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货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980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散货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货集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初步形成,货物运输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集装箱是现代货物运输业的主要运载工具,市场对集装箱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散货集装箱一般用于运输有包装或者无包装的固体干散货物,例如粮食等,该种集装箱能够承受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产生的载荷。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散货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在该现有技术中,散货集装箱的主体结构为大体呈方形的箱体,
该箱体由铁皮加工而成的波紋板形成其四壁;箱体的顶部开设具有装货口盖的进货口 11,装载时,通过该进货口将货物装入箱体,装载完毕后盖上装货口盖,以保证箱内货物的安全;其端部开设有卸料门12,该卸料门12通过折页121与箱体的端部侧壁实现可活动地连接,卸载时,先将集装箱从车辆上吊装下来,放置在卸货地点,然后打开卸料门12,将货物运出;箱体侧壁的上部装有通风器13,当运输需要通风降温的货物时,通过该通风器13保证箱体内的温度较为适宜货物的保存。
上述散货集装箱采用顶部装货、端部卸货的方式,因此,在卸货时,必须要先将集装箱从运载车辆上吊装下来,安放在适宜的位置后才能够卸货,这样,便产生了吊装费用,增加了运输成本;同时,由于某些作业现场空间尺寸的限制,无法实现端部卸货,从而限制了其适用性。
因此,如何改善散货集装箱的卸货方式,从而节约卸货费用,并简化卸货过程,提高其适用性,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须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货集装箱,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节约卸货费用,简化卸货过程,提高其适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货集装箱,包括大
体呈方形的箱体以及位于所述箱体顶部的装货口;所述箱体的侧壁具
有至少一个货门。
优选地,所述货门包括第一货门,所述侧壁的上沿和下沿分别设有上滑道和下滑道,以便所述第一货门通过所述上滑道和所述下滑道相对于所述侧壁沿左右方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货门通过安装于其下端的滚轮组成支撑于所述下滑道,所述第一货门的上端安装有轴线竖直设置的轴承,所述轴承卡入所述上滑道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货门的上端与所述轴承通过上曲轴连接;所述第一货门的下端与所述滚轮组成通过下曲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曲轴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货门上端的两侧,所述下曲轴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货门下端的两侧;同侧的上曲轴与下曲轴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第 一 货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曲轴和下曲轴均安装于所述第一货门的内部。
优选地,还包括定位手柄,该定位手柄包括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固定座,和大体呈L形且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固定座铰接的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能够绕所述铰接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一货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手柄本体的末端能够卡入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货门的门框之间,进而限制所述转轴的自由转动。
优选地,所述货门包括第二货门,位于所述侧壁的下部;所述第二货门的上端通过折页与所述侧壁可活动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货门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侧壁的左下侧和右下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货集装箱,其箱体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货门。当散货集装箱运装的货物为有包装货物时,上述货门既可以用
于装载货物,又可以用于卸载货物;向散货集装箱中装货时,货门打
开,工作人员通过货门进入到箱体内部,通过箱体内、外工作人员的
配合将货物经货门运送入集装箱内部,并码放整齐;货物卸载时,保持箱体的位置不动,打开货门,工作人员通过货门进入箱体并将货物运出。当散货集装箱运装的货物为无包装的散装货物时,装载时将货门关闭,通过箱体上部的装货口将货物装入箱体,卸载时,保持箱体的位置不动,打开货门, 一部分货物会通过货门流出,剩余的货物可以由工作人员扫出。这样,当货物卸载时,由于货门在侧壁,可以直接将货物卸出,不须将集装箱从车辆上吊下,节省了卸货费用,筒化了卸货过程。并且,由于随时可以卸货,受现场环境和场地的限制较小,扩大了散货集装箱的使用范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货门包括第一货门,上述侧壁的上沿和下沿分别设有上滑道和下滑道,第一货门能够通过上述两滑道相对于側壁沿左右方向滑动。这样,避免了货门与铁路车辆门挡发生干涉,从而提高了散货集装箱的安全性能。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货门还具有定位手柄,该手柄包括与转轴固定连接的固定座以及大体呈L形的手柄本体,该手柄本体通过铰接轴与固定座铰接,且能够绕铰接轴在竖直平面上转动;当第一货门打开时,手柄主体的末端能够位于转轴与第一货门的门框之间,这样,便限制了转轴的自由转动,避免了第一货门在开启时的随意摆动,撞击箱体,进一步提高了集装箱的安全性能。