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监视装置以及具备该纱线监视装置的纱线卷绕机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55780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如下结构,即,在对行进的纱线进行监视的纱线监视装置中,为了将附着于纱线的行进通路的线屑除去而喷射流体。

背景技术:
已知有纺纱机及自动络纱机等、构成为将纱线卷绕于纱管的纱线卷绕机。这种纱线卷绕机具备对行进的纱线的状态进行实时监视的纱线监视装置(清纱器),利用该纱线监视装置来检测纱线缺陷(纱线的品质存在异常的部位)。纱线卷绕机中,在纱线的卷绕过程中,细小的纤维屑、纱线的断头端、以及/或者其它垃圾等(以下,统称为“线屑”)飞散,从而有时会附着于各部。例如,在大量的线屑附着于纱线监视装置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利用该纱线监视装置精度良好地监视纱线的状态的担忧。日本特开2005-232650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清洁喷嘴的纺纱机,该清洁喷嘴用于吹飞并除去滞留于清纱器的检测头的线屑等。该清洁喷嘴配置成其一端与清纱器的上表面对置,并且围绕检测头喷射压缩空气。由于需要利用压缩机来产生压缩空气,所以若大量地消耗该压缩空气,则会成为成本提升的原因。因此,上述清洁喷嘴中,期望能够以更少的流量更加可靠地除去线屑。因此,考虑着重研究清洁喷嘴的配置、形状,以提高除去线屑的效率和可靠性。但是,日本特开2005-232650号公报中仅公开了“以与清纱器的上表面对置的方式配置清洁喷嘴”的技术特征,对该清洁喷嘴的配置及形状并未进行详细记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结构,即,在纱线监视装置中,能够有效且可靠地除去附着的线屑。根据本发明的观点,纱线监视装置具备纱线通路形成部件、检测部以及吹出部。上述纱线通路形成部件具有壁面,该壁面形成用于使沿纱道行进的纱线通过的纱线通路。上述检测部在上述纱线通路的壁面的至少一部分检测上述纱线的状态。对上述吹出部而言,在吹出方向上吹出流体,从而使流体冲击上述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当在与上述纱道正交、且与上述壁面平行的方向上观察时,上述吹出方向设定为相对于上述壁面倾斜。流体沿壁面流动。这样,通过从相对于壁面倾斜的方向喷射流体,使得与壁面碰撞的流体沿该壁面流动。由此,能够使流体作用于壁面的宽广的范围,从而能够以较少的流量有效地将附着于壁面的线屑除去。上述的纱线监视装置中,优选地,当在与上述纱道平行的方向上观察时,上述吹出方向设定为相对于上述壁面倾斜。这样,在从其它的方向观察时也倾斜地喷射流体,从而能够在更宽广的范围内将附着于壁面的线屑除去。上述的纱线监视装置中,优选地,上述纱线通路沿上述纱道形成为槽状,上述吹出部朝上述纱线通路的内部吹出上述流体。这样,通过在倾斜方向上朝槽状的纱线通路的内部吹入流体而在纱线通路内产生螺旋状的流体流。由此,能够以更少的流量更加可靠地将附着于壁面的线屑除去。上述的纱线监视装置中,优选地,上述吹出部从狭缝状的吹出口吹出上述流体。这样,通过从狭缝吹出流体,能够使带状的流体作用于壁面,从而能够在宽广的范围内除去线屑。上述的纱线监视装置中,优选地,上述吹出部从上述纱线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朝下游侧吹出上述流体。在假设使流体从下游侧冲击壁面的情况下,应当被该流体朝上游侧吹飞的线屑有可能被行进的纱线带回。由于通过使流体从上游侧冲击壁面而将线屑朝下游侧吹飞,从而该线屑不会被纱线带回。由此,能够有效地进行线屑的除去。上述的纱线监视装置具备具有上述纱线通路形成部件的第一块体和具有上述吹出部的第二块体。上述第一块体及第二块体在与上述纱道平行的方向上并列配置。在第二块体形成有从上述吹出部吹出的流体的供给路。