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及餐余垃圾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808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及餐余垃圾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及餐余垃圾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垃圾分类逐步被各个国家所推广,然而由于人们生活习惯和垃圾分类意识的限制,垃圾分类的工作始终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厨房中的餐余垃圾,容易腐烂,产生细菌,影响人们的健康,如不做好分类处理,则严重影响到垃圾的处理效率。而现有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仅为一个普通的垃圾桶,套上一个垃圾袋,而且在操作上是在水池中洗菜或洗碗,然后将餐余从水池中捞出,丢入垃圾桶内,然后投入到室外的分类垃圾桶中。现有的分类垃圾桶采用标示有餐余分类字样和可回收垃圾字样的两个垃圾桶,因此对于餐余垃圾的分类回收完全依赖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意识。这样一旦有少部分人不遵守垃圾分类规则,则会导致标示有餐余分类的垃圾桶被丢入可回收垃圾,而可回收垃圾桶内被丢入餐余垃圾,使得分类垃圾桶成了摆设,而且完全无力于提高人们垃圾分类意识。长此以往,使得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始终处于起步阶段或无垃圾分类意识状态,不利于社会进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厨房垃圾回收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包括:盆形容器、垃圾桶及控制面板,所述盆形容器底部具有可分离的托板,托板安装有用于将废水排至下水道的排水管,盆形容器内位于排水管的上方设有一用于防止排水管堵塞的滤网层,托板还设有一用于控制托板与盆形容器分离或密封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由一第一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按键及用于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第一通讯模块,所述控制按键及第一通讯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垃圾桶位于盆形容器的下方。优选地,还包括一第一测距仪,第一测距仪连接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测距仪安装在垃圾桶的上方,测距头对准垃圾桶内。优选地,盆形容器内壁的下部还装有一用于检测盆形容器内是否有水的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器连接于第一控制模块。优选地,还包括一第一称重装置,所述垃圾桶置于第一称重装置上,所述第一称重装置与第一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力矩电机,所述支撑装置为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固定在托板底部,另一端与力矩电机的转轴联动。[0010]优选地,所述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安装在一壳体上,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取放垃圾桶的第一拉门。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上还安装有一用于感应用户是否位于厨房垃圾回收装置附近的第一红外探头,所述第一红外探头连接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上还连接有
一第一音乐播放器。优选地,还包括一用于读取用户身份信息的第一信息读取模块,所述第一信息读取模块连接至第一控制模块。为了配合上述厨房垃圾回收装置的使用,增强餐余垃圾的回收力度,进一步提升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餐余垃圾回收系统,包括服务器、餐余回收箱及上述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所述餐余回收箱包括箱体,箱体顶部设有可分离的上盖,所述上盖设有一用于打开和关闭箱体的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由一第二驱动装置进行驱动;箱体内设有垃圾回收桶,箱体侧壁上开设有一用于取放垃圾回收桶的第二拉门,所述第二拉门上安装有电子锁,所述电子锁连接至第二控制模块;箱体上还安装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第二控制模块、第二信息读取模块及第二通讯模块,所述第二信息读取模块与第二通讯模块均连接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第二驱动装置;餐余回收箱的第二通讯模块与厨房垃圾回收装置的第一通讯模块均连接服务器。优选地,所述上盖上侧面设有一第二称重装置,所述第二称重装置连接至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操作面板上还设有一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第二控制模块。优选地,还包括一第二测距仪,第二测距仪连接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测距仪安装在垃圾回收桶的上方,测距头对准垃圾回收桶内。优选地,所述箱体顶部安装有一第一摄像装置,所述第一摄像装置连接至第二控制丰吴块。优选地,所述操作面板上还安装有一用于感应用户是否位于厨房垃圾回收装置附近的第二红外探头,所述第二红外探头连接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上还连接有
