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带式导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084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步带式导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物料装袋包装生产中的辅助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导正包装袋满袋位置的同步带式导入装置,属于化工、食品行业产品的全自动包装输送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工、食品行业自动包装生产过程中,颗粒物料可以是直径ImnTlOmm的粒料(如聚丙烯粒料)或小于Imm的粉料(如纯碱粉料)。包装袋的形式根据形状一般采用枕式、M式;包装袋材料一般为涂膜塑料编织袋(单层)、牛皮纸复合袋和内衬塑料膜编织袋(双层)。颗粒物料经过生产、装袋、输送、包装缝包等自动化生产过程,最终完成。现有技术中,全自动包装机生产线系统上没有导入装置,灌满颗粒物料的包装袋在输送的初始段无法得到一定的固定和缓冲,包装袋满袋直接进入输送机输送,满袋很难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满袋位置的不稳定又会影响到后续包装袋口缝包工序,缝包的质量不高,影响到包装袋的美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导正包装袋满袋位置的同步带式导入装置,其结构巧妙合理,一方面能在包装袋导入的初始段起到固定和缓冲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将满袋送入缝包系统的准确位置,起到导入和定位的作用。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同步带式导入装置,包括安装在整体框架上的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夹住满袋并将满袋导入缝包系统的夹持输送机构,所述夹持输送机构安装在支板上,夹持输送机构具有夹持满袋和输送满袋两个动作,其中的夹持满袋动作依靠夹持驱动机构实现,输送满袋动作依靠输送驱动机构实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 右支架、左支架、右从动带轮组件、右主动带轮组件、右同步带、左从动带轮组件、左主动带轮组件和左同步带;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支板底部的两端,右支架两端分别吊挂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前端,左支架两端分别吊挂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后端,右支架与左支架可在夹持驱动机构驱动下相向靠近或反向远离,实现夹持或张开动作; 所述右支架底部的一端安装有右从动带轮组件,右支架底部的另一端安装有右主动带轮组件,右从动带轮组件和右主动带轮组件上套装有右同步带;所述左支架底部的一端安装有左从动带轮组件,左支架底部的另一端安装有左主动带轮组件,左从动带轮组件和左主动带轮组件上套装有左同步带;所述右主动带轮组件和左主动带轮组件通过输送驱动机构驱动,分别带动右同步带和左同步带运动,实现输送动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支架顶部的一端通过第一右悬挂板和第一右关节轴承吊挂在第一连接板的前端,右支架顶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右悬挂板和第二右关节轴承吊挂在第二连接板的前端;左支架顶部的一端通过第一左悬挂板和第一左关节轴承吊挂在第一连接板的后端,左支架顶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左悬挂板和第二左关节轴承吊挂在第二连接板的后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从动带轮组件包括第一右轴承座、右从动轴和右从动带轮,第一右轴承座安装在右支架底部的一端,右从动轴安装在第一右轴承座内,右从动带轮安装在右从动轴上;所述右主动带轮组件包括第二右轴承座、右主动轴和右主动带轮,第二右轴承座安装在右支架底部的一端,右主动轴安装在第二右轴承座内,右主动带轮安装在右主动轴上;所述右同步带套装在右从动带轮和右主动带轮上;所述左从动带轮组件包括第一左轴承座、左从动轴和左从动带轮,它们的组装方式与左从动带轮组件相同;所述左主动带轮组件包括第二左轴承座、左主动轴和左主动带轮,它们的组装方式与左主动带轮组件相同;所述左同步带套装在左从动带轮和左主动带轮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支座、左气缸、左杆端关节轴承、右气缸和右杆端关节轴承,气缸支座固定在支板底部,左气缸缸体尾端铰接在气缸支座上,左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左杆端关节轴承与左支架连接;右气缸缸体尾端铰接在气缸支座上,右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右杆端关节轴承与右支架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右主动轴和左主动轴;所述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安装驱动带轮;所述右主动轴包括右上主动轴和右下主动轴,右上主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支承安装在支板上,右上主动轴上端安装有同步带轮,该同步带轮与驱动