴的下部12a的外周面12b与上述容器主体11的筒状口颈部11a的内周面11b呈密封接触时,可以形成间距较大的气密性空气滞留圈12j。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安装容器盖13A、13B时,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与容器盖13A、13B的内周面13a呈密封接触,容器盖13A、13B与管嘴12的密封部分,即图1中容器盖13A的内周面顶部13c与管嘴12的注出口12c的端面12d的密封部分,图2中容器盖13B的突起13e与管嘴12的注出口12c的密封部分,分别和容器盖13B的内周面13a与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之间的密封接触部分之间,形成气密性的空气滞留圈13g。
以下对上述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10A、10B的管嘴12的作用进行说明。
将容器盖13A、13B安装于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10A、10B上时,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与容器盖13A、13B的内周面13a呈密封接触,而且图1的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10A中,容器盖13A的内周面顶部13c对管嘴12的注出口12c的端面12d进行密封,图2的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10B中,容器盖13B的突起13e对管嘴12的注出口12c进行密封,因此形成了双重密封,从而确实地防止液体渗漏。
另外,容器盖13A、13B与管嘴12的密封部分,即图1中容器盖13A的内周顶13c与管嘴12的注出口12c的端面12d的密封部分,图2中容器盖13B的突起13e与管嘴12的注出口12c的密封部分,分别和容器盖12B的内周面13a与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之间的密封接触部分之间,形成气密性的空气滞留圈13g,通过该空气滞留圈13g的气压作用,能更加确实地防止管嘴12的注出口12c的液体渗漏。
而且,在管嘴12的下部12a的外周面12b上设置了的环状翼12e,当管嘴12插入容器主体11的筒状口颈部11a时,环状翼12e与容器主体11的筒状口颈部11a的内周面11b呈密封接触,而且该环状翼12e产生了弹性变形,因此通过环状翼12e的弹性变形可提高管嘴12的下部12a的外周面12b与筒状口颈部11a的内周面11b之间的密封性能,同时能防止由于筒状口颈部11a与管嘴12之间的尺寸误差而导致筒状口颈部11a产生龟裂。
此外,各环状翼12e与筒状口颈部11a的内周面11b密封接触的部分,与各个环状翼12e之间形成了气密性的空气滞留圈12j,所以通过该空气滞留圈12j的气压作用,能更加确实地防止容器主体11的筒状口颈部11a与管嘴12之间的液体渗漏。
另一方面,如图11(a)所示,取下容器盖13A、13B后,为了滴下液体,可在管嘴12大致处于垂直向下的状态下用手指挤压容器主体11,使容器内部的液体a从管嘴12的注出口12c滴下。
而且如图11(b)所示,在使容器内的液体a从管嘴12的注出口12c滴下之前,使管嘴12向斜下方倾斜时,容器内的液体a从注出口12c流至管嘴12的上部12f。
如图11(c)所示,本来从上述状态进一步将管嘴12向斜上方倾斜,则液体a会顺着管嘴12的上部12f流至容器主体10A、10B的筒状口颈部11a,使液滴难以形成,从而使容器内部的液体难以滴下,但此时,由于环状突起部12h可作为抑制液体a顺着管嘴12流下的屏障,从而能确实地防止液体顺着管嘴往下流。即环状突起部12h具有防止液体沿管嘴流下的屏障的功能。
作为屏障的环状突起部12h,高度越高则效果越好,所以在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的下方形成收缩狭窄部12i,可以提高环状突起部12h作为屏障的高度,以便更有效地防止液体沿管嘴流下。
而且,环状突起部12h可作为,在此被堵的液体a通过表面张力形成液滴的核心,其结果可获得良好的液体截流性能,同时不仅仅是管嘴12处于大致垂直向下的状态,即使处于横向或向斜下方倾斜的状态,也不受滴下角度的影响,能够容易地形成液滴,使容器内部的液体a通过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滴下。所以,环状突起部12h除了作为屏障使用之外,还兼备了作为形成液滴的核心的功能。
