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输送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220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输送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整输送带本身 倾斜角度,以适用各类外形料件运送的改进的输送带结构。
技术背景一般工厂生产在线的现有输送带结构包括一输送带及位于输送带下 方的支架和支架调整座,其中,支架调整座是一水平工字形架座,在架 座上竖立有二根套管,供输送带下方支架插置其内,又输送带依实际使 用状况,得调整抬升或下降套管内支架的高低,从而让输送带具有水平 或倾斜角度,方便生产在线产品行各式角度的输送作业;但此种现有输送带的相关调整结构,必须先松动二套管处的固定螺 钉,而后分别调整二支架的高低,使输送带达到适当角度后,再将固定 螺钉予以螺固,这对生产线长期固定的场合并无影响,因为该生产线一 经架设就不太会更动,但对生产线短期变化频繁的场合,则其输送带的 调整角度次数相对增多,且其调整作业方式极为费时费工,不符合经济 效益。因此有业者提出改良,请参照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第O 8 8 2 1 9 9 2 0号「输送带的调整结构改良」 一案,其主要包括 一输送带及 位于输送带下方具有二竖立并排套管的支架固定座、和套管内的支架, 其特征在于输送带的两旁侧轨处各螺设有调整板,该板体适当处开有 一半圆形沟槽,且相对于半圆形沟槽圆心处开有一固定孔,又于二支架 端处分别开有上穿孔及下穿孔,并在二支架间,位于上、下穿孔处,分 别置入有上、下套管,且套管内各装有一轴端开有螺孔的实心轴,再使 调整板的固定孔与支架的上穿孔相对合,而调整板的半圆形沟槽与支架 的下穿孔相对合,并借螺栓、螺母螺合上、下套管内实心轴端的螺孔, 即可使输送带以调整板固定孔为中心,沿半圆形沟槽为轨迹,行垂直或 水平范围的角度调整。然而,此种现有结构虽可调整垂直倾斜以及水平角度,但现有结构 所谓「水平范围的角度调整」仅仅是于底座设有轮体而得以整体旋转, 并非水平倾斜角度的调整,若机台必须以倾斜角度切割物料,当货物下 料时,输送带势必无法配合倾斜的物料,造成物料容易堆栈不齐,使后 续组装、包装、或出货等流程无法顺利进行。针对上述现有输送带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用途更广泛, 确实倾斜水角度的创新结构,亦是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 向。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可调整输送带本身倾斜角度, 以适用各类外形料件运送。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本体主要包括一输送部、 一调整座,其中该输送部包括数个底座,该数个底座是彼此平行设置, 该数个底座的相同一端面分别枢接于调整座上;该数个底座是分别有至 少一导引轮及导引带,该导引带环设于底座并绕接于导引轮上,该导引 轮是辅助导引带进行循环输送的动作;又,该输送部两侧边的二底座是 分别设为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该调整座是呈长形的结构,以供底座枢 转限位调整角度;借由该底座枢设于调整座上而可活动枢转,当该第一 底座朝一方向位移时,该调整座是受第一底座牵引倾斜,使第二底座朝 相反方向位移,且相邻底座间是具有相对位移量;借此使该输送部成为 倾斜状态,以配合各种形态使用。前述的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中数个底座由第一底座朝第二底座渐 进位移,且相邻底座间的相对位移量小于间隔底座的相对位移量。前述的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中调整座设有沟槽,且底座设有枢轴, 借由该枢轴设置于沟槽,使底座枢设于调整座。前述的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中调整座设有沟槽,且底座设有枢轴, 借由该枢轴设置于沟槽,使底座枢设于调整座。前述的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中本体设有至少一固定轮,该固定轮是与导引带绕接,借此以固定导引带运行方向。前述的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中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外侧设有一固 定座,该固定座用以固定数个底座的间距。前述的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中固定座设有一固定装置,借由该固 定装置以控制固定数个底座的间距。