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送印刷纸张卷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0665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输送印刷纸张卷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印刷纸张卷筒的装置。
背景技术
DE19606554C1披露一种用于输送印刷纸张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主框架和辅助框架。主框架可以和辅助框架一起沿着或平行于印刷机移动。辅助框架可在垂直于主框架运动方向延伸的方向上延伸离开主框架。印刷纸张卷筒可在辅助框架的帮助下从卷筒库房中拾取,容纳在辅助框架内的印刷纸张卷筒在主框架的帮助下在印刷机的方向上移动。按照DE19606554C1,主框架具有提升装置,以便从地面提升容纳在主框架内的辅助框架或者将其放置在所述地面上。在其中辅助框架从地面略微提升的情况下,主框架可以沿着印刷机和辅助框架一起移动。
按照DE19606554C1,因此使用两个部件(即主框架和辅助框架),使得印刷纸张卷筒被拾取并且相对于印刷机移动。使用分开的主框架以便平行于印刷机移动辅助框架需要花费大量材料和空间,并且因此成本相对高。
因此,本发明基于提供一种用于输送印刷纸张卷筒的新型装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此问题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的用于输送印刷纸张卷筒的装置来解决。按照本发明,可以另外相对于印刷机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或每个框架,第二方向相对于第一方向大致垂直延伸,为此可以经由提升装置从地面提升所述或每个框架,并且运动机构的运行辊子可以在从地面提升的框架位置上进行调节。
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将按照现有技术分开构造的部件(即主框架和辅助框架)的功能组合在单个框架中。该框架可在两个方向(即平行于印刷机的第一方向和相对于第一方向大致垂直延伸的第二方向)上移动。这可以通过运动机构的可调节运行辊子来实现。由于相对于印刷纸张卷筒来说保持恒定的操作性能,减小了用于输送印刷纸张卷筒的装置的尺寸和质量。因此,装置的功率需要同样减小。总体结果是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优选变型来自于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描述。不局限于此,将使用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图1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用于输送印刷纸张卷筒的装置的透视侧视图;图2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用于输送印刷纸张卷筒的装置的另一透视侧视图,与图1相比,该装置具有转动的运行辊子;以及图3表示相对于图2转动的透视侧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框架10、运行辊子11、运行轨道12、引导架13、运行轨道14、驱动器15、转鼓16、传感器17、抓取臂18。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面的文字中,将参考图1-3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图1-3表示相对于印刷机输送印刷纸张卷筒的本发明装置的细节。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印刷纸张卷筒(未示出)的至少一个框架10。框架10具有运动机构,该机构在框架10的每个拐角包括运行辊子11。框架10可在平行于印刷机的第一方向上在运行辊子11的帮助下移动,运行辊子11这里在运行轨道12内引导。因此,图1所示的两个运行轨道12平行于印刷机延伸,并且限定框架10平行于印刷机的相对移动性。框架10平行于印刷机的移动性通过引导架13辅助,引导架13平行于印刷机和框架10一起移动。
在本发明中,框架10不能只在平行于印刷机并由运行轨道12限定的第一方向上移动,还可在相对于第一方向垂直延伸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为此,框架10可经由提升装置从地面上提升,在提升过程中,运行辊子11变得与运行轨道12上脱离。在从地面提升的框架10的位置上,可以调节运动机构的运行辊子11,也就是说,它们可各自转动90°。图2表示运行辊子11位于相对于图1各自转动90°的位置上。
在运行辊子11已经转动之后,框架10可经由提升装置降低,结果是运行辊子11再次运动与地面接触,以便使得框架10可以相对于印刷机在相对于运行轨道12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移动。这里,运行辊子11再次在相对于运行轨道12垂直延伸的运行轨道14内引导。
提升装置通过至少两个推开元件形成,该元件定位在框架10的两侧上。推开元件是框架10的构成部分,并且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和框架10一起移动。框架10可经由推开元件从地面上对称或均匀提升。提升装置和推开元件没有表示在图1-3中,或者通过图10的其它组件覆盖。