图4所示的管嘴12,其上部12f的上侧约1/3的部分,大致呈略微扁平的半球状,同时其下侧约2/3的部分,从环状突起部12h的下端开始向内侧大幅度变细,同时下半部分逐渐变粗最终与上述凸缘部12g连接。换言之,在上述环状突起部12h的下方,即环状突起部12h与凸缘部12g之间形成了变化较大的收缩狭窄部12i。
关于此结构,也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第1变形例,在管嘴12的上部12f的上侧约1/3的部分形成略微扁平的半球状,同时在其下侧约2/3的部分,即在环状突起部12h与凸缘部12g之间,形成上半部连接于上述半球状部的最大外径部分,下半部连接于凸缘部12g的呈半球状的收缩狭窄部12i。
关于此结构,也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的第2变形例,在管嘴12的上部12f的上侧约2/3的部分,形成略微扁平的球状,同时在其下侧约1/3的部分,上侧收缩变细与球状部的最小外径部分连接,下侧逐渐变粗与凸缘部12g连接。换言之,在环状突起部12h的下方,即在环状突起部12h与凸缘部12g之间形成了收缩狭窄部12i。
另外,在图5所示的第1变形例及图6所示的第2变形例中,管嘴12的下部12a的外周面12b上沿上下方向形成了3个环状翼12e,其中位于上侧的2个环状翼12e之间的间隔较大,形成了范围较大的气密性空气滞留圈12j。除此之外,也可以如图7所示那样,即与图4的管嘴12相同,形成上下2个环状翼12e,并扩大这2个环状翼12e之间的间隔,形成范围较大的气密性空气滞留圈12i。
此外,还可以采用图8所示的第3变形例,管嘴12的上部12f的上侧约1/3的部分,形成略微扁平的半球状,同时其下侧约2/3的部分,与球状部的最大外径部分连接并逐渐加粗,最终与凸缘部12g连接,并且在环状突起部12h与凸缘部12g之间形成较浅的半球状收缩狭窄部12i。
另外,还可以采用图9所示的第4变形例,管嘴12的上部12f的上侧约1/3的部分,形成略微扁平的半球状,同时其下侧约2/3的部分,与球状部的最大外径部分连接并逐渐加粗,最终与凸缘部12g连接。与上述各变形例不同的是,在环状突起部12h与凸缘部12g之间没有形成收缩狭窄部12i,即使没有收缩狭窄部,通过环状突起部12h与容器盖13的内周面13a的密封接触,也能形成上述的双重密封结构,从而获得确实地防止液体渗漏的效果。
另外,图10所示的第5变形例,管嘴12的下部12a的外周面12b上不设置环状翼12e,即呈直杆状,将管嘴12插入上述筒状口颈部11a中,使管嘴12的下部12a的外周面12b与上述筒状口颈部11a的内周面11b处于密封状态时,可采用公知的连接方法,将管嘴12固定在筒状口颈部11a中而无法拔出。
图1及图2所示的管嘴12,属于插入容器主体11A、11B的筒状口颈部11a的类型,并且如图3(a)、(b)所示,上述实施形态的管嘴也适用于管嘴12’与容器盖13C一体成形的连接帽型的容器10C。
即,用于盛装液体的连接帽型容器10C的容器主体11C,其上部与具有较大直径的筒状口颈部11a一体成形,同时该筒状口颈部11a的外周面11c上设置有与该筒状口颈部11a一体成形的雄螺纹11d。
另外,容器盖13C,在其大直径部13i的内周面13a上设置有与容器盖13C一体成形的雌螺纹13b,同时在大直径部13i的端部13k的上侧设置一体成形的管嘴12’,并在该管嘴12’的端面12d上设置注出口12c。
在上述容器盖13C的端部13k的侧部,通过连接部13q使上盖13p与容器盖13C连接形成一体。而且,端部13k与上盖13p之间采用起增强作用的大型连接部13r以形成双重连接。
在上述上盖13p的内周面顶部13c上设置有与上盖13p一体成形的突起13e,该突起13e可嵌入管嘴12’的注出口12c并挤压扩大该注出口12,同时在上述上盖13p的内周面顶部13c上还设置有与上盖13p一体成形的筒状部13s,上述管嘴12’的外周面12b可嵌入该筒状部13s的内周面13a中。
在安装容器盖13C时,容器盖13C的雌螺纹13b被旋入容器主体11C的筒状口颈部11a的雄螺纹11d中,以形成密封状态。而且,在此实施例中,无需从容器主体11C上取下容器盖13C,所以也可不采用螺纹旋入式,只要在密封嵌合之后,采用公知的连接方法予以固定使容器盖13C无法取下即可。
然后,利用连接部13q、13r关闭上盖13p(参见图3(a)),使突起13e嵌入管嘴12’的注出口12c并挤压扩大注出口12c,即可对注出口12c进行密封。
反之,利用连接部13q、13r打开上盖13p(参见图3(b)),即可将突起13e从管嘴12’的注出口12c中拔出,以解除对注出口12c的密封。