一第二音乐播放器。优选地,还包括门禁记录装置,所述门禁记录装置包括第三控制模块,第三通讯模块,第三显示屏、第二摄像装置、控制按钮及门禁卡读取模块,第三通讯模块、第二摄像装置、控制按钮、门禁卡读取模块及第三显示屏均连接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三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所述门禁记录装置安装于小区的大门上。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采用第一控制模块对盆形容器的托板进行控制,只需要按下控制按键,托板便于盆形容器分离将餐余垃圾倒入到垃圾桶内,减少了人工捞取餐余的步骤,第一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用户信息,并与服务器通信,使得该厨房垃圾回收装置的餐余垃圾回收状态能够被服务器获取,从而与餐余回收箱匹配投放,实现了特定用户的特定垃圾放入特定回收箱。而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增加了门禁记录装置,与垃圾回收箱配套使用,能够对用户进出小区进行记录,并发送给服务器进行分析,从而智能计算垃圾的产生量,在第三显示屏上还能够播放广告,为小区内的人们提供更丰富的资讯信息。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厨房垃圾回收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厨房垃圾回收装置托板与盆形容器分离状态下的侧视结构不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厨房垃圾回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厨房垃圾回收装置的电路结构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餐余垃圾回收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餐余回收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餐余回收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盆形容器;11、托板;12、排水管;13、滤网层;14、支撑装置;15、第一驱动装置;16、第一测距仪;17、第一称重装置;18、水位检测装置;2、垃圾桶;3、控制面板;31、控制按键;32、第一信息读取模块;33、第一显不屏;34、第一红外探头;35、第一音乐播放器;5、壳体;51、第一拉门;100、服务器;200 ;餐余回收箱;201、箱体;202、上盖;203、支撑连杆;204、第二驱动装置;205、垃圾回收桶;206、第二拉门;207、电子锁;208、操作面板;209、第二信息读取模块;210、第二称重装置;211、第二测距仪;212、第二显示屏;213、第二红外探头;214、第二音乐播放器;300、厨房垃圾回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包括:盆形容器1、垃圾桶2及控制面板3,所述盆形容器I的底部具有可分离的托板11,托板11安装有用于将废水排至下水道的排水管12,盆形容器I内位于排水管12的上方设有一用于防止排水管堵塞的滤网层13,可以理解的是,滤网层13可以设置在排水管的端口处,也可以将滤网层13设置在盆形容器口位置处,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网层设置在排水管12的端口处。托板11还设有一用于控制托板11与盆形容器I分离或密封的支撑装置14,所述支撑装置14由一第一驱动装置15进行驱动;所述控制面板3上安装有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按键31及用于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第一通讯模块,所述控制按键31及第一通讯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第一驱动装置15 ;所述垃圾桶2位于盆形容器I的下方。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用于读取用户信息的第一信息读取模块32,所述第一信息读取模块连接至第一控制模块。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具有信息卡,该信息卡可以是IC信息卡或者第二代身份证,甚至可以在手机上安装一个存储有身份信息的RFID模块,还可以是条形码,二维码等,便于用户操作;针对不同种类的信息卡,第一信息读取模块上所使用的硬件略有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从现有硬件中进行选取;第一信息读取模块能够读取信息卡上的用户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发送到服务器。为了对垃圾桶2内的餐余垃圾量进行监控,防止餐余垃圾在垃圾桶2内溢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第一测距仪16,第一测距仪16连接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测距仪16安装在垃圾桶的上方,测距头对准垃圾桶2内;具体地,该测距仪安装在托板11的底部,测距头对准垃圾桶2内,当没有垃圾时,测距头所测得的距离为垃圾桶2的桶底与测距头的间距;当垃圾桶内的餐余垃圾接近满桶时,测距头所测得的距离为餐余垃圾表面至测距头的间距,第一测距仪会将距离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检测到距离信号小于所设定的距离值时,则锁定第一驱动装置不运作,禁止盆形容器内的餐余垃圾继续倒入到垃圾桶2内,直至垃圾桶2内的垃圾被清理,距离信号大于所设定的距离值后,才解开锁定,使第一驱动装置继续运作。