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422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插板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印制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板架。
背景技术
目前,对从压机压合后拆下来的板,一般叠放于运输车上,然后运输到X-Ray钻靶岗位进行钻靶。叠放的方式操作简单、快速,但存在以下主要缺陷:1、散热速度低:从拆板到X-Ray钻靶,由于采用叠板方式,叠放在中间板材基本难以散发热量而得到冷却,若板子未冷却直接钻靶,会严重影响涨缩测量精确度,冷却后尺寸缩小会影响到后续钻孔定位。2、掉板/滑板的几率增加:叠层高的板重心会有偏移,容易滑出,掉落。3、印制板单元内擦花几率增加:板与板之间接触摩擦或碰撞容易造成板面图形擦花或撞伤。4、取板不是很方便:X_Ray钻靶取板时板与板间不易分开,浪费较多时间。业界也有插板架采用隔齿的设计,但由于大多数设计的隔齿高度过低,导致插上去的板容易倾斜,受力不平衡,影响到板的质量(久放板子会变形),也会影响取放板的效率。而且此类设计出来的插板架由于欠缺把手大多数不方便搬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方式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对隔齿设置进行改良,从而有效解决散热速度低、掉板/滑板、擦花等问题,以及方便插板/取板还有搬运的插板架。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插板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隔齿组,隔齿组包括多个隔齿,隔齿之间间距固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底座的两端。所述底座为长方形框架,所述隔齿沿底座的长边均匀设置。优选地,所述底座中间设置有两条或以上的平行于长边的不锈钢条,使底座稳固不易变形;隔齿呈梯形状,隔齿高度适中,隔齿间距固定,以方便取放板,同时快速冷却压合后拆下来的板;两端设计搬动时使用的把手,焊点处加宽,使之更牢固。优选地,所述插板架的两端设计了搬动时使用的把手,方便插板架的搬运移动,把手与插板架底座焊点处加宽,使之更牢固耐用。优选地,所述隔齿组与水平面平行,尽量减小插放的板在水平面方向受到的外力。优选地,所述隔齿间距固定为10mm,平衡了散热、空间利用率以及插/取板效率三方面的要求。优选地,所述隔齿为“p”型结构隔齿,“p”型结构的隔齿在板上施力范围大,有利于降低板材在同一点受到到压力,同时也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固定板材,使到板材更稳定。优选地,所述隔齿在拐角处弯曲成弧形,避免插/取板时拐角与板子摩擦或碰撞造成的擦花、凹痕。[0018]优选地,所述隔齿顶边长度为170mm,高度为250mm,使隔齿有充足的边长与板子接触,更好地固定板子,足够的高度也避免板子发生严重倾斜以致变形或影响插/取板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板架,设计了搬运使用的把手,方便插板架的搬动,加宽把手与底座焊点,使其更稳固。并着重设计了等间距的隔齿,用于隔离并快速冷却压合后拆下来的板,使后续X-Ray钻靶时因板子热涨造成的尺寸测量误差得到大大降低;对隔齿的结构设计为“p”型,对隔齿高度进行适中的设计,能较好固定板子,方便插/取板;同时设计隔齿拐角处为弯曲的弧形,从而使到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导致隔齿划花板内的图形,增加插板架的实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板架,包括底座I和焊接在底座上的把手2,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隔齿组3,隔齿组3包括多个隔齿,每个隔齿之间的间隔大少想同,插板4插入到两个隔齿之间。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底座I为长方形框架,所述隔齿沿底座的长边均匀设置。所述底座I长600mm,宽400mm,底座中间加焊两条或者以上的平行于长边的不锈钢条5,使底座能承受足够重量的板而不至于搬运时变形扭曲。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2焊接于底座两条宽边上,焊接处加长,使方便搬运插板架的同时又保证性能稳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隔齿组3每个隔齿距离均为IOmm (不含不锈钢直径),隔齿与隔齿之间的空隙比较分明,不仅起到隔离板的作用,快速散发压合后拆下来的板的热量,也减少了寻找隔齿间空隙的时间,提高了效率。进一步地,所述隔齿组3中的每个隔齿高度均为250mm,由于隔齿高度较大,与具有较小高度的隔齿相比,每块插进隔齿间的板将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更小的力,不易倾斜而导致受力不平衡产生变形。同时高度较大的隔齿更能保证插板架上板与板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平行性,有利于在垂直空间上提高气流速度及散热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的隔齿组3中的隔齿均为“P”型结构隔齿,“P”型结构的隔齿在板上施力范围大,有利于降低板材在同一点受到到压力,同时也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固定板材,使到板材更稳定。更进一步地,所述隔齿组3的隔齿拐角处为弧形设计,降低了不慎情况下由于与人身碰撞对员工身体造成伤害的风险,也避免在插/放板时与板面接触造成的擦花。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隔齿组3的隔齿顶边长度均为170mm,并平行于底座。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隔齿组3的隔齿数为40个。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中的插板架底座使用Φ IOmm不锈钢,把手使用Φ IOmm不锈钢,隔齿使用Φ5πιπι不锈钢,在上述中,隔齿的高度是包括加工所需要的Φ5.ι不锈钢。
权利要求1.一种插板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隔齿组,隔齿组包括多个隔齿,隔齿之间间距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底座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长方形框架,所述隔齿沿底座的长边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间设置有两条或以上的平行于长边的不锈钢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齿数量为40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齿间距固定为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齿为“p”型结构隔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齿在拐角处弯曲成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齿顶边长度为17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齿组的高度为25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板架,包括架体底座和设置在架体上的隔齿以及把手,所述架体底座为长方形不锈钢条框架,中间加焊两条平行于长边的不锈钢条,使底座稳固不易变形;隔齿呈梯形状,隔齿高度适中,隔齿间距固定,以方便取放板,同时快速冷却压合后拆下来的板;两端设计搬动时使用的把手,焊点处加宽,使之更牢固。
文档编号B65D61/00GK203064529SQ20122061924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张良昌, 谢浩荣 申请人: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