据此,由于也可以不在第一块体及纱线通路形成部件形成流体的供给路,从而能够以简单的形状来形成第一块体及纱线通路形成部件。优选地,上述的纱线监视装置的上述第二块体具备用于切断上述纱线的刀具、以及使上述流体冲击上述刀具的刀具用吹出部。这样,通过设置刀具专用的吹出部,能够使流体精确地冲击刀具。由此,能够可靠地将卡挂于刀具的纱线的断头端等除去。另外,通过在第二块体设置刀具等,能够使第一块体侧形成为简单的形状。上述的纱线监视装置中,上述检测部具有对上述纱线照射光的发光部、以及配置成隔着上述纱道而与上述发光部相对且接受上述发光部所发出的上述光的受光部。上述吹出部的上述吹出方向设定为相对于供上述受光部设置的上述壁面倾斜。根据本发明的其它观点,纱线卷绕机具备卷绕纱线的卷绕部、以及对被上述卷绕部卷绕的上述纱线进行监视的上述纱线监视装置。该纱线卷绕机能够以较少的流体流量可靠地将附着于纱线监视装置的纱线通路的线屑除去。因此,能够以较低成本维持基于纱线监视装置的监视纱线的精度,并能够提高被卷绕的纱线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精纺机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纺纱单元的侧视图。图3是纱线监视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4A及图4B是支架的示意剖视图。图5是纱线监视装置的主视图。图6是第一块体的俯视剖视图。图7是第二块体的俯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精纺机(纺纱机)进行说明。作为图1所示的纱线卷绕机的精纺机1,具备并列设置的多个纺纱单元2和接头台车3。如图2所示,各纺纱单元2从上游朝向下游依次具备牵伸装置4、纺纱装置5、纱线监视装置6、纱线储存装置7以及卷绕部8。此外,本说明书中的“上游”及“下游”,是指纺纱时的纤维束以及纺纱纱线的行进方向的上游及下游。牵伸装置4拉伸纱条(纤维束的原料)9而形成纤维束10。牵伸装置4具有多个牵伸罗拉11、12、13、14以及配置成与各牵伸罗拉对置的对置罗拉。多个牵伸罗拉11、12、13及14分别被驱动而以规定的转速旋转。牵伸装置4将从图略的纱条箱供给的纱条9夹入到旋转的牵伸罗拉11、12、13及14和与这些罗拉对置的对置罗拉之间并对该纱条进行输送,由此对其进行拉伸(牵伸)而形成纤维束10。朝纺纱装置5供给被牵伸装置4牵伸的纤维束10。纺纱装置5通过对纤维束10加捻而形成纺纱纱线15。虽然未对纺纱装置5的结构进行特殊限定,但本实施方式的纺纱装置5构成为气流式纺纱装置。该气流式纺纱装置5在其内部产生回转气流,通过使该回转气流作用于纤维束10而对该纤维束10加捻。纺纱装置5中所形成的纺纱纱线15从纱线监视装置6通过。纱线监视装置6对行进的纺纱纱线15的状态进行监视,并对该纺纱纱线15的品质存在异常的部位(纱线缺陷)进行检测。另外,在纱线监视装置6中,附设有用于切断纺纱纱线15的刀具16。此外,后文中对纱线监视装置6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利用卷绕部8而将从纱线监视装置6通过的纺纱纱线15卷绕于纱管17。卷绕部8具备摇架臂19、卷绕滚筒20以及往返移动装置21。摇架臂19将用于卷绕纺纱纱线15的纱管17支承为能够旋转。卷绕滚筒20因与上述纱管17的外周面接触而被驱动旋转,从而使上述纱管17进行从动旋转。往返移动装置21具备往返移动引导件22,该往返移动引导件22与纺纱纱线15卡合而在左右方向(纱管17的卷绕宽度方向)上被驱动。利用该往返移动装置21来使卷绕于纱管17的纺纱纱线15进行横动(往返移动)。根据具有以上结构的纺纱单元2,由纱条9形成纺纱纱线15,并能够将纺纱纱线15卷绕于纱管17。此外,将处于以该方式卷绕有纺纱纱线15的状态下的纱管17称作“卷装”。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在纱线监视装置6与卷绕部8之间配置有纱线储存装置7。如图2所示,纱线储存装置7具备纱线储存罗拉23和驱动该纱线储存罗拉23而使之旋转的电动马达25。