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移动皮带机落料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2224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料移动皮带机落料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移动皮带机落料口结构。
背景技术
原上料设备移动皮带机落料口采用原始的垂直落料方式,如图1所示,在长廊上料皮带机(MDQ1\JQ1)固定运送方向(南一北)运送煤炭货物时,由于落料方向为垂直落料,在煤炭接触大皮带机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且此外力没有固定方向,长时间连续作业会导致长廊堆场皮带机经常出现跑偏情况。严重时导致物料撒漏、回程皮带带料较多。从而必须停止作业,人力清扫,影响生产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设备中技术结构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型上料移动皮带机落料口结构,以利于减少物料在下降过程中对长廊大皮带机的冲击力,减少皮带跑偏现象的出现次数,降低运送成本提高生产作业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料移动皮带机落料口结构,该上料移动皮带机方形落料口装设在长廊皮带机传送带的上方,其中所述方形落料口的一面开口设置为与长廊皮带机传送带运料方向同侧的侧开口,在所述方形落料口的一面开口之外的另三面下方均设有缓冲接料板。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使用该上料移动皮带机落料口结构,有效防止了长廊大皮带机跑偏、固定落料方向及角度。大幅减少物料下落对长廊皮带机的冲击力。经过长时间的测试,长廊皮带机跑偏次数显著降低,回程带料、清料的现象明显减少。这样既节省了运送成本,也提高了送料效率。

图1是已有垂直落料移动皮带机落料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皮带机落料口结构示意图。图中1、侧开口 2、缓冲接料板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的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移动皮带机落料口结构加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移动皮带机落料口结构,该上料移动皮带机方形落料口装设在长廊皮带机传送带的上方,所述方形落料口的一面开口设置为与长廊皮带机传送带运料方向同侧的侧开口 1,在所述方形落料口的一面开口之外的另三面下方均设有缓冲接料板2。所述缓冲接料板2均向落料口内侧倾斜,倾斜角为45°。[0013]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移动皮带机落料口结构功能是这样实现的该上料移动皮带机落料口装设在长廊皮带机传送带的上方,运送的货料通过移动皮带机输送到长廊大皮带上,在通过落料口时,大部分货料先洒落在三面都是内倾角为45°的缓冲接料板2上,而后再落到皮带机传送带上,减少对皮带机传送带的冲击力。有效防止了长廊传送带跑偏。经过长时间的测试,长廊皮带机跑偏次数显著降低,回程带料、清料的现象明显减少。这样既节省了运送成本,也提高了送料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上料移动皮带机落料口结构,该上料移动皮带机方形落料口装设在长廊皮带机传送带的上方,其特征是所述方形落料口的一面开口设置为与长廊皮带机传送带运料方向同侧的侧开口( I ),在所述方形落料口的一面开口之外的另三面下方均设有缓冲接料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移动皮带机落料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接料板(2)均向落料口内侧倾斜,倾斜角为4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料移动皮带机落料口结构,该上料移动皮带机方形落料口装设在长廊皮带机传送带的上方,所述方形落料口的一面开口设置为与长廊皮带机传送带运料方向同侧的侧开口,在所述方形落料口的一面开口之外的另三面下方均设有缓冲接料板。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使用该上料移动皮带机落料口结构,有效防止了长廊大皮带机跑偏、固定落料方向及角度。大幅减少物料下落对长廊皮带机的冲击力。经过长时间的测试,长廊皮带机跑偏次数显著降低,回程带料、清料的现象明显减少。这样既节省了运送成本,也提高了送料效率。
文档编号B65G47/16GK202828857SQ2012203908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
发明者李增军, 刘林森, 车振东, 曹红强, 雷斌, 陈冰 申请人:天津港散货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