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卷绕体及片状连结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543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卷绕体及片状连结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多张片连结而卷绕成辊卷状的片卷绕体、及将该片卷绕体包含的多张片的端部彼此连结的连结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连续制造的长条的树脂膜或纸等片通常绕着卷芯卷绕成辊卷状来收容。并且,在如此收容了片的片卷绕体中,有时采用如下的方法,即在卷绕于卷芯的片未满足规定长度时,在片的全长达到规定长度之前,在先绕着卷芯卷绕的片的终端部上连结另一片的始端部,并同时向卷芯卷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另外,近年来,薄壁化至膜状的玻璃膜也逐渐开发出来,与上述的树脂膜等片同样 地,采用将连续制造的长条的玻璃膜绕着卷芯卷绕成辊卷状而进行收容这样的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这种情况下,采用如下的方法,即在绕着卷芯卷绕的玻璃膜未满足规定长度时,在先绕着卷芯卷绕的玻璃膜的终端部上连结另一玻璃膜的始端部,而将玻璃膜的全长延长。另外,对于这种片卷绕体,有时例如以所谓辊对辊(Roll to Roll)方式实施规定的处理(例如,清洗 成膜 切断等)。并且,在片为玻璃膜等脆性材料时,以防止由脆性材料构成的片的破损为目的,有时在由脆性材料构成的片的端部上连结树脂片等由韧性材料构成的片(这种情况下,该片例如称为引导件)的端部,以该由韧性材料构成的片的终端部为排头而将片整体向执行辊对辊方式的装置内引导。因此,在片卷绕体中,既有前者那样将同种的片彼此连结的情况,也有后者那样将不同种的片彼此连结的情况。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7-239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32350号公报如上所述,在将多张片连结时,需要将在卷绕方向上相邻的2张片的端部彼此连结。作为该连结方法,列举有例如图9(a)及图9(b)所示,在使2张片100的端部彼此重合的状态下,以跨两方的片100的宽度方向大致整个区域的方式粘贴粘着带6的方法。然而,这种情况下,如图9(a)所示,若将2张片100的宽度方向中心线即使在稍微从同一直线偏离的状态下连结,则在卷绕该连结的片100时,也会发生不良情况。S卩,如图9(b)所示,在将连结的多张片100卷绕时,若以通过粘着带101粘贴的接合部为基准进行考虑,则以该接合部为中心,在卷绕方向的两侧相邻的2张片100上作用有相互分离的方向的张力。并且,当张力如此作用时,连结的2张片100的宽度方向中心线的错动被矫正,结果是接合部周边产生褶皱102,会发生片100的蛇行(宽度方向及厚度方向)或卷绕错动、以及片100的损伤·破损这样的不良情况。而且,在将连结的多张片100卷绕的中途,对片100进行切断或成膜等处理时,前述的褶皱102的发生成为处理不良的发生原因。此外,这种问题例如在片的端缘彼此相互对接的状态或隔开间隔而配置的状态下,以跨两方的片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或大致整个区域的方式粘贴粘着带的情况下,同样会发生。以上那样的问题若在使片的宽度方向中心线完全一致的状态下将两片连结则能够消除,但如此将两者连结的情况实质上不可能,因此不能算是实用的对策。因此,若图10所示,考虑了将相邻的2张片100的端部彼此隔开间隔配置,并以仅跨两方的片100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局部区域的方式挂设细的片状的连结体(以下,称为片 状连结体。)103,并将其两端部利用粘着带101粘贴。如此的话,在矫正两方的片100的宽度方向中心线的错动时,能够期待借助片状连结体103的扭转等变形来吸收片100产生的变形的效果。然而,这种情况下,在卷绕时作用于片100的张力局部地集中在形成有与片状连结体103接合的接合部(粘贴粘着带101的区域)的片100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局部区域,因此会发生片100的端部中的接合部周边容易产生褶皱102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其技术性课题是在将多张片连结而卷绕成辊卷状的片卷绕体中,尽量减少因卷绕时作用的张力而片产生褶皱这样的事态。