在图1-3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运动机构的每个运行辊子11对应于作为驱动器15的分开的电马达。对应于框架10的驱动器15和另一电装置使得电流经由电流拾取器(未示出)施加其上,在平行于印刷机的第一方向上相对运动期间,拾取器相对于运行轨道12和框架10一起移动。电流拾取器最好结合到引导架13内。因此,电流供应线在运行轨道12的区域内结合到地面内,电流拾取器与电流供应线接触,并且因此将电能供应到框架10。如同引导架13,在框架10沿着运行轨道14并且相对于由运行轨道12限定的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相对运动期间,电流拾取器具有固定构造。电流接着经由缆线(未示出)供应,缆线从转鼓16上松开并且连接到电流拾取器上。
在沿着轨道14并且相对于由运行轨道12限定的第一方向垂直延伸的第二相对运动期间,卷绕在转鼓16上并且从后者上松开的缆线的连接到电流拾取器上的端部因此构造成固定的,如同电流拾取器和引导架13那样。
相对于印刷机在两个方向上移动的框架10具有用于能量供应及其控制的所有装置。框架10同样具有传感器17,传感器构造成激光扫描器,并且用来避免框架10和位于输送框架10的运动方向上的物体或人们之间的碰撞。
在图1-3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结合在地面上的运行轨道12用来在后者在平行于印刷机的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期间引导框架10,电流供应线和电流拾取器结合到地面中。作为选择,引导轨道还可和电流供应线一起布置在框架10之上。但是,出于人机工程学的原因,结合到地面中是优选的。对于运行轨道14也是同样情况。
为了通过本发明的装置拾取印刷纸张卷筒,其过程是具有位于图1位置上的运行辊子11的框架10相对于印刷机并平行于后者在由运行轨道12限定的方向上移动。一旦框架10平行于印刷机到达相应的相对位置,框架10在提升装置的帮助下从地面提升,并且运行辊子11接着与运行轨道12脱开。随后,运行辊子11转动90°,到达图2所示的位置,框架10接着通过运行辊子11再次放置在地面,并且运动与运行轨道14接合。
框架10可接着相对于印刷机沿着轨道14并且相对于由运行轨道12限定的第一方向垂直延伸的第二方向上延伸或移动。印刷纸张卷筒可接着经由抓取臂从库房取出。在拾取印刷纸张卷筒之后,框架10在运行轨道12的方向上运动返回。一旦相对于运行轨道12达到相应的相对位置,框架10和印刷纸张卷筒一起提升,以便接着将运动机构的运行辊子11再次转动到图1所示的位置。框架10可随后和印刷纸张卷筒一起在平行于印刷机的第一方向上移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输送印刷纸张卷筒的装置,具有用于各自容纳一个印刷纸张卷筒的至少一个框架(10),所述或每个框架(10)可以在运动机构的帮助下沿着或平行于印刷机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运动机构包括多个运行辊子(11),其特征在于,所述或每个框架(10)可进一步相对于印刷机在相对于第一方向大致垂直延伸的第二方向上移动,为此可以经由提升装置从地面提升所述或每个框架(10),并且运动机构的运行辊子(11)可以在框架(10)从地面提升的位置上进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运动机构的运行辊子(11)可各自转动9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装置具有至少两个推开元件,以便从地面提升各自的框架(10)。
4.如权利要求1-3的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或平行于印刷机的第一方向上的相对运动期间,所述或每个框架(10)在至少一个引导轨道或运行轨道上或内部引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的相对运动期间,运动机构的运行辊子(11)在运行轨道(12)内引导,运行轨道(12)结合在地面中。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运动期间,各自框架(10)的电流拾取器可沿着引导轨道或运行轨道(12)和框架(10)一起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于第一方向大致垂直延伸第二方向上的相对运动期间,电流拾取器固定,并且电流经由缆线施加到框架(10)上,缆线从转鼓(16)上松开,并且缆线连接到电流拾取器上。
8.如权利要求1-7的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相对运动期间,所述或每个框架(10)在至少一个引导轨道或运行轨道(12)上或内部引导。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印刷纸张卷筒的装置,该装置具有用于各自容纳一个印刷纸张卷筒的至少一个框架(10),所述或每个框架(10)可以在运动机构的帮助下沿着或平行于印刷机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运动机构包括多个运行辊子(11)。按照本发明,所述或每个框架(10)可进一步相对于印刷机在相对于第一方向大致垂直延伸的第二方向上移动,为此可以经由提升装置从地面提升所述或每个框架(10),并且运动机构的运行辊子(11)可以在框架(10)从地面提升的位置上进行调节。
文档编号B65G35/00GK1814530SQ200610006840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3日
发明者M·本茨, R·施特罗 申请人:曼.罗兰.德鲁克马辛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