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方法

文档序号:4341927阅读:20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山构筑物施工方法,具体为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山(高地)上新建中小型构筑物、建筑物,没有可以利用的道路。施工场地距地 面的垂直距离较高,山体崎岖不平,坡度较大(坡面距离IOOm以上,坡度408以上),材料和 施工机具运送相当困难。采用大型垂直运输设备,没有附着点,技术处理比较困难,施工机 械费用高。修建专门的施工道路将会投入大量机械和人工,耗时耗力,工程造价高。如采用 人力运输,工效将会大大降低,导致施工进度缓慢,工程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在高山上新建构筑物或建筑物时材料和施工机具运送困难,而现有的 运输方法又存在诸多缺陷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方法。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方法,是由如下步骤实 现的
(1)在山体上进行施工场地土方开挖,在施工场地周围选择山势相对平缓的坡面,利用 施工场地开挖的土方,在上述相对平缓的坡面上自然溜成虚土基层,并由人工对坡面的虚 土基层进行顺直整平并夯实两遍(由于坡度较大,无法用夯实机具进行施工);如图1所示;
(2)在处理后的虚土基层上每隔6m做C20素混凝土支墩,C20素混凝土支墩生根在山 体原土层内,C20素混凝土支墩截面为2000 X 1000mm,上端面(与基层倾斜角度相同的斜面) 上预留钢板埋件;在坡面的底部和顶部分别构建混凝土的支座平台;
(3)在相邻C20素混凝土支墩之间铺设间距1500mm的Φ150X2000mm的枕木;这样就 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整体根基,足以满足上料系统运输过程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4)铺设轨道,轨道采用18a号普通热轧槽钢,沿处理好的坡面基层双排铺设,轨距 1000mm,从坡面底部的支座平台一直延伸至坡面顶部的支座平台,作为轨道的槽钢接头位 置(正好)焊接在C20素混凝土支墩的钢板预埋件上(槽钢6m长一根),作为轨道的槽钢的底 部支撑在枕木上;
(5)两轨道(槽钢)之间焊接间距IOOOm的50X5mm的普通热轧角钢,沿轨道间距焊接;
(6)构建底部带有轨道轮的运输料斗车,运输料斗车为仅朝向坡面顶部的一面开口的 长方体(由于是向山顶运输材料使用,为防止材料抛洒考虑安全性,料斗车除朝坡顶方向的 一侧不封闭,其余全部封闭焊接),为防止料斗脱轨,保证运输安全平稳,运输料斗车的后面 两个轨道轮(正好)置于槽钢的槽里,前面的两个轨道轮(正好)置于槽钢的上方;
(7)在坡面顶部的支座平台上安装固定卷扬机,卷扬机的钢丝绳与运输料斗车连接。卷扬机经滑轮拖动运输料斗车沿轨道上、下,即可实现在高山上新建构筑物或建 筑物时材料和施工机具的运输。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设计思路新颖、巧妙,设计参数合理、详实,为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运输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工程造价
(1)可以较多减少因修建专用施工道路或坡道而发生的土方工程量。(2)施工场地所开挖的土方大部分用于自然溜成的坡面基层,从而大量减少土方
运输工作量。(3)相对于使用大型垂直运输设备或修建专用施工道路,轨道上料系统的整体造 价偏低。2、工作效率较高
(1)轨道上料系统依靠电动卷扬机来提升物料,运输效率不低于一般的垂直运输设备。(2)比起人工上料,轨道上料系统省时省力,效率提高多倍。3、简便灵活
轨道上料系统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所用的原料都是常见的建材设备,可以因地制宜的 设计,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灵活机动的布置。4、转变用途
高处的构(建)筑物竣工后,多要修建通道,以备在使用和维修时通行。而轨道上料系统 拆除卷扬机和运输料斗后,在槽钢(轨道)之间按要求焊接钢板踏步和栏杆扶手,经除锈防 腐,就成了一架美观实用的通行钢梯,可谓是一举两得而事半功倍。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基层构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轨道构建示意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中1 一基层,2 — C20素混凝土支墩,3 —支座平台,4 一枕木,5 —角钢,6 —运
输料斗车,7 —卷扬机,8 —轨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方法,是由如下步骤实现的
(1)在山体上进行施工场地土方开挖,在施工场地周围选择山势相对平缓的坡面,利用 施工场地开挖的土方,在上述相对平缓的坡面上自然溜成虚土基层1,并由人工对坡面的虚 土基层进行顺直整平并夯实两遍(由于坡度较大,无法用夯实机具进行施工);如图1所示;