当然,为了更清晰地提示用户对垃圾进行清理,可以加装一个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由第一控制模块控制,当餐余垃圾即将溢出时,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报警装置发出警示音,提示用户及时清理垃圾。为了防止用户对控制按键的误操作,即防止盆形容器在有水的情况下,托板被打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盆形容器内壁的下部还装有一用于检测盆形容器内是否有水的水位感应器18,水位感应器18连接于第一控制模块。具体地,盆形容器内壁的下部贴近托板的部位安装该水位感应器18,能够检测到盆形容器内的最低水位。该水位感应器采用现有的水位感应器即可,如电子液位计。在水位感应器检测到盆形容器内有水时,第一控制模块会锁定第一驱动装置不动作,此时,即使用户按下打开托板的控制按键,托板也不会被打开,只有当水位感应器检测到盆形容器内无水时,第一控制模块才解锁对第一驱动装置不动作的控制。为了便于对垃圾状态进行识别和监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第一称重装置17,所述垃圾桶2置于第一称重装置17上,所述第一称重装置17与第一控制模块相连。第一称重装置也可以保证对垃圾是否溢出进行双重监控,即在第一控制模块内设置重量上限,由于不同物质的密度会有所不同,因此以最重密度的餐余垃圾装满垃圾桶2时的重量作为重量上限,当第一称重装置检测到重量超过重量上限时,第一控制模块锁定驱动装置不运作。当然,第一称重装置的最主要作用是对餐余垃圾的标记识别作用,即第一称重装置在垃圾溢出前(即用户清理垃圾桶2之前)将该餐余垃圾的重量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模块,由第一控制模块记录此次餐余垃圾的重量,并通过第一通讯模块将该次餐余垃圾的重量信息发给服务器保存,使得厨房的餐余垃圾信息被引入到系统环境中,而非孤立的信息。为了对餐余垃圾的回收信息作出更清晰的掌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3上安装有第一显示屏33,所述第一显示屏33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对于垃圾桶2内的餐余垃圾是否已满、垃圾桶2内的餐余垃圾重量信息以及其他由服务器发来的信息都可以显示在第一显示屏33上,第一显示屏的显示方式也可以有控制按键31来选择,可以理解的是控制按键31具有多个,有控制第一驱动装置的控制按键,有控制第一显示屏显示的控制按键。[0039]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装置可以采用多种设备,例如驱动气缸也可以作为第一驱动装置,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力矩电机作为第一驱动装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装置的固定位置是灵活的,现有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一驱动装置独立安装在地面上,或者将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盆形容器侧壁上,或者在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具有壳体时,将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在壳体内。所述支撑装置为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固定在托板底部,另一端与力矩电机的转轴联动。当用户通过控制按键31选择将盆形容器内餐余垃圾投入到垃圾桶2内时,第一控制模块控制力矩电机输出转动力矩,进而带动转动杆转动,使托板11与盆形容器I分离,餐余垃圾落入到盆形容器下方的垃圾桶2内。再次按下控制按键31可以使托板复位,当然第一控制模块可以设定托板自动复位的时间,即当用户忘记按控制按键来复位托板时,第一控制模块可以检测托板未恢复的时间,进而自行控制第一驱动装置让托板复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安装在一壳体5上,所述壳体5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取放垃圾桶的第一拉门51。当然为了便于控制,操作面板3也安装在壳体5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3上还安装有一用于感应用户是否位于厨房垃圾回收装置附近的第一红外探头34,所述第一红外探头连接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上还连接有一第一音乐播放器35。当用户进入到厨房准备对厨房垃圾回收装置进行操作之前,操作面板3上除了第一红外探头34处于感应检测状态,其他工作模块处于待机状态,而一旦用户接近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准备进行相关操作,则第一红外探头34会检测到用户接近,并发送触发信号给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恢复到工作状态并触发其他模块进入到工作状态,控制第一音乐播放器播放音乐或欢迎语音,当垃圾桶内垃圾已满时,还可以由第一音乐播放器播放提示音,同时第一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显示屏显示用户处理餐余垃圾的信息,如积分信息,垃圾桶是否已满等,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也间接的提高了用户处理餐余垃圾的积极性。