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聚氨酯鞍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2108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式聚氨酯鞍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聚氨酯鞍座,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放置表面需要
保护物体的可调节装置。技术背景 目前,放置易滚动的圆柱状等物体,都是采用楔子塞垫的方式放置,这种方式用于表面粗糙和表面不需要保护的物体是很便捷的,而且成本低廉;但是,如果放置的物体表面需要进行特殊保护,多是将这些物体放置在木质、橡胶或其他软性衬垫物上后,采用软性楔子塞垫的方式,这种方式使用方便,但是不使用时存放衬垫物不方便,如果这衬垫物不慎粘到硬杂物后,再次作为衬垫物会造成放置物表面划伤;另外,市场上专用的衬垫用鞍座由于成本高、使用不方便等不能被中小企业接收,为此,市场上急需一种使用方便,易于存放的鞍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聚氨酯鞍座,它成本低、易存放、衬垫效果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滑轨(1)、支撑杆(2)、聚氨酯鞍座(3)组成,其特征在于两平行滑轨(1)固定在地面上,支撑杆(2)与滑轨(1)垂直且固定在滑轨(1)上,聚氨酯鞍座(3)上设有卡槽(31),两个聚氨酯鞍座(3)对称放置在支撑杆(2)上,且支撑杆(2)卡放在卡槽(31)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衬垫效果好、使用方便,易于存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滑轨(1)与支撑杆(2)组合示意图。[0007] 图2为本实用新型聚氨酯鞍座(3)放置后的示意图。[0008] 图3为本实用新型聚氨酯鞍座(3)的主视图。[0009] 图4为本实用新型聚氨酯鞍座(3)的仰视图。[0010] 其中1、滑轨,2、支撑杆,3、聚氨酯鞍座,3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滑轨1、支撑杆2、聚氨酯鞍座3组成,其特征在于两平行滑轨1固定在地面上,支撑杆2与滑轨1垂直且固定在滑轨1上,聚氨酯鞍座3上设有卡槽31,两个聚氨酯鞍座3对称放置在支撑杆2上,且支撑杆2卡放在卡槽31内。[0013] 使用时,根据需放置物体的宽度,确定两滑轨1的宽度,然后将滑轨1平行固定在地面上,将支撑杆2垂直放置在滑轨1上,并平行固定在滑轨1上,然后将两个聚氨酯鞍座3相向对称放置且卡槽31对准支撑杆2放入,卡槽31可根据聚氨酯鞍座3上大小设置多个,一般设置1-4个卡槽,支撑杆2根据卡槽31的个数放置。 根据放置物大小,可以调节支撑杆2之间的间距;也可以在一侧的支撑杆2上并列放置多个聚氨酯鞍座3,以增大与放置物的接触面积。聚氨酯鞍座3弹性好,不易老化,存放方便,表面光滑不易粘带硬质杂物。
权利要求一种移动式聚氨酯鞍座,它主要由滑轨(1)、支撑杆(2)、聚氨酯鞍座(3)组成,其特征在于两平行滑轨(1)固定在地面上,支撑杆(2)与滑轨(1)垂直且固定在滑轨(1)上,聚氨酯鞍座(3)上设有卡槽(31),两个聚氨酯鞍座(3)对称放置在支撑杆(2)上,且支撑杆(2)卡放在卡槽(31)内。
专利摘要一种移动式聚氨酯鞍座,它主要由滑轨(1)、支撑杆(2)、聚氨酯鞍座(3)组成,其特征在于两平行滑轨(1)固定在地面上,支撑杆(2)与滑轨(1)垂直且固定在滑轨(1)上,聚氨酯鞍座(3)上设有卡槽(31),两个聚氨酯鞍座(3)对称放置在支撑杆(2)上,且支撑杆(2)卡放在卡槽(31)内。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衬垫效果好、使用方便,易于存放。
文档编号B65G1/02GK201516973SQ20092021970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0日
发明者杨万春 申请人:杨万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