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箱状体及板材连结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342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装式箱状体及板材连结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由分解和组装的箱状体及其板材连结构造。更详细地 说,涉及通过使板材倾斜规定角度以上的简单操作就可使各板材分解,同 时,在组装完成时设法可靠维持该箱状形态的箱状体以及可实现该箱状体 10 的板材连结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物流的远距离化、国际化正在发展,而且,运输物品的大型化、 高精密化也在迅速发展。众所周知,在各种各样的物流过程中,使用以容15纳目标物品的状态供运输用的箱体和集装箱。其代表性的是纸制瓦楞箱, 不过,近年来,使用合成树脂制的瓦楞板等板材的箱体或集装箱的情况也 在不断增加。合成树脂制的箱体和集装箱的普及,主要原因是由于反复使用时成本 消耗及环境负荷降低、耐用性及耐候性提高、耐用强度提高、原料再循环 20化,防带电性及抗菌性等功能性保障在技术上容易实现。目前,在该种运输用的箱体和集装箱中,为减少物品运输后反复操作 使用时(即作为周转箱使用时)的体积之目的,提出了具有可折叠构造的 各种提案(参照专利文献1、 2)。另外,按照板材单件分离、可在托架上层叠板材的方式构成的组装式集装箱也已提案(专利文献3)。 25 专利文献l:实开平4-214738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6-21124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2-255165号公报今后,在上面列举的组装式箱状体领域中, 一般认为越来越要求功能 方面适合于各种各样的物品运输,同时,具有更简单的构造即组装和分解 30 不费事的构造。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以使分解和组装的作业简单自 如地进行的箱状体和与此相适应的新型板材连结构造。 5 首先,本发明所提供的组装式箱状体具有由正面看四边形的板材形成四面的俯视矩形的框体部;和基体部,其具有该框体部的设置面,在该 设置面上设置有分别支承构成所述框体部的所述板材的导向件。而且,位 于所述框体部的角部的板材连结部为拆装自如的卡合构造。该卡合构造的 结构为使连结的任一板材以所述板材连结部为轴倾斜规定角度以上,最 10好为5°以上,由此将两片板材分离。另外,若分离时要求的最低倾斜角 度低于5。,则所述框体部容易过度分离,因此,对保持框体形态来说, 是不太优选的。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组装式箱状体中,在将分解后的板材(例如 四片)层叠于所述基体部的设置面上的状态下,设法能够用可固定于该基 15 体部的规定盖构件覆盖。由于这种形态体积不大,故向物品存放现场返回 时的运输效率(运输时的空间利用率)优良。本发明的组装式箱状体所使用的板材的材料、尺寸、厚度及构造等没 有特别限定。另外,该组装式箱状体广泛包含箱体和集装箱等的概念,特 别是作为运输物品时的集装箱是有用的,将所述基体部作为铲车用的托架 20 使用也是自由的。其次,在本发明中,提供下面的板材连结构造。首先,该构造是将两 片板材的端边部拆装自如地卡合连结的构造,包括沿一个板材的端边部 设置的第一连结部;和沿另一个板材的端边部设置的、可与所述第一连结 部卡合的第二连结部。而且,所述第一连结部具有前头部和形成于距该前 25头部的端部规定距离位置的凹条槽。另外,所述第二连结部具有可内置所 述前头部的空间和嵌入所述凹条槽的L形爪部。通过使连结的任一板材以 该连结部为轴倾斜规定角度以上,由此可使两片板材分离。在此,所述的第一连结部和第二连结部可以与板材一体成形,也可以 使这些构造部与板材分体形成,再利用适当的装置分别安装于板材的端边 30 部。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组装式箱状体及其板材连结构造,通过使板材倾斜规定 角度以上的简单操作即可使各板材分解,同时,板材的连结操作也简单, 进而在组装时能可靠地维持其箱状的形态。