带轮通过同步带传动,在右上主动轴上安装有右传动齿轮;所述右下主动轴通过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安装在右支架上,右上主动轴下端与右下主动轴上端通过右万向联轴器连接传动,所述的右主动带轮安装在右下主动轴上;所述左主动轴包括左上主动轴和左下主动轴,左上主动轴的安装方式与右上主动轴相同,左上主动轴上安装有左传动齿轮,左传动齿轮与右传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左下主动轴采用相同的安装方式安装在左支架上,左上主动轴下端与左下主动轴上端通过左万向联轴器连接传动,所述的左主动带轮安装在左下主动轴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带轮和同步带轮上装有防护罩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从动带轮组件和右从动带轮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检测包装袋满袋是否进入或离开导入位置的接近开关。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的同步带合拢夹住满袋,在包装袋导入的初始段起到固定和缓冲的作用;由于支架及同步带的长度比较长,因而当包装袋宽度误差很大时也能很容易把满袋夹住,对于包装袋质量的要求比较低。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同步带的转动将包装袋满袋按同步带的运动轨迹整齐有序的输出,将满袋送入缝包系统的准确位置,起到导入和定位的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去防护罩壳后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1中的B-B向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 一第一左轴承座、2—左同步带、3—左从动带轮、4一右同步带、5—右从动带轮、6—左从动轴、7—右从动轴、8—第一右轴承座、9 一第一右悬挂板、10—第一连接板、11 一气缸支座、12—驱动带轮、13—同步带、14一同步带轮、15—第一轴承座、 16—右传动齿轮、17—右上主动轴、18—左上主动轴、19一右万向联轴器、20—第二连接板、 21—第二右关节轴承、22—右下主动轴、23—第二轴承座、24—左杆端关节轴承、25—第三轴承座36—第四轴承座、27—左支架、观一右支架、四一左气缸、30—右气缸、31—右杆端关节轴承、32—左传动齿轮、33 —电机减速机、34—支板、35—左下主动轴、36—接近开关、 37—第二左轴承座、38—左主动带轮、39—右主动带轮、40—第二右悬挂板、41 一第二右轴承座、42—防护罩壳、43—第一右关节轴承、44一第一左关节轴承、45—第一左悬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带式导入装置用于导正包装袋满袋的位置,其包括用于夹住满袋并将满袋导入缝包系统的夹持输送机构,所述夹持输送机构具有夹持满袋和输送满袋两个动作,其中的夹持满袋动作依靠夹持驱动机构实现,其在包装袋导入的初始段起到固定和缓冲的作用;其中的输送满袋动作依靠输送驱动机构实现,其能够将满袋送入缝包系统的准确位置,起到导入和定位的作用。如图1所示,所述夹持输送机构主要由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20、右支架28、 左支架27、右从动带轮组件、右主动带轮组件、右同步带4、左从动带轮组件、左主动带轮组件和左同步带2组成;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20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板34底部的两端, 右支架观两端分别吊挂在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20的前端,左支架27两端分别吊挂在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20的后端,右支架观与左支架27可在夹持驱动机构驱动下相向靠近或反向远离,实现夹持或张开动作;所述右支架观底部的一端安装有右从动带轮组件,右支架观底部的另一端安装有右主动带轮组件,右从动带轮组件和右主动带轮组件上套装有右同步带4 ;所述左支架27底部的一端安装有左从动带轮组件,左支架27底部的另一端安装有左主动带轮组件,左从动带轮组件和左主动带轮组件上套装有左同步带2 ; 所述右主动带轮组件和左主动带轮组件通过输送驱动机构驱动,分别带动右同步带4和左同步带2运动,实现输送动作。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右支架观和左支架27的吊挂方式具体如图1、图2所示,右支架观顶部的一端通过第一右悬挂板9和第一右关节轴承43吊挂在第一连接板10的前端, 右支架观顶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右悬挂板40和第二右关节轴承21吊挂在第二连接板20 的前端;左支架27顶部的一端通过第一左悬挂板45和第一左关节轴承44吊挂在第一连接板10的后端,左支架27顶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左悬挂板(在图1中与第二右悬挂板40前后重合)和第二左关节轴承(在图1中与第二右关节轴承21前后重合)吊挂在第二连接板 20的后端。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右从动带轮组件主要由第一右轴承座8、右从动轴7和右从动带轮5组成,第一右轴承座8安装在右支架观底部的一端,右从动轴7安装在第一右轴承座8内,右从动带轮5通过平键安装在右从动轴7上。所述右主动带轮组件主要由第二右轴承座41、右主动轴和右主动带轮39组成,第二右轴承座41安装在右支架观底部的一端,右主动轴安装在第二右轴承座41内,右主动带轮39通过平键安装在右主动轴上;所