现有结构可调整垂直高度及角度,且亦可调整水平枢转角度,但却 无法调整水平倾斜角度,如此当料件为倾斜外形时,无法完全适用而容易造成堆栈不整齐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固定装置调整底座间距拉 大,并将调整座旋转角度,则底座是受调整座的沟槽限位而以水平位移 不同距离,使该输送部呈平行四边形,该固定轮与固定座是于原来位置 并无变动,且输送角度依然不改变;再者,本实用新型可利用调整座的 倾斜角度不同,改变输送部的倾斜外形及两端倾斜角度,如此可配合各 种料件外形,不论何种机台所切割料件,皆可调整角度配合料件运送使 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调整输送带本身倾斜角度,以适用 各类外形料件运送。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输送带结构未改变倾斜角度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侧方透视示意图。图3及图5分别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变更倾斜角度后的 示意图。图4及图6分别是图3及图5所示结构的侧方透视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输送带结构未改变倾斜角度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变更倾斜角度后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本体 1 1-输送部1 1 1-底座 1 1 1 1-第一底座1 1 1 2-第二底座 1 1 2-导引带1 1 3-导引轮 1 1 4-枢轴1 1 5-固定座 1 1 6-固定装置1 1 7-固定轮 1 2-调整座121-沟槽 2-机台2 1-料件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改进的输送带结构,请参照图1及图2所 示,其本体1主要包括一输送部1 1 、 一调整座1 2 ,该输送部1 1是 枢接于调整座l 2上,且该输送部l l是与调整座l 2连动,其中该输送部l l包括数个底座l 1 1,该底座l 1 l为长形结构,该 数个底座1 1 1的长边是彼此两两平行,该数个底座1 1 1皆设有枢轴 114,该调整座1 2表面开设有沟槽121,该枢轴1 1 4装设于该 沟槽l 2 1内,且该枢轴l 1 4于沟槽1 2 1内限位移动,而该底座l 1 1是以枢轴1 1 4为轴心而可活动枢转;该底座l 1 l是于两端分别设有导引轮l 1 3,该底座l 1 l是环 设有导引带l 1 2,该导引带l 1 2环绕接设底座1 1 l及导引轮l 1 3,该导引轮l 1 3是与导引带1 1 2绕接并旋转辅助带动导引带1 1 2,使该导引带l 1 2能够顺利进行循环输送的动作;该输送部l l底部端面设有三固定轮l 1 7,该固定轮l 1 7穿设 套接所有底座l 1 l的导引带l 1 2,且该固定轮l 1 7的相对位置是 呈上下交错设置,使套接于固定轮l 1 7的导引带1 1 2得以受固定轮 1 1 7夹持,该固定轮l 1 7是由动力装置(图中未示)驱动,进而带 动牵引导引带l 1 2,使导引带l 1 2得以受固定轮1 1 7驱动而进行 循环输送动作;该输送部11外侧的二底座111分别设为第一底座1111及第 二底座1112,该第一底座1111与第二底座1112外侧设有固 定座l 1 5,该固定轮l 1 7是设于固定座1 1 5内,且该固定座l 1 5设有一固定装置116,该固定装置1 1 6可调整数个底座1 1 1的 间距大小,使该底座l 1 l受固定座l 1 5夹持而无法枢转;借由该数个底座l 1 l枢设于调整座l 2,且该底座l 1 l的枢轴 1 1 4是受沟槽1 2 l限位,当第一底座l 1 1 l朝一方向延伸位移时, 该调整座l 2是受第一底座1 1 1 l牵引而倾斜,使该第二底座l 1 1 2同时受朝相反方向相对位移,且其它底座l 1 l亦同时由第一底座l 1 1 l朝第二底座l 1 1 2方向渐进位移,则相邻底座l 1 l间具有相 对位移量,且相邻底座1 1 1的相对位移量小于相隔底座1 1 1的相对 位移量,借此,该输送部l l受数个底座l 1 l位移改变,而使输送部1 1由原先的长方外形塌斜为平行四边形,达到配合各种料件2 l外形 而便于输送的功效。