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194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下运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把物料从高处运送到低处的输送装置,由于其拥有可充分利用地形特征,减少设备投资等特点,因而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矿山的井下巷道、矿井地面运输系统、露天采矿场及选矿厂等多个领域。下运带式输送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两方面问题一是运输过程中会产生超速现象,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带式输送机失控,导致飞车事故发生;二是在工作过程中突然停电时如果制动系统不能快速响应,输送带上的物料会带动输送带下滑,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也会导致飞车事故发生。飞车除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外,还可能会造成人身伤亡。目前使用的下运带式输送机制动装置有两种一是盘式制动器,二是液粘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在制动时把带式输送机的动能完全转化为热能,制动时间过长时易导致制动盘温度升高,引起井下瓦斯爆炸;液粘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牛顿内摩擦定律,也就是在两个有相对移动速度的摩擦片之间,切应力与动力粘度和剪切速度成正比,与油膜厚度成反比。需要制动时,控制系统发出制动信号,控制器根据来自转速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液比例阀的油压变化,使活塞克服弹簧力的作用,推动主动摩擦片沿轴向移动,改变主动摩擦片与摩擦对偶盘之间的间隙,这样,根据实际速度与设定速度的差来改变油膜的厚度,从而达到制动的效果。液粘制动器虽然克服了盘式制动器温度无法控制的缺点,但它需要电气控制,在突然停电的工况下其制动时间无法自动控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能方便使下运带式输送机在超速和突然停电等工况下实现带式输送机安全、平稳减速或制动的要求,又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运转平稳等优点,同时造价低、维护方便的用于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系统,包括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轴、液粘制动器、推进油缸、液粘制动器轴、节流阀1、润滑油泵、压力油泵、带式输送机减速机高速轴、油箱和节流阀II ;其中液粘制动器的外壳体固定于地面,外摩擦片与液粘制动器的外壳体相联接,内摩擦片与液粘制动器轴通过花键联接,每两片外摩擦片间安装有碟形弹簧组,系统中还设置盘式制动器,其中盘式制动器制动盘与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轴通过联轴器联接,盘式制动器制动头通过机架固定于地面,液粘制动器轴通过联轴器与盘式制动器制动盘的轴联接;带式输送机减速机高速轴为双出轴,一端与电机或调速装置相联接,另一端通过通过联轴器与润滑油泵及压力油泵连接,润滑油泵与压力油泵为双联泵,其中润滑油泵出油口安装有溢流阀I,与溢流阀I并联安装有电磁换向阀I,润滑油泵出油口出油直接进入液粘制动器的摩擦片组进行润滑,使用过的润滑油通过液粘制动器上部润滑油回油管流回油箱,冷却器设置在润滑油回油管的管路上,对使用过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压力油泵的进油口安装有溢流阀II,与溢流阀II并联安装有电磁换向阀II,压力油泵出油口安装有液控换向阀III,液控换向阀III之后油路分成左右两路,左路安装电磁换向阀III,压力油泵出油经由电磁换向阀III通往盘式制动器制动头,在液控换向阀III和电磁换向阀III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分路,通过安装液控换向阀II及节流阀II与油箱连接,右路安装有减压阀,压力油泵出油经由减压阀通往液粘制动器的推进油缸,在液控换向阀III和推进油缸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分路,通过安装液控换向阀I及节流阀I与油箱连接。进一步,润滑油泵进油口与出油口分别安装有粗过滤器I和精过滤器I。进一步,压力油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安装有粗过滤器II和精过滤器II。