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318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溢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于地下条件的运输,特别是一种斜井内的 运输。
技术背景
在采煤作业中,带式输送机是常见的设备,带式输送机包括有输送 带、传动滚筒、槽形托辊和固定架等组件,在采煤矿井中的带式输送机, 需将井下的煤送向地面,其总体布置上均设计有一定的输送倾斜角,显 然该倾斜角的大小会涉及运程的长短,并由此影响设备的投资和运输效 率,采用较大的倾斜角可縮短运程,从而可减少设备和提高运输效率, 但实际运行时,在较大倾斜角的输送带上,盛装的煤是散落在带上,在 颤动的上行过程中,煤块在自重的作用下会沿着带的纵向下移,上方的 煤块挤积在下方的煤层上,而托辊和输送带形成的可容纳煤块的空间是 有限的,过量的积存煤块会从输送带的侧边溢出,即形成输送带上的"溢 煤"现象,显然这种现象即降低带式输送机的输送效率,散落的煤块会 影响巷道内正常作业,也可能由于煤块下落产生事故,极不安全,因此,
现有的煤矿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倾斜角通常是不大于28° ,在国内外的煤 矿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倾斜角极罕见的有采用达31°的记录,但此时该输 送机已很难保持正常输送作业,在我国现代化的采煤作业中,提供一种 大倾角的带式输送机,既能縮短运程提高运输效率,又能消除大倾角的 "溢煤"现象,是本技术领域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溢煤装置,它能在 带式输送机具有大倾斜输送角的条件下,防止煤块从输送带上溢出,提 高带式输送机的输送效率,有明显经济效益,并能扩大带式输送机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溢煤装置包括 有输送带和托辊,其特点是装置还包括有支架、护罩和挡板, 一组支架 是固设在巷道中并沿着输送带长度方向布设,各支架对称位于输送带的 两侧,在输送带的上方位于各对支架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一组覆盖输送带 全长的护罩,在每一个护罩下方至少铰接有一个挡板,在每一个护罩下 方两侧对应每一挡板对称设置有一单向止挡,单向止挡的位置相对输送 带前进方向在挡板的后侧。输送带盛载煤块按设定运输倾斜角向上运 行,护罩将防止煤块从输送带上外溢,而挡板在单向止挡的作用下可防 止煤块向下移动,铰接的挡板又能自动向上摆动,保持煤块随输送带向 上输送。
本实用新型采用护罩和挡板结构,即使在较大的输送倾斜角的条件 下,如该倾斜角达35。时,仍然能够保证输送作业正常运行,由于护罩 的网板遮盖输送带的上方空间,消除输送带由倾斜角过大可能产生的溢 煤现象,而挡板又可防止在倾斜角过大输送带上煤块逆行(下落)的可 能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带式输送机应用于大倾斜角的技术难题,可减 少设备组件、提高运输效率,从而具有较大经济效益,使普通带式输送 机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溢煤装置横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护罩横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中铰接环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护罩和支架安装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 2,防溢煤装置包括有支架1、护罩2、挡板3、输送带4 和托辊5。
支架1是由钢质型材制成的构件,每一支架1包括有横梁11、主柱
12和底座13,横梁11图示由槽钢制成,也可用类似其他型材,横梁11 的外伸端设置有通孔110,用以悬挂固定护罩2,横梁ll的另一端焊接 或螺固在主柱12的顶部,主柱12可由方管或类似其他型材制成,其高 度应和所在巷道及输送带4的布置相适应,主柱12的底端焊固有底座 13,底座13上开设有通孔,用以穿伸将支架1固定在巷道地面的底脚 螺栓;
