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湿米线生产线并排落面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4573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鲜湿米线生产线并排落面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鲜湿米线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鲜湿米线生产线并排落面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鲜湿米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面块经链板输送至并排输送机(八排),然后再由并排输送机将该面块输送至包装机(四台),对产品进行包装。为保证面块传送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在并排输送机与包装机之间通常设置有接料斗。为达到将并排输送机的八排面块整合成为能与四台包装机联接的目的,需要在其中间设置合并排列装置。现有的并排装置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操作麻烦,影响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且占用车间内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控制、耗能低、 生产效率高、易于科学布局的鲜湿米线生产线并排落面斗装置。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鲜湿米线生产线并排落面斗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接料斗、漏料斗及支架构成,接料斗下部排列固装一组漏料斗的进料口,该一组漏料斗中相邻两个漏料斗构成同排漏料斗,该同排漏料斗的出料口位于前后并排的一列上,在接料斗的两侧对称固装有支架。而且,所述的漏料斗从上至下依次由前/后倾段、竖直段及左/右侧倾段构成。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鲜湿米线生产线并排落面斗装置,实现了多排进料变成少排出料的工艺要求,满足了并排输送机向包装机输送的需求,保证面块不粘连,且快捷有序的进入包装机, 提高了设备机械化程度。2.本鲜湿米线生产线并排落面斗装置,结构简单,设备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对于生产能力较大的生产线,大大缩短了生产线的长度,使生产线分布更加合理,便于充分利用生产原料和能源,充分降低了生产线设备的综合能耗,并且,使用户更加灵活的布置生产场地变为可能,同时,使用本生产线的用户能够降低成本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较快地取得投资回报。3.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提高米线生产线布局合理性,提高米线生产线生产效率,而且易于操作,成本低,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鲜湿米线生产的接料斗装置。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一种鲜湿米线生产线并排落面斗装置,其创新之处在于由接料斗5、漏料斗及支架构成,接料斗下部排列固装八个漏料斗的进料口,该八个漏料斗中相邻两个漏料斗构成同排漏料斗,该同排漏料斗的出料口位于前后并排的一列上,同排漏料斗中的一个从上至下依次由前倾段3、竖直段8及右倾段7构成,另一个从上至下依次由后倾段4、竖直段及左侧倾段6构成,所述同排漏料斗的左倾段与右倾段分别与竖直段呈155°。在接料斗的两侧对称固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由固定板1及固定耳2构成,固定耳搭装在固定板上。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鲜湿米线生产线并排落面斗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接料斗、漏料斗及支架构成, 接料斗下部排列固装一组漏料斗的进料口,该一组漏料斗中相邻两个漏料斗构成同排漏料斗,该同排漏料斗的出料口位于前后并排的一列上,在接料斗的两侧对称固装有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湿米线生产线并排落面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料斗从上至下依次由前/后倾段、竖直段及左/右侧倾段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鲜湿米线生产线并排落面斗装置,其由接料斗、漏料斗及支架构成,接料斗下部排列固装一组漏料斗的进料口,该一组漏料斗中相邻两个漏料斗构成同排漏料斗,该同排漏料斗的出料口位于前后并排的一列上,在接料斗的两侧对称固装有支架。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提高米线生产线布局合理性,提高米线生产线生产效率,而且易于操作,成本低,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鲜湿米线生产的接料斗装置。
文档编号B65B37/00GK102514760SQ201110383979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王紹雄 申请人:圣昌达机械(天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