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碾平物料储存成堆并从该堆回收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632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将碾平物料储存成堆并从该堆回收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开放储料堆中储存碾平(rolling)物料的设备,并且更具 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堆垛物料和回收物料的设备,即涉及一种堆垛机/回收机。最优选地, 本发明涉及木屑的储存,但是可用于储存其他粒状物料,如树皮、煤、谷物或细粒物料。
背景技术
需要储料堆用于使物料均勻,并且另一方面用于可能的搅拌。用于这种储料堆的 堆垛机/回收机包括,例如中心柱、堆垛机输送机和回收机输送机。中心柱同心地支撑上面 的堆垛机输送机和下面的回收机输送机。堆垛机输送机将松散物料添加到堆中,而回收机 输送机将物料从堆朝着堆垛机/回收机回转中心输送。在回转中心中,待排出的物料被传 递到移动物料的地下输送机。因此,堆垛机/回收机是可旋转的,并在其自身周围产生拱形 料堆。在现有技术的堆垛机/回收机中,用倾斜的、厚重的钢材和混凝土支撑件将中心 柱支撑在平衡料斗上或地面表面上。另外,中心柱的混凝土构造向上延伸到回转枢纽。这 种构造沉重并且造价高昂,这是因为中心柱的、还有垂直方向的所有力都必须用倾斜支撑 件来支撑。在已知的典型的回收能力为500-2500i-m3/小时(=每小时立方米松散料,如碎 片)的解决方案中,由于堆垛机/回收机的构造,平衡料斗的基础的深度必须大约是6米。 深的平衡料斗经常引起困难。在许多地方,水与地面表面较近,这使得挖掘坑道和平衡料斗 困难并且花费较高。即使地下水不引起问题,但由于大量的移土工作,所以在每种情况下制 作深的平衡料斗和坑道都是花费高的。另外,中心柱的支撑需要大量的钢材,并且在建造的 观点上,支撑是挑战性的,且建造花费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经开发了堆垛机/回收机的一种 全新类型的平衡料斗和中心柱。根据本发明,堆垛机/回收机的中心柱穿过平衡料斗直接 被支撑到平衡料斗的基础的在输送机之间或在输送机旁边的底部,由此竖直力能够直接指 向地面。这允许使用比现有技术解决方案显著更简单和更轻的支撑件构造。基础的供中心 柱支撑于其上的基板的尺寸厚到其能够承载竖直载荷,并且宽到其能够将竖直载荷传到地 面。根据情况(仓库的尺寸、地面的载荷承受能力等),该基板可以容易地建造具有充分宽 度。横向支撑件布置在平衡料斗的基础的壁上。此外,根据本发明,利用由混凝土和钢材制 成的横向支撑梁和不连续的壁,中心柱被支撑到平衡料斗的基础的壁上,克服了在上侧的 水平高度上的横向载荷,所述上侧的水平高度在储料位置的底部水平高度附近,即接近地 面水平高度。对称构造导致壁的对称载荷。反过来,壁表面和底板一起有助于实心的基础 相对于周围地面的稳定性。由于其简单性及其构造上的清楚和有利的形式,本发明的这种 构造也显著更容易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从回收机输送机运输所回收的物料传递到排出地下输送 机的输送机的数量可以是1个或多个,优选为2个。这些输送机可以是螺旋输送机或其他 适用于该目的的输送机。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允许建造对称的、具有最佳尺寸的平衡料斗。反过来,考虑到结 构的强度,对称是有利的,此外它允许使用类似的输送机和部件。在地面表面之下,中心柱 的形式大体上是四边形,优选为正方形,由此其建造时更容易和更便宜。根据本发明,在传 递区域之后,中心柱的在地面水平面上方的部分由钢材构造,且具有大体上圆形的截面。根 据本发明的支撑件允许建造低的、甚至低至大概4. 5米的平衡料斗,从而避免现有技术的 问题。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还包括例如下面的优点-中心柱和料斗的线性且简单的形式有利于混凝土构造。-基础的基板的不同厚度和尺寸允许应对在不同尺寸的堆垛机/回收机的支撑件 中的小的构造变化,以及允许应对具有不同载荷承受能力的地面的需求。-由于平衡料斗的对称基础,中心柱的横向支撑件能够有利地定位到壁和基础的 上部边缘。-平衡料斗和输送机能够从上面向下地自由安装到基础上。-由于开放构造,诸如螺杆和驱动部件的输送机能够容易地得以提升。


下面,参考附图更详细地公开本发明,其中图1图示了堆垛机/回收机的现有技术的中心柱及其支撑件;图2以局部横截面图(侧视图)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堆垛机/回收机的中心柱及 其支撑件;图3图示了根据上文的本发明的平衡料斗。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图示了现有技术的堆垛机/回收机。堆垛机/回收机的中心柱30被支撑在 平衡料斗75的壁上/地面表面上,其中利用了混凝土和钢材构造(杆)76。该中心柱具有 圆形形状。输送机设置在中心柱的下面,用于将回收的物料传递到排出输送机。该平衡料 斗的形状是矩形的,并且在最大排出能力为大约2500i-m3/小时的情况下,其设置在大约6 米深的基础上。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解决方案,其中利用用于在堆10中堆垛诸 如木屑的碾平物料并且将其从堆10中回收到在储存点下方的排出输送机20的设备。堆垛 机/回收机包括中心柱30,堆垛机臂40和回收机臂50被支撑在该中心柱30上。该设备还 包括平衡料斗60,其具有至少一个输送机25,优选为螺旋输送机,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类 型的输送机,其用于将所回收的物料传递到输送机20。该中心柱30穿过在输送机25旁边 或在输送机25之间的平衡料斗而被直接竖直支撑在平衡料斗60的基础的底部。