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478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上料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烧结反应器用上料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粉煤灰和硫酸铵混合制取氧化铝的生产工艺中,烧结工序烧结反应器的上料和布料问题很难解决,存在不能连续上料的问题,同时,布料时混合物料的厚度和宽度无法保证,混合物料不能达到很好的混合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烧结反应器上料不连续、以及布料混合物料的宽度、厚度无法保证,影响混合物料混合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烧结反应器用的上料布料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料布料装置,包括箱体、 推料器和驱动装置,所述箱体顶部开口,其底部一侧设有下料口,所述推料器包括推杆和推板,所述推杆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推板,所述推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推板设置在箱体内部,并将箱体分割为两部分, 其中一部分为料槽,其对应箱体底部的下料口,将混合物料置于下料口上方的料槽内,驱动装置带动推杆运动,推杆带动推板往复运动,从而使得混合物料以下料口的宽度大小平摊在烧结反应器的环形或盘形物料托板上,烧结反应器的环形或盘形物料托板旋转过程中, 完成连续上料。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进一步的,所述推板为V形结构,且该V形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箱体设有下料口的一侧。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推板为V形结构,利于物料集中,且保证该推板在反复推料时不会带物料拉回至始端。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进一步的,所述推杆连接在所述推板背对该V形结构开口方向的一侧,且在所述推杆和所述推板之间设有加固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加固装置为三角形加固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推料器的V形推板采用三角形加固块加固处理,使得推料器更加坚固,能承受较高的重力和推力。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下料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布料厚度的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控制布料厚度的装置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安装在所述下料口下方,且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边缘高于第二挡板的下边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下料口处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下边缘高低不同,两块挡板下边缘的高度差决定了布料的厚度,其中,第一挡板位于第二挡板顺着烧结反应器环形或盘形物料托板旋转方向的一侧,根据布料需要调整两块挡板下边缘的高度差,即可调控物料分布厚度。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一端连接在所述推料器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下料口内,且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侧表面紧密贴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推料器上固定刮板,随着推料器往复运动,刮板沿第一挡板的侧表面往复运动,用于刮除粘结在第一挡板上的黏粘性混合物料,可以连续下料,使得下料布料畅通,下料口不被堵塞。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进一步的,所述刮板为L形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刮板为L形结构,使得粘结在第一挡板前后的混合物料均可刮除,不留死角。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口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下料口大小的调节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下料口上设置调节装置,根据下料布料的需求可通过调节装置扩大或缩小下料口的大小,根据下料口的大小可控制物料的分布情况,即可调控物料的分布宽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上料布料装置可连续上料,并控制布料混合物料的宽窄和厚度,提高混合物料混合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料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推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用于控制布料厚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料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虚线部分表示的是该装置内部结构透视线;图2为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推料器的结构意图,图3中虚线部分表示的是该装置内部结构透视线;图4为用于控制布料厚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虚线部分表示的是该装置内部结构透视线。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上料布料装置,包括箱体1、推料器、驱动装置和刮板4,箱体1顶部开口,其底部一侧设有下料口 11,推料器包括推杆21和推板22,推杆21 —端连接驱动装置,另一端连接推板22,推板22设置在箱体1内部,并将箱体1分割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料槽,其对应箱体1底部的下料口 11,将混合物料置于下料口 11上方的料槽内,环形或盘形烧结反应器启动,驱动装置带动推杆21运动,推杆21带动推板22往复运动,从而使得混合物料以下料口 11的宽度大小平摊在烧结反应器的环形或盘形物料托板上,烧结反应器的环形或盘形物料托板旋转过程中,完成连续上料。推板22为V形结构,且该V形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箱体1设有下料口的一侧。推板22为V形结构,利于物料集中,且保证该推板22在反复推料时不会带物料拉回至始端。推杆21连接在推板22背对该V形结构开口方向的一侧,且在推杆21和推板22 之间设有加固装置23。该加固装置23为三角形加固块。推料器的V形推板22采用三角形加固块加固处理,使得推料器更加坚固,能承受较高的重力和推力。箱体1的下料口 11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布料厚度的装置。如图4所示,上述用于控制布料厚度的装置包括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安装在下料口 11下方,且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相互平行,第一挡板31的下边缘高于第二挡板32的下边缘。下料口 11处的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的下边缘高低不同,即第二挡板32的下边缘到环形或盘形物料托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挡板31的下边缘到环形或盘形物料托板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一挡板31位于第二挡板32顺着烧结反应器环形或盘形物料托板旋转方向的一侧,在烧结反应器的环形物料托板旋转时,第二挡板31到托板的距离与两块挡板的高度差之和即为布料的厚度,第二挡板32与托板之间距离不变,则两块挡板下边缘的高度差就决定了布料的厚度,根据布料需要调整两块挡板下边缘的高度差,即可调控物料分布厚度。刮板4为L形结构,其一端连接在推料器上,另一端设置在箱体1的下料口 11内, 且与第一挡板31的侧表面紧密贴合。在推料器上固定刮板4,随着推料器往复运动,刮板4 沿第一挡板31的侧表面往复运动,用于刮除粘结在第一挡板31上的黏粘性混合物料,可以连续下料,使得下料布料畅通,下料口 11不被堵塞。刮板4为L形结构,使得粘结在第一挡板31前后的混合物料均可刮除,不留死角。下料口 11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下料口大小的调节装置,根据下料布料的需求可通过调节装置扩大或缩小下料口 11的大小,根据下料口 11的大小可控制物料的分布情况, 即可调控物料的分布宽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上料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推料器和驱动装置,所述箱体顶部开口,其底部一侧设有下料口,所述推料器包括推杆和推板,所述推杆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推板,所述推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为V形结构,且该 V形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箱体设有下料口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料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连接在所述推板背对该V形结构开口方向的一侧,且在所述推杆和所述推板之间设有加固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料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装置为三角形加固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下料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布料厚度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料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控制布料厚度的装置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安装在所述下料口下方,且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边缘高于第二挡板的下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一端连接在所述推料器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下料口内,且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侧表面紧密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上料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为L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上料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下料口大小的调节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料布料装置,包括箱体、推料器和驱动装置,所述箱体顶部开口,其底部一侧设有下料口,所述推料器包括推杆和推板,所述推杆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推板,所述推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推杆做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推板在所述箱体内做直线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上料布料装置可连续上料,并控制布料混合物料的宽窄和厚度,提高混合物料混合效果。
文档编号B65G47/82GK202201485SQ201120263910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
发明者张开元 申请人:北京世纪地和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