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做出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盆形容器I的底部具有可分离的托板11,也就是说盆形容器I与普通的洗菜盆、洗碗盆或者厨房的水池不同,其底部的托板11能够与盆形容器本体分离,从而将餐余杂物从盆形容器中漏进下方的垃圾桶2内。因此托板11可以是与盆形容器I完全分离的,也可以是一侧与盆形容器本体铰接或枢接,而托板另一侧与盆形容器本体分离。托板11还设有一用于控制托板11与盆形容器I分离或密封的支撑装置14,可以理解的是,支撑装置在用户洗菜或洗碗时,用于支撑托板,使托板11与盆形容器I密封成一个容器;在用户洗完菜或洗完碗时,废水从托板11的排水管12处流入到下水道,排水管12处的滤网能够防止餐余杂物堵塞排水管,废水排干后餐余杂物全部留在盆形容器内,此时用户只需要按操作面板上的控制按键,由第一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装置运作,驱动支撑装置转动,将托板打开,餐余杂物则落入到下方的垃圾桶2内。然后用户再次按下控制按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支撑装置复位,托板11与盆形容器I密封。而在盆形容器内有水或者垃圾桶已满的情况下,即使用户按下打开托板的控制按键,托板也不会被打开。可以理解的是,支撑装置不仅仅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到的转动杆,现有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支撑装置做出类似的改动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而驱动装置也不仅仅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到的力矩电机,也可以采用驱动气缸,以驱动气缸结合支撑装置,实现托板与盆形容器的分离与密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通讯模块用于在该厨房垃圾回收装置连入到餐余垃圾回收系统时所使用,因此具体功能将在实施例2中做出介绍。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餐余垃圾回收系统,如图5、图6及图7所示,包括服务器100、餐余回收箱200及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300。具体如图6所示,所述餐余回收箱200包括箱体201,箱体顶部设有可分离的上盖202,该上盖202可以一侧与箱体201铰接或枢接,而另一侧与箱体分离,所述上盖202设有一用于打开和关闭箱体的支撑连杆203,即支撑连杆的动作能够使上盖在箱体上打开或关闭;所述支撑连杆203由一第二驱动装置204进行驱动,该第二驱动装置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I中相同的驱动装置,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及原理,此处不再 赘述;箱体201内设有垃圾回收桶205,箱体201侧壁上开设有一用于取放垃圾回收桶205的第二拉门206,所述第二拉门206上安装有电子锁207,所述电子锁207连接至第二控制模块,该电子锁同样可以采用指纹电子锁、语音电子锁、头像识别电子锁或身份信息电子锁,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电子锁为一种电机锁,电机锁连接第二控制模块,便于第二拉门的自动开启和关闭;箱体201上还安装操作面板208,所述操作面板208上设有第二控制模块、第二信息读取模块209及第二通讯模块,所述第二信息读取模块209与第二通讯模块均连接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第二驱动装置204 ;餐余回收箱的第二通讯模块与厨房垃圾回收装置的第一通讯模块均连接服务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信息读取模块209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第一信息读取模块32具有相同的电路结构,因此具体的介绍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1中的第一信息读取模块,此处不再赘述。所述上盖202上侧面设有一第二称重装置210,所述第二称重装置210连接至第二控制模块。第二称重装置210用于对用户所投递的垃圾进行称重检测,对于不符合重量范围的垃圾拒绝投入到本餐余回收箱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增强用户操作体验的舒适感,所述操作面板208上还设有一第二显示屏212,所述第二显示屏212连接第二控制模块。该第二显示屏可以采用液晶第一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用户的积分信息,还可以用于显示餐余回收箱内的餐余垃圾是否已满等信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餐余回收箱200还包括一第二测距仪211,所述第二测距仪211连接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测距仪安装在垃圾回收桶的上方,测距头对准垃圾回收桶205内。具体地,该第二测距仪安装在上盖202的底面。