支架1是对称设置在输送带4的两侧,通常由4根支架1悬挂固定 一个护罩2 (如图2所示),二支架1沿输送带4长度方向的间距可有 1 3米不等,按巷道和输送带4的走向而定,因此, 一条输送带4上设 置支架1的数量,可根据现场实际选定;二支架1的在输送带4两侧的 间距,可根据托辊5的宽度选定。
护罩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件,包括有框架21、单向止挡22、 铰接环23、固定钩24和护网25,如图3、 4、 5;
框架21是由钢管或其他类似型材焊制而成,包括有前梁211、纵梁 212、加强梁213和后梁214;前梁211呈拱形(n形),即拱顶呈弧形, 拱顶两侧垂直向下,其相应两侧底边26在护罩2安装后应和输送带4 的两侧顶边41保持有一定间隙,该间隙值不大于6厘米,以保证装置 的防溢功能,拱顶至底边26的高度应保证在输送带4上运送的堆积煤 块高度能顺畅地向上移动,通常该高度不小于200毫米,其相应垂直侧 边高度不小于140毫米;二纵梁212为一直管或其他类似型材,其两端 分别焊固在前、后梁211、 214;加强梁213,其结构形状和前梁211相 同,其底边可焊固在纵梁212,加强梁213数量可为l个到多个主要视 护罩的纵向长度而定,以保证护罩2具有足够的刚度,当护罩2纵长较小时,也可不设加强梁;后梁214,其结构和前梁211完全相同;
单向止挡22是固定在框架21的构件,可为钢质管材、型材或板材 制成,单向止挡22的固定方式可两端焊固在前梁211、加强梁212或后 梁214的拱形垂直侧边,也可一端焊固在拱形侧边,而另一端焊固在拱 顶处,单向止挡22的功能是使挡板3只能作向上的单向摆动,如挡板3 向下摆动时,单向止挡能阻挡其摆动,达到阻止煤块下跌造成"溢煤" 现象,为达此目的单向止挡22的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铰接环23是固定在框架21的另一钢质构件,包括有固定环231、 连接环232和连接板233;其中固定环231是焊固在框架21的前梁211 、 加强梁213或后梁214, 二固定环231对称布设在拱顶和垂直侧边连接 转角处,二固定环231的固定位置直接决定铰接的挡板3相对护罩2的 位置,通常可根据输送带4全长选定固定环231的固定位置和数量,从 输送带4的全长上看,在每一个护罩2的后尾端(下端)适当位置处固 设二固定环231,此时该二环上铰接的挡板3却能和下一个护罩2前梁 211上固设的单向止挡22配对;连接环232是套设在固定环231上,其 功能是使铰接的挡板3摆动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提高输送效率;连接板 233是套设在连接环232上,该板上开设有通孔234,通孔234中可穿 设转销和挡板3上的通孔组合形成挡板3的铰接点;
固定件24,是钢质的固定悬挂护罩2在支架1上的构件,图3所示 是焊固在框架21上的固定钩,该钩体可伸插在支架1的通孔110中, 将护罩2固定悬挂在支架1上,通常固定钩4个分别对称布设在框架21 的四角,即在前、后梁211、 214近拱顶的两外侧,装折均十分方便; 同样在框架21的四角可焊固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可用螺 栓将固定板安装在支架1的横梁11上,即以固定板代替固定钩,实现 固定悬挂护罩2的功能;
护网25,是护罩2防止"溢煤"的主要构件,护网25可为金属丝网、多孔金属板或其他类似制件,在构架21的外侧,即在前、后梁ll、
214和加强梁213的拱顶和二垂直边的外侧,焊接固定护网25,护网25 覆盖于整个框架21,可阻止在护罩2包容的下方空间内的煤块外溢,为 确保防溢煤功能,金属丝网的网眼尺寸不大于4X4厘米,或多孔金属 板的孔径不大于5厘米。
挡板3,是防溢煤装置的重要构件之一,可由钢板或其他类似板材 制成,挡板3位于护罩2下方和输送带4上方,挡板3顶部和护罩2的 拱顶对应呈弧形,二者保持有挡板3可摆动的空隙,挡板3的两侧边和 护罩2的两垂直侧边对应呈直线状,二者也保持有适当空隙,挡板3的 底边可呈弧形或直线状,在挡板3顶部和两侧边交接的适当位置处,开 设有通孔,该通孔和护罩2连接板233上的通孔234对应,二孔中可穿 设转销,使护罩2的铰接环23和挡板3铰接,挡板3可相对护罩2作 自由摆动,为了有效实现防溢煤功能,挡板3的高度不少于护罩2拱顶 至输送带底部之间距离的1/3。
