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高速络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5488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高速络丝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线行业用的络丝机。
背景技术
络丝机是制线行业生产用络丝设备,其将不同形状丝坯络成具有一定 规格形状的三元筒丝,供制线机、捻线机用,是制线机和捻线机必备的前 道配套设备。络丝机通常包括机架,置于机架底座上的丝饼,下排气圈导 丝器,下排张力器、外排升降导丝钩和外排三元,其丝条运行路线为丝 条从下排丝饼经下排气圈导丝器,再经过下排张力器,施加一定张力后, 再通过外排升降导丝钩,最后巻绕在外排三元上络丝成型。
现有的络丝机为双面单层结构,即具有两个操作面,每个面底部设置 一排丝饼,中间只有一排三元,络丝速度极其缓慢。即使加长型(六区) 络丝机也只能生产96个锭位的三元筒,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 规模化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在现有的络丝机上增加 一排三元筒络丝成型的双层高速络丝机,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动力设备的 情况下,由现有的单排三元增加为内外双排三元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生 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层高速络丝机,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下方的下排气圈导丝器, 下排张力器,由升降电机驱动的外排升降导丝钩,设置于机架上的主电机, 由主电机驱动的外排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锭杆内侧设有由主电机 驱动的内排锭杆,机架上方设有上排气圈导丝器,固定于机架顶端的上排 过丝钩,上排张力器,由升降电机驱动的内排升降导丝钩,由上排丝饼引 出的丝条经上排气圈导丝器,上排过丝钩,上排张力器后再通过内排升降 导丝钩,最后巻绕在内排锭杆的内排三元上络丝成型。
所述外排锭杆和内排锭杆呈阶梯状排列,其阶梯高度为100-130mm。 所述内排锭杆之中的任意一个内锭杆位于外排锭杆的任意两个外锭 杆之间。
所述主电机的轴上设有龙带盘,龙带盘经外排龙带驱动外排锭杆转动;龙带盘经内排龙带驱动内排锭杆转动。
所述升降电机经钢带驱动外排升降导丝钩和内排升降导丝钩作升降 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如下-
1、 下排丝条运行路线下排丝饼上的丝条经下排气圈导丝器,再经 过下排张力器,经下排张力器施加一定张力后,再通过外排升降导丝钩, 最后巻绕在外排三元上络丝成型。
2、 上排丝条运行路线上排丝饼上的丝条经上排气圈导丝器,经过 上排过丝钩,再经过上排张力器,施加一定张力后,再通过内排升降导丝 钩,最后巻绕在内排三元上络丝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络丝机基础上,增加了由主电机驱动的内排 锭杆,上排气圈导丝器,固定于机架顶端的上排过丝钩,上排张力器和由 升降电机驱动的内排升降导丝钩,从而再不增加动力设备的情况下,由现 有的六区最多96锭提高到192锭,使生产效率提高了 2倍,使生产成本大 大降低,增加了企业竞争力。
2、 本实用新型内排锭杆和外排锭杆呈阶梯状排列,阶梯高度为多少?