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创立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片卷绕体,经由连结部将多张片的端部彼此连结,并卷绕成辊卷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由挂设在沿着卷绕方向相邻的2张片的端部之间的片状连结体构成,该片状连结体在卷绕方向的两端部具有与各片接合的宽幅的接合部,并且在卷绕方向的中间部具有比所述接合部窄幅的缩颈部。根据这种结构,在卷绕时即使张力作用于片而各片的宽度方向中心线的错动被矫正,片状连结体的窄幅的缩颈部也会积极地变形(例如,扭转变形),从而片自身不易发生不当的变形。而且,由于片状连结体具有宽幅的接合部,因此作用于各片的张力作用在片端部的宽度方向的大范围,该张力仅局部地作用在片端部的宽度方向的窄范围内而不易发生接合部周边形成褶皱这样的事态。而且,片端部通过片状连结体的宽幅的接合部预先增强而不易产生变形,因此能够尽量减少片的端部产生褶皱这样的事态。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创立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片卷绕体,经由连结部将多张片的端部彼此连结,并卷绕成棍卷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一体地形成在沿着卷绕方向相邻的2张片的端部的任一方,形成有该连结部的一方的片从卷绕方向的端部侧依次具有与另一方的片的端部接合的宽幅的接合部和比该接合部窄幅的缩颈部。S卩,若在沿着宽度方向相邻的片的任一方的端部一体地形成宽幅的接合部和窄幅的缩颈部,则如上述那样,能够享受到利用与片分体的片状连结体将片的端部彼此连结的情况同样的作用效果。在上述的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接合部的最大宽度为片的最大宽度的80%以上,所述缩颈部的最小宽度为片的最大宽度的5%以上且70%以下。S卩,接合部的最大宽度相对于片的最大宽度过小时,在张力作用于片的时刻,在片的宽度方向两侧可能会产生褶皱。而且,缩颈部的最小宽度相对于片的最大宽度过小时,缩颈部无法耐受将连结的片卷绕时作用的张力而可能发生断裂,当相对于片的最大宽度过大时,缩颈部的变形吸收效果下降而变形可能会波及到片。因此,接合部的最大宽度及缩颈部的最小宽度优选为上述数值范围,若在该数值范围内,则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片产生褶皱的事态,并可靠地防止缩颈部的断裂。在上述的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缩颈部具有从宽度最窄的最窄部逐渐沿着宽度方向扩大并同时向所述接合部侧相连的展幅部。即,作为片卷绕体,将连结的多张片卷绕时,通常利用隔开间隔排列的多根辊将连结的多张片沿着规定方向传送,并同时进行该卷绕工序(参照后述的图4)。因此,在沿着传送方向相邻的2根辊之间,片端部因自重而垂下,有时会发生该片的垂下部分与辊干涉这样的事态。因此,优选的是,如上述的结构那样,在连结部的缩颈部设置从最窄部逐渐沿着宽度方向扩大并同时向所述接合部侧相连的展幅部,并通过该展幅部来修正片端部的垂下。即,如此的话,随着片的传送,先于片的端部,展幅部逐渐扩大由辊支承的支承面积并同 时上行到辊上。并且,通过如此上行至辊的展幅部,将因自重而垂下的片的端部的大致整个 宽度顺畅地拉起到辊上,因此能够自动地修正片的端部的垂下。在上述的结构中,由所述连结部连结的多张片可以包括厚度300 μπι以下的玻璃膜。S卩,若为这种玻璃膜,则由于卷绕时产生的张力,在端部产生褶皱那样的发生变形的时刻容易带来破损。因此,在采用玻璃膜作为片时,能够尽量减少由于卷绕时作用的张力而产生的片的端部的褶皱这样的本申请发明的作用效果极其有益。这种情况下,所述玻璃膜的宽度方向两端面优选通过激光割断面构成。即,根据本申请发明,如上述那样,能够尽量减少由于卷绕时作用的张力而玻璃膜产生褶皱这样的事态。因此,若是本申请发明的经由连结部连结的多张玻璃膜,则对于该连结的多张玻璃膜能够准确地执行激光割断。因此,如上述的结构那样若通过激光割断面构成玻璃膜的宽度方向两端面,则能可靠地享受由激光割断得来的高强度的端面。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创立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片状连结体,挂设在2张片的端部之间,并将这2张片的端部彼此连结,其特征在于,在两端部具有与各片接合而形成宽幅的接合部的宽幅部,并且在所述宽幅部的相互之间具有比所述宽幅部窄幅的缩颈部。若使用具备这种结构的片状连结体,将多张片的端部连结而制作片卷绕体,则能同样地享受已述的作用效果。在上述的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缩颈部具有从宽度最窄的最窄部逐渐沿着宽度方向扩大并同时向所述宽幅部侧相连的展幅部。发明效果根据以上那样的本发明,在将多张片连结而卷绕成辊卷状的片卷绕体中,能够可靠地防止由于卷绕时作用的张力而片产生褶皱这样的事态。