该第二测距仪211的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第一测距仪的工作原理相同,具体原理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1中的描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为了进一步增强用户的操作体验舒适度,及提高用户餐余分类投掷的积极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面板208上还安装有一用于感应用户是否位于厨房垃圾回收装置附近的第二红外探头213,所述第二红外探头213连接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上还连接有一第二音乐播放器214。当用户接近餐余回收箱准备投掷餐余垃圾之前,操作面板208上除了第二红外探头213处于感应检测状态,其他工作单元处于待机状态,而一旦用户接近餐余回收箱准备进行餐余垃圾投掷时,则第二红外探头213会检测到用户接近,并发送触发信号给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恢复到工作状态并触发其他工作单元进入工作状态,控制第二音乐播放器播放音乐或欢迎语音,在垃圾已满时还可以播放提示信息,同时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显示屏显示用户处理餐余垃圾的信息,如积分信息,垃圾桶是否已满等。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餐余回收系统做出具体介绍,对于本系统中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则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1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餐余垃圾回收系统的服务器100用于与厨房垃圾回收装置300及餐余回收箱200进行互信,其通信方式可以为广域网通信或局域网通信,即第一通讯模块与服务器,第二通讯模块与服务器之间均可以采用广域网或局域网通信,在通信连接方式上可以采用无线连接,也可以采用有线连接,如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均采用315无线通信模块时,其与服务器之间则进行无线通信。在厨房垃圾回收装置300中的垃圾桶内的餐余垃圾已满时,用户会进行垃圾清理,而从垃圾回收装置300中取出垃圾桶时,厨房垃圾回收装置300的第一控制模块会通过第一通讯模块将该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垃圾桶内的餐余垃圾重量信息一起发送给服务器100,可以理解的是,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预先存入到第一控制模块内,也可以通过第一信息读取模块获取,如果通过第一信息读取模块获取,则用户具有信息卡,用户在取出垃圾桶时,在第二信息读取模块上刷信息卡,第一控制模块获取并验证了身份信息后,读取第一称重装置的重量信息,将用户的身份信息与第一称重装置的重量信息发送给服务器。餐余回收箱可以放置在小区楼下的出入口处,便于用户出门时投放垃圾。用户将该餐余垃圾投入到餐余回收箱200之前,将该餐余垃圾放在餐余回收箱上盖的第二称重装置上,并在第二信息读取模块209上刷入信息卡,当第二控制模块验证身份信息并且第二称重装置209发送的餐余垃圾重量信号与服务器100之前存储的由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发送的餐余垃圾重量信息相匹配时(可以理解的是,此处匹配是指第二称重装置209发送的餐余垃圾重量信号应当相对于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发送给服务器餐余垃圾重量信息具有一定的裕度,例如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发送给服务器的餐余垃圾重量信息为2kg,而为了能够匹配,第二称重装置209发送给第二控制模块的餐余垃圾重量信号为2kg±0.2kg,即识别为相同重量信息的餐余垃圾),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动作,驱动支撑连杆203将上盖202打开,餐余垃圾落入到垃圾回收桶205内。餐余垃圾落入到垃圾回收桶内后,第二控制模块会在指定的时间内控制上盖自动回复,优选的复位时间为3秒。至此,用户成功的将餐余垃圾送入到了指定的餐余回收箱,第二控制模块对于用户的操作信息进行记录并通过第二通讯模块将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00。在此,可以出台一些奖励政策,例如用户成功将餐余垃圾投入到指定的餐余回收箱,则在服务器内对该用户积分加1,以积分换取奖励,从而提高用户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当然,为了监督用户对餐余垃圾的投放的自觉性,可以在所述箱体顶部安装有一第一摄像装置,所述第一摄像装置连接至第二控制模块,第一摄像装置在记录用户的投放行位后,第二控制模块将该记录通过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给服务器100保存,具体地,第一摄像装置可以采用摄像头或快速相机,若第一摄像装置选择摄像头则可以进行摄像记录,通过录像截取相关照片;若第一摄像装置选择快速相机,则直接选取清晰的照片即可;另外,第一摄像装置的摄像镜头对准餐余回收箱的上盖区域即可,而对于第一摄像装置的具体安装方式以及安装位置则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抽检的方式,定期抽查是否有用户违反操作,在中途添加其他垃圾或将垃圾错误投放到餐余回收箱中,以及时告知纠正,使用户的垃圾分类意识快速提升,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抽查效果,用户所使用的垃圾袋应为透明的垃圾袋,第一摄像装置能够透过垃圾袋拍摄到垃圾袋内是否含有非餐余垃圾。