在下运带式输送机工作过程中突然发生停电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系统中的电磁换向阀全部停电,润滑油泵提供的润滑油进入液粘制动器摩擦片组进行冷却,压力油泵出口压力控制出口处的液控换向阀接通油路,控制与节流阀相连的液控换向阀断开所在油路,同时提供压力油进入盘式制动器制动头和液粘制动器的推进油缸,一方面使制动头打开,即盘式制动器不工作,另一方面推动液粘制动器的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开始接合,起制动作用,液粘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把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润滑油带走,从而避免了因下滑速度过快而导致的瓦斯爆炸;当下等带式输送机速度减至一定程度后,系统压力会下降,盘式制动器制动头开始压紧制动盘,进一步对下运带式输送机进行制动,避免了飞车事故发生以及操作人员的伤亡,且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进一步提高了下运带式输送机用制动系统的可靠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轴,2、盘式制动器制动盘,3、盘式制动器制动头,4、液粘制动器,5、外摩擦片,6、内摩擦片,7、碟形弹簧组,8、推进油缸,9、液粘制动器轴,10、润滑油回油管,11、减压阀,12、溢流阀I,13、液控换向阀I,14、节流阀I,15、冷却器,16、电磁换向阀I,17、精过滤器I,18、润滑油泵,19、粗过滤器I,20、精过滤器11,21、压力油泵,22、粗过滤器II,23、带式输送机减速机高速轴,24、溢流阀II,25、电磁换向阀II,26、油箱,27、节流阀II,28、液控换向阀II,29、液控换向阀III,30、电磁换向阀I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系统,包括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轴1、液粘制动器4、推进油缸8、液粘制动器轴9、节流阀I 14、润滑油泵18、压力油泵21、带式输送机减速机高速轴23、油箱26和节流阀II 27 ;其中液粘制动器4的外壳体固定于地面,外摩擦片5与液粘制动器4的外壳体相联接,,内摩擦片6与液粘制动器轴9通过花键联接,每两片外摩擦片间安装有碟形弹簧组7,系统中还设置盘式制动器,其中盘式制动器制动盘2与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轴I通过联轴器联接,盘式制动器制动头3通过机架固定于地面,液粘制动器轴9通过联轴器与盘式制动器制动盘2的轴联接;带式输送机减速机高速轴23为双出轴,一端与电机或调速装置相联接,另一端通过通过联轴器与润滑油泵18及压力油泵21连接,润滑油泵18与压力油泵21为双联泵,其中润滑油泵18出油口安装有溢流阀I 12,与溢流阀I 12并联安装有电磁换向阀I 16,润滑油泵18出油口出油直接进入液粘制动器4的摩擦片组进行润滑,使用过的润滑油通过液粘制动器4上部润滑油回油管10流回油箱26,冷却器15设置在润滑油回油管10的管路上,对使用过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压力油泵21的出油口安装有溢流阀II 24,与溢流阀II 24并联安装有电磁换向阀II 25,压力油泵21出油口安装有液控换向阀III29,液控换向阀III29之后油路分成左右两路,左路安装电磁换向阀III 30,压力油泵21出油经由电磁换向阀III 30通往盘式制动器制动头3,在液控换向阀III 29和电磁换向阀III 30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分路,通过安装液控换向阀II 28及节流阀II 27与油箱26连接,右路安装有减压阀11,压力油泵21出油经由减压阀11通往液粘制动器4的推进油缸8,在液控换向阀III29和推进油缸8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分路,通过安装液控换向阀I 13及节流阀I 14与油箱26连接。在工作过程中,当下运带式输送机正常工作时,电磁换向阀I 16、电磁换向阀II 25、电磁换向阀III30均得电,润滑油泵18和压力油泵21卸载,同时盘式制动器自身配置的泵站提供的压力油也不会进入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当出现下运带式输送机超速或突然停电的情况时,电磁换向阀I 16、电磁换向阀II 25、电磁换向阀III 30均失电,润滑油泵18提供的润滑油进入液粘制动器4的摩擦片组,然后经润滑油回油管10流回油箱,回油箱之前经冷却器15进行冷却。压力油泵21提供的压力油首先使液控换向阀III 29所在的油路接通,液控换向阀I 13和液控换向阀II 28所在的油路断开,然后压力油分别进入盘式制动器制动头3的油缸和推进油缸8。进入盘式制动器制动头3油缸的压力油使盘式制动器制动头3保持打开状态,即盘式制动器不制动,进入推进油缸8的压力油推动外摩擦片5和内摩擦片6相互接合,实施制动。经实验证明,下运带式输送机速度超出正常速度越多,压力油泵21提供的压力油压力会越高,从而外摩擦片5和内摩擦片6相互接合越紧,即液粘制动器4提供的制动力矩越大,带式输送机速度下降会越快。当下运带式输送机速度降至一定程度时,压力油泵21提供的压力油压力降低,液粘制动器提供制动力矩开始减小,而盘式制动器制动头3开始压紧盘式制动器制动盘2对下运带式输送机进行制动,同时液控换向阀I 13和液控换向阀II 28接通所在油路,盘式制动器制动头3和推进油缸8内的油液流回油箱。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润滑油泵18进油口与出油口分别安装有粗过滤器I 19和精过滤器I 17,压力油泵21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也分别安装有粗过滤器II 22和精过滤器II 20。