输送机, 例如螺旋输送机25的数量可以是1个或更多个,优选为2个,中心柱被支撑在基础的在所 述输送机旁边或在所述输送机之间的底板上。可选的,输送机25可以在一侧或多侧处布置在也是在中心柱30旁边的平衡料斗60中。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案中,中心柱30的横 向支撑件利用支撑件70和支撑壁80实现在平衡料斗60的基础的尽可能靠近储存点的底 部水平高度(地面表面)的壁上,即在相对于基板的最上面的可能点处,用于实现最大的 稳固。图3图示了上述图2的详细图。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平衡料斗60。在图中, 中心柱30被支撑在两个螺旋输送机25之间,并且通过横向支撑件70被支撑在平衡料斗的 基础的壁上,并且通过平行于螺旋输送机的不连续壁80被支撑在基础的基板和端壁上。输 送机25将所回收的物料传递到地下排出输送机20。平衡料斗60是对称的。在图中,根据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中心柱30具有大致是正方形的地下横截面以及在地面表面上方的 大致是圆形的横截面。在排出输送机坑道的末端处且在平衡料斗60的下方的紧急出口经 由穿过中心柱30的中心至堆垛机的工作平台的竖直轴来布置。中心柱30内部的入口借助 于通过中心柱的中心壁构造的通道而布置在底部水平高度上,由此本解决方案不会危及中 心柱的稳固。尽管上述描述涉及到本发明的鉴于现有知识考虑了最优选的实施例,但是显而易 见,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以许多不同的方法在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最可能广泛的范围内改 进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设备,用于将诸如例如木屑、树皮或谷物的碾平物料堆垛到堆(10)上,并且将 其从所述堆(10)排出到位于储存点下方的排出输送机(20),所述设备包括中心柱(30), 堆垛机臂GO)和回收机臂(50)被支撑在所述中心柱(30)处;平衡料斗(60);在所述平衡 料斗(60)中的至少一个输送机,其用于将正在回收的物料传递到排出输送机(20),其特征 在于所述中心柱(30)穿过所述平衡料斗(60)被直接支撑在所述平衡料斗(60)的基础的 底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输送机0 布置在所述中心柱 (30)的旁边,所述中心柱至少通过一侧被支撑在所述平衡料斗的基础的所述底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0 布置在所述中心柱 (30)的旁边,所述中心柱通过同一侧被支撑在所述平衡料斗的基础的所述底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30)在至少两个输送机 (25)之间被支撑在所述平衡料斗(60)的基础的底部上。
5.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0 是螺旋输送机。
6.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通过横向支撑件(70)而 被支撑在所述平衡料斗(60)的基础的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件(70)布置在所述平衡料斗 (60)基础的尽可能靠近储存点的底部水平高度的壁中。
8.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30)通过支撑壁(80) 而被支撑在所述平衡料斗(60)的基础的所述底部和壁上。
9.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料斗(60)是对称的。
10.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30)具有大致方形的 地下横截面。
11.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30)的在地面水平高 度上方的横截面是大致圆形的。
12.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的在地面水平高度上 方的所述构造大致由钢材制成。
13.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从在所述平衡料斗(60)下方的所 述基础的紧急出口穿过所述中心柱(30)的中心向上并且延伸到所述中心柱(30)夕卜。
1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从在所述平衡料斗(60)下方的所 述基础进入所述中心柱中的紧急出口穿过所述支撑壁(80),作为所述壁内部的通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用于将诸如例如木屑、树皮或谷物的碾平物料堆垛成堆(10),并用于将其从堆(10)回收到位于储存点下方的物料排出输送机(20),该设备包括中心柱(30),该中心柱(30)支撑堆垛机臂(40)和回收机臂(50);平衡料斗(60);位于平衡料斗(60)中的至少一个输送机(25),该至少一个输送机(25)用于将正在排出的物料传送到排出输送机(20)。该设备的特有特征在于,中心柱(30)穿过平衡料斗(60)被直接支撑在平衡料斗(60)的基础的底部上。
文档编号B65G65/46GK102046501SQ200980120342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1日
发明者佩卡·科科, 海基·奥赫沃 申请人:安德里兹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