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小颗粒油页岩与块状油页岩混合干馏炼油方法及包裹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697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裹小颗粒油页岩与块状油页岩混合干馏炼油方法及包裹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页岩干馏炼油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包裹小颗粒油页岩与块状油页岩混合干馏炼油方法及包裹袋,在不改变现有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或固体热载体回转干馏工艺的前提下,能够使<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也能用于干馏炼油。
背景技术
世界油页岩资源很丰富,其矿藏遍及各地,但其分布并不均衡。根据已有的统计, 共计37个国家的探明油页岩储量总和换算成页岩油约4000多亿吨,超过世界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的1700亿吨。美国油页岩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换算成页岩油高达3000多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70%以上。我国油页岩探明储量换算成页岩油约400多亿吨。
现有的油页岩干馏装置通常只能用于8-85 mm的油页岩块料,而对于在采矿、运输、破碎过程中产生的20%左右的< 8 mm的油页岩小颗粒料,国内外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处理一是采用新型干馏设备,这种新型干馏设备能够实现< 20 mm的油页岩进行干馏炼油,如抚顺矿业集团引进澳大利亚ATP油页岩干馏设备,年处理油页岩量60万吨,但设备投资超过17亿元人民币,投入与收益严重不成比例,而且该干馏设备的技术尚不成熟, 油收率低,仅为63-90%。二是采用粘结剂将<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制成油页岩球技术在国内外已有很多报道,但从实验和实际制球经试用证明,现成球的热稳定性差,一般粘结剂在 300°C高温下很难不分解,而油页岩干馏最佳温度为550°C,而制成油页岩球在500°C就会彭胀破碎,影响炉内的热传导,改变了炉内的热循环,影响干馏效果,油收率,制作油页岩球成球率低,成本高,缺少实际应用价值。三是采用堆弃,现有20%左右的<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不能进入干馏炉中进行干馏炼油,通常的处理方法为堆弃,不仅造成油页岩资源的浪费,堆弃放置还占用了大片的土地,而且污染环境。
迄今尚未见有关用包裹袋装入<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装入<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与块状油页岩混合干馏炼油方法的文献报道和实际实用。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提供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果的难题,能够使<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也能用于现有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或固体热载体回转干馏工艺进行干馏炼油,能够更有效的利用资源,经济效益高, 环保效果好的一种包裹小颗粒油页岩与块状油页岩混合干馏炼油方法;并提供上述方法使用的能够放置<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透气性好,耐高温、耐火的包裹袋。
实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裹小颗粒油页岩与块状油页岩混合干馏炼油方法,采用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其特征是在8-85 mm的块状油页岩中混入用若干个包裹袋装的<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所述若干个包裹袋装的<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的总重量占干馏油页岩总重量的20-30%。
实现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裹小颗粒油页岩与块状油页岩混合干馏炼油方法,采用固体热载体回转干馏工艺,其特征是在8-85 mm的块状油页岩中混入用若干个包裹袋装的<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所述若干个包裹袋装的<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的总重量占干馏油页岩总重量的20-30%。
实现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裹袋,其特征是它包括中碱玻璃纤维布、无碱玻璃纤维布、石棉纤维布、陶瓷纤维布的至少一种纤维布制成的开口包裹袋,包裹袋内装入<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后,袋口缝纫封口。
所述的包裹袋为金属网制成。
本发明包裹小颗粒油页岩与块状油页岩混合干馏炼油方法的优点体现在不改变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或固体热载体回转干馏工艺,只是在油页岩配料工序中,在8-85 mm的块状油页岩中混入用若干个包裹袋装的<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 所述若干个包裹袋装的<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的总重量占干馏油页岩总重量的20-30%,就能利用现有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或固体热载体回转干馏工艺实现油页岩干馏炼油,油收率为90%以上,能够更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利于环保。