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片卷绕体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I的片连结部的片状连结体与玻璃膜的接合方法的变形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I的片连结部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图I的片卷绕体的卷绕工序的一例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片卷绕体的片连结部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片卷绕体的片连结部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片卷绕体的片连结部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片卷绕体的片连结部的俯视图。图9(a)是用于说明以往的片卷绕体的问题点的图。
图9(b)是用于说明以往的片卷绕体的问题点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申请发明者等在本申请发明之前发明的片卷绕体的问题点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片卷绕体的立体图。该片卷绕体I将多张长条的玻璃膜g的端部彼此相互连结而延长,并将该连结的多张玻璃膜g向卷芯2的外周面卷绕成辊卷状。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玻璃膜g是厚度为300 μ m以下,例如通过溢流下拉法等下拉法而成形的玻璃,例如,利用在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等的平板显示器、有机EL照明、太阳能电池等中。在卷绕方向上相邻的2张玻璃膜g的端部彼此通过片状连结体3连结。该片状连结体3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等树脂膜形成。换言之,片状连结体3是具有挠性的韧性材料。详细而言,在卷绕方向上相邻的2张玻璃膜g的端部彼此隔开间隔配置,在该玻璃膜g的端部之间挂设上述的片状连结体3。该片状连结体3中,卷绕方向的两端部为宽幅的宽幅部4,卷绕方向的中间部为比宽幅部4窄幅的缩颈部5。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片状连结体3的两端部形成的各宽幅部4与玻璃膜g的端部重合的状态下,通过以跨宽幅部4和玻璃膜g的方式粘贴的粘着带(单面粘着带)6而与玻璃膜g接合。即,粘贴有粘着带6的区域作为接合部发挥功能。如此的话,片状连结体3的缩颈部5成为积极地变形的部位,因此在卷绕时即使张力作用于玻璃膜g而各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中心线的错动被矫正,片状连结体3的缩颈部5也会积极地变形,从而玻璃膜g自身不易发生不当的变形。而且,由于片状连结体3具有宽幅的接合部(与粘着带6对应的区域),因此作用于各玻璃膜g的张力作用在玻璃膜g的端部的宽度方向的大范围(宽度方向大致整个区域),该张力仅局部地作用在玻璃膜g的端部的宽度方向的窄范围内而不易发生接合部周边形成褶皱这样的事态。而且,玻璃膜g的端部通过片状连结体3的宽幅的接合部预先增强而不易产生变形,因此能够尽量减少玻璃膜g的端部产生的褶皱。片状连结体3与玻璃膜g的接合方法并不局限于在使片状连结体3的宽幅部4与玻璃膜g的端部重合的状态下以跨宽幅部4和玻璃膜g的方式粘贴单面粘着带6的方法,也可以将宽幅部4与玻璃膜g的端部的重合部通过双面粘着带或粘接剂粘贴、或利用热量进行熔敷。而且,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在玻璃膜g与片状连结体3的端缘彼此相互对接的状态或接近的状态下,以跨玻璃膜g和片状连结体3这双方的方式粘贴粘着带6的方法。
如图3所示,片状连结体3的缩颈部5具有从宽度最窄的最窄部5a逐渐沿着宽度方向扩大并同时向宽幅部4相连的展幅部5b。由此,在将连结的多张玻璃膜g卷绕的工序中,在传送玻璃膜g的辊间,即使玻璃膜g的端部因自重而垂下,先于玻璃膜g的端部,展幅部5b逐渐扩大由辊支承的支承面积并同时上行到辊上。并且,通过如此上行至辊的展幅部5b,将因自重而垂下的玻璃膜g的端部的大致整个宽度顺畅地拉起到辊上,因此能够自动地修正玻璃膜g的端部的垂下。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展幅部5b通过两端部侧从中央部侧向宽度方向外方侧倾斜的锥形而形成。并且,隔着最窄部5a而位于对角的锥形彼此位于同一直线上。如此形成在同一直线上的话,以最窄部5a为中心而作用于两侧的玻璃膜g上的张力的平衡变得良好,能够享受到片状连结体3通过后述的传送用的辊上时的举动稳定这样的优点。