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882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并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由于集装箱装载货物后,需要进行运输、搬运,目前使用的集装箱在长途的运输过程中,其内的货物有可能损坏;特别那些对运输振动要求高的设备更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装箱,提供减震设计,保护设备不至损坏。一种集装箱,包括位于集装箱内部的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位于集装箱的底部,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具有减震功能,并能够将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上的物体与集装箱底部固定;所述第二减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为上方,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具有减震功能,并能够将所述物体与集装箱固定。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位于集装箱底部,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一端与集装箱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放置于所述第一减震垫之上的物体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一端与集装箱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放置于所述第一减震垫之上的物体固定连接包括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为螺栓,所述螺栓由下至上依次穿过集装箱的龙骨和所述第一减震垫,并能够与放置于所述第一减震垫之上的物体的螺孔固定。可选地,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减震垫;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减震垫上方,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一端能够将所述第二减震垫压在所述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上的物体上;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一端与集装箱箱体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减震垫上方,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一端能够将所述第二减震垫压在所述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上的物体上;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一端与集装箱箱体固定连接包括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为三角架;所述三角架的第一边设置于集装箱侧面龙骨之间并与集装箱侧面固定连接,三角架的第二边能够将所述第二减震垫压在所述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上的物体的顶部。[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边设置有螺孔,所述集装箱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一边上的螺孔的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孔后对所述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上的物体产生压力。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在集装箱内提供了减震设计,可以防止集装箱在运输中内部安装的设备由于震动损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集装箱100内部的第一减震组件101和第二减震组件102 ;所述第一减震组件101位于集装箱100的底部,所述第一减震组件101具有减震功能,并能够将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101上的物体与集装箱100底部固定;所述第二减震组件102位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101为上方,所述第二减震组件102 具有减震功能,并能够将所述物体与集装箱100固定。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为第一减震组件101的细化图,其可以与集装箱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组件101包括第一固定装置1011、第一减震垫1012 ;所述第一减震垫1012位于集装箱100底部,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011的一端与集装箱100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放置于所述第一减震垫1012之上的物体固定连接。上述实施例,在集装箱内提供了减震设计,可以防止集装箱在运输中内部安装的设备由于震动损坏。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011的一端与集装箱100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放置于所述第一减震垫1012之上的物体固定连接包括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011为螺栓,所述螺栓由下至上依次穿过集装箱100的龙骨和所述第一减震垫1012,并能够与放置于所述第一减震垫1012之上的物体的螺孔固定。如图3所示,为第二减震组件102的细化图,其可以与集装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震组件102包括第二固定装置1021、第二减震垫1022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021位于所述第二减震垫1022上方,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021 的一端能够将所述第二减震垫1022压在所述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101上的物体上;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021的一端与集装箱100箱体固定连接。更具体地,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021位于所述第二减震垫1022上方,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021的一端能够将所述第二减震垫1022压在所述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101上的物体上;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021的一端与集装箱100箱体固定连接包括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021为三角架;所述三角架的第一边设置于集装箱100侧面龙骨之间并与集装箱100侧面固定连接,三角架的第二边能够将所述第二减震垫1022压在所述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101上的物体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设置有螺孔,所述集装箱100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一边上的螺孔的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孔后对所述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101上的物体产生压力。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减震垫可以采用亚克力减震垫,当然采用其他具有减震功能的垫子也是可以的,并不影响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集装箱的整体示意图,请参阅图4,包括三角形支撑架401、 调节支架402、减震垫403、设备404、集装箱龙骨405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的设备404并不属于集装箱的一部分。本发明实施例为了防止集装箱在运输中内部安装的设备由于震动损坏,在集装箱内设置了减震设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设备底面和箱体的固定,一部分为设备顶面和箱体的固定。第一部分放置在设备和集装箱底面龙骨之间。使用螺栓由下至上穿过集装箱的龙骨和亚克力减震垫,与设备底面的螺孔固定。可以理解的是采用螺栓的设计可以使第一部分与集装箱的连接为硬连接,设备和集装箱锁死,其中的亚克力减震垫起到了减缓震动的作用。第二部分放置在设备和集装箱侧面龙骨之间。集装箱侧面龙骨安装有三角架,三角架将亚克力减震垫压在设备顶部。三角架压在设备上的一边上可以配置可调节的调节支架,可采用螺栓设计,通过调节螺栓来调节三角架对设备的压力,由此改变设备顶部固定的活动性。第二部分连接可以采用软连接,设备和集装箱靠三角架两端螺栓对机柜的压力固定,其中的亚克力减震垫起到对减缓震动的作用。上述实施例,在集装箱内提供了减震设计,可以防止集装箱在运输中内部安装的设备由于震动损坏。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集装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集装箱内部的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位于集装箱的底部,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具有减震功能,并能够将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上的物体与集装箱底部固定;所述第二减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为上方,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具有减震功能, 并能够将所述物体与集装箱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位于集装箱底部,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一端与集装箱底部固定连接, 另一端能够与放置于所述第一减震垫之上的物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一端与集装箱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放置于所述第一减震垫之上的物体固定连接包括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为螺栓,所述螺栓由下至上依次穿过集装箱的龙骨和所述第一减震垫,并能够与放置于所述第一减震垫之上的物体的螺孔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减震垫;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减震垫上方,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一端能够将所述第二减震垫压在所述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上的物体上;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一端与集装箱箱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减震垫上方,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一端能够将所述第二减震垫压在所述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上的物体上;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一端与集装箱箱体固定连接包括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为三角架;所述三角架的第一边设置于集装箱侧面龙骨之间并与集装箱侧面固定连接,三角架的第二边能够将所述第二减震垫压在所述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上的物体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设置有螺孔,所述集装箱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一边上的螺孔的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孔后对所述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上的物体产生压力。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包括位于集装箱内部的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位于集装箱的底部,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具有减震功能,并能够将放置于第一减震组件上的物体与集装箱底部固定;所述第二减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为上方,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具有减震功能,并能够将所述物体与集装箱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集装箱内提供了减震设计,可以防止集装箱在运输中内部安装的设备由于震动损坏。
文档编号B65D90/00GK202115916SQ20112007305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8日
发明者何勇, 夏路, 张敬, 陈延均 申请人: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