6述右同步带4套装在右从动带轮5和右主动带轮39上。所述左从动带轮组件主要由第一左轴承座1、左从动轴6和左从动带轮3组成,它们的组装方式与左从动带轮组件相同;所述左主动带轮组件主要由第二左轴承座37、左主动轴和左主动带轮38,它们的组装方式与左主动带轮组件相同;所述左同步带2套装在左从动带轮3和左主动带轮38上。如图1、图2所示,所述夹持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支座11、左气缸四、左杆端关节轴承 M、右气缸30和右杆端关节轴承31,气缸支座11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板34底部,左气缸四缸体尾端铰接在气缸支座11上,左气缸四的活塞杆通过左杆端关节轴承M与左支架27 连接;右气缸30缸体尾端铰接在气缸支座11上,右气缸30的活塞杆通过右杆端关节轴承 31与右支架28连接。如图1、图2所示,所述输送驱动机构主要由电机减速机33、右主动轴和左主动轴组成;所述电机减速机33的输出轴上安装驱动带轮12 ;所述右主动轴包括右上主动轴17 和右下主动轴22,右上主动轴17通过第一轴承座15、第二轴承座23支承安装在支板34上, 右上主动轴17上端安装有同步带轮14,该同步带轮14与驱动带轮12通过同步带13传动, 在右上主动轴17上安装有右传动齿轮16 ;所述右下主动轴22通过第三轴承座25、第四轴承座26安装在右支架观上,右上主动轴17下端与右下主动轴22上端通过右万向联轴器 19连接传动,所述的右主动带轮39通过平键安装在右下主动轴22上;所述左主动轴包括左上主动轴18和左下主动轴35,左上主动轴18的安装方式与右上主动轴17相同,左上主动轴18上安装有左传动齿轮32,左传动齿轮32与右传动齿轮16啮合传动;所述左下主动轴35采用相同的安装方式安装在左支架27上,左上主动轴18下端与左下主动轴35上端通过左万向联轴器(在图1中与右万向联轴器19前后重合)连接传动,所述的左主动带轮 38通过平键安装在左下主动轴35上。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所述驱动带轮12和同步带轮14上装有防护罩壳42。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所述左从动带轮组件和右从动带轮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检测包装袋满袋是否进入或离开导入位置的接近开关36。所述左从动带轮组件和右从动带轮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接近开关36,用于检测包装袋满袋是否进入或离开导入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开始工作时,电机减速机33通电并带动驱动带轮12转动,驱动带轮12通过同步带13带动同步带轮14转动,同步带轮14带动右上主动轴17转动,右上主动轴17通过万向联轴器19带动右下主动轴22也转动,右下主动轴22带动右主动带轮39转动,右主动带轮39通过右同步带4带动右从动带轮5 —直转动。由于左上主动轴18与右上主动轴17 之间通过右传动齿轮16和左传动齿轮32啮合传动,当右上主动轴17转动时,左上主动轴 18也转动,依据相同的连接与传动结构,所述的左主动带轮38也同时通过左同步带2带动左从动带轮3—直转动。包装袋满袋通过小车沿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送入同步带式导入装置,当包装袋满袋到达导入位置时,接近开关36接通并通过电磁阀控制夹持驱动机构中的左气缸四和右气缸30动作,左气缸四和右气缸30驱动左支架27和右支架28合拢夹持住包装袋满袋; 左支架27上一直转动的左同步带2和右支架洲上一直转动的右同步带4合拢夹住满袋将其送出;当包装袋满袋离开导入位置时,接近开关36断开并通过电磁阀控制夹持驱动机构中的左气缸四和右气缸30反向动作,左支架27和右支架28张开,等待下一次动作,从而实现了包装袋满袋导入的循环过程。
权利要求1.同步带式导入装置,包括安装在整体框架上的支板(3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夹住满袋并将满袋导入缝包系统的夹持输送机构,所述夹持输送机构安装在支板(34)上, 夹持输送机构具有夹持满袋和输送满袋两个动作,其中的夹持满袋动作依靠夹持驱动机构实现,输送满袋动作依靠输送驱动机构实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式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20)、右支架(28)、左支架(27)、右从动带轮组件、右主动带轮组件、右同步带(4)、左从动带轮组件、左主动带轮组件和左同步带(2);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20)固定在支板(34)底部的两端,右支架(28)两端分别吊挂在第一连接板(10)、 第二连接板(20)的前端,左支架(27)两端分别吊挂在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20)的后端,右支架(28 )与左支架(27 )可在夹持驱动机构驱动下相向靠近或反向远离,实现夹持或张开动作;所述右支架(28)底部的一端安装有右从动带轮组件,右支架(28)底部的另一端安装有右主动带轮组件,右从动带轮组件和右主动带轮组件上套装有右同步带(4);所述左支架(27)底部的一端安装有左从动带轮组件,左支架(27)底部的另一端安装有左主动带轮组件,左从动带轮组件和左主动带轮组件上套装有左同步带(2);所述右主动带轮组件和左主动带轮组件通过输送驱动机构驱动,分别带动右同步带(4)和左同步带(2)运动,实现输送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带式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架(28)顶部的一端通过第一右悬挂板(9)和第一右关节轴承(43)吊挂在第一连接板(10)的前端,右支架(28) 