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有叉槽口的集装箱底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2827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面有叉槽口的集装箱底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底框架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四面有叉槽口的集装箱底框架。
背景技术
一般集装箱的底框架只在侧面有一对或两对平行的叉槽,只能从两个方向由叉车叉起集装箱移动,而要从与其互相垂直的另外两个方向由叉车叉起集装箱就不可能,需要移动叉车,改变叉车与集装箱的相对位置才可以完成。这就使得用叉车搬运集装箱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集装箱底框架结构的缺点,提出一种四面有叉槽口的集装箱底框架,使其便于叉车从各方向进行叉举作业。本实用新型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四面有叉槽口的集装箱底框架,包括有钢地板9、两个平行的底侧梁6,两个互相平行的侧面叉槽槽钢5贯通地焊接在两个底侧梁6 的叉槽口间,其特征在于侧面叉槽槽钢5将另一对与其垂直的端面叉槽槽钢分割成端面叉槽槽钢后段4、端面叉槽槽钢中段7和端面叉槽槽钢前段8。侧面叉槽槽钢5的每个侧面开有两个缺口,端面叉槽槽钢后段4、端面叉槽槽钢中段7和端面叉槽槽钢前段8从缺口中贯通连接。侧面叉槽槽钢5、端面叉槽槽钢后段4、端面叉槽槽钢中段7和端面叉槽槽钢前段 8的每个叉槽通道中,以及底侧梁6的叉槽口,焊有叉槽底板3。本实用新型优点是该集装箱底框架的四面有叉槽口,便于叉车从各方向进行叉举作业;结构简单和易于制造,便于推广使用。

图1是一种小型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四面有叉槽口的集装箱底框架结构示意图,其中部分零件被拆分开。图3是将图2由下向上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一个小型集装箱1,其下面是一个四面有叉槽口的集装箱底框架2。图2和3中,集装箱的底框架2,由两个平行的底侧梁6、一个钢地板9、数个叉槽底板3、两个侧面叉槽槽钢5、以及与其垂直的两个端面叉槽槽钢后段4、两个端面叉槽槽钢中段7和两个端面叉槽槽钢前段8组成。侧面叉槽槽钢5是贯通地焊接在两个底侧梁6的叉槽口间,并将另一对端面叉槽槽钢分割成端面叉槽槽钢后段4、端面叉槽槽钢中段7和端面叉槽槽钢前段8三段。侧面叉槽槽钢5的每个侧面开有两个缺口以保证端面叉槽槽钢的贯通,端面叉槽槽钢中段7焊在两个侧面叉槽槽钢5之间,并与缺口对齐,端面叉槽槽钢后段4焊在靠近后端的侧面叉槽槽钢5的后面并与缺口对齐,端面叉槽槽钢前段8焊在靠近前端的侧面叉槽槽钢5的前面并与缺口对齐。每个叉槽槽钢都是用钢板压制成的并具有同样的下面两端带外翻边的草帽形截面形状和同样截面尺寸,外翻边提高了底框架零件间的连接强度。每个叉槽通道中除叉槽口外,中间有一处或多处焊有叉槽底板3以提高叉槽侧壁的强度。钢地板9焊接在断面叉槽槽钢后段4、断面叉槽槽钢中段7、断面叉槽槽钢后段 8和侧面叉槽槽钢5的上面和两个底侧梁6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四面有叉槽口的集装箱底框架,包括有钢地板(9)、两个平行的底侧梁(6),两个互相平行的侧面叉槽槽钢(5)贯通地焊接在两个底侧梁(6)的叉槽口间,其特征在于侧面叉槽槽钢(5)将另一对与其垂直的端面叉槽槽钢分割成端面叉槽槽钢后段(4)、端面叉槽槽钢中段(7 )和端面叉槽槽钢前段(8 )。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有叉槽口的集装箱底框架,其特征在于侧面叉槽槽钢 (5)的每个侧面开有两个缺口,端面叉槽槽钢后段(4)、端面叉槽槽钢中段(7)和端面叉槽槽钢前段(8 )从缺口中贯通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有叉槽口的集装箱底框架,其特征在于侧面叉槽槽钢 (5)、端面叉槽槽钢后段(4)、端面叉槽槽钢中段(7)和端面叉槽槽钢前段(8)的每个叉槽通道中,以及底侧梁(6 )的叉槽口,焊有叉槽底板(3 )。
专利摘要四面有叉槽口的集装箱底框架是一种集装箱底框架结构的改进。包括有钢底板9、两个平行的底侧梁6,两个互相平行的侧面叉槽槽钢5贯通地焊接在两个底侧梁6的叉槽口间,其特征在于侧面叉槽槽钢5将另一对与其垂直的端面叉槽槽钢分割成端面叉槽槽钢后段4、端面叉槽槽钢中段7和端面叉槽槽钢前段8。优点是该集装箱底框架的四面有叉槽口,便于叉车从各方向进行叉举作业;结构简单和易于制造,便于在集装箱制造业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B65D90/20GK202072182SQ201120157299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7日
发明者金继华 申请人:青岛金黄海集装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