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杆式抓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148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联杆式抓袋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包装机中的供袋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工、粮食等粉粒料自动包装领域的包装袋最终供给机构中,多以单气缸驱动取袋臂取袋后,摆动一圆弧角度将料袋送至包装工位,图1和图2是两种这种结构的示意图。这种单一动作的供给机构使供袋、装袋的工作程序不能实现时间段交叉或交叉有限,从而限制了包装速度,图1结构的包装机包装速度在800bags/h以下,图2结构的包装机最高速度在700bags/h以下。
随着包装技术的不断改进,包装线前端设备一电子定量秤的称重速度逐渐提高,特别是“对开料门式伺服电子定量秤”的称重速度可达1400bags/h,这就要求包装机的整体性能需要有大幅度的改进。目前的抓袋机构已不能适应这种高速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作连续、可靠,可以适应高速度包装机的四联杆式抓袋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联杆3、联杆4、力矩杆6和支架体5相互连接的四杆,四杆通过轴承铰接,抓袋气缸1的气缸杆端部通过叉端与支架体5上的耳座铰接,缸体与机架9铰接,上举气缸2的缸体与机架铰接、气缸杆端部通过叉端与杠杆7铰接,杆杆7与摆动轴8为可调角度的固定联接,摆动轴8与力矩杆6为可调角度的固定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由联杆3、联杆4、支架体5和力矩杆6组成四连杆机构,由抓袋气缸动作,使四联杆机构摆出,实现从斜板上抓取包装袋,摆回到竖直位置后,举袋气缸动作,驱动四联杆机构,将料袋上举,等待包装机取走袋子后,举袋气缸复位,等待下一次抓袋操作。这种机构动作与装袋机的取袋开袋吸盘纵向移动动作不干涉,待取袋开袋吸盘取走包装袋后即可各自独立运行,因此节省了工作时间。本机构的特点是双气缸驱动四联杆机构,实现摆出抓袋,摆回上举、复位的供袋功能,动作连续、可靠。用于供袋机的包装袋最终供给处,使全自动包装线包装速度可达1200bags/h以上。


图1和图2是已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描述四联杆式抓袋机构的组成包括联杆3、联杆4、支架体5和力矩杆6四杆,四杆通过轴承铰接,其中力矩杆6为驱动杆,支架体5为不动杆,另两杆为浮动杆,抓袋气缸1的气缸杆端部通过叉端与支架体5上的耳座铰接,缸体与机架9铰接,上举气缸2的缸体与机架铰接、气缸杆端部通过叉端与杠杆7铰接,杆杆7与摆动轴8为可调角度的固定联接,摆动轴8与力矩杆6为可调角度的固定联接。
权利要求1.一种四联杆式抓袋机构,它包括联杆(3)、联杆(4)、力矩杆(6)和支架体(5)相互连接的四杆,其特征是四杆通过轴承铰接,抓袋气缸(1)的气缸杆端部通过叉端与支架体(5)上的耳座铰接,缸体与机架(9)铰接,上举气缸(2)的缸体与机架铰接、气缸杆端部通过叉端与杠杆(7)铰接,杆杆(7)与摆动轴(8)为可调角度的固定联接,摆动轴(8)与力矩杆(6)为可调角度的固定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四联杆式抓袋机构。它包括联杆3、联杆4、力矩杆6和支架体5相互连接的四杆,四杆通过轴承铰接,抓袋气缸1的气缸杆端部通过叉端与支架体5上的耳座铰接,缸体与机架9铰接,上举气缸2的缸体与机架铰接、气缸杆端部通过叉端与杠杆7铰接,杆杆7与摆动轴8为可调角度的固定联接,摆动轴8与力矩杆6为可调角度的固定联接。本实用新型动作连续、可靠,用于供袋机的包装袋最终供给处,使全自动包装线包装速度可达1200bags/h以上。
文档编号B65B43/00GK2714429SQ20042001910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4日
发明者张全兴, 刘树滨, 龚海涛, 刘建新 申请人: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