输送作业时,输送带4在大的输送倾斜角条件下运送煤块向上移动, 在输送带4盛载煤块的U形槽内部,煤块在自重作用下,会不停地向下 翻滑,并由此形成向输送带4两侧外溢,本实用新型采用挡板3和配以 单向止挡22的结构,在上述煤块下滑时,挡板3在单向止挡22的支持 下,会有效地堵截煤块向下翻滑,同时在护罩2的作用下,煤块也不可 能向输送带4两侧或上方溢出,以简单的构件组合实现装置的"防溢煤" 功能;本实用新型将单向止挡22设置在挡板3的后方(输送带4运动 方向的后方),并采用挡板3和护罩2呈铰接的连接结构方案,在输送 作业中,输送带4盛载的煤块能无阻挡的顶开挡板3顺利地向上运输, 保持输送带4的正常运输功能,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能保证整个输送过 程能在无"溢煤"的条件下高效完成大倾角输送。
权利要求1、一种防溢煤装置,该装置包括有输送带和托辊,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有支架(1)、护罩(2)和挡板(3),一组支架(1)是固设在巷道中并沿着输送带(4)长度方向布设,各支架(1)对称位于输送带(4)的两侧,在输送带(4)的上方位于各对支架(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一组覆盖输送带(4)全长的护罩(2),在每一个护罩(2)下方至少铰接有一个挡板(3),在每一个护罩(2)下方两侧对应每一挡板(3)对称设置有一单向止档(22),单向止档(22)的位置相对输送带(4)前进方向在挡板(3)的后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煤装置,其特征是每个护罩(2)的 框架(21)包括有前梁(211)、纵梁(212)、加强梁(213)和后梁(214), 前梁(211)、加强梁(213)和后梁(214)呈拱形,二纵梁(212)两 端和中部分别在拱形底边固接有前梁(211)、加强梁(213)和后梁(214), 在前梁(211)、加强梁(213)和后梁(214)拱形外侧固定覆盖有护网(2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煤装置,其特征是护罩(2)的两侧 底边(26)和对应的输送带(4)的两侧顶边(41)之间的间隙不大于6 厘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溢煤装置,其特征是护罩(2)的 护网(25)是金属丝网,其网眼尺寸不大于4X4厘米,或护网(25) 是多孔的金属板,其孔径不大于5厘米。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煤装置,其特征是护罩(2)上的单 向止挡(22)的材质是钢质管材、型材或板材,单向止挡(22)的两端 固定连接有框架(11)的前梁(211)、加强梁(213)或后梁(214)。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煤装置,其特征是在每一个护罩(2)拱形顶部下方两侧对称设置有至少一个铰接环(23),铰接环(23)包 括有固定环(231)、连接环(232)和连接板(233),固定环(231)固 定在拱形的前梁(211)、加强梁(213)或后梁(214)的拱顶和侧边连 接转角处,固定环(231)上套设有连接环(232),连接环(232)上套 设有连接板(233),连接板(233)上设置有可铰接挡板(3)穿伸转销 的通孔(234)。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煤装置,其特征是在每一护罩(2) 框架(21)的前、后梁(211、 214)近拱顶的两外侧对称固定设置有可 连接于支架(1)横梁(11)上通孔(110)的固定件(14)。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煤装置,其特征是挡板(3)为钢板, 其顶部形状和拱形护罩(2)的拱顶对应相同,其底部呈弧形或平直形。
专利摘要一种防溢煤装置,主要解决在大倾斜输送角的输送带上防止煤块从带上溢出等技术问题,其采用技术方案是,装置包括有支架、护罩和挡板,一组支架是固设在巷道中,各支架对称布设位于输送带的两侧,在带的上方位于各对支架内侧固设有一组覆盖输送带全长的护罩,每一护罩下铰接有挡板和固设有对应的单向止档,该单向止挡位于挡板后侧,适用于各种类似大倾斜角的带式输送机。
文档编号B65G15/00GK201246184SQ20082015053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4日
发明者志 史, 张炳福, 朱立平, 蒋卫良, 郭春林 申请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