纱线储存罗拉23能够在其外周面卷绕恒定量的纺纱纱线15并临时储存该纺纱纱线15。由于以该方式临时储存纺纱纱线15,所以纱线储存装置7作为一种缓存器而发挥功能。由此,能够消除纺纱装置5的纺纱速度和卷绕部8的卷绕速度因某些原因而导致不一致时的不良情况(例如纺纱纱线15的松弛等)。各纺纱单元2具备单元控制部26。单元控制部26对纺纱单元2所具备的各结构进行适当控制。如图1及图2所示,接头台车3具备接头装置27与吸取装置(吸管28及吸口29)。接头装置27是用于对线头彼此进行接合(接头)的装置。虽然并未对接头装置27的结构进行特殊限定,但例如能够采用利用回转气流来对线头彼此进行捻合的气流式捻接器。通过上述吸管28而吸入并捕捉从纺纱装置5送出的线头,并朝接头装置27引导该线头。通过吸口29而从支承于卷绕部8的卷装18吸取并捕捉线头,进而朝接头装置27引导该线头。接着,对利用纱线监视装置6检测出纱线缺陷时的动作进行简单说明。在检测出纱线缺陷(纺纱纱线15存在异常的部位)的情况下,纱线监视装置6向上述的单元控制部26发送纱线缺陷检测信号。当单元控制部26接收到纱线缺陷检测信号时,立即使刀具16工作而切断纺纱纱线15。比切断的部位更靠下游侧的纺纱纱线15暂时卷绕于卷装18。此外,此时卷绕于卷装18的纺纱纱线15包括存在由纱线监视装置6检测出的纱线缺陷的部分。进而,单元控制部26使卷绕部8的卷绕动作停止。接下来,单元控制部26向接头台车3发送控制信号,并使之行进至检测出纱线缺陷的纺纱单元2的前方。若接头台车3在纺纱单元2的前方停止,则利用吸管28吸取并捕捉从纺纱装置5送出的线头,进而朝接头装置27引导该线头。并且,利用图略的纱线卡挂机构,朝纱线储存罗拉23的外周面引导纺纱纱线15并再次储存该纺纱纱线15。由此,纱线储存装置7能够消除接头作业中所产生的纺纱纱线15的松弛。在此前后,对于接头台车3而言,通过吸口29来吸取并捕捉卷绕于卷装18的线头,进而朝接头装置27引导该线头。此时,通过吸口29吸取并抽出卷绕于卷装18的纱线缺陷的部分。由此,从卷装18将由纱线监视装置6检测出的纱线缺陷的部分除去。接头装置27对通过吸管28及吸口29引导的线头彼此进行接合(接头)。由此,被刀具16切断的纺纱纱线15在纺纱装置5与卷绕部8之间再次形成为连续状态。若接头装置27的接头动作结束,则单元控制部26使卷绕部8卷绕纺纱纱线15的动作再次开始。通过以上动作,能够将由纱线监视装置6检测出的纱线缺陷除去,并能够再次开始将纺纱纱线15朝卷装18卷绕。接下来,对纱线监视装置6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6具备支架(传感器保持部件)30、壳体31、纱道引导件32及33。支架30是塑料制的部件,在其内部组装有用于检测纺纱纱线15的状态的检测部(传感器等)。在支架30形成有用于供纺纱纱线15通过的第一纱线通路34。因此,支架30能够称作纱线通路形成部件。形成于支架30的第一纱线通路34沿纺纱纱线15的行进路径(以下,称作“纱道”)形成为槽状。该第一纱线通路34在与纱道正交的平面上被切断后的内侧的壁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近似U字状(或者“コ”形状)。即,当在与纱道平行的方向上观察时,第一纱线通路34形成为其一侧的端部敞开、且另一侧的端部关闭的形状(参照图4)。此外,针对纱线监视装置6的以下说明中,当在与纱道平行的方向上观察时,将第一纱线通路34敞开一侧所朝向的方向(图4B的上方)设为“前”,将其相反方向设为“后”,由此定义纱线监视装置6的前后方向。即,将第一纱线通路34敞开的一侧作为纱线监视装置6的前侧。该第一纱线通路34具有隔着纱道而相互平行地配置的一组侧壁面35及35。侧壁面35及35配置成与纱线监视装置6的前后方向(图4B的上下方向)及纱道平行。从第一纱线通路34通过的纺纱纱线15在侧壁面35与35之间行进。接着,参照图4A及图4B对检测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6构成为通过对纺纱纱线15照射光来检测该纺纱纱线15的状态的光学式纱线监视装置。具体而言,检测部具备发光元件(发光部)37和受光元件(受光部)38。