(2)在处理后的虚土基层1上每隔6m做C20素混凝土支墩2,C20素混凝土支墩2生 根在山体原土层内,C20素混凝土支墩截面为2000X 1000mm,上端面(与基层倾斜角度相同 的斜面)上预留钢板埋件;在坡面的底部和顶部分别构建混凝土的支座平台3 ;
(3)在相邻C20素混凝土支墩之间铺设间距1500mm的Φ150X2000mm的枕木4 ;这样 就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整体根基,足以满足上料系统运输过程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4)铺设轨道8,轨道采用18a号普通热轧槽钢,沿处理好的坡面基层双排铺设,轨距 1000mm,从坡面底部的支座平台一直延伸至坡面顶部的支座平台,作为轨道的槽钢接头位 置(正好)焊接在C20素混凝土支墩2的钢板预埋件上(槽钢6m长一根),作为轨道的槽钢的 底部支撑在枕木4上;(5)两轨道(槽钢)之间焊接间距IOOOm的50X5mm的普通热轧角钢5,沿轨道间距焊
接;
(6)构建底部带有轨道轮的运输料斗车6,运输料斗车为仅朝向坡面顶部的一面开口的 长方体(由于是向山顶运输材料使用,为防止材料抛洒考虑安全性,料斗车除朝坡顶方向的 一侧不封闭,其余全部封闭焊接),为防止料斗脱轨,保证运输安全平稳,运输料斗车6的后 面两个轨道轮(正好)置于槽钢的槽里,前面的两个轨道轮(正好)置于槽钢的上方;
(7)在坡面顶部的支座平台上安装固定卷扬机7,卷扬机7的钢丝绳与运输料斗车6连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的基层1的宽度为轨道两侧各宽出IOOOmm ;所述的运输料斗车6 用5mm厚钢板制作,长度2m,宽度1. 2m,高度lm。运输料斗车6下设轨道专用轮4副,连接 轴承采用75X6mm的无缝钢管连接。卷扬机7采用运输重量为3t的卷扬机。坡面底部的 支座平台为300(^2000*1000mm,坡面顶部的支座平台为3000*3000*1500。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方法,其特征为是由如下步骤实现的(1)在山体上进行施工场地土方开挖,在施工场地周围选择山势相对平缓的坡面,利用 施工场地开挖的土方,在上述相对平缓的坡面上自然溜成虚土基层(1),并由人工对坡面的 虚土基层进行顺直整平并夯实两遍;(2)在处理后的虚土基层1上每隔6m做C20素混凝土支墩(2),C20素混凝土支墩(2) 生根在山体原土层内,C20素混凝土支墩截面为2000X 1000mm,上端面上预留钢板埋件;在 坡面的底部和顶部分别构建混凝土的支座平台(3);(3)在相邻C20素混凝土支墩之间铺设间距1500mm的Φ150X2000mm的枕木(4);(4 )铺设轨道(8 ),轨道采用18a号普通热轧槽钢,沿处理好的坡面基层双排铺设,轨距 1000mm,从坡面底部的支座平台一直延伸至坡面顶部的支座平台,作为轨道的槽钢接头位 置焊接在C20素混凝土支墩(2)的钢板预埋件上,作为轨道的槽钢的底部支撑在枕木(4) 上;(5)两轨道之间焊接间距IOOOm的50X5mm的普通热轧角钢(5);(6)构建底部带有轨道轮的运输料斗车(6),运输料斗车为仅朝向坡面顶部的一面开口 的长方体,运输料斗车(6)的后面两个轨道轮置于槽钢的槽里,前面的两个轨道轮置于槽钢 的上方;(7)在坡面顶部的支座平台上安装固定卷扬机(7),卷扬机(7)的钢丝绳与运输料斗车 (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方法,其特征为基层(1)的宽度为轨道 两侧各宽出1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方法,其特征为运输料斗车(6)用 5mm厚钢板制作,长度2m,宽度1. 2m,高度l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方法,其特征为坡面底部的支座 平台为300(^2000*1000mm,坡面顶部的支座平台为3000*3000*15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方法,其特征为坡面底部的支座平台 为300(^2000*1000mm,坡面顶部的支座平台为3000*3000*15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山构筑物施工方法,具体为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方法。解决在高山上新建构筑物或建筑物时材料和施工机具运送困难,而现有的运输方法又存在诸多缺陷的问题。该方法是利用施工场地开挖的土方,在上述相对平缓的坡面上构建基层,基层上铺设轨道,轨道上有运输料斗车,运输料斗车在坡面顶部的卷扬机的驱动下沿轨道上、下运动,而实现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设计思路新颖、巧妙,设计参数合理、详实,为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运输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工程造价;2、工作效率较高;3、简便灵活;4、转变用途,即稍加改进就能构成一架美观实用的通行钢梯。
文档编号B65G63/00GK102060199SQ201010591890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6日
发明者刘志荣, 刘玉, 王惠荣 申请人:山西太行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