本发明的包裹袋采用中碱玻璃纤维布、无碱玻璃纤维布、石棉纤维布、陶瓷纤维布的至少一种纤维布制成的开口包裹袋,包裹袋内装入<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后,袋口缝纫封口 ;或者金属网制成,包裹袋透气性好,耐高温、耐火,使包裹袋中装入<8 mm的适量小颗粒油页岩,袋口缝纫封口后,便成为整体,而包裹袋装<8 mm的适量小颗粒油页岩成袋的分散于8-85 mm的块状油页岩中,不影响透气性,因此,干馏效果佳,油收率高。


图1为包裹袋结构示意图。
图2为<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装包裹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裹小颗粒油页岩与块状油页岩混合干馏炼油方法,不改变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或固体热载体回转干馏工艺,只是在油页岩配料工序中, 在8-85 mm的块状油页岩中混入用若干个包裹袋装的<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所述若干个包裹袋装的<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的总重量占干馏油页岩总重量的20-30%。
本发明包裹袋结构如图1所示,包裹袋包括中碱玻璃纤维布、无碱玻璃纤维布、石棉纤维布、陶瓷纤维布的至少一种纤维布制成的开口包裹袋,包裹袋内装入<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后,袋口缝纫封口。还可采用金属网制成。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包裹袋为Φ70Χ120 mm。如图2所示,采用自动装袋机进行装袋,设置若干个料仓1,包裹袋2套装在料仓1下料口上,在料仓1的下料口设置有气动电磁阀4控制气动夹袋机构3夹持包裹袋2,气动电磁阀4控制料仓1下料量、且将料仓1中<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定量装入包裹袋2内,然后, 气动电磁阀4控制气动夹袋机构3松夹,置于传送机5上、已装入<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包裹袋2送到缝袋机6对包裹袋2进行缝纫封口而完成装袋,再由传送机5输送装入干馏炉, 使装入<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包裹袋2与8-85 mm的块状油页岩混合,在干馏炉进行干馏炼油。
采用包裹袋能够使油页岩矿产的油页岩100%的利用,经规模试生产验证,包裹袋装的<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可替代<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成球技术,而且,干馏炼油效果和油收率更高;可不采用价格昂贵的国外生产的适用于< 20 mm的油页岩进行干馏,采用现有的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或固体热载体回转干馏工艺,就能够实现总重量占干馏油页岩总重量的20-30%包裹袋装的<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与8-85 mm块状油页岩混合进行干馏炼油, 且油收率提高25-35%。吨处理费用低,每吨综合费用不超过50元,其中原料费25元,人工费5元,电费10元,设备折旧费3元,其它不可预见费5元。
利用本发明的包裹小颗粒油页岩与块状油页岩混合干馏炼油方法,经6个月的试生产,收效良好,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和达到了所述的效果。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为一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过创造性劳动的复制和改进,均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裹小颗粒油页岩与块状油页岩混合干馏炼油方法,采用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其特征是在8-85 mm的块状油页岩中混入用若干个包裹袋装的<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 所述若干个包裹袋装的<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的总重量占干馏油页岩总重量的20-30%。
2.一种包裹小颗粒油页岩与块状油页岩混合干馏炼油方法,采用固体热载体回转干馏工艺,其特征是在8-85 mm的块状油页岩中混入用若干个包裹袋装的< 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所述若干个包裹袋装的<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的总重量占干馏油页岩总重量的 20-30%ο
3.一种包裹袋,其特征是它包括中碱玻璃纤维布、无碱玻璃纤维布、石棉纤维布、陶瓷纤维布的至少一种纤维布制成的开口包裹袋,包裹袋内装入<8 mm的小颗粒油页岩后, 袋口缝纫封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裹袋,其特征是所述的包裹袋为金属网制成。
全文摘要
一种包裹小颗粒油页岩与块状油页岩混合干馏炼油方法,其特点是不改变现有的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或固体热载体回转干馏工艺,只是在油页岩配料工序中,在8-85㎜的块状油页岩中混入用若干个包裹袋装的<8㎜的小颗粒油页岩,若干个包裹袋装的<8㎜的小颗粒油页岩的总重量占干馏油页岩总重量的20-30%,就能利用现有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或固体热载体回转干馏工艺实现油页岩干馏炼油,油收率为90%以上,能够更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利于环保。包裹袋采用中碱玻璃纤维布、无碱玻璃纤维布、石棉纤维布、陶瓷纤维布的至少一种纤维布制成的开口包裹袋,包裹袋内装入<8㎜的小颗粒油页岩后,袋口缝纫封口;或者金属网制成。
文档编号B65D30/06GK102559224SQ2012100597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陆诗波 申请人:陆诗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