接下来,基于图3,说明片状连结体3的各部与玻璃膜g的尺寸关系的优选的形态。片状连结体3的缩颈部5的最窄部5a的宽度方向尺寸A优选为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尺寸a的5 70%,更优选为8 50%,最优选为10 20%。即,当最窄部5a的宽度·方向尺寸A过宽时,片状连结体3的扭转变形等产生的变形吸收效果减少,变形可能会波及到玻璃膜g。另一方面,当最窄部5a的宽度方向尺寸A过窄时,缩颈部5的最窄部5a可能无法耐受卷绕时作用的张力而发生断裂。因此,最窄部5a的宽度方向尺寸A优选为上述的数值范围,若为该范围内,则能够可靠地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片状连结体3的缩颈部5的展幅部5b的锥形所成的角B优选为90 150°,更优选为110 130°。即,当展幅部5b的锥形所成的角B过大时,展幅部5b对玻璃膜g的端部的垂下进行修正的功能可能会下降。另一方面,当展幅部5b的锥形所成的角B过小时,缩颈部5的两侧的凹陷变缓,缩颈部5产生的变形吸收效果可能会下降。因此,展幅部5b的锥形所成的角B优选为上述的数值范围,若在该范围内则能够可靠地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片状连结体3的宽幅部4的最大宽度方向尺寸C优选为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尺寸a的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即,当宽幅部4的最大宽度方向尺寸C过小时,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两侧垂下,可能会与辊发生接触。因此,宽幅部4的最大宽度方向尺寸C优选为上述的数值范围,若在该范围内则能够可靠地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宽幅部4的最大宽度方向尺寸C的上限值也可以超过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尺寸a的100%,但这种情况下,片状连结体3向片卷绕体I的宽度方向两侧溢出,因此从防止该溢出的观点出发,上限值优选为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尺寸a的100%以下。而且,如后述那样,在利用激光割断将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切断时,上述的片状连结体3的宽幅部4的最大宽度方向尺寸C的数值范围优选在片状连结体3未跨激光割断的割断预定线的范围内进行适当调難
iF. O片状连结体3的卷绕方向尺寸D优选为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尺寸a的30 200 %。即,当片状连结体3的卷绕方向尺寸D过大时,为了将片状连结体3安装在玻璃膜g的端部,而需要宽阔的作业空间。另一方面,当片状连结体3的卷绕方向尺寸D过小时,通过缩颈部5无法将变形吸收干净,而变形可能也会波及玻璃膜g。因此,片状连结体3的卷绕方向尺寸D优选为上述的数值范围,若在该范围内,则能够可靠地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片状连结体3的缩颈部5的最窄部5a的卷绕方向尺寸E优选为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尺寸a的5 100%。即,当最窄部5a的卷绕方向尺寸E过大时,为了将片状连结体3安装在玻璃膜g的端部,需要宽阔的作业空间。另一方面,当最窄部5a的卷绕方向尺寸E过小时,无法充分确保缩颈部5的变形吸收区域的面积,变形可能也会波及玻璃膜g。因此,最窄部5a的卷绕方向尺寸E优选为上述的数值范围,若在该范围内则能够可靠地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片状连结体3的宽幅部4的卷绕方向尺寸F优选为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尺寸a的O 10%。即,当宽幅部4的卷绕方向尺寸F过大时,玻璃膜g与片状连结体3之间会发生扭转,玻璃膜g可能会产生褶皱。因此,宽幅部4的卷绕方向尺寸F优选为上述的数值范围,若在该范围内则能够可靠地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片状连结体3的宽幅部4与玻璃膜g的重合部的卷绕方向尺寸G优选为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尺寸a的O 5%。S卩,当宽幅部4与玻璃膜g的重合部的卷绕方向尺寸G过大时,例如,根据通过单面粘着带形成接合部等的接合形态的不同,有时玻璃膜g的端部会垂 下而可能与辊发生接触。