为了防止餐余回收箱内垃圾回收桶溢满,而无人员处理,影响垃圾的投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第二测距仪,所述第二测距仪连接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测距仪安装在垃圾回收桶的上方,测距头对准垃圾回收桶内,当垃圾即将溢出时,第二测距仪发送距离信号给第二控制模 块,第二控制模块通过第二通讯模块将垃圾即将溢出的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00,清洁人员可以通过监控服务器来获取每个餐余回收箱的垃圾回收状况,以便于及时处理。当然,服务器也可以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将具体的餐余回收箱的垃圾回收状况发送到清洁员的手机上,使清洁人员不必守在服务器前。当清洁员来到餐余回收箱前,同样需要身份验证,清洁员具有信息卡,第二信息读取模块读取到清洁员的信息卡上的身份信息后,通过验证,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电机锁打开,第二拉门被开启,清洁人员清理垃圾后,还原垃圾回收箱,第二拉门自动回复,电机锁再次锁定。第二控制模块将清洁员的清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进行记录,有利于对清洁员的工作量进行统计。为了对小区内的垃圾量进行统计分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小区门口增加了一个门禁记录装置400,所述门禁记录装置400包括第三控制模块,第三通讯模块,第三显示屏、第二摄像装置、控制按钮及门禁卡读取模块,第三通讯模块、第二摄像装置、控制按钮、门禁卡读取模块及第三显示屏均连接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三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住户在门禁记录装置的门禁卡读取模块上刷卡进出,门禁记录装置记录该住户进出时间并通过第三通讯模块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即对该住户在该进出时间内产生的垃圾量进行测算。设置第二摄像装置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住户将垃圾带出小区,因为本小区住户将垃圾带出小区不利于系统对垃圾进行监管。例如,服务器100测算出住户在该进出时间段内应当产生Ikg的垃圾,但实际投放到垃圾回收箱的只有500g,即应当产生垃圾量与实际投放垃圾量差距较大,服务器100即可通过第二摄像装置对该住户和其家人进出进行拍照,以查看其是否把垃圾带出小区。如果该住户实际投放到垃圾回收箱的垃圾有900g,即应当产生垃圾量与实际投放垃圾量差距较小,服务器100则不需要通过第二摄像装置对该住户和其家人进行进行拍照。但第二摄像装置可以不定期进行随机拍照,做抽检。总之,在服务器测算出垃圾产生量与垃圾实际投放量具有较大差距时,则启用第二摄像装置进行拍照,在垃圾产生量与垃圾实际投放量差距较小时,则不启用第二摄像装置进行拍照。但对于通过第二摄像头不定期抽检,则不受此限制。控制按钮用于控制第三显示屏上显示的信息。门禁卡读取模块,用于获取出入人员门禁卡内的身份信息,门禁卡读取模块安装在门体上,一般可以采取嵌入门体的方式安装门禁卡读取模块,这样,在门内和门外的用户都可以通过该门禁卡读取模块刷卡;当然门禁卡读取模块可以设置两个,门内安装一个,门外安装一个,方便用户刷卡。可以理解,门禁记录装置的数量也可以设置多个,在小区的每个门口均安装一个门禁记录装置,每个门禁记录装置均与服务器100通信,因此,对于门禁记录装置的数量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门禁记录装置与上述的垃圾回收箱配套使用,智能分析垃圾产生量,具体的方式为:1、按照住户在门禁记录装置上记录的进出时间,结合住户的家庭人口数,测算该户产生的垃圾量。2、按照厨余垃圾60%,其他垃圾40%的比例,可收集到垃圾总量、厨余垃圾量、其他垃圾量三个数据,如果三个数据中餐余垃圾量计算出,则可以合理测算出其他两个数据。总之,三个数据计算出其中一个数据后,可以合理测算出其他两个数据。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餐余垃圾回收系统,通过厨房、楼道口、管理处及小区门口分别设置厨房垃圾回收装置、餐余回收箱、服务器及门禁记录装置,四者连为一个系统,厨房处作为餐余信息的源头,餐余回收箱作为验证餐余信息的终端,门禁记录装置能够监视用户乱丢垃圾,使得特定的用户(身份信息)将特定的餐余垃圾(重量信息)投放到特定的餐余回收箱(身份与重量信息双重验证)内,避免了餐余垃圾随意丢放难于处理的现象,有利于提高用户垃圾分类意识。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及餐余垃圾回收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盆形容器、垃圾桶及控制面板,所述盆形容器底部具有可分离的托板,托板安装有用于将废水排至下水道的排水管,盆形容器内位于排水管的上方设有一用于防止排水管堵塞的滤网层,托板还设有一用于控制托板与盆形容器分离或密封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由一第一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按键及用于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第一通讯模块,所述控制按键及第一通讯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垃圾桶位于盆形容器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测距仪,第一测距仪连接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测距仪安装在垃圾桶的上方,测距头对准垃圾桶内。