图1是对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组装式箱状体的框体部的一个实施方式 例从上方看时(俯视时的)的平面图;图2是图1中X部分的放大图(表示连结构造); 10 图3是图1中Y部分的放大图(表示连结构造);图4是表示采用与板材分体形成的第一连结部和第二连结部的实施方 式的图;图5是表示框体部的变形实施方式例的俯视平面图; 图6是表示用于设置框体部(1、 10)的基体部(2)的实施方式之一15 例的图;图7是在基体部(2)的导向件(22)的内侧仅设置一件板材(lld) 时该导向件(22)周边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采用俯视基体部(2)上设置框体部(10)的状态时的平面图, 将框体部(10)的分解工序用五个阶段(a e)表示的图; 20 图9是将该分解工序用五个阶段(a e)表示的立体图;图IO是用于对分解工序的(c)工序阶段进行更加详细说明的图,是 图8中符号Z表示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表示所有分解工序完毕后,将分离后的四片板材(llc、 lld、 12a、 12b)在基体部(2)的设置面(2a)上层叠,从上方封闭盖构件(3) 25以覆盖设置面2a的状态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框体部(1)的分解工序初期阶段的图;图13是用于说明构成框体部(1)的板材(lib)的滑动作业相关构 成的图;图14是用于按顺序说明框体部(1)的分解工序阶段的图;30 符号说明101、 10 框体部2 基体部3 盖构件 lla、 llb、 llc、 lid(宽度方向的)板材12a、 12b111、 121112、 1221111、 12111112、 12121121、 12211122、 1222 a 、后(长度方向的)板材 第一连结部 第二连结部(第一连结部的)前头部 (第一连结部的)凹条槽 (可内置前头部1111的)空间 (第二连结部的)L形爪部 使板材倾斜的必要角度具体实施方式
15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表示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之一例,不能由此狭隘解释本发 明的范围。首先,图1是对构成本发明的组装式箱状体的框体部的一实施方式例 从上方看时(俯视时的)的平面图。 20 该图1中用符号1表示的俯视四边形的框体部是作为构成箱状体的四面侧壁部发挥作用的部分,由共计四片板材lla、 llb、 12a、 12b所构成(参 照图1)。另外,在该框体部1的内侧形成空间S (参照图1),该空间S 设计为可容纳目标物品的容积。本发明可利用的板材lla、 llb、 12a、 12b的尺寸、厚度、材质及构造25 等,并无特别限定,只要根据需要适当设计即可。例如,其材料可广泛利 用木制、金属制、合成树脂制等材料,其构造可广泛利用具有内实体构造、 发泡构造、多孔质构造、中芯构造(肋构造)的结构等。另外,通过使瓦 楞板的中芯构造(未图示)沿上下方向配置,可提高对来自框体部1的上 方的负荷的承受强度。30 框体部1的对置的一组板材lla、 lib分别具有设置有第一连结部111的端边部和设置有与该第一连结部卡合的第二连结部112的相反侧端边部。另外,构成该框体部1的长度方向的板材12a,其两端边部设置有(与 上述第一连结部111同样形状的)第一连结部121,在另一件板材12b的 两端边部设置有(与上述第二连结部112同样形状的)第二连结部122 (参 5 照图l)。在此,对图1中用符号X表示的位于角部的连结部的构造,参照该部 分放大图即图2进行说明。该连结部X为将设置于板材lla的一端边部的 第一连结部111和设置于板材12b的一端边部的第二连结部122以卡合状 态连结的构造。io 第一连结部111具有规定形状的前头部1111、形成于距该前头部1111的端部lllla规定距离位置的外面部位的凹条槽1112。另一第二连结部122 具有可内置上述前头部1111的空间1221和具有嵌入上述凹条槽1112的前 端弯曲部1222a的L形爪部1222。图2 (I)表示板材lla与12b正交、第一连结部111与第二连结部12215 卡合固定的状态。另一方面,图2 (II)表示使具有第一连结部111的板材 Ua向空间S侧(图2箭头A方向)倾斜角度a的状态。在该倾斜状态下, 第二连结部122的前端弯曲部1222a从第一连结部111的凹条槽1112中脱 离,解除卡合状态(参照图2 (II))。因此,当简单地使板材lla向图2 箭头B方向滑动时,可将该板材lla从一板材12b分离。20 下面,对图1中用符号Y表示的位于角部的连结部构造,参照该部分放大图即图3进行说明。该连结部Y为设置于板材12a的一端边部的第一 连结部121和设置于板材lib的一端边部的第二连结部112以卡合状态连 结的构造。