如果包含连接部13g、13r的容器盖13C采用适合成型的合成树脂,则对管嘴12’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其中以使用软质合成树脂较为理想,尤以聚丙烯(PP)最为合适。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管嘴12’具备抗菌性能。另外,关于连接帽型容器盖13C的成型方法,由于所采用了合适的合成树脂,所以没有特别的限定,其中以注射成型和挤压成型的方法较为理想。
上述管嘴12’,基本上与图1及图2的管嘴12相同,其上部12f的上侧约1/3的部分,大致呈略微扁平的半球状,同时其下侧约2/3的部分,从环状突起部12h的下端开始向内侧大幅度变细,同时下半部分逐渐变粗最终与上述凸缘部12g连接。换言之,在上述环状突起部12h的下方,即环状突起部12h与端部13k之间形成了变化较大的收缩狭窄部12i。
以下对上述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10C的管嘴12’的作用进行说明。
关闭用于容器10C的容器盖13C的上盖13p时,由于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与容器盖13C的筒状部13s的内周面13a呈密封接触,同时突起部13e嵌入管嘴12’的注出口12c中并挤压扩大该注出口12c,以此对注出口12c进行密封,所以通过上述的双重密封,可以确实地防止液体渗漏。
另外,容器盖13C与管嘴12’的密封部分,即容器盖13C的突起13e与管嘴12’的注出口12c的密封部分,和容器盖13C的筒状部13s的内周面13a与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之间的密封接触部分之间,形成气密性的空气滞留圈13g,通过该空气滞留圈13g的气压作用,能更加确实地防止管嘴12’的注出口12c的液体渗漏。
另外,打开上盖13p,使容器内部的液体a从管嘴12’的注出口12c滴下的作用效果,与图11(a)~(c)相同,具体说明在此予以省略。
在图2所示的用于盛装液体的扭转帽型容器10B中,安装容器盖13B时,使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与容器盖13的内周面13a呈密封接触,因此容器盖13B的突起13e与管嘴12的注出口12c的密封部分,和容器盖13B的内周面13a与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的密封接触部分之间,形成了气密性的空气滞留圈13g。
然而,在图12(a)(b)所示的用于盛装液体的扭转帽型容器10B’中,将容器盖13B’的内周面13a退向外侧,使该内周面13a不与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密封接触,取以代之的是,在容器盖13B’的内周面13a上,以在圆周上相同的角度间隔设置若干片向内侧呈放射状突出的翼13m(本例为4片),并使此翼13m的内端与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接触。但是,翼13m的内端并不一定要与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接触。该翼13m仅仅是为了使管嘴12处于中心位置。
因此,在该扭转帽型容器10B’中,由于容器盖13B’的内周面13a不与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密封接触,因此不会形成气密性的空气滞留圈13g。
然而,此扭转帽型容器10B’与图2的扭转帽型容器10B相同,管嘴12的环状翼12e,以及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同样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管嘴,设置在所述容器的筒状口颈部的上部,所述筒状口颈部上套有容器盖,该管嘴的特征在于包括注出口,被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顶部所密封;环状突起部,设置在管嘴的上部。
