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皮带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递物流行业中的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皮带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皮带机有以下几种问题。第一、现有技术的皮带机只有一个驱动滚筒,由于电机的功率有限,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具体需要增长装置的传送长度,如果事先采用功率较大的电机,改造之前会对电能造成巨大浪费。第二、现有技术的皮带机采用异步电机驱动,其动力传输效率低,能耗大,改变速度需要增加变频装置,同时驱动部分需要有专门的驱动框架,会增加成本。第三、现有技术的皮带机通过多根滚筒来完成皮带张紧、调整跑偏,成本较高,制造周期较长。第四、相邻的两个床身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定位精度差,给后期的皮带调整带来困难。第五、现有技术的皮带机的机脚都是由上连接板、下连接板、C型折弯件三者焊接成型,在制造过程中,先要加工这三个部件,再加工出机脚,耗时大,人工成本高,材料利用率较低,同时下料、折弯过程中的误差以及在焊接过程中的发生的变形还会给以后的安装使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的皮带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皮带机,包括多个支撑腿和设置于这些支撑腿上的床身板,所述床身板的左端部、所述床身板的右端部均设置有端部驱动滚筒,床身板的左端的端部驱动滚筒与床身板的右端的端部驱动滚筒之间设置有皮带,该皮带的中段设置有中间驱动滚筒,中间驱动滚筒及两个端部驱动滚筒均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三个驱动滚筒,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皮带机的长度、速度、载荷不同,采用单驱、双驱动或三驱动带动皮带机运转,能够适合客户的不同需求。第二、本实用新型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其具有能耗低、输出扭矩稳定、效率高的优点,同时电动滚筒位置的却定也便于装置标准化、规模化、批量化生产。第三、本实用新型的相邻的两个床身板之间采用燕尾槽与定位块配合定位,精确度高,给皮带调整带来方便,缩短皮带调整时间。第四、床身板的下折弯边设置有定位导向结构,防止皮带跑偏,同时可以减少滚筒的数量。第五、机脚采用激光切割技术与数控折弯技术加工,夕卜形尺寸及孔的位置的准确度得到有效保证,同时在机脚需要折弯的位置打好标记线,给折弯工序带来便捷,同时机脚的焊接工作量较少,折弯成型后只需要点焊,焊接变形量较小,在机脚上可以安装控制按钮及电子元器件,便捷实用,机脚还可以与脚杯、脚轮等附加部件配合使用,无需增加附带零件,机脚可以实现标准化设计、制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7]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_端部驱动滚筒;2_床身板;3_中间驱动滚筒;4_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如图1-图4所示,一种皮带机,包括多个支撑腿4和设置于这些支撑腿4上的床身板2,床身板2的左端部、床身板2的右端部均设置有端部驱动滚筒1,床身板2的左端的端部驱动滚筒I与床身板2的右端的端部驱动滚筒I之间设置有皮带,该皮带的中段设置有中间驱动滚筒3,中间驱动滚筒3及两个端部驱动滚筒I均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伺服电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皮带机的长度、速度及载荷的不同,采用单驱、双驱动或三驱动带动皮带机运转,能够适合客户的不同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相邻的两个床身板2之间采用燕尾槽与定位块配合定位,精确度高,给皮带调整带来方便,缩短皮带调整时间。床身板2的下折弯边设置有定位导向结构,防止皮带跑偏,同时可以减少滚筒的数量。支撑腿4采用激光切割技术与数控折弯技术加工,外形尺寸及孔的位置的准确度得到有效保证,同时在支撑腿4需要折弯的位置打好标记线,给折弯工序带来便捷,同时支撑腿4的焊接工作量较少,折弯成型后只需要点焊,焊接变形量较小,在支撑腿4上可以安装控制按钮及电子元器件,便捷实用,支撑腿4还可以与脚杯、脚轮等附加部件配合使用,无需增加附带零件,支撑腿4可以实现标准化设计、制造。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皮带机,包括多个支撑腿和设置于这些支撑腿上的床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板的左端部、所述床身板的右端部均设置有端部驱动滚筒,床身板的左端的端部驱动滚筒与床身板的右端的端部驱动滚筒之间设置有皮带,该皮带的中段设置有中间驱动滚筒,中间驱动滚筒及两个端部驱动滚筒均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伺服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带机,包括多个支撑腿和设置于这些支撑腿上的床身板,所述床身板的左端部、所述床身板的右端部均设置有端部驱动滚筒,床身板的左端的端部驱动滚筒与床身板的右端的端部驱动滚筒之间设置有皮带,该皮带的中段设置有中间驱动滚筒,中间驱动滚筒及两个端部驱动滚筒均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合理,可以根据皮带机的长度、速度、载荷不同,采用单驱、双驱动或三驱动带动皮带机运转,能够适合客户的不同需求。本实用新型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其具有能耗低、输出扭矩稳定、效率高的优点,同时电动滚筒位置的却定也便于装置标准化、规模化、批量化生产。
文档编号B65G21/00GK202988123SQ20122061211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蔡正君, 金璐芳, 刘宇朗, 顾雪伟, 杨振华, 蔡青, 何可信 申请人:金璐芳, 刘宇朗, 蔡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