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加工用溜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0108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米加工用溜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米加工用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大米加工用溜管。
背景技术
溜管为一种自高向低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无需动力、 外形美观、使用方便。广泛应用于大米及面粉加工行业中上、下两工序间的物料输送。当物料进入溜管后,速度会越来越快,整个物流呈线状直冲下来,在到达提升机部位时,物流以高速度冲击溜管壁或提升机进料嘴壁,从而产生碎米,一根长溜管造成的碎米比一台普通提升机造成的碎米都要多。为了减少碎米的现象,可在溜管底部的接头拐弯处设有一个一头封闭的三通,溜管的物料将封闭处填满后,高处下来的料就直接冲击在填充料上,来减慢物料的冲击速度,以此减少碎米。但一是封闭处的物料需经常清理,否则物料容易发霉变质,使用不方便,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二是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碎米率的大米加工用溜管。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大米加工用溜管,它包括溜管,溜管的进料口处设有缓冲落料装置,所述的缓冲落料装置包括由二块横板与二块纵板组成的筒体,横板上设有分料板,在分料板下部,纵板上设有挡料板,挡料板与分料板交错设置,用于转接分料板上的滑落物料;在挡料板下部,横板上设有缓冲板,用于转接挡料板上的滑落物料。本实用新型为缓慢了物料的下降速度,所述的缓冲板的表面为波浪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板沿物料下降方向呈塔状安装在横板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料板呈“八”字形布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料板呈倒“八”字形布置。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使物料呈瀑布状散落下来,不再汇集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冲击力,物料速度能降低60%左右,碎米率能减少25%左右,以一年产大米20万吨计算,每年因此可减少的碎米约8000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2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0016]由图1、图2可知,一种大米加工用溜管,它包括溜管,溜管的进料口处设有缓冲落料装置,所述的缓冲落料装置包括由二块横板与二块纵板组成的筒体4,横板上设有分料板 1,在分料板1下部,纵板上设有挡料板2,挡料板2与分料板1交错设置,用于转接分料板1 上的滑落物料;在挡料板2下部,横板上设有缓冲板3,用于转接挡料板2上的滑落物料。本实用新型为缓慢了物料的下降速度,所述的缓冲板3的表面为波浪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料板1呈“八”字形布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料板2呈倒“八”字形布置。本实用新型筒体4上设有清理门5,本实施例清理门5安装在纵板上,以方便清理缓冲板3上的杂物。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物料从进料口进入筒体4内,通过“八”字形分料板1使物料分成三个方向往下流动并相应减速,经分料板1往下流动的物料经挡料板2转接后,再一次改变流动方向,同时,也降低了流动速度。最后经挡料板2转接后的物料与分料板2中间流下的物料一起均勻散落在多层缓冲板3上(本实施例为三层,缓冲板3由小到大,从上到下呈梯状安装在横板上),从而缓慢了物料的下降速度。实施例2 由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板3沿物料下降方向呈塔状安装在横板上。本实施例缓冲板3为三层,缓冲板3由小到大,从上到下安装在横板上。余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1.一种大米加工用溜管,它包括溜管,其特征是溜管的进料口处设有缓冲落料装置,所述的缓冲落料装置包括由二块横板与二块纵板组成的筒体G),横板上设有分料板(1),在分料板(1)下部,纵板上设有挡料板0),挡料板( 与分料板(1)交错设置,用于转接分料板(1)上的滑落物料;在挡料板( 下部,横板上设有缓冲板(3),用于转接挡料板(2)上的滑落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加工用溜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板(3)的表面为波浪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加工用溜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板C3)沿物料下降方向呈塔状安装在横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大米加工用溜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料板(1)呈 “八”字形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大米加工用溜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挡料板(2)呈倒“八”字形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减少碎米率的大米加工用溜管,它包括溜管,其特征是溜管的进料口处设有缓冲落料装置,所述的缓冲落料装置包括由二块横板与二块纵板组成的筒体(4),横板上设有分料板(1),在分料板(1)下部,纵板上设有挡料板(2),挡料板(2)与分料板(1)交错设置,用于转接分料板(1)上的滑落物料;在挡料板(2)下部,横板上设有缓冲板(3),用于转接挡料板(2)上的滑落物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物料呈瀑布状散落下来,不再汇集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冲击力,物料速度能降低60%左右,碎米率能减少25%左右,以一年产大米20万吨计算,每年因此可减少的碎米约8000吨。
文档编号B65G11/00GK201971384SQ20112009784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6日
发明者张正国, 杨卫华, 樊富强 申请人:口口香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