且内外排锭杆相互错开排列,减少了空间占用,便于操作,且不易发生绕 丝现象。
3、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在不考虑增加厂房面积、整台
设备台数和电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络丝机的整体结构,增加了生产 产能,节约了能耗,为粘胶长丝规模化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双层高速络丝机,包括机架l,位于机架1下方的下排气圈导丝 器2,下排张力器3,由升降电机4驱动的外排升降导丝钩5,设置于机架 l上的主电机6,由主电机6驱动的外排锭杆7,所述外排锭杆7内侧设有 由主电机6驱动的内排锭杆8,机架1上方设有上排气圈导丝器9,固定于 机架1顶端的上排过丝钩10,上排张力器11,由升降电机4驱动的内排升 降导丝钩12,由上排丝饼13引出的丝条14经上排气圈导丝器9,上排过 丝钩IO,上排张力器11后再通过内排升降导丝钩12,最后巻绕在内排锭 杆8的内排三元15上络丝成型。所述外排锭杆7和内排锭杆8呈阶梯状排列,其阶梯高度为110mm。所述内排锭杆8之中的任意一个内锭杆16位 于外排锭杆7的任意两个外锭杆17之间。所述主电机6的轴上设有龙带盘 18,龙带盘18经外排龙带19驱动外排锭杆7转动;龙带盘18经内排龙带 20驱动内排锭杆8转动。所述升降电机4经钢带21驱动外排升降导丝钩5 和内排升降导丝钩12作升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如下
1、 下排丝条14运行路线下排丝饼23上的丝条14经下排气圈导丝 器2,再经过下排张力器3,经下排张力器3施加一定张力后,再通过外排 升降导丝钩5,最后巻绕在外排三元22上络丝成型。
2、 上排丝条14运行路线上排丝饼13上的丝条14经上排气圈导丝 器9,经过上排过丝钩10,再经过上排张力器ll,施加一定张力后,再通 过内排升降导丝钩12,最后巻绕在内排三元15上络丝成型。
实施例2
内排锭杆8和外排锭杆7在水平面上呈阶梯状排列,高度差为 100-130mm,如图3所示,内排锭杆8中的任意一个内锭杆16均位于外排 锭杆7的任意两个外锭杆17之间,相互错开,有效的减少了空间占用,便 于操作,不会出现绕丝现象。
动力结构。主电机6带动龙带盘18转动,龙带盘18再分别带动外排 龙带19、内排龙带20运转,外排龙带19传动外排锭杆7,外排三元22卡 在外排锭杆7上,随着旋转。内排龙带20传动内排锭杆8,内排三元15 卡在外排锭杆7上,随着旋转。
升降电机4带动钢带21,钢带21带动外排升降导丝钩5和内排升降 导丝钩12随着升降。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络丝机基础上,增加了由主电机6驱动的内排锭 杆8,上排气圈导丝器9,固定于机架1顶端的上排过丝钩10,上排张力 器11和由升降电机4驱动的内排升降导丝钩12,从而再不增加动力设备 的情况下,由现有的六区最多96锭提高到192锭,使生产效率提高了 2 倍,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增加了企业竞争力。
实施例3
所述外排锭杆7和内排锭杆8呈阶梯状排列,其阶梯高度为100mm。 实施例4
所述外排锭杆7和内排锭杆8呈阶梯状排列,其阶梯高度为130mm。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高速络丝机,包括机架(1),位于机架(1)下方的下排气圈导丝器(2),下排张力器(3),由升降电机(4)驱动的外排升降导丝钩(5),设置于机架(1)上的主电机(6),由主电机(6)驱动的外排锭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锭杆(7)内侧设有由主电机(6)驱动的内排锭杆(8),机架(1)上方设有上排气圈导丝器(9),固定于机架(1)顶端的上排过丝钩(10),上排张力器(11),由升降电机(4)驱动的内排升降导丝钩(12),由上排丝饼(13)引出的丝条(14)经上排气圈导丝器(9),上排过丝钩(10),上排张力器(11)后再通过内排升降导丝钩(12),最后卷绕在内排锭杆(8)的内排三元(15)上络丝成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高速络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 锭杆(7)和内排锭杆(8)呈阶梯状排列,其阶梯高度为100-13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高速络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内排锭杆(8)之中的任意一个内锭杆(16)位于外排锭杆(7)的任意两 个外锭杆(17)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高速络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 机(6)的轴上设有龙带盘(18),龙带盘(18)经外排龙带(19)驱动外 排锭杆(7)转动;龙带盘(18)经内排龙带(20)驱动内排锭杆(8)转 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高速络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 电机(4)经钢带(21)驱动外排升降导丝钩(5)和内排升降导丝钩(12) 作升降运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高速络丝机,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下方的下排气圈导丝器,下排张力器,由升降电机驱动的外排升降导丝钩,设置于机架上的主电机,由主电机驱动的外排锭杆,所述外排锭杆内侧设有由主电机驱动的内排锭杆,机架上方设有上排气圈导丝器,固定于机架顶端的上排过丝钩,上排张力器,由升降电机驱动的内排升降导丝钩,由上排丝饼引出的丝条经上排气圈导丝器,上排过丝钩,上排张力器后再通过内排升降导丝钩,最后卷绕在内排锭杆的内排三元上络丝成型。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动力设备的情况下,由现有的单排三元增加为内外双排三元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65H54/70GK201089669SQ200720081040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2日
发明者徐曾元, 朱其刚, 堂 梁, 毛述平, 伟 王, 陈明付, 艺 黄 申请人: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