作为发光元件37,例如能够采用LightEmittingDiode(LED)等适当的发光元件。受光元件38构成为光电二极管,将接受到的光的强度转换为电信号而输出。受光元件38配置成其受光面构成第一纱线通路34的侧壁面35的一部分。另外,在与受光元件38相反的一侧的侧壁面35的局部设有树脂制的透明板39。隔着透明板39而在与第一纱线通路34相反的一侧(支架30的内部)配置有发光元件37。发光元件37经由透明板39而向第一纱线通路34照射光。发光元件37和受光元件38以隔着纱道相对的方式配置。以上结构中,来自发光元件37的光以其一部分被纺纱纱线15遮挡的方式而被受光元件38接受。因此,被受光元件38接受的光的强度根据纺纱纱线15的粗细而变化。因此,纱线监视装置6基于受光元件38接受到的光的强度而能够对纺纱纱线15的粗细进行检测。如上所述,在第一纱线通路34的侧壁面35的一部分,纱线监视装置6的检测部对从该侧壁面35间通过的纺纱纱线15的状态(具体而言,是纺纱纱线15的粗细)进行监视。接着,对纱线监视装置6的壳体31进行说明。该壳体31具备在与纱道平行的方向上并列配置的第一块体(block)41和第二块体42。第一块体41和第二块体42分别由塑料制成。第一块体41和第二块体42作为独立个体而形成,并且能够分离。如图6所示,在第一块体41安装有支架30。第一块体41收纳用于控制检测部的发光元件37和受光元件38的电路基板44。第二块体42配置于第一块体41的上游侧。如图3及图7等所示,在该第二块体42形成有供纺纱纱线15通过的第二纱线通路43。第二纱线通路43沿纱道形成为槽状,其截面形状形成为近似U字状(或者近似“コ”形状)。第二纱线通路43形成为与支架30侧的第一纱线通路34连通。在第二块体42配置有上述刀具16。该刀具16能够将在第二纱线通路43内行进的纺纱纱线15切断。在第二块体42内配置有用于驱动刀具16以切断纺纱纱线15的刀具驱动机构(省略图示)。纱道引导件32及33是用于限制纺纱纱线15的纱道的部件,由具有耐磨损性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陶瓷)构成。纱道引导件32及33在支架30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各配置一个。纺纱纱线15一边与上下的纱道引导件32及33接触一边行进。由此,纺纱纱线15相对于支架30的行进位置稳定,从而在检测部中能够稳定地监视纺纱纱线15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6具备使流体(具体而言是压缩空气)冲击第一纱线通路34的侧壁面35的吹出部45。由此,能够将附着于侧壁面35的线屑等吹飞。此外,压缩空气的吹出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刻不定期地进行。由此,能够将侧壁面35(尤其是透明板39和受光元件38的受光面)保持为洁净的状态,从而纱线监视装置6能够以良好的精度监视纺纱纱线15的状态。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6的吹出部45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吹出部45的目的在于,通过吹出压缩空气而将附着于受光元件38的受光面以及/或者透明板39的线屑吹飞。也能够考虑如下结构,即,在透明板39与受光元件38的附近形成吹出部45,使空气精确地冲击透明板39和受光元件38。但是,为了使空气精确地冲击透明板39及受光元件38,例如需要在支架30形成吹出部45。在该情况下,需要在支架30形成针对吹出部45的空气的供给路,从而支架30的形状变得复杂。还考虑了在壳体31的第一块体41形成吹出部45,但在该情况下,需要在第一块体41形成空气的供给路。但是,由于在第一块体41内配置有电路基板44等,所以富余空间较少,从而难以形成空气的通路。并且,在空气的通路形成于第一块体41的情况下,该第一块体41的形状变得复杂。在假设构成为精确地喷射压缩空气的情况下,仅使空气的气流作用于透明板39及受光元件38的狭小的范围。