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389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容器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利用框架结构制作并使用天然材质覆面的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现在用于商品包装采用化工塑料、纸制品等材质生产的容器,为了美观,使用着带有对人体有害成份残留的油墨印刷、烫金染色的包装生产工艺,并且限于其材质特性,所生产的包装容器结构疏松,耐用性能低,作为商品包装物使用丢弃后,既无回收价值,又难以降解,只能填埋,累积污染破坏自然环境。另外市场上目前已经存在的全实木及全竹包装容器虽然在美观及耐用强度上可以满足需要,但同时其在重量、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度、制造成本以及资源利用方面也存在明显缺点。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无环境污染、外形美观、结构坚固又较现有环保包装容器制作更容易、重量更轻、成本更低的包装容器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装容器以内部框架结构构成容器形状,框架结构内侧由覆贴衬板面饰层的内衬层围圈固定,框架结构外侧由覆贴外装饰层的外衬层围圈固定,顶边、开盖上下边缘包边处理,底层封底而成。所述容器形状是根据所述框架结构的形状而构建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多边形、 梯形的容器。所述框架结构是使用木棍或金属棍制作的容器框架结构。所述外衬层及底层及内衬层是使用灰纸板、薄木片裁片制作的衬板,并分别与框架结构内外围圈固定。所述外装饰层是使用天然本色竹皮片或草席、藤编工艺编排成品或树皮片、木雕花薄片、烙花薄木片的木工艺成品按容器表面大小裁片粘贴、线缝、气排钉于外衬层及框架结构上固定。所述底层及内衬层由衬板面饰层覆贴,衬板面饰层为无纺布。所述容器上盖及下器体各顶边、开盖上下边缘是使用丝绸布、棉织印花布、扎染工艺布的编纺织物或皮革或金属薄片包边处理。所述容器上盖及下器体间使用金属铰链连接,并设置工艺金属锁扣。所述容器下器体设置竹质、木质提手,便于提拎,并使用丝绸布、棉织印花布、扎染工艺布的编纺织物或皮革材质进行包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采用各种天然木、竹、草、藤的现成编制编排艺术薄片直接进行装饰覆面,较现有化工塑料、纸质包装容器更加健康美观环保,更加坚固耐用且自然资源利用率高,能够自然降解或回收。[00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生产工艺上引入框架结构制作理念,较现有全木、全竹质包装容器更7加轻便,且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更加低廉。

图1木实用新犁实施例1的开盖示意图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图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图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上盖10及下器体11所组成,具体工艺制作过程为制作结构框架-覆贴外衬层-覆贴外装饰层-边缘包边-覆贴内衬层-底部贴面收口 -设置铰链、锁扣-设置提手。制作结构框架所述容器上盖10及下器体11的内框架结构1根据外形及强度需要采用木棍或金属棍制作。覆贴外衬层及覆贴外装饰层容器上盖10顶盖面由外装饰层8及外衬层7组成; 容器上盖10及下器体11前后、左右面由外装饰层3及外衬层2组成,其与框架结构1围圈粘接固定,外衬层7、2使用灰纸板或薄木片裁片粘贴,外装饰层8、3使用天然本色竹皮片或草席、藤编工艺编排成品或树皮片、木雕花薄片、烙花薄木片的木工艺成品按容器表面大小裁片粘贴、线缝、气排钉固定于外衬层7、2及框架结构1上。边缘包边容器上盖10及下器体11各顶边6、开盖上下边缘9采用丝绸布、棉织印花布、扎染工艺布的编纺织物或皮革或金属薄片包边处理。覆贴内衬层容器上盖10、下器体11前后左右内侧面及下侧面由衬板面饰层5覆面粘贴后的内衬层4围圈粘贴于框架结构1内侧;衬板面饰层5为无纺布;采用灰纸板、薄木片裁片作内衬层4。底部贴面容器下器体11的底层12采用无纺布作贴面处理。设置铰链、锁扣容器下器体11、上盖10间根据形状及开盖方式采用金属铰链连接固定便于开盖;并设置工艺金属锁扣。设置提手容器下器体11设置竹质、木质提手,便于提拎,并使用丝绸布、棉织印花布、扎染工艺布的编纺织物或皮革材质进行包套。
图2本实用新犁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
权利要求1.包装容器,包括上盖(10)及下器体(11),其特征在于该上盖(10)及下器体(11)以框架结构⑴构成容器形状,框架结构⑴内侧由覆贴衬板面饰层(5)的内衬层⑷围圈固定,框架结构(1)外侧由覆贴外装饰层(3) (8)的外衬层(2) (7)围圈固定,顶边(6)、开盖上下边缘(9)包边处理,底层(1 封底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形状是根据所述框架结构(1)的形状而构建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多边形、梯形的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上盖(10)及下器体(11)内所述框架结构(1)是使用木棍或金属棍制作的容器框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上盖(10)及下器体(11)的所述外衬层 (7)、(2)及底层(12)及内衬层(4)是使用灰纸板、薄木片裁片制作的衬板,并分别与框架结构(1)内外围圈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上盖(10)及下器体(11)的所述外装饰层(8)、(3)是使用天然本色竹皮片或草席、藤编工艺编排成品或树皮片、木雕花薄片、烙花薄木片的木工艺成品按容器表面大小裁片粘贴、线缝、气排钉于外衬层(7)、(2)及框架结构⑴上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上盖(10)及下器体(11)的所述底层 (12)、外衬层(7)及内衬层由衬板面饰层( 覆贴,衬板面饰层(5)为无纺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上盖(10)及下器体(11)所述顶边 (6)、开盖上下边缘(9)是使用丝绸布、棉织印花布、扎染工艺布的编纺织物或皮革或金属薄片包边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上盖(10)及下器体(11)间使用金属铰链连接,并设置工艺金属锁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下器体(11)设置竹质、木质提手,便于提拎,并使用丝绸布、棉织印花布、扎染工艺布的编纺织物或皮革材质进行包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容器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利用框架结构制作并使用天然材质覆面的包装容器;现在用于商品包装采用化工塑料、纸制品等材质生产的容器结构疏松,耐用性能低,难以降解,累积污染破坏自然环境。全实木及全竹包装容器在重量、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度、制造成本以及资源利用方面也存在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容器的技术方案,包括上盖(10)及下器体(11),其特征在于该上盖(10)及下器体(11)以框架结构(1)构成容器形状,框架结构(1)内侧由覆贴衬板面饰层(5)的内衬层(4)围圈固定,框架结构(1)外侧由覆贴外装饰层(3)(8)的外衬层(2)(7)围圈固定,顶边(6)、开盖上下边缘(9)包边处理,底层(12)封底而成。使生产的包装容器在耐用强度上与全木、全竹质完全相同并具备与天然材质相同的使用体验,而且兼具重量轻、制造成本低、资源利用高、容易生产的特点。
文档编号B65D55/14GK202022369SQ201020222629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1日
发明者曾思浩 申请人:曾思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