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成型燃料自动卸车装置及具有该卸车装置的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8996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质成型燃料自动卸车装置及具有该卸车装置的车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输领域,涉及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自动卸车装置及具有该卸车装 置的车厢。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散装物料如生物质成型燃料或粉碎过的秸秆、树枝、树叶等生物质,一 般采用敞口货柜方式进行运输,卸货时直接倾倒或者全人工卸车。直接倾倒会产生大量 粉尘四处飞扬,进而对环境造成污染;采用全人工卸车则存在劳动强度较大、人工成本 高等问题。并且,敞口货柜自卸车运输散装物料时还会受到一些交通管制的限制。另 外,散装物料运输过程中还可能因大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无法及时运输。中国专利CN200920080015.8公开了一种自动传送装置,其包括底盘和大梁,大 梁直接与货箱底板连接,货箱底板为传动式底板,底板与驱动装置连接。货箱底板由传 送带和支撑传送带的滚筒组成。驱动装置包括传送带、固定传送带的驱动轴、以及由发 动机控制的主动轴,主动轴和传动轴之间皮带连接或者由齿轮啮合。货箱底板上靠近驾 驶室一侧设有垂直于底板的挡板。由于取消了底盘上二梁的设置,降低了货箱的重心, 有效的保证了货物的安全运输,另外将货箱底板设置为活动传送,方便了装卸货,提高 了工作效率且节省人力。中国专利CN200820009097.2公开了另外一种自卸式货车车厢,由厢体、汽车底
架、履带式传送装置、电机、动力传动轴、控制器、滚轴、滚套组成;其中厢体安装于 汽车底架上,履带式传送装置安装于厢体底部,电机安装于汽车底架下部,通过动力传 动轴将动力传输至履带式传送装置,滚轴安装于厢体左、右及上表面与厢体表面平行排 列,滚套套装在滚轴上,其通过动力将需要卸载或装货货物运输至厢体外部或内部,减 少人力搬运,提高卸货效率;并且安装滚轴和滚套可以减少货物在传送过程中与厢体之 间的摩擦阻力、方便运输。中国专利申请CN03821354.0公开了一种用于便利从货车装货/卸货的装置, 货车包括至少一个装载搬运单元和两个货车部分,货车部分设有用于在轨道上运输的装 置,装载搬运单元至少在一端上与货车部分是可分开的和可移动的,以便于装载搬运单 元的装货/卸货,该装载搬运单元至少设有一个滑动底座,该底座在装载搬运单元的至 少一端的横向位移时在滑动带的上面滑动。中国专利200410046660.X公开了一种螺旋卸车装置,其包括支承梁、电机、传 动减速箱、输出轴和正、反两个螺旋体,支承梁为T形箱式支承梁,电机设置于T形箱式 支承梁中上部,传动减速箱设置于T形箱式支承梁的下方,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相连, 输出轴从传动减速箱两侧伸出,正、反两个螺旋体对称套设于输出轴,并将输出轴罩于 其上所设锥形筒体中,T形箱式支承梁的左右两端与小车升降机构相连。中国专利200920165278.9公开了一种多绞龙出料散料集装箱,箱体上设有出料 口,在箱体底部设置多个出料装置。出料装置包括马达、传动链、链轮、螺旋绞龙、吊
3挂支撑;螺旋绞龙安装在散料集装箱体的底部,马达、传动链与螺旋绞龙上的链轮呈传 动状态。箱体底架上设有吊挂支撑,吊挂支撑与螺旋绞龙的轴体相连接。每组出料装置 上设有承载护板,承载护板位于螺旋绞龙的上方。该集装箱通过螺旋绞龙旋转运动推动 物料向出料口移动,实现送料,达到散料集装箱卸车之目的。上述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卸车时,容易有物料未进入卸车装置,在车厢内形成 残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将车厢内的生物质成型燃料 完全卸车的动卸车装置及使用该卸车装置的车厢。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自动卸车装 置,其包括传送装置,用于将车厢内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传送至车厢外;位于传送装置的周围、导引生物质成型燃料进入传送装置的导引装置;位于传送装置上方、保护传送装置的保护装置。本发明的传送装置具体可为螺旋输送装置,也可为皮带传送装置或其它装置。上述螺旋输送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相连的减速箱、与减速箱相连的输送轴、 位于输送轴上的螺旋叶片,电机带动输送轴转动,从而使位于输送轴上的螺旋叶片转 动,进而将颗粒状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从车厢内输送至车厢尾部。本发明的导引装置包括料槽和导引板。料槽的顶端开口,螺旋输送装置位于料 槽之内。导引板为倾斜设置的板,其底边连接于料槽顶端开口的边缘,其顶边位于料槽 的斜上方,以导引生物质成型燃料进入料槽。上述导引板有两个,分别位于料槽的左右两边,呈翼状。本发明的保护装置具体为减压板,其主要用来保护螺旋输送装置的输送轴。上述减压板的截面为倒“V”字形、梯形或弧形,为了使减压板上不致积留生 物质,减压板上可设置振动电机。相应地,一种具有上述卸车装置的车厢,其包括车厢厢体;以及位于车厢厢体内、从车厢厢体内首端延伸至车厢厢体内尾端的卸车装置。本发明中,车厢厢体内的卸车装置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将车厢内的生物质成型 燃料快速卸车。上述多个卸车装置可以安装于车厢厢体内的任何位置,如平铺于车厢底 部、安装于车厢侧壁或者悬空安装。本发明中,相邻的安装于车厢厢体内底部的多个所述卸车装置互相连接,将车 厢厢体内的底面完全覆盖。上述相邻的卸车装置通过各自的导引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卸车装置具有传送装置、导引装置和保护装置,导 引装置包括料槽和导引板,传送装置位于料槽之内,车厢内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通过倾斜 设置的导引板进入料槽,被传送装置输送到车厢之外。