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润滑油泵18和压力油泵21长期工作之后,在进油口与出油口处会堆积不同程度的油渣和其它杂质,阻碍了正常的润滑油以及压力油的输送,增加了粗细过滤器之后,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对油渣和其它杂质进行过滤,从而保证润滑油以及压力油的输送通顺。同样,在润滑油泵18和压力油泵21的进油口与出油口增加过滤网或其它的过滤装置,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结合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运带式输送机使用液粘制动器4作为制动装置的同时,增加盘式制动器,结合润滑油泵18以及压力油泵21共同作用,保证了下运带式输送机在正常情况下和停电的情况下,都可以达到制动的效果,避免因制动失灵而出现的飞车事故发生,进一步提高了下运带式输送机用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系统,包括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轴(I)、液粘制动器(4)、推进油缸(8)、液粘制动器轴(9)、节流阀I (14)、润滑油泵(18)、压力油泵(21)、带式输送机减速机高速轴(23)、油箱(26)和节流阀II (27),液粘制动器(4)的外壳体固定于地面,外摩擦片(5)与液粘制动器(4)的外壳体相联接,内摩擦片(6)与液粘制动器轴(9) 通过花键联接;润滑油泵(18)与压力油泵(21)为双联泵,通过联轴器与带式输送机的减速机高速轴(23)相联接,润滑油泵(18)出油口安装有溢流阀I (12),润滑油泵(18)出油口与液粘制动器(4)的摩擦片组连接,液粘制动器(4)的摩擦片组通过液粘制动器(4)上部润滑油回油管(10)与油箱(26)连接,冷却器(15)设置在润滑油回油管(10)上,压力油泵(21) 的出油口安装有溢流阀II (24),压力油泵(21)的出油口与液粘制动器(4)的推进油缸(8) 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盘式制动器制动盘(2)和盘式制动器制动头(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制动盘(2)与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轴(I)通过联轴器联接,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制动头(3)通过机架固定于地面,液粘制动器轴(9)通过联轴器与盘式制动器制动盘2的轴联接; 所述的润滑油泵(18)出油口安装的溢流阀I (12)并联安装有电磁换向阀I (16),所述的压力油泵(21)进油口安装的溢流阀II (24)并联安装有电磁换向阀II (25),所述的压力油泵(21)出油口安装有液控换向阀III (29),液控换向阀III (29)连接左右两条油路,左路通过安装电磁换向阀III (30)与盘式制动器制动头(3)连接,液控换向阀III (29)和电磁换向阀III (30)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分路,通过安装液控换向阀II (28)及节流阀II (27)与油箱(26) 连接,右路通过安装减压阀(11)与液粘制动器(4 )的推进油缸(8 )连接,液控换向阀III (29 ) 和推进油缸(8)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分路,通过安装液控换向阀I (13)及节流阀I (14)与油箱(2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油泵(18)进油口与出油口分别安装有粗过滤器I (19)和精过滤器I (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油泵(21)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安装有粗过滤器II (22)和精过滤器II (2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双制动系统,包括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轴1、液粘制动器4、推进油缸8、液粘制动器轴9、节流阀Ⅰ14、润滑油泵18、压力油泵21、带式输送机减速机高速轴23、油箱26和节流阀Ⅱ27,还包括盘式制动器制动盘2、盘式制动器制动头3、减压阀11、液控换向阀13、电磁换向阀Ⅰ16、电磁换向阀Ⅱ25、液控换向阀Ⅱ28、液控换向阀Ⅲ29和电磁换向阀Ⅲ3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运带式输送机使用液粘制动器4作为制动装置的同时,增加盘式制动器,结合润滑油泵18以及压力油泵21的共同作用,保证了下运带式输送机在正常情况下和停电的情况下,都可以达到制动的效果,避免因制动失灵而出现的飞车事故发生,进一步提高了下运带式输送机用制动系统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B65G23/26GK202880333SQ2012205719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孟庆睿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