第一连结部121具有规定形状的前头部1211、形成于距该前头部1211 25的端部1211a规定距离位置的外面部位的凹条槽1212。 一个第二连结部 112具有可内置上述前头部1211的空间1121和具有嵌入上述凹条槽1212 的前端弯曲部1222a的L形爪部1122。图3(1)表示板材12a与llb正交、第一连结部121与第二连结部112 卡合固定的状态。另一方面,图3 (II)表示使具有第二连结部112的板 30材lib向空间S侧(图3箭头C方向)倾斜角度P的状态。在该倾斜状态下,第二连结部112的前端弯曲部1122a从第一连结部121的凹条槽1212 中脱离,解除卡合状态。(参照图3 (II))。因此,当使板材llb例如向图 3箭头D方向滑动时,可使该板材lib从一板材12a中简单地分离。在此,就图2所示的(板材lla的)倾斜角度a及图3所示的(板材 5 llb的)倾斜角度P而言,当这些角度为5。以上、优选6°以上时,可以 设法使第二连结部的前端弯曲部1222a (图2)、 1122a(图3)分别自凹条 槽1112、 1212中脱离,解除卡合状态。另外,如果分离时要求的最低倾 斜角度a及P低于5。,则上述框体部l分离过度,形态容易解体,因此, 在保持框体形态这方面是不太理想的。io 第一连结部111、 121及第二连结部112、 122也可以与板材一体成形,但在板材性质方面,该一体成形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实施 方式。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例中,将与板材分体形成的合成树脂制及金 属制等的连结件13、 14嵌入板材lla的端边部lla,及板材12b的端边部 12b,中,用螺栓等的固定件15固定。另外,连结件13、 14的固定方法可15适当选择,并无特别限定。连结件13具有与上述的第一连结部111、 121同样的形态结构,连结 件14具有与上述的第二连结部112、 122同样的形态结构。因此,连结件 13、 14的卡合结构也是同样的,故在此略去卡合结构的说明。下面,图5是表示上述框体部1的变形形态之一例的俯视平面图。就20 该图5表示的框体部10共计四处角部中的板材连结构造而言,与上述框 体部1是同样的(省略说明)。与上述框体部1的不同之处是,采用以规 定间隔在板材下端部附近设置有棒状突起部113、 113的板材llc、和设置 有同样的突起部114、 114的板材lld。另外,长度方向的板材12a、 12b 与框体部l是共通的。25 图6是表示用于设置上述框体部1及框体部10的基体部实施方式之一例的图。尤其是图6中用符号2表示的基体部是为适合框体部10 (参照 图5)而设计的。下面,就采用框体部IO的情况进行说明。该基体部2的上表面2a作为框体部10的设置面发挥作用。当相对于 该设置面2a以立起状态设置框体部10时,该设置面2a作为箱状体的底30面发挥作用。如果仅在设置面2a上载置框体部IO则不能进行定位,当施加外力时,难以保持框体部10的框体形态。因此,在本基体部2,按照从四方向包围设置面2a的方式配置有纵截 面成L字形状的规定长度的导向件21、 22、 23、 24 (参照图6)。导向件 21 24均固定于设置面2a上。导向件21 24的固定装置并无特别限定, 5另外,材料也包括木制、金属制、合成树脂制等,并无狭义限定。导向件21 24在各自的下端部(设置面2a侧的端部)支承构成框体 部10的共计四个面的板材llc、 Ud、 12a、 12b,有助于框体形状的维持。 另外,形成于基体部2侧面的矩形孔25、 25,是将该基体部2作为板台发 挥功能时使用的铲车的铲爪插入用孔。 io 在导向件21的立起板部21a上,以规定间隔形成有两个孔211、 211。在与该导向件21对置的一侧配置的导向件22的立起板部22a,也形成有 同样的孔221、 221。在导向件21的孔211、 211中,插入形成于板材llc (参照图5)下端部的突起部113、 113,在导向件22的孔221、 221中, 插入形成于板材lld (参照图5)下端部的突起部U4、 114。 15 在此,图7是在基体部2的导向件22内侧仅设置有板材lld时该导向件22周边的局部立体图。如该图7所示,板材lld以立起状态设置于 基体部2的设置面2a上。该板材lld的外面F的下端部作成与导向件22 的立起板部22a的内侧面相接的状态(参照图7)。因此,板材lld以防止 向外侧方向错位的状态被支承。这种构成在相反侧的导向件21和板材llc 20 (参照图5)的关系中也是同样的,并且,其他板材12a、 12b也是同样的。 下面,图8是根据俯视基体部2上设置有框体部10的状态时的平面 图,用五个阶段(a e)表示框体部10的分解工序的图。图9是用五个 阶段(a e)表示该分解工序的立体图。