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散货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散货集装箱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关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散货集装箱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开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定位手柄在关门状态下的结构 意图;图5为图4所示定位手柄在开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6为图4所示定位手柄中手柄主体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散货集装箱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散货集装箱,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节约卸货费用,简化卸货过程,并且提高其适用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散货集装箱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关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散货集装箱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开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货集装箱具有大
体呈方形的箱体,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大小适宜的装货口(图中未示出),且箱体的侧壁26具有至少一个货门。
上述装货口一般为一个,当然,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也不局限为一个;该装货口通常设有装货口盖,以保证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安全。
本文所述箱体一般大体呈长方体,由此可知,上述箱体的顶壁指的是设有装货口的表面,也即其上表面;箱体的侧壁26指的是横截面的面积相对4交大一侧的箱体表面。
上述货门可以包括第一货门21 (示于图7中),该第一货门21包括门体211以及门体211两侧具有适当宽度的门框212,上述侧壁26的上沿具有上滑道231,其下沿具有下滑道232;上述门体211的上端与上滑道231形成滑动连接,且其下端与下滑道232形成滑动连接,以^更上述门体211能够通过上滑道231和下滑道232相对于侧壁26沿左右方向滑动。这样,第一货门21在开启时,可以相对于侧壁26向左或者向右滑动,当其关闭时,向相反的方向滑动,即可方便地实现第一货门21的开启和关闭,并且,由于第一货门21打开时,占用了安全性能。
理论上,上述第一货门21可以设置有多个,但是,考虑到实际
使用中的箱体强度问题,第一货门21—般设置为一个。
上述第一货门21的上端可以安装有卡装于上滑道231的轴承28, 且其下端安装有支撑于下滑道232的滚轮组成24,从而实现第一货门 21相对于侧壁26沿左右方向的滑动。这样,其上端的轴承28既能够 沿上滑道231左右滑动,保证其左右滑动的稳定性;另外,其下端通 过滚轮组成24与下滑道232形成滑动,滚轮组成24支撑于下滑道232 上,限定第一货门21垂向自由度。
上述滚轮组成24可以为两组,大体对称地设置于第一货门21下 端的左右两侧,该滚轮组成24可以具体为两个滑轮,两滑轮可以通过 连杆连接;当然,上述滚轮组成24也可以为多个。相应地,上述轴承 28也可以为两个,大体对称地设置于第一货门21上端的左右两侧。
上述上滑道231可以为倒置的U形槽,轴承28卡装于其中,且 沿U形槽的侧壁滑动;上述下滑道232可以为平滑的滑道,以简化加 工难度,当然,下滑道232也可以为U形槽。
上述第一货门21的门体211与轴承28之间可以通过上曲轴251 连接,且其门体211与滚轮组成24之间通过下曲轴252连接。这样, 第一货门21关闭时,门体211位于开设于侧壁26上的门口内,第一 货门21开启时,门体211位于门口的外侧,并与侧壁26呈大体水平 的状态;当第一货门21由关闭状态变为开启状态时,通过上、下曲轴 的转动,将第一货门21向外拉出一定距离后,将其向左推出适当距离, 实现第一货门21的开启;当第一货门21由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 先将其推回至门口的外侧,再将其推入门口,从而实现第一货门21
的关闭。这样,当第一货门21关闭时,其门体211置于侧壁26上的 门口内,提高了箱体的密闭性。
上述上曲轴251可以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门体211的左右两 侧,相应地,下曲轴252也可以设置有两个,且分别i殳置于门体211 的左右两侧。并且,上述门体211的适当位置可以固定连接有转轴27,上述同侧的上曲轴251与下曲轴252之间可以通过转轴27相互连接, 从而进一步提高上、下曲轴转动的同步性,提高第一货门21的使用性 能。
上述上曲轴251和下曲轴252均可以安装于门体211的内部,这 样,上、下曲轴不占用箱体的内部空间,进一步提高了集装箱的有效 承载量。
上述第一货门21的门框211与转轴27之间还可以安装有定位手 柄29。
请参考图4、图5以及图6,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定位手柄 在关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定位手柄在开门状态下 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定位手柄中手柄主体部分的立体结构 示意图。
上述定位手柄29的上部为与转轴27固定连接的固定座291,其 下部为大体呈L形的手柄主体292,该手柄主体292通过铰4妄轴与固 定座291铰接,以便固定块292能够绕铰接轴在竖直平面上摆动,手 柄主体292进一步包括弯折段2921和直段2922。当第一货门21开启 时,先将手柄主体292绕其与固定座291的铰接轴向上旋转,然后定 位手柄29随转轴27—起向外旋转大体90° ,然后,将固定块292再 向下旋转大体90。,使固定块292上H!尺寸的部位置于转轴27和门 框212之间,从而限制了转轴的自由转动,防止了第一货门21在开启 时的随意摆动,撞击箱体,进一步提高了集装箱的安全性能。