因此,为了对透明板39及受光元件38的受光面进行整体清洁,需要形成多个吹出部。若吹出部的数量增多,则压缩空气的消耗量增多,从而导致效率降低。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吹出部45构成为使压缩空气从倾斜方向冲击第一纱线通路34的侧壁面35。这样,通过使压缩空气在倾斜方向上冲击侧壁面35,能够使该压缩空气沿侧壁面35流动。这样,通过使空气沿侧壁面35流动,能够使空气的气流作用于侧壁面35的宽广的范围。由此,由于能够使压缩空气碰撞透明板39及受光元件38整体,所以能够以较少的空气流量高效地将附着于透明板39以及/或者受光元件38的线屑吹飞。来自吹出部45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在图3、以及图5至图7中由细线的箭头示出。如图5所示,当在与纱道正交、并且与第一纱线通路34的侧壁面35平行的方向上观察时,来自吹出部45的压缩空气的吹出方向设定为相对于侧壁面35倾斜。因此,来自吹出部45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具有与纱道平行的方向(第一纱线通路34的长边方向、图5的上下方向)的矢量分量。沿该方向冲击侧壁面35的空气沿着该侧壁面35、并且在第一纱线通路34的长边方向上顺畅地流动。由此,能够对第一纱线通路34的侧壁面35进行整体清洁。另外,如图5所示,吹出部45构成为使空气从行进方向的上游侧朝下游侧冲击第一纱线通路34的侧壁面35。由此,能够朝向下游侧吹飞附着于侧壁面35的线屑。据此,吹飞的线屑不会被行进的纺纱纱线15带回到纱线监视装置6。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来自吹出部45的压缩空气的吹出方向而言,当在与纱道平行的方向上观察时,也设定为相对于侧壁面35倾斜(参照图6)。即,来自吹出部45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具有纱线监视装置6的前后方向(第一纱线通路34的纵深方向、图6的上下方向)的矢量分量。在该方向上冲击侧壁面35的空气也沿该侧壁面35、并在第一纱线通路34的纵深方向上流动。由此,能够使来自吹出部45的吹出空气作用于侧壁面35的更宽广的范围。如图3及图6等所示,吹出部45配置于第一纱线通路34的外侧。更具体而言,当在与纱道平行的方向上观察时,吹出部45配置成比近似U字状的第一纱线通路34的敞开端更靠前方。由此,吹出部45朝向第一纱线通路34的内侧吹入空气。这样,通过从倾斜方向朝槽状的第一纱线通路34的内侧吹入空气,能够在第一纱线通路34内生成螺旋状的空气的气流(参照图6)。本实施方式的吹出部45构成为,使压缩空气仅冲击第一纱线通路34的相对的一组侧壁面35及35中的一方。因此,来自吹出部45的压缩空气不直接与另一方的侧壁面35碰撞。但是,如上所述,通过在第一纱线通路34内产生螺旋状的空气的气流,对于压缩空气并未从吹出部45直接冲击的一侧的侧壁面35而言,空气的气流也发挥作用。由此,能够使空气的气流作用于一组侧壁面35及35双方。因此,能够利用来自一个吹出部45的吹出空气对透明板39和受光元件38的受光面双方进行清洁。在本实施方式中,吹出部45构成为从狭缝状的吹出口吹出压缩空气。由此,能够使具有宽度的带状的压缩空气冲击侧壁面35,从而相对于该侧壁面35能够在更宽广的范围内使空气发挥作用。如图3、图5、及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6具有不同于吹出部45的刀具用吹出部46。该刀具用吹出部46形成于第二纱线通路43的内侧,并构成为使压缩空气冲击上述刀具16。利用该刀具用吹出部46能够将卡挂于刀具16的纺纱纱线15的断头端等吹飞。由于纺纱纱线15的断头端等卡挂于刀具16的位置已经确定,所以相对于刀具16,与在宽广的范围内喷射空气相比,精确地喷射空气的效率更高。因此,刀具用吹出部46构成为圆孔状的喷嘴。由此,能够使空气精确地冲击刀具16。如图7所示,当在与纱道平行的方向上观察时,刀具用吹出部46形成于U字状的第二纱线通路43的关闭侧端部(第二纱线通路43的里侧)。