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环形传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112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环形传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环形传送机构,主要应用于制药机械领域,特别是非PVC膜软袋全自动生产线的制袋机和灌封机的环形传送工位。
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非PVC膜软袋全自动生产线的制袋机和灌封机各有一套环形传送装置,这些传送装置主要包括主动轮、同步带、从动轮、夹具组件(包括口管夹具和软袋夹具)和支撑组件,以实现设备的连续自动化运行,但有以下不足传送同步带上连接粘块,且该同步带较薄,在其带动夹具组件实现环形传送过程中,易因 安装不当造成局部疲劳或断裂;同时所带粘块在运行过程中易因设备故障原因,当夹具组件 与刚性物体相撞时,造成粘块与同步带断裂,严重影响传送机精度甚至损坏同步带。不锈钢导轨嵌套在尼龙导轨里面,不锈钢导轨作为连接和加强刚度使用,外面尼龙导轨 则作为滑动的导向,在两端转弯处为夹具提供导向的主动顶板和从动顶板也均为尼龙材料, 不锈钢材料的口管夹具组件在尼龙导轨上运行,极易造成尼龙导轨严重磨损致使夹具组件在 导轨上卡的不紧,夹具前后移动间隙增大,使传送精度下降,影响后续的焊接质量,降低产 品合格率。并且尼龙导轨、两端的主动顶板和从动顶板形状和连接结构复杂, 一旦出现损坏, 维修更换难度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环形传送机构,简化结构,安装与维护方便,同步 带使用寿命长,而且传送精度高,保证了后续的焊接质量,提高生产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环形传送机构,包括机架、导轨、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装在 主动轮与从动轮上的同步带,导轨和同步带对应安装,主动轮配装主动顶板,从动轮配装从 动顶板,同步带上设有夹具固定件,其导轨、主动顶板和从动顶板均为不锈钢导轨、不锈钢 主动顶板和不锈钢从动顶板,夹具固定件为滑块,滑块置于导轨上并连接固定在同步带上。可将滑块的一个内侧面连接在同步带7上,在滑块的底部设凹槽,将滑块的凹槽卡装在导 轨上,稳固可靠。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同步带长度的调整、滑块与同步带连接位置的调整,实现各种方式 的环形传送,可一个循环周期实现N (N=l, 2, 3……)个滑块的就位,并可以调整两两滑块 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滑块连接方式,并且导轨、主动顶板和从动顶板均使用不锈钢材 料制作,应用性能好,同步带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使用过程中无需更换,安装维修非 常方便,而且传送平稳、精度高,减小运行故障率,保证了后续的焊接质量,提高生产率。夹具组件可以是口管夹具和软袋夹具时,可分别满足制袋机和灌装机的传送要求。也可将夹具组件更换为其它各种类型的夹具,完成多种环形传送,广泛应用于制药机械、食品机械、包装机械等各种涉及环形传送的高度自动化设备。


图l、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轨2、主动轮3、从动轮4、主动顶板5、从动顶板6、横支 撑 7、同步带 8、滑块9、 口管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环形传送机构,包括机架、不锈钢导轨l、主动轮2、 从动轮3以及套装在主动轮2与从动轮3上的同步带7,在横支撑6的两侧直接连接不锈钢导轨 1,导轨1和同步带7对应安装,主动轮1上方配装不锈钢主动顶板4,从动轮3上方配装不锈钢 从动顶板5,滑块8置于不锈钢导轨1上并将其一个内侧面连接在同步带7上,在滑块8的底部设 凹槽,将滑块8的凹槽卡装在导轨1上,连接固定在同步带7上,口管夹具9连接在滑块上。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两从动轮3并列使用,也可将两从动轮3用一个与主动轮2大小相等的 从动轮代替,还可两端均使用较小的带轮。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环形传送机构,包括机架、导轨、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装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上的同步带,导轨和同步带对应安装,主动轮配装主动顶板,从动轮配装从动顶板,同步带上设有夹具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导轨、主动顶板和从动顶板均为不锈钢导轨、不锈钢主动顶板和不锈钢从动顶板,夹具固定件为滑块,滑块置于导轨上并连接固定在同步带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环形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滑块的一个内侧面连接在同步 带7上,滑块的底部设有凹槽,滑块的凹槽卡装在导轨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环形传送机构,主要应用于制药机械领域,特别是非PVC膜软袋全自动生产线的制袋机和灌封机的环形传送工位,包括机架、导轨、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装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上的同步带,导轨和同步带对应安装,主动轮配装主动顶板,从动轮配装从动顶板,同步带上设有夹具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导轨、主动顶板和从动顶板均为不锈钢导轨、不锈钢主动顶板和不锈钢从动顶板,夹具固定件为滑块,滑块置于导轨上并连接固定在同步带上。简化结构,安装与维护方便,同步带使用寿命长,而且传送精度高,保证了后续的焊接质量,提高生产率。
文档编号B65G17/12GK201087001SQ20072002888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30日
发明者朱庆国, 李之良, 籍文涛 申请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