请参照图3至图6所示,若机台2的切刀是呈倾斜设置,则所释出 料件2 l的外形是呈倾斜状,为配合料件2 l外形,该输送部l l可倾 斜变更外形,使用者可令固定装置l 1 6调整数个底座1 1 l间距拉大, 并使调整座l 2以逆时针方式旋转,则该第一底座l 1 1 l是朝图示的 左方位移,而受调整座l 2的沟槽1 2 l限位,该第二底座l 1 1 2是 朝图示的右方位移,如此输送部l 1是由原先的长方形倾斜为略呈平行 四边形,且输送部l 1的左右两端面是呈彼此平行的倾斜状,再将固定 装置l 1 6锁固底座1 1 l的间距,使固定部受锁固而不至于晃动,如 此可配合机台2所释出的料件2 l外形,料件2 l是于输送部l l上平 行输送,不至于造成卡抵堆积;同理,如图5及图6所示,当机台2所 释出料件2 l为倾斜外形时,使用者可调整固定装置l 1 6拉开底座1 1l间距,并使该调整座l2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则该第一底座l11 l朝图示的右方位移,而该第二底座l 1 1 2是受调整座1 2的沟槽12 l限位朝图示的左方位移,如此输送部l l的外形变更为略呈平行四 边形,再将固定装置l 1 6锁固输送部1 l避免晃动,如此可配合料件 2 1外形输送,而可依照需求调整倾斜角度。请参照图7及图8所示,当机台2所释出料件2 1为长方形或正方 形时,输送部l l可利用导引带l 1 2循环输送料件2 1;但若机台2 为倾斜状设置的切刀时,所释出料件2 l是呈倾斜的平行四边形,使用 者可利用固定装置l16调整底座11l间距拉大,并将调整座l2旋 转角度,则底座l1l受调整座l2的沟槽12l限位而以水平位移不同距离,使该输送部l l呈平行四边形,该固定轮l 1 7与固定座1 1 5是于原来位置并无变动,且输送角度依然不改变,如此当倾斜外形的 料件2 l释出时,可调整倾斜角度以配合料件2 l外形,如此不论何种 机台2所切割料件21,皆可调整角度配合料件2l运送使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非对本实用新型 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 范围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 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 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 提起申请。
权利要求1. 一种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本体主要包括一输送部、一调整座,其中该输送部包括数个底座,该数个底座是彼此平行设置,该数个底座的相同一端面分别枢接于调整座上;该数个底座是分别有至少一导引轮及导引带,该导引带环设于底座并绕接于导引轮上,该导引轮是辅助导引带进行循环输送的动作;又,该输送部两侧边的二底座是分别设为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该调整座是呈长形的结构;借由该底座枢设于调整座上而可活动枢转,当该第一底座朝一方向位移时,该调整座是受第一底座牵引倾斜,使第二底座朝相反方向位移,且相邻底座间是具有相对位移量。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 个底座由第一底座朝第二底座渐进位移,且相邻底座间的相对位移量小 于间隔底座的相对位移量。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 整座设有沟槽,且底座设有枢轴,借由该枢轴设置于沟槽,使底座枢设 于调整座。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 整座设有沟槽,且底座设有枢轴,借由该枢轴设置于沟槽,使底座枢设 于调整座。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有至少一固定轮,该固定轮是与导引带绕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外侧设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用以固定 数个底座的间距。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定座设有一固定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输送带结构,其本体主要包括一输送部、一调整座,其中该输送部包括数个底座,该数个底座是彼此平行设置,该数个底座的相同一端面分别枢接于调整座上;该数个底座是分别有至少一导引轮及导引带,该导引带环设于底座并绕接于导引轮上,该导引轮是辅助导引带进行循环输送的动作;又,该输送部两侧边的二底座是分别设为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该调整座是呈长形的结构;借由该底座枢设于调整座上而可活动枢转,当该第一底座朝一方向位移时,该调整座是受第一底座牵引倾斜,使第二底座朝相反方向位移,且相邻底座间是具有相对位移量。本实用新型可调整输送带本身倾斜角度,以适用各类外形料件运送。
文档编号B65G15/10GK201099519SQ200720127588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8日
发明者纪正义 申请人:纪顺机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