而且,刀具用吹出部46构成为朝第二纱线通路43的敞开侧(朝向前方)吹出压缩空气。由此,能够朝第二纱线通路43的外侧将卡挂于刀具16的纺纱纱线15的断头端等吹飞。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6中,通过相对于侧壁面35从狭缝状的吹出口吹出带状的空气而使空气作用于宽广的范围,并使空气从圆孔状的喷嘴精确地冲击刀具16。这样,由于根据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喷射压缩空气的方法,所以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线屑等的除去。结果,能够以较少的流量高效地获得清洁的效果,从而能够减少压缩空气的消耗量。接着,对吹出部45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吹出部45构成为,使空气从纺纱纱线15的行进方向上游侧沿倾斜方向冲击形成于支架30的第一纱线通路34的侧壁面35。因此,吹出部45只要在行进方向上配置成比支架30更靠上游侧即可,吹出部45无需在行进方向上配置于与支架30相同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6中,不是在保持支架30的第一块体41形成吹出部45,而是在配置于该第一块体41的上游侧的第二块体42形成吹出部45。这样,由于不在支架30及第一块体41形成吹出部45,所以能够简单地构成支架30及第一块体41。如图7等所示,向纱线监视装置6供给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供给软管48与第二块体42连接。在第二块体42内,形成有将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供给软管48供给至吹出部45的供给路4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块体42还形成有朝刀具用吹出部46供给空气的供给路50。这样,由于在第二块体42形成有压缩空气的供给路49及50,所以无需将空气的供给路形成于支架30及第一块体41。因此,能够简单地构成支架30及第一块体41的形状。如以上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6具备支架30、检测部以及吹出部45。用于供沿规定的纱道行进的纺纱纱线15通过的第一纱线通路34形成于支架30。检测部在第一纱线通路34的侧壁面35的局部对纺纱纱线15的状态进行检测。吹出部45在规定的吹出方向上吹出压缩空气,从而使上述压缩空气冲击第一纱线通路34的侧壁面35。当在与纱道正交、且与侧壁面35平行的方向上观察时,上述吹出方向设定为相对于侧壁面35倾斜。这样,通过使压缩空气从倾斜方向冲击侧壁面35,能够使与侧壁面35碰撞的压缩空气沿该侧壁面35流动。由此,能够使空气流作用于侧壁面35的宽广的范围,从而能够以较少的流量有效地将附着于侧壁面35的线屑除去。本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6中,当在与上述纱道平行的方向上观察时,上述吹出方向设定为相对于侧壁面35倾斜。这样,当从其它方向观察时也是倾斜地喷射压缩空气,从而能够在更宽广的范围内除去侧壁面35的线屑。本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6中,第一纱线通路34沿纱道形成为槽状,吹出部45朝第一纱线通路34的内部吹出压缩空气。这样,在倾斜方向上朝槽状的第一纱线通路34的内部吹入压缩空气,由此在第一纱线通路34内产生螺旋状的气流。由此,能够以更少的流量而更加可靠地除去侧壁面35的线屑。本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6中,吹出部45从狭缝状的吹出口吹出压缩空气。这样,通过从狭缝吹出压缩空气,能够使带状的空气流作用于侧壁面35,从而能够在宽广的范围内除去线屑。