2.一种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管嘴,设置在所述容器的筒状口颈部的上部,所述筒状口颈部上套有可自由拆装的容器盖,该容器盖的内周面与所述筒状口颈部的外周面相接触,该管嘴的特征在于包括注出口,被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顶部所密封;环状突起部,设置在管嘴的上部,与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相接触并呈密封状态。
3.一种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管嘴,该管嘴的下部被插入所述容器的筒状口颈部中,且该管嘴下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筒状口颈部的内周面之间为密封接触,所述筒状口颈部上套有可自由拆装的容器盖,该容器盖的内周面被螺接或锁定在所述筒状口颈部的外周面上,该管嘴的特征在于包括注出口,被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顶部所密封;环状突起部,设置在管嘴的上部,与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密封接触。
4.一种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管嘴,设置在所述容器的容器盖的上部,该容器盖套盖在所述液体容器的筒状口颈部上以密封该口颈部,并且该容器盖通过连接部连接有上盖,该管嘴的特征在于包括注出口,被上述上盖的内周面顶部所密封;环状突起部,设置在管嘴的上部,与上述上盖的内周面密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管嘴,其特征在于该管嘴的注出口与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顶部之间的密封部分,和该管嘴的环状突起部与上述容器盖的内周面之间的密封接触部分之间,形成气密性的空气滞留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管嘴,其特征在于上述管嘴的环状突起部的下方形成有收缩狭窄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嘴,其特征在于上述管嘴的环状突起部的下方形成有收缩狭窄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状翼,设置在管嘴下部的外周面上,且沿上下方向至少设置两个,当管嘴插入上述液体容器的筒状口颈部时,该环状翼的外端发生弯曲变形,并与上述口颈部的内周面呈密封接触,而且,上述各环状翼与上述口颈部的内周面密封接触的部分,与上述各环状翼之间形成气密性的空气滞留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状翼,设置在管嘴下部的外周面上,且沿上下方向至少设置两个,当管嘴插入上述液体容器的筒状口颈部时,该环状翼的外端发生弯曲变形,并与上述口颈部的内周面呈密封接触,而且,上述各环状翼与上述口颈部的内周面密封接触的部分,与上述各环状翼之间形成气密性的空气滞留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状翼,设置在管嘴下部的外周面上,且沿上下方向至少设置两个,当管嘴插入上述液体容器的筒状口颈部时,该环状翼的外端发生弯曲变形,并与上述口颈部的内周面呈密封接触,而且,上述各环状翼与上述口颈部的内周面密封接触的部分,与上述各环状翼之间形成气密性的空气滞留圈。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的管嘴12,其下部12a被插入所述容器主体11的筒状口颈部11a中,且该管嘴12的下部12a的外周面12b与所述筒状口颈部11a的内周面11b之间为密封接触,所述筒状口颈部11a上套有可自由拆装的容器盖13,该容器盖13的内周面13a被螺接或锁定在所述筒状口颈部11a的外周面11c上,该管嘴12包括被上述容器盖13的内周面顶部13c所密封的注出口12c,以及设置在管嘴12的上部,与上述容器盖13的内周面13a密封接触的环状突起部12h。容器盖13的内周面顶部13c与管嘴12的注出口12c之间的密封部分,以及管嘴12的环状突起部12h与容器盖13的内周面13a之间的密封部分,形成双重密封的结构。
文档编号B65D47/06GK1496930SQ20031010159
公开日2004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3日
发明者小久保繁彦 申请人:日本乐敦制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