由于平铺于车厢底部的多个卸车 装置互相连接,车厢内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不会在车厢内形成残留,实现无死角输送和完全卸车,避免了车厢的清扫,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自动卸车装置车厢第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图2是本发明具有自动卸车装置车厢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自动卸车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传送装置、导引装置 3、保护装置2。其中传送装置为螺旋输送装置,其包括电机、与电机相连的减速箱、与 减速箱相连的输送轴、位于输送轴上的螺旋叶片,用于将车厢内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传送 至车厢外。导引装置包括料槽31和导引板32。料槽31的顶端开口,螺旋输送装置位于 料槽31之内。导引板32为倾斜设置的板,其底边连接于料槽31顶端开口的边缘,其顶 边位于料槽的斜上方,以导引生物质成型燃料进入料槽。导引板32有两个,分别位于料 槽31的左右两边,呈翼状。保护装置2为位于螺旋输送装置上方、横截面为倒“V”字形的减压板,主要用 来保护螺旋输送装置的输送轴。本发明车厢的第一实施例包括车厢厢体4以及位于车厢厢体内、从车厢厢体内 首端延伸至车厢厢体内尾端的卸车装置。其中,卸车装置包括传送装置如螺旋输送装 置、料槽31和导引板32组成的导引装置、保护装置2如倒“V”字形的减压板。本发明车厢的第一实施例中,车厢厢体内的卸车装置有多个如两个,平铺于车 厢厢体内的底部,上述两个卸车装置通过各自的导引板连接,使车厢厢体内的底面完全 覆盖。另外,本发明车厢的第一实施例中,传送装置如螺旋输送装置的尾部具有出料 口 101和连接出料口 101的软导管102,软导管102通向生物质成型燃料存储装置103中。将本发明自动卸车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减压板形状改变成横截面为弧形,即为本 发明自动卸车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发明车厢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车厢厢体内的左右侧壁各加装一个同样的卸车 装置,即为本发明车厢的第二实施例。将本发明车厢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车厢厢体内中央悬空加装一个同样的卸车装 置,即为本发明车厢的第三实施例。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任何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 照本发明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发明的发明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自动卸车装置,其包括 传送装置;位于所述传送装置的周围、导引生物质成型燃料进入所述传送装置的导引装置; 位于所述传送装置上方、保护所述传送装置的保护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为螺旋输送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包括电机、与 电机相连的减速箱、与减速箱相连的输送轴、位于输送轴上的螺旋叶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装置包括 料槽,所述料槽顶端开口,所述螺旋输送装置位于所述料槽之内;导引板,所述导引板为倾斜设置的板,所述导引板的底边连接于所述料槽顶端开口 的边缘,所述导引板的顶边位于所述料槽的斜上方,以导引生物质成型燃料进入所述料 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板有两个,分别位于所 述料槽的左右两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为横截面为倒 “V”字形、梯形或弧形的减压板。
7.—种具有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卸车装置的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厢厢体;以及位于所述车厢厢体内、从所述车厢厢体内首端延伸至所述车厢厢体内尾端的所述卸车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车装置有一个或多个,分别安装于 所述车厢厢体内的底部、侧壁或者悬空安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安装于所述车厢厢体内底部的多个 所述卸车装置互相连接,将所述车厢厢体内的底面完全覆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卸车装置的所述导引板的互 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自动卸车装置,其包括传送装置;位于传送装置的两侧、导引生物质成型燃料进入传送装置的导引装置;位于传送装置上方、保护传送装置的保护装置。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卸车装置的车厢,其包括车厢厢体;以及位于车厢厢体内、从所车厢厢体内首端延伸至车厢厢体内尾端的卸车装置。本发明的卸车装置由于具有导引装置,车厢内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通过导引装置在序地进入传送装置,不会在车厢内形成残留,不会导致卸车过程中扬尘(灰)等问题。另外,由于传送装置上方设有保护装置,因而传送装置能够得到保护,不致被车厢内的货物压坏。
文档编号B65G33/10GK102009613SQ20101021282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0日
发明者常厚春, 张开辉, 张衍胜, 郁家清, 陈燕芳, 马革 申请人: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