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机用双密封托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6221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皮带机用双密封托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属于输送机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托辊主要由两种结构,一种是组装或托辊,由轴和轴承与迷宫式密封圈及铸造轴承座、钢管构成;另一种是焊接式托辊,由轴和轴承与迷宫式密封圈及冲压轴承座、端板、钢管构成;以上两种结构采用迷宫式密封形式,由于内外密封圈有间隙,造成防水性能差,托辊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皮带机用双密封托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密封性不好和防尘、防水效果差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方案来实现的。
该托辊是在托辊轴上设置轴承,轴承置于轴承座内,轴承座与筒皮连接为一体,轴承座的端面上设置防尘盖,在轴、轴承与轴承座形成的空间内,设置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组成复合密封结构,挡尘圈安置于内密封圈、防尘盖与轴承座形成的空间内,并与内密封圈密切接触。
所述的挡尘圈上设有唇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轴、轴承与轴承座形成的空间内,设置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组成复合密封结构以及轴承与防尘盖之间设置多唇边挡尘圈,与内密封圈组成接触性密封结构,有效的阻止水、灰尘进入托辊中。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各种皮带运输机。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托辊轴,2、防尘盖,3、多唇边挡尘圈,4、内密封圈,5、外密封圈,6、挡圈,7、轴承,8、轴承座,9、筒皮。
(5)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构如附图所示,在托辊轴1上设置轴承7,轴承7置于轴承座8内,轴承座8与筒皮9连接为一体,防尘盖2安置在轴承座8的端面大孔上;在轴、轴承与轴承座形成的空间内,设置内密封圈4和外密封圈5,形成两道密封,组成复合密封结构;将多唇边挡尘圈3安置于内密封圈4、防尘盖2与轴承座8形成的空间内,与内密封圈4密切接触。多唇边挡尘圈3、外密封圈5随筒皮9和防尘盖2与轴承7及轴承座8一起绕轴转动。
权利要求1.一种皮带机用双密封托辊,其特征在于,在托辊轴上设置轴承,轴承置于轴承座内,轴承座与筒皮连接为一体,轴承座的端面上设置防尘盖,在轴、轴承与轴承座形成的空间内,设置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组成复合密封结构,挡尘圈安置于内密封圈、防尘盖与轴承座形成的空间内,并与内密封圈密切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机用双密封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尘圈上设有唇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机用双密封托辊,属于输送机制备技术领域。该托辊是在托辊轴上设置轴承,轴承置于轴承座内,轴承座与筒皮连接为一体,轴承座的端面上设置防尘盖,在轴、轴承与轴承座形成的空间内,设置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组成复合密封结构,挡尘圈安置于内密封圈、防尘盖与轴承座形成的空间内,并与内密封圈密切接触。所述的挡尘圈上设有唇边,挡尘圈、外密封圈随筒皮和防尘盖与轴承及轴承座一起绕轴转动。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阻止水、灰尘进入托辊中。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各种皮带运输机。
文档编号B65G23/00GK2776917SQ20042009808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9日
发明者梅苏鲁, 刘金城, 陈勤伟, 张准, 宁波 申请人:兖州大陆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