为实现上述功能,手柄主体292各部分的尺寸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其具体可以为图示距离Hi可以略大于转轴27的直径,距离H2可以 略大于转轴27的半径,距离H3可以略小于转轴27与门框212之间的 水平距离。这样,能够保证当第一货门21开启时,直段能够置于转轴 27与门框212之间。上述定位手柄29可以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连 接于上述两个转轴27的适当位置,当然,也可以设置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散货集装箱,其箱体的侧 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货门。当散货集装箱运装的货物为有包装货物时,上述货门既可以用于装载货物,又可以用于卸载货物;向散货集装箱 中装货时,货门打开,工作人员通过货门进入到箱体内部,通过箱体 内、外工作人员的配合将货物经货门运送入集装箱内部,并码放整齐; 货物卸载时,保持箱体的位置不动,打开货门,工作人员通过货门进 入箱体并将货物运出。当散货集装箱运装的货物为无包装货物时,装
载时将货门关闭,通过箱体上部的装货窗口将货物装入箱体,卸载时, 保持箱体的位置不动,打开货门, 一部分货物会通过货门流出,剩余
的货物可以由工作人员扫出。这样,当货物卸载时,由于货门在侧壁, 可以直接将货物卸出,不须将集装箱从车辆上吊下,节省了卸货费用, 简化卸货过程。并且,由于随时可以卸货,受现场环境的限制较小, 扩大了散货集装箱的使用范围。
还可以对上文所述散货集装箱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散货集装箱另一种具体实 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货集装箱的货 门还可以包括第二货门22,该第二货门22位于上述侧壁26的下部, 且其上端通过连接装置与上述侧壁26可活动地连接,以使第二货门 22能够相对于侧壁26向上翻折。在第二货门22与箱体的底面之间可 以具有适当的竖直距离,以便其在向上翻折的过程中避免与铁路车辆 的挡板发生干涉。这样,当货物卸载时,同时开启第一货门21和第二 货门22,多门同时卸载,进一步提高了卸载的速度。
上述第二货门22可以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侧壁26的左下侧和 右下侧,这样,进一步提高卸载速度。当然,上述第二货门22的数量 不局限于一个或者两个,在不影响散货集装箱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可 以设置有多个。
上述连接装置可以为折页,也可以是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其他连接 方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货集装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 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 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 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散货集装箱,包括大体呈方形的箱体以及位于所述箱体顶部的装货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壁具有至少一个货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货门 包括第一货门,所述侧壁的上沿和下沿分别设有上滑道和下滑道,以 便所述第一货门通过所述上滑道和所述下滑道相对于所述侧壁沿左右 方向滑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货门通过安装于其下端的滚轮组成支撑于所述下滑道,所述第一货门 的上端安装有轴线竖直设置的轴承,所述轴承卡入所述上滑道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货门的上端与所述轴承通过上曲轴连接;所述第 一 货门的下端与所述 滚轮组成通过下曲轴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曲 轴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货门上端的两侧,所述下曲轴为两个, 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货门下端的两侧;同侧的上曲轴与下曲轴之间通过 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货门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曲 轴和下曲轴均安装于所述第一货门的内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 位手柄,该定位手柄包^r与所述转轴固定连4妄的固定座,和大体呈L形且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固定座铰接的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能够绕 所述铰接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一货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 手柄本体的末端能够卡入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货门的门框之间,进而 限制所述转轴的自由转动。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散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货门包括第二货门,位于所述侧壁的下部;所述第二货门的上端 通过折页与所述侧壁可活动地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货门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侧壁的左下侧和右下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货集装箱,包括大体呈方形的箱体以及位于所述箱体顶部的装货口;所述箱体的侧壁具有至少一个货门。上述货门既可以用于装载有包装的货物,又可以用于卸载货物;装货时,货门打开,将货物经货门运送入集装箱内部;货物卸载时,保持箱体的位置不动,打开货门,通过货门将货物运出。这样,当货物卸载时,由于货门位于散货集装箱的侧壁,可以直接将货物卸出,而不需将集装箱从车辆上吊下,节省了卸货费用,简化了卸货过程。并且,由于随时可以卸货,受现场环境和场地的限制较小,扩大了散货集装箱的使用范围。
文档编号B65D90/60GK201411174SQ200920160198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
发明者于凤辉, 岳凌汉, 田海增, 健 赵 申请人: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