3.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盆形容器内壁的下部还装有一用于检测盆形容器内是否有水的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器连接于第一控制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称重装置,所述垃圾桶置于第一称重装置上,所述第一称重装置与第一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力矩电机,所述支撑装置为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固定在托板底部,另一端与力矩电机的转轴联动。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安装在一壳体上,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取放垃圾桶的第一拉门。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上还安装有一用于感应用户是否位于厨房垃圾回收装置附近的第一红外探头,所述第一红外探头连接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上还连接有一第一音乐播放器。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读取用户身份信息的第一信息读取模块,所述第一信息读取模块连接至第一控制模块。
9.餐余垃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餐余回收箱及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所述餐余回收箱包括箱体,箱体顶部设有可分离的上盖,所述上盖设有一用于打开和关闭箱体的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由一第二驱动装置进行驱动;箱体内设有垃圾回收桶,箱体侧壁上开设有一用于取放垃圾回收桶的第二拉门,所述第二拉门上安装有电子锁,所述电子锁连接至第二控制模块;箱体上还安装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第二控制模块、第二信息读取模块及第二通讯模块,所述第二信息读取模块与第二通讯模块均连接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第二驱动装置;餐余回收箱的第二通讯模块与厨房垃圾回收装置的第一通讯模块均连接服务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餐余垃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侧面设有一第二称重装置,所述第二称重装置连接至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操作面板上还设有一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第二控制模块。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餐余垃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测距仪,第二测距仪连接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测距仪安装在垃圾回收桶的上方,测距头对准垃圾回收桶内。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餐余垃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顶部安装有一第一摄像装置,所述第一摄像装置连接至第二控制模块。
13.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餐余垃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上还安装有一用于感应用户是否位于厨房垃圾回收装置附近的第二红外探头,所述第二红外探头连接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上还连接有一第二音乐播放器。
14.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餐余垃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禁记录装置,所述门禁记录装置包括第三控制模块,第三通讯模块,第三显示屏、第二摄像装置、控制按钮及门禁卡读取模块,第三通讯模块、第二摄像装置、控制按钮、门禁卡读取模块及第三显示屏均连接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三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所述门禁记录装置安装于小区的大门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及餐余垃圾回收系统,该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包括盆形容器、垃圾桶及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按键及第一通讯模块,所述控制按键及第一通讯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垃圾桶位于盆形容器的下方。餐余垃圾回收系统,包括服务器、餐余回收箱、门禁卡记录装置及上述的厨房垃圾回收装置;餐余回收箱与厨房垃圾回收装置及门禁卡记录装置均连接服务器。本实用新型厨房垃圾回收装置通过第一通讯模块与服务器通信,使得该厨房垃圾回收装置的餐余垃圾回收状态能够被服务器获取,从而与餐余回收箱匹配投放,实现了特定用户的特定垃圾放入特定回收箱。
文档编号B65F1/08GK203033272SQ20122074979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章晋涛 申请人:广州东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