本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6中,吹出部45从纺纱纱线15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朝下游侧吹出压缩空气。在假设使压缩空气从下游侧冲击侧壁面35的情况下,被该压缩空气朝上游侧吹飞的线屑有可能会被行进的纺纱纱线15带回。因此,如上所述,通过使压缩空气从上游侧冲击侧壁面35而将线屑朝下游侧吹飞,因而该线屑不会被纺纱纱线15带回。由此,能够有效地进行线屑的除去。本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6具备具有支架30的第一块体41以及具有吹出部45的第二块体42。第一块体41以及第二块体42在与纱道平行的方向上并列配置。在第二块体42形成有对应于吹出部45的压缩空气的供给路49。据此,由于也可以不在第一块体41及支架30形成压缩空气的供给路49,从而能够使第一块体41及支架30形成为简单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6的第二块体42具备用于切断纺纱纱线15的刀具16、以及使压缩空气冲击刀具16的刀具用吹出部46。这样,通过设置不同于吹出部45的刀具用吹出部46,能够使流体精确地冲击刀具16。由此,能够可靠地将卡挂于刀具16的纺纱纱线15的断头端等除去。另外,通过在第二块体42设置刀具16等,能够使第一块体41侧形成为简单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具备卷绕纺纱纱线15的卷绕部8、以及对被卷绕部8卷绕的纺纱纱线15进行监视的纱线监视装置6。该精纺机1能够以较少的流体流量可靠地将附着于纱线监视装置6的第一纱线通路34的线屑除去。因此,能够以较低成本维持基于纱线监视装置6的监视纱线的精度,并能够提高卷绕的纺纱纱线15的品质。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结构例如能够进行如下变更。本申请的结构并不限定于精纺机,例如也能够用于自动络纱机等其它种类的纱线卷绕机。此外,自动络纱机指的是如下装置,即,对喂纱纱管上的纱线进行解舒,对该纱线施加规定的张力,并将其卷回到卷绕纱管。通过在该自动络纱机中采用本申请发明的纱线监视装置,能够精度良好地对卷回的纱线的状态进行监视。以上的说明中,对纱线监视装置是具备一个发光元件和一个受光元件的光学式纱线监视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具备多个发光元件以及/或者多个受光元件。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纱线监视装置中,通过对被纱线遮挡的光的强度进行监视来检测该纱线的粗细,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对从纱线反射的反射光的强度进行监视来检测该纱线是否含有异物。检测部并不限定于光学式的传感器,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利用静电电容式传感器来检测纱线的状态。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若在第一纱线通路34蓄积有线屑则会使得检测精度降低,因而也具有能够利用上述结构将线屑除去的优点。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利用纱线监视装置6对纱线存在异常的部位(纱线缺陷)进行检测,但并不局限于此。纱线监视装置只要构成为对例如纱线的行进速度、纱线的行进长度等行进的纱线的某种状态中的至少一种状态进行检测并监视即可。可以针对多个纺纱单元2设置单元控制部26以取代将单元控制部26设置于每一个纺纱单元2的方式,从而利用一个单元控制部26来控制多个纺纱单元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