因此,宽幅部4与玻璃膜g的重合部的卷绕方向尺寸G优选为上述的数值范围,若在该范围内则能够可靠地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粘贴有粘着带6的接合部的宽度方向尺寸H优选为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尺寸a的80 100%。S卩,当接合部的宽度方向尺寸H过小时,玻璃膜g的接合部周边可能会产生褶皱。而且,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两侧会垂下而可能与辊发生接触。因此,接合部的宽度方向尺寸H优选为上述的数值范围,若在该范围内则能够可靠地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接下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片卷绕体I的制造工序的一例。如图I所示,片卷绕体I在卷芯2的外周面上卷绕由片状连结体3连结的多张玻璃膜g而制作。如图4所示,利用多根辊7将由片状连结体3连结的多张玻璃膜g沿着规定方向传送并同时进行该玻璃膜g的卷绕工序。并且,在图外的传送方向最下游,依次卷绕多张玻璃膜g,来制作片卷绕体I。另一方面,在传送方向的最上游侧,配置连续地成形玻璃膜g的成形装置,或配置将预先成形后的玻璃膜g卷绕的另一片卷绕体。在此,在前者的情况下,在成形过程中利用辊等把持机构把持并牵引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因此在宽度方向两端部可能存在因与把持机构的接触造成的看不见的微小伤痕。因此,需要将形成与把持机构接触的接触部的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作为不要部gb而切断。而且,在后者的情况下,在从上游侧另外配置的片卷绕体卷出的玻璃膜g上形成上述的与把持机构接触的接触部时,需要将该接触部作为不要部gb而切断,而且,即使在接触部已经被切断等而不存在时,若大于产品的要求尺寸,则也需要将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作为不要部gb而切断。因此,在图4所示的卷绕工序中,在玻璃膜g的传送路径上,通过割断装置8,将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不要部gb切断,将该切断的不要部gb向下方折弯并同时使其从有效部ga的轨道远离,进行废弃处置。此时,片状连结体3以收纳在由玻璃膜g的割断预定线X划分的有效部ga内的方式配置。该割断装置8具备从玻璃膜g的上方侧照射激光束L而实施局部加热的加热机构9 ;从表面侧向由该加热机构9加热后的加热区域H喷射冷却水W的冷却机构10。由此,由加热机构9加热的加热区域H及由冷却机构10冷却的冷却区域C伴随着玻璃膜g的传送而在玻璃膜g的割断预定线X上移动,沿着割断预定线X作用有热应力。在割断预定线X的前端部预先形成有未图示的初始龟裂,因所述热应力而该初始龟裂沿着割断预定线X发展,将玻璃膜g割断。此时,由于片状连结体3的作用,即使张力作用于玻璃膜g,褶皱也难以进入玻璃膜g,因此对于玻璃膜g能够准确地执行激光割断。因此,经由这种割断工序而制作的片卷绕体I包含的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两端面成为因激光割断而产生且成为破损原因的微小裂纹少的高强度面。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片卷绕体的连结部的俯视图。该第二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结部的不同之处在于,片状连结体3的将最窄部5a与宽幅部4之间连结的展幅部5b不是锥形状而由凸曲线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展幅部5b也可以由凹曲线形成。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片卷绕体的连结部的俯视图。该第三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结部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片状连结体3的展幅部5b, 而对于片状连结体3将宽幅部4与窄幅部(最窄部)5a直接连结。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片卷绕体的连结部的俯视图。该第四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连结部的不同之处在于,使仅由窄幅部5a和宽幅部4构成的片状连结体3的宽幅部4整体与玻璃膜g的端部重合而进行接合。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片卷绕体的连结部的俯视图。