另外,图8和图9的分解阶段均 相对应。图8的导向件21 24,为了视觉上的方便,均用假想线表示。下 25面,同时参照图8、图9,对分解工序依次进行说明。 (a)工序在该工序阶段中,将位于长度方向的板材12b向上方侧抽出(参照9 (a)的箭头E)。另夕卜,板材12b与板材llc、 lld的连结部仅形成上述那 样的卡合构造,所以,板材12b相对于板材llc、 lld上下滑动自如。 30 (b)工序在图8、图9 (b)中,表示板材12b从框体部10中抽出后的、俯视呈"-"字形的剩下的三片板材llc、 lld、 12a仍然连结立起的状态。另 夕卜,在其一方向开口的形态下,可以从开口部26 (参照图9)向空间S内 进行物品的装卸。5 在该(b)形态下,位于开口部26入口的板材llc、 lld的端边部(与板材12b相连结的部分)均成为第一连结部111、 111,不存在相对于空间 S的突起障碍物。因此,可以顺利地进行物品的装卸作业。假如板材llc、 lld的上述端边部是第二连结部112,由于该L字形爪部1122 (例如参照 图7)向空间S突出,则可能成为物品装卸作业的障碍。因此,在框体部io 10这种形态下,理想的是最先抽出的板材不是板材12a,而是符号12b的 板材。(c) 工序在该工序中,将位于宽度方向的板材lld向空间S侧倾斜规定角度以 上(参照图8、图9中的箭头G)。在该过程中,突起部114、 114从导向 15件22的孔221、 221中脱离。接着,进行将板材lld向上方抽出的动作, 同时从板材12a中分离。(d) 工序下面,将另一位于宽度方向的板材llc向空间S侧倾斜规定角度以上 (参照图8、图9中的箭头H)。在该过程中,突起部113、 113 (参照图5) 20从导向件21的孔2U、 211中脱离。接着,进行将板材lld向上方抽出的 动作,同时从板材12a中分离。(e) 工序在图8、图9 (e)中表示的是,板材12b、板材lld、板材llc从框体 部10中分离后,只有设置面2a上剩下的最后一片板材12a处于立起状态 25 (分解工序完毕)。图IO是用于对上述(c)工序进行更加详细说明的图,是用图8的符 号Z表示的局部放大图。在该图10中,板材lld相对于板材12a向内侧 (空间S侧)倾斜规定角度以上(例如5。以上),此时,从板材lld的外 面F突出的突起部114从邻接的导向件22的立起板部22a的孔221中脱 30离。同时,板材lld的第二连结部121的前端弯曲部1122a从板材12a的第一连结部121的凹条槽1212中脱离。在成为该状态时,板材lid可通过从板材12a简单的抽出的作业分离。图11中表示所有的分解工序完毕后,将分离后的四片板材llc、 lld、 12a、 12b在基体部2的设置面2a上层叠,从上方罩住盖构件3以使设置 5面2a被覆盖封闭的作业的情况。由此,板材llc、 lld、 12a、 12b在被盖 构件3封闭的状态下,再次被返送回物品存放现场。另外,构成盖构件3的四方壁的各内壁面,作成与形成于基体部2的 设置面2a上的导向件21 24的立起板部的外壁面接近并对置的配置关系 来封闭。另外,为防止盖构件3的错位,最好设置固定盖构件3和基体部 io2的装置例如带固定装置等(未图示)。下面,图12 图14是表示采用框体部1 (参照图1)时的分解工序之 一例的图。在本分解工序中,首先,如图12 (I)所示,将板材12a、 12b 提升至可超出导向件23、 24的立起板部的上端部的位置(参照箭头K。 另外,不全部抽出)。 is 接着,如图12 (II)所示,使板材lla、 llb向箭头L、 L方向滑动,使框体部1变形成为俯视呈平行四边形。此时,提升起的板材12a、 12b 成为分别超出导向件23、 24的状态。图13是表示适于板材lla、 lib的滑动的板材及导向件之间的构造的 图。以板材llb为例,在支承该板材lib的导向件22的立起板部左右端 20部附近分别形成长孔22b、 22b,在一方的板材llb所对应的位置突出设置 了螺栓16、 16。螺栓16、 16在规定的滑动位置(参照图13),可插入形成于上述长孔 22b、 22b的局部的大孔部22c、 22c,在沿其相反方向滑动时,螺栓16、 16向长孔22b、 22b的狭小孔部22d、 22d的位置滑动移动,螺栓16、 16 25的伞状头部161、 161成为限制器,从而成为不可抽出的状态。下面,以上述构成为前提,根据图14对基体部2上进行的框体部1 的分解工序进行说明。(a)工序。图14 (a)的状态与从上述图12 (II)的状态开始的状态 相对应。SP,位于长度方向的板材12a、 12b已超过各自对应的导向件23、 3024,框体部l成为俯视平行四边形。从该状态开始,使板材llb向内侧方向(图14的箭头M方向)倾斜后分解。(b) 工序。接着,在图14 (b)阶段,使板材12a向外侧方向(图 14的箭头N方向)倾斜后分解。(c) 工序。