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转载点的输送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677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转载点的输送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输送带系统。
背景技术
输送带又叫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 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皮带输送机在农业、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广泛用于输送各种固体块状和粉料状物料或成件物品,输送带能连续化、高效率、大倾角运输,输送带操作安全,输送带使用简便,维修容易,运费低廉,并能缩短运输距离,降低工程造价,节省人力物力。对于密度较高且运输距离较远的的物料,普遍采用多级输送带接力式输送,以延长单级输送带的使用寿命,降低建造成本。普通的输送带接力输送,为了不使物料流失,后一级输送带尾端一般需延伸至前一级输送带下部;由于受载点设有挡料板等部件,因此需要预留出较大的空间,则导致卸载点与受载点之间的落差较大。落差大不但会导致物料尘埃增大,污染环境,对操作者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对受载点的输送带和滚筒造成较大的冲击,影响其使用寿命;同时,这种冲击会使输送带跑偏,影响其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输送带系统进行改进,可减小前一级输送带总成的卸载点与后一级输送带总成受载点之间的落差,减小物料尘埃,利于保护环境和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同时,减小物料对受载点的冲击,延长输送带及滚筒的使用寿命,并防止输送带跑偏。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转载点的输送带系统,可减小前一级输送带总成的卸载点与后一级输送带总成受载点之间的落差,减小物料尘埃,利于保护环境和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减小物料对受载点的冲击,延长输送带及滚筒的使用寿命, 并防止输送带跑偏。本实用新型的带转载点的输送带系统,包括顺序设置的输送带总成,所述输送带总成包括输送带、卸载滚筒和机尾滚筒,输送带总成还包括改向滚筒I和改向滚筒II,所述改向滚筒I位于受载点,后一级输送带总成机尾滚筒位于前一级输送带总成下部且其中心线与改向滚筒I中心线的中垂连线向斜下方倾斜,所述改向滚筒II位于受载点下部将卸料后输送带引导至绕过机尾滚筒。进一步,所述后一级输送带的受载点与前一级输送带总成卸载点高度差小于等于 0. 25 米;进一步,所述输送带的受载点位于输送带两侧分别设有挡料板;进一步,所述机尾滚筒设置于机尾架延伸至前一级输送带总成下部的端部;进一步,所述机尾滚筒以可沿物料输送方向位置可调的方式设置于机尾架;进一步,所述机尾架设有条形槽,所述机尾滚筒的滚筒轴穿过条形槽设置于机尾架,并通过螺纹配合旋于滚筒轴两端的螺母固定;进一步,所述条形槽内设置有用于对滚筒轴限位的卡槽;进一步,前一级输送带总成的下部设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同时接触于前一级输送带总成卸料后输送带和输送带总成的输送带上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带转载点的输送带系统,采用向斜下方倾斜的机尾滚筒,让出部分安装空间,则可降低前一级输送带总成的卸载点与后一级输送带总成受载点之间的落差,减小物料尘埃,利于保护环境和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减小物料对受载点的冲击,延长输送带及滚筒的使用寿命,并防止输送带跑偏;设备改进工作量小,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机尾滚筒与机尾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机尾滚筒与机尾架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带转载点的输送带系统,包括顺序设置的输送带总成,所述输送带总成包括输送带3、卸载滚筒7和机尾滚筒1,由于每个输送带总成的结构均相同,因而零部件通用,图中所表示的标记也具有通用性;输送带总成还包括改向滚筒I 6和改向滚筒114,所述改向滚筒I 6位于受载点,后一级输送带总成机尾滚筒1位于前一级输送带总成8下部且其中心线与改向滚筒I 6中心线的中垂连线向斜下方倾斜,所述改向滚筒114位于受载点下部将卸料后输送带引导至绕过机尾滚筒1。本实施例中,所述后一级输送带的受载点与前一级输送带总成卸载点高度差小于等于0. 25米;本实施例等于0. 2米,具有较小的落差,保证防尘效果并减小冲击。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的受载点位于输送带两侧分别设有挡料板5 ;防止物料下落流失,并影响输送带系统的正常运行。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尾滚筒1设置于机尾架2延伸至前一级输送带总成8下部的端部;改造成本低,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尾滚筒1以可沿物料输送方向位置可调的方式设置于机尾架 2 ;可根据物料种类的不同需要调整倾斜度,利于进一步增大安装空间和范围,具有使用灵活性。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尾架2设有条形槽21,所述机尾滚筒1的滚筒轴11穿过条形槽21设置于机尾架2,并通过螺纹配合旋于滚筒轴两端的螺母固定;采用条形槽结构,便于调整安装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条形槽21内设置有用于对滚筒轴限位的卡槽22 ;卡槽22与螺母一起起到较好的限位效果,防止滑移。本实施例中,前一级输送带总成8的下部设有刮料板9,所述刮料板9同时接触于前一级输送带总成8卸料后输送带和输送带总成的输送带3上表面;刮料板9不但起到刮除余料的作用,还能阻止后一级输送带的物料下滑。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带转载点的输送带系统,包括顺序设置的输送带总成,所述输送带总成包括输送带、卸载滚筒和机尾滚筒,其特征在于输送带总成还包括改向滚筒I和改向滚筒II,所述改向滚筒I位于受载点,后一级输送带总成的机尾滚筒位于前一级输送带总成下部且其中心线与改向滚筒I中心线的中垂连线向斜下方倾斜,所述改向滚筒II位于受载点下部将卸料后输送带引导至绕过机尾滚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载点的输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一级输送带的受载点与前一级输送带总成卸载点高度差小于等于0. 25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转载点的输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受载点位于输送带两侧分别设有挡料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转载点的输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滚筒设置于机尾架延伸至前一级输送带总成下部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转载点的输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滚筒以可沿物料输送方向位置可调的方式设置于机尾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转载点的输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架设有条形槽,所述机尾滚筒的滚筒轴穿过条形槽设置于机尾架,并通过螺纹配合旋于滚筒轴两端的螺母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转载点的输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内设置有用于对滚筒轴限位的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转载点的输送带系统,其特征在于前一级输送带总成的下部设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同时接触于前一级输送带总成卸料后输送带和输送带总成的输送带上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转载点的输送带系统,包括顺序设置的输送带总成,输送带总成包括输送带、卸载滚筒和机尾滚筒,输送带总成还包括改向滚筒I和改向滚筒II,所述改向滚筒I位于受载点,后一级输送带总成的机尾滚筒位于前一级输送带总成下部且其中心线与改向滚筒I中心线的中垂连线向斜下方倾斜,改向滚筒II位于受载点下部将卸料后输送带引导至绕过机尾滚筒;本实用新型采用向斜下方倾斜的机尾滚筒,让出部分安装空间,则可降低卸载点与受载点之间的落差,减小物料尘埃,利于保护环境和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减小物料对受载点的冲击,延长输送带及滚筒的使用寿命,并防止输送带跑偏;设备改进工作量小,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文档编号B65G45/14GK202107304SQ20112017156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6日
发明者曾利奎, 李云松 申请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