顶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右悬挂板(40)和第二右关节轴承(21)吊挂在第二连接板(20)的前端;左支架(27)顶部的一端通过第一左悬挂板(45)和第一左关节轴承(44)吊挂在第一连接板(10)的后端,左支架(27)顶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左悬挂板和第二左关节轴承吊挂在第二连接板(20)的后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带式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从动带轮组件包括第一右轴承座(8)、右从动轴(7)和右从动带轮(5),第一右轴承座(8)安装在右支架(28)底部的一端,右从动轴(7)安装在第一右轴承座(8)内,右从动带轮(5)安装在右从动轴(7) 上;所述右主动带轮组件包括第二右轴承座(41)、右主动轴和右主动带轮(39),第二右轴承座(41)安装在右支架(28)底部的一端,右主动轴安装在第二右轴承座(41)内,右主动带轮(39)安装在右主动轴上;所述右同步带(4)套装在右从动带轮(5)和右主动带轮(39) 上;所述左从动带轮组件包括第一左轴承座(1)、左从动轴(6)和左从动带轮(3),它们的组装方式与左从动带轮组件相同;所述左主动带轮组件包括第二左轴承座(37)、左主动轴和左主动带轮(38),它们的组装方式与左主动带轮组件相同;所述左同步带(2)套装在左从动带轮(3)和左主动带轮(38)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带式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支座(11)、左气缸(29)、左杆端关节轴承(24)、右气缸(30)和右杆端关节轴承(31),气缸支座(11)固定在支板(34)底部,左气缸(29 )缸体尾端铰接在气缸支座(11)上,左气缸(29 ) 的活塞杆通过左杆端关节轴承(24 )与左支架(27 )连接;右气缸(30 )缸体尾端铰接在气缸支座(11)上,右气缸(30 )的活塞杆通过右杆端关节轴承(31)与右支架(28 )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带式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33)、右主动轴和左主动轴;所述电机减速机(33)的输出轴上安装驱动带轮(12);所述右主动轴包括右上主动轴(17)和右下主动轴(22),右上主动轴(17)通过第一轴承座(15)、第二轴承座(23)支承安装在支板(34)上,右上主动轴(17)上端安装有同步带轮 (14),该同步带轮(14)与驱动带轮(12)通过同步带(13)传动,在右上主动轴(17)上安装有右传动齿轮(16);所述右下主动轴(22)通过第三轴承座(25)、第四轴承座(26)安装在右支架(28)上,右上主动轴(17)下端与右下主动轴(22)上端通过右万向联轴器(19)连接传动,所述的右主动带轮(39)安装在右下主动轴(22)上;所述左主动轴包括左上主动轴(18) 和左下主动轴(35),左上主动轴(18)的安装方式与右上主动轴(17)相同,左上主动轴(18) 上安装有左传动齿轮(32),左传动齿轮(32)与右传动齿轮(16)啮合传动;所述左下主动轴 (35)采用相同的安装方式安装在左支架(27)上,左上主动轴(18)下端与左下主动轴(35) 上端通过左万向联轴器连接传动,所述的左主动带轮(38)安装在左下主动轴(35)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带式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带轮(12)和同步带轮(14)上装有防护罩壳(42)。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带式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从动带轮组件和右从动带轮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检测包装袋满袋是否进入或离开导入位置的接近开关(3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步带式导入装置,包括安装在整体框架上的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夹住满袋并将满袋导入缝包系统的夹持输送机构,所述夹持输送机构安装在支板上,夹持输送机构具有夹持满袋和输送满袋两个动作,其中的夹持满袋动作依靠夹持驱动机构实现,输送满袋动作依靠输送驱动机构实现。本实用新型利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的同步带合拢夹住满袋,在导入的初始段起到固定和缓冲的作用;由于支架及同步带的长度比较长,因而当包装袋宽度误差很大时也能很容易把满袋夹住,对于包装袋质量的要求较低。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步带的转动将包装袋满袋按同步带的运动轨迹整齐有序的输出,将满袋送入缝包系统的准确位置,起到导入和定位的作用。
文档编号B65B57/00GK202279279SQ201120385439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1日
发明者俞颖, 纪璐翊, 邹敏杰 申请人:无锡力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