该第五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连结部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是将玻璃膜g彼此连结而是将一体形成有连结部的树脂膜11与玻璃膜g连结。详细而言,树脂膜11在卷绕方向的端部具有形成与玻璃膜g的端部接合的接合部的宽幅的宽幅部12,并且在该宽幅部12附近的局部区域具有比宽幅部12窄幅的缩颈部13。如此即使将连结部一体地形成于树脂膜11,也能够同样地减少玻璃膜g产生褶皱的事态。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未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而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经由片状连结体3而将玻璃膜g彼此连结的情况,但也可以经由片状连结体3而将玻璃膜与树脂膜、或将树脂膜彼此连结。另外,也可以利用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任一形态,在片卷绕体I包含的片(玻璃膜g等)的卷绕方向的始端部和终端部上连结树脂膜,并使用该树脂膜作为向辊对辊装置内引导时的引导件。符号说明I 片卷绕体2 卷芯3 片状连结体4 宽幅部5 缩颈部5a 最窄部5b 展幅部6 粘着带7 辊8 割断装置
9加热机构10冷却机构11树脂膜 12宽幅部13缩颈部g玻璃膜
权利要求
1.一种片卷绕体,经由连结部将多张片的端部彼此连结且卷绕成辊卷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由片状连结体构成,该片状连结体挂设在沿着卷绕方向相邻的两张片的端部之间, 该片状连结体在卷绕方向的两端部具有与各片接合的宽幅的接合部,并且在卷绕方向的中间部具有比所述接合部窄幅的缩颈部。
2.一种片卷绕体,经由连结部将多张片的端部彼此连结且卷绕成辊卷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一体地形成在沿着卷绕方向相邻的两张片的端部中的任一方上,且形成有该连结部的一方的片从卷绕方向的端部侧依次具有与另一方的片的端部接合的宽幅的接合部、及比该接合部窄幅的缩颈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片卷绕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的最大宽度为片的最大宽度的80 100%,所述缩颈部的最小宽度为片的最大宽度的5 70%。
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卷绕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缩颈部具有展幅部,该展幅部从宽度最窄的最窄部沿着宽度方向逐渐扩大并同时朝向所述接合部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I 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卷绕体,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连结部连结的多个片中包含厚度300 μ m以下的玻璃膜。
6.根据权利要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卷绕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膜的宽度方向两端面通过激光割断面来构成。
7.一种片状连结体,挂设在两张片的端部之间并将这两张片的端部彼此连结,其特征在于, 在两端部具有与各片接合而形成宽幅的接合部的宽幅部,并且在所述宽幅部的相互之 间具有比所述宽幅部窄幅的缩颈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状连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缩颈部具有展幅部,该展幅部从宽度最窄的最窄部沿着宽度方向逐渐扩大并同时朝向所述宽幅部侧相连。
全文摘要
在多张玻璃膜(g)的端部之间挂设片状连结体(3),将玻璃膜(g)的端部彼此连结,将该连结的多张玻璃膜(g)卷绕,由此制作片卷绕体(1)。并且,在利用于该片卷绕体(1)的片状连结体(3)在卷绕方向的两端部具有用于形成与玻璃膜(g)接合的宽幅的接合部的宽幅部(4),在卷绕方向的中间部具有比宽幅部(4)窄的缩颈部(5)。
文档编号B65H18/28GK102892695SQ20118002367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
发明者长谷川义德, 安达弘, 森弘树, 鉴继薰, 猪饲直弘 申请人: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