在该阶段,接着前工序的板材12a动作,使该长度方向 5的板材12b向外侧方向(图14中箭头0方向)倾斜后分解。(d) 工序。在该工序阶段,只剩下板材11a在基体部2的设置面2a 上处于立起状态。(e) 工序。该工序阶段是分离后的所有板材lla、 llb、 12a、 12b在 基体部2上再度汇集起来的阶段。io (f)工序。该工序阶段是所有的板材lla、 llb、 12a、 12b在基体部2的设置面2a上层叠的阶段。另外,接着该阶段,与图11同样,使盖构 件3从上方覆盖,将层叠于设置面2a上的板材lla、 llb、 12a、 12b封闭 (参照图11)。上面,参照图1 图14,根据实施方式例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了说明。 15在收容物品进行运输时,由于使盖构件3 (参照图11)相对于基体部2上 的处于立起状态的框体部1及10处于覆盖状态,从而以使空间S (参照图 1等)在上方、四方、底面封闭的状态进行。另外,此时要设法使框体部 1或10与盖构件3能固定下来。举一例来说,在任一板材(至少是对置的 一对板材)的外面规定位置设置固定件,在该固定件上嵌入并固定盖构件 203的对应的位置设置的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作为物品运输或保管所适用的箱体及集装箱利用。尤其是可 作为在物品存放现场和物品运输目的地之间往来使用的所谓的周转箱加 以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组装式箱状体,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正面看四边形的板材形成四面的俯视矩形的框体部;和基体部,其具有所述框体部的设置面,在该设置面上设置有分别支承构成所述框体部的所述板材的导向件,位于所述框体部的角部的板材连结部为拆装自如的卡合构造,该卡合构造的结构为使连结的任一板材以所述板材连结部为轴倾斜规定角度以上,由此将两片板材分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箱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角度为5。以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箱状体,其特征在于, 分解后的板材以层叠于所述基体部的设置面上的状态,由可在所述基15体部上固定的盖构件封闭。
4. 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式箱状体,其特征在于,该组装式箱状体是运输物品用的集装箱或箱体。
5. —种板材连结构造,是将两片板材的端边部拆装自如地卡合连结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0 沿一个板材的端边部设置的第一连结部;和沿另一个板材的端边部设置的、可与所述第一连结部卡合的第二连结部,所述第一连结部具有前头部和形成于距该前头部的端部规定距离位 置的凹条槽,所述第二连结部具有可内置所述前头部的空间和嵌入所述凹 25 条槽的L形爪部,通过使任一板材以连结部为轴倾斜规定角度以上,可使两片板材分离。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材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结部和所述第二连结部与板材分体形成,分别安装在板材的端边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简单自如地进行分解和组装的作业的箱状体及与其相适应的新型板状连结构造。箱状体具有由正面看四边形的板材(11a)等形成四面的俯视矩形的框体部(1)(或10)、和基体部(2),该基体部(2)具有上述框体部(1)的设置面(2a),在该设置面(2a)上设置有分别支承构成所述框体部(1)的所述板材的导向件(21)等。位于所述框体部(1)的角部的第一连结部(111)和第二连结部(122)(或第一连结部(121)和第二连结部(112))为拆装自如的卡合构造。该卡合构造使连结着的任一板材以所述板材连结部为轴倾斜规定角度以上,由此形成两片板材分离的结构。
文档编号B65D19/06GK101267992SQ20068003450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1日
发明者中山和久, 中山文夫, 石井真治 申请人:中山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