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加工用储料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010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米加工用储料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米加工用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大米加工用储料仓。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米的加工工艺中,一般为对稻谷进行烘干去湿、除杂,采用砻谷机进行谷壳分离,谷糙分离筛进行谷糙分离,再经碾米机碾米、分级后得白米,最后对白米进行抛光、色选、分级处理、成品包装。在砻谷、碾米工序,出来的白米温度较高,如果直接送入抛光机抛光,一是外表感观不好,二是碎米率高,出米率低,三是因为水分较高,保质期较短,仅为一至四个月。如采用堆包自然凉米,费时费工,工效低,成本高;或采用凉米箱、流化床、风凉器等设备凉米,则凉米时间短,降温快,米粒容易爆腰,碎米率也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储料仓白米均勻降温的大米加工用储料仓,以降低大米加工中的碎米率,提高大米的保质期。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大米加工用储料仓,它包括仓体,仓体顶端设有进料口,底端设有出料口,在仓体下部设有与风机连接的通风口, 仓体内设有与通风口连接的风管,风管上设有通风孔,其尺寸为(10 15) mm χ (0. 8 1.0) mm,并在风管上成网状分布,风机通过风管、通风孔对储料仓内的白米进行通风冷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机为对储料仓吸风冷却的吸风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管在仓体内均勻布置,所述的风管在仓体内呈“山”形水平布置。本实用新型仓体内设有与进料口连接的进料管,进料管的管壁上开有出料孔。本实用新型的出料孔在进料管的管壁上均勻布置。本实用新型的出料口处设有电脑控制的自动配米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在砻谷、碾米后利用储料仓凉米,降低了碎米率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保质期可长达三个月至六个月,产品质量稳定,同时可利用储料仓配米,使产品品种更加丰富,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可知,一种大米加工用储料仓,它包括仓体3,仓体3顶端设有进料口 1,底端设有出料口 6,在仓体3下部设有与风机连接的通风口 5,仓体3内设有与通风口 5连接的风管4,风管4上设有通风孔,其尺寸为(10 15) mm χ (0. 8 1.0) mm (本实施例为10 mm X1.0 mm),并在风管4上成网状分布,风机通过风管4、通风孔对储料仓内的白米进行通风冷却。本实用新型为使储料仓内白米的温度均勻下降,所述的风机为对储料仓吸风冷却的吸风机。本实施例选用一个风机控制三个储料仓(本实施例每个仓容为80吨),所选风机为4-72型,其全压为2554Pa 1670Pa,流量为5712m3小时 10560 m3/小时。所述的风机为吸风机。本实用新型为使仓体3内白米的温度均勻下降,所述的风管4在仓体3内均勻布置,本实施例风管4在仓体3内呈“山”形水平布置。本实用新型为防止进料时白米结板,影响出料口 6的出料,并保证冷却效果,仓体内设有与进料口 1连接的进料管,进料管的管壁上开有出料孔2,出料孔2在进料管的管壁上均勻布置。本实用新型在砻谷、碾米后,将白米经进料口 1送入储料仓通风冷却至室温,为使储料仓内白米的温度均勻下降,所述的通风冷却为对储料仓采用吸风冷却,降温速率控制在0. 50C /小时 2V /小时(本实施例为1°C /小时)。本实用新型进料时,白米从进料管上的多个出料孔2进入储料仓。进料时白米不结板,保证了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增加凉米工序后,将储料仓内的米温降到室温,为后道抛光工序提供了质量保证,降低了碎米率,同时以利大米的长期贮存,提高了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根据稻谷的品种特性、外观及口感配制成所需产品。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储料仓的个数设置为2个 8个(本实施例为6个),在每个储料仓下部出料口 6处设置有电脑控制的自动配米器,对2个 6个(本实施例为2个)储料仓内的白米按比例进行配制。即一个储料仓的白米为湘晚籼13号,比例为70 %,另一个储料仓的白米为湘晚籼11号,比例为30 %。将混配好的白米进行抛光、色选、分级处理、成品包装。即进行三次抛光、三次色选,二次分级后送入成品仓分类包装。因为湘晚籼13号口感好,带香味,但是米质软;而湘晚籼11号米质硬,粒形与湘晚籼13号类似,两者相配后,软硬适中,口感好,外观好。本实用新型增加配米工序后,丰富了产品的品种,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同时在保证口感、粒形的基础上,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由于在凉米工序中,凉米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将配米工序设在凉米工序后,由于储料仓为2个-8个,且仓容大,使工序得到了很好地衔接,实现白米后续精加工工序的连续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大米加工用储料仓,它包括仓体(3),仓体(3)顶端设有进料口(1),底端设有出料口( 6 ),其特征是在仓体(3 )下部设有与风机连接的通风口( 5 ),仓体(3 )内设有与通风口 (5)连接的风管(4),风管(4)上设有通风孔,其尺寸为(10 15)mm χ (0. 8 1. 0)mm,并在风管(4)上成网状分布,风机通过风管(4)、通风孔对储料仓内的白米进行通风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加工用储料仓,其特征是所述的风机为对储料仓吸风冷却的吸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加工用储料仓,其特征是所述的风管(4)在仓体(3)内均勻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米加工用储料仓,其特征是所述的风管(4)在仓体(3)内呈“山”形水平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加工用储料仓,其特征是仓体内设有与进料口(1)连接的进料管,进料管的管壁上开有出料孔(2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米加工用储料仓,其特征是出料孔(2)在进料管的管壁上均勻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大米加工用储料仓,其特征是出料口 (6 )处设有电脑控制的自动配米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对储料仓白米均匀降温的大米加工用储料仓,以降低大米加工中的碎米率,提高大米的保质期,它包括仓体(3),仓体(3)顶端设有进料口(1),底端设有出料口(6),其特征是在仓体(3)下部设有与风机连接的通风口(5),仓体(3)内设有与通风口(5)连接的风管(4),风管(4)上设有通风孔,其尺寸为(10~15)㎜×(0.8~1.0)㎜,并在风管(4)上成网状分布,风机通过风管(4)、通风孔对储料仓内的白米进行通风冷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砻谷、碾米后利用储料仓晾米,降低了碎米率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保质期可长达三个月至六个月,产品质量稳定,同时可利用储料仓配米,使产品品种更加丰富,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文档编号B65D88/54GK202006971SQ20112009784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6日
发明者张正国, 杨卫华, 樊富强 申请人:口口香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