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头戴耳机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1877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头戴耳机包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头戴耳机包装。
背景技术
头戴耳机由左右耳麦、左右支臂、头戴和咪杆及讯号线插头组成。耳机的整体重量多集中在左右耳麦上,且耳机的各部分形状很不规则,所以在包装中很难固定。目前,对头戴耳机的包装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将耳机固定在一个吸塑壳内,再由一些辅助方式,如捆扎线、捆带等进行捆绑式固定后,装入包装盒内。这种包装方式的缺点是在拆卸时较为繁琐,且在运输中捆带会对耳机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第二种,将耳机由一个吸塑壳整体包住,背面用纸卡或纸板辅助固定。此种方式的缺点是耳机的整体被吸塑罩住后,耳机的颜色及光泽度会被包装掩盖,且此种包装方式对耳机的保护性较弱。第三种,耳机被上下吸塑壳固定住后,装入无视窗的包装盒中,此种包装方式不能让消费者更直观的看到耳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头戴耳机包装,此新型头戴耳机包装组装及拆卸方便,耳机固定牢固,保护性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头戴耳机包装,包括下壳和设于下壳外部的外盒,所述下壳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耳机的左右耳麦、左右支臂和头戴的第一凹槽,所述下壳用于放置所述头戴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下壳用于放置所述左右耳麦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头戴耳机包装还包括第一上壳和第二上壳,所述第一上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卡合的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上壳上还设有与所述耳机的头戴相适配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上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卡合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上壳上还设有与所述耳机的左右耳麦相适配的第四凹槽。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下壳上还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耳机的咪杆的第二凹槽。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盒设有用于透视所述耳机的视窗。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壳未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两侧均设有观察窗。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观察窗的形状与所述视窗相适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头戴耳机包装的下壳上设有用于放置耳机的左右耳麦、左右支臂和头戴的第一凹槽,还设有定位孔,第一上壳和第二上壳上均设有与定位孔卡合的定位销,且第一上壳上还设有与耳机的头戴相适配的第三凹槽,第二上壳上设有与耳机的左右耳麦相适配的第四凹槽;由于第一上壳与下壳之间、第二上壳与下壳之间均是采用定位销卡合,耳机可以通过下壳、第一上壳和第二上壳共同固定,且下壳与第一上壳和第二上壳之间通过定位孔与定位销连接,进一步的强化了固定效果,不仅能将耳机牢固的固定,防止了在运输及展示过程中因晃动而对耳机造成的损伤,对耳机的保护性强,且组装和拆卸方便。[0010]由于下壳上还设有用于放置耳机的咪杆的第二凹槽,使得咪杆可以很方便的固定。由于外盒设有用于透视耳机的视窗,消费者可以通过视窗对耳机进行观察,使得耳机得到充分的展示。由于下壳未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两侧均设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形状与视窗相适配,使耳机得到了进一步的最大程度的展示。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头戴耳机包装与现有的新型头戴耳机包装相比对耳机的保护性强,可保护耳机在运输及展示过程中不被损伤,且组装及拆卸方便,还可使耳机得到充分的展示。

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右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上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右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上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右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流程图;图8是图7的右视图;图中1、下壳,10、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第一定位孔,13、第二定位孔,14、观察窗,2、第一上壳,20、第一定位销,21、第三凹槽,3、第二上壳,30、第二定位销,31、第四凹槽,4、耳机,40、咪杆,5、外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如图I、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共同所示,一种新型头戴耳机包装,包括下壳I和设于下壳I外部的外盒5,下壳I上设有用于放置耳机4的左右耳麦、左右支臂和头戴的第一凹槽10,下壳I用于放置头戴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孔12,下壳I用于放置左右耳麦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孔13 ;头戴耳机包装还包括第一上壳2和第二上壳3,第一上壳2上设有两个与第一定位孔12卡合的第一定位销20,第一上壳2上还设有与耳机4的头戴相适配的第三凹槽21 ;第二上壳3上设有两个与第二定位孔13卡合的第二定位销30,第二上壳3上还设有与耳机4的左右耳麦相适配的第四凹槽31。下壳、第一上壳和第二上壳均为吸塑工艺制得。由于第一上壳2与下壳I之间、第二上壳3与下壳I之间均是采用定位销卡合,耳机可以通过下壳I、第一上壳2和第二上壳3共同固定,且下壳I与第一上壳2和第二上壳3之间通过定位孔与定位销连接,进一步的强化了固定效果,不仅能将耳机4牢固的固定,防止了在运输及展示过程中因晃动而对耳机造成的损伤,对耳机的保护性强,且组装和拆卸方便。下壳I上还设有用于放置耳机4的咪杆的第二凹槽11,使得咪杆40可以很方便的固定。[0026]外盒5设有用于透视耳机4的视窗,视窗由透明材料制得,即可保护耳机4,消费者又可以通过视窗对耳机4进行观察,使得耳机4得到充分的展示。下壳I未设有第一定位孔12和第二定位孔13的两侧均设有观察窗14,且观察窗14的形状与视窗相适配,使耳机4得到了进一步的最大程度的展示。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流程如图7和图8共同所示,首先将耳机4的左右耳麦、左右支臂和头戴放置到下壳I的第一凹槽10内,再将咪杆40放置到第二凹槽11内;然后将第一上壳2和第二上壳3与下壳I扣合,使耳机4得到固定;最后将固定好的耳机4连同下壳I、第一上壳2和第二上壳3 —起放入外盒5内即可。要从包装中取出耳机4时,只需要将耳机4连同下壳I、第一上壳2和第二上壳3 —起从外盒5内取出,将第一上壳2和第二上壳3从下壳I上去除,将咪杆40从第二凹槽11中取出,然后将下壳I倒扣,即可轻松的将耳机4取出。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新型头戴耳机包装,包括下壳和设于所述下壳外部的外盒,所述下壳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耳机的左右耳麦、左右支臂和头戴的第一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用于放置所述头戴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下壳用于放置所述左右耳麦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头戴耳机包装还包括第一上壳和第二上壳,所述第一上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卡合的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上壳上还设有与所述耳机的头戴相适配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上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卡合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上壳上还设有与所述耳机的左右耳麦相适配的第四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头戴耳机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上还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耳机的咪杆的第二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头戴耳机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设有用于透视所述耳机的视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头戴耳机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未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两侧均设有观察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头戴耳机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的形状与所述视窗相适配。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头戴耳机包装,涉及耳机包装技术领域,包括下壳和设于下壳外部的外盒,下壳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耳机的左右耳麦、左右支臂和头戴的第一凹槽,下壳用于放置头戴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孔,下壳用于放置左右耳麦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孔;头戴耳机包装还包括第一上壳和第二上壳,第一上壳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卡合的第一定位销,第一上壳上还设有与耳机的头戴相适配的第三凹槽;第二上壳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卡合的第二定位销,第二上壳上还设有与耳机的左右耳麦相适配的第四凹槽。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头戴耳机包装对耳机的保护性强,可保护耳机在运输及展示过程中不被损伤,且组装及拆卸方便,还可使耳机得到充分的展示。
文档编号B65D75/28GK202728891SQ20122038452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李瑞芳 申请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