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式喷液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0224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充式喷液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液体的喷瓶,特指一种可反复充液使用的可充式喷液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可充式喷液瓶包括瓶身、瓶底、喷头组件和充液装置,充液装置设在瓶身底部,阀杆穿过瓶身底部,容易产生泄漏,而且在瓶身的底部设充液开口容易钻进灰尘,不方便使用和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便于使用和携带的可充式喷液瓶。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充式喷液瓶,包括瓶身、瓶底、喷头组件和充液装置,所述瓶身与瓶底装连或制成一体,所述充液装置设在瓶身的侧部,所述充液装置包括阀体、弹簧、活塞和密封圈,所述阀体具有阀孔,所述弹簧和活塞依次装在阀孔中,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瓶身的内侧壁相抵,另一端与活塞的一端相抵,活塞与阀孔移动配合,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活塞上,且密封圈的圈壁上开有流液孔,所述活塞上具有充液道,充液道的出口的位置与密封圈的流液孔的位置相对应且与流液孔连通,所述阀体上具有进液孔和导气孔,进液孔的一端与瓶身的内腔连通,导气孔的一端与瓶身的内腔连通,所述活塞静止时,密封圈的圈壁一侧堵在阀体的进液孔处,密封圈的圈壁另一侧堵在阀体的导气孔处,所述活塞移动时,所述阀体的进液孔的另一端能与密封圈上的流液孔对接,所述导气孔的另一端能与阀体的阀孔的外端部接通。所述阀体的端口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活塞的外端部常态下与固定套相抵。所述活塞的一端具有沉孔,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插在沉孔中。所述充液装置的阀体与瓶身制成一体或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位于充液道的进口处还装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圈的流液孔为腰形孔。所述导气孔的一端通过阀体上的导气通道与瓶身的内腔连通,且导气通道的进口设置于阀体上。所述导气通道的进口位于阀体上的远离活塞的侧壁处。所述导气孔的一端通过导气管与瓶身的内腔相通。所述活塞的一端具有多边形导柱,瓶身内具有导向孔,多边形导柱插在导向孔中且相互滑动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结构后,由于所述瓶身与瓶底装连或制成一体,取消了阀杆穿过瓶身底部的结构,因此减少了泄漏点;再由于密封圈安装在活塞上,且密封圈的圈壁上开有流液孔,所述活塞静止时,密封圈的圈壁一侧堵在阀体的进液孔处,密封圈的圈壁另一侧堵在阀体的导气孔处,所述活塞移动时,所述阀体的进液孔的另一端能与密封圈上的流液孔对接,所述导气孔的另一端能与阀体的阀孔的外端部接通,因此,充液与排气能够同时进行,密封性能好、不易泄漏;由于充液装置设在瓶身的侧部,因此,不容易钻进灰尘,便于使用和携带。此外,本发明的密封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免维护,使用寿命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可充式喷液瓶在静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1的A-A剖视 图3是图1的B-B剖视 图4是本发明的可充式喷液瓶在充装和排气状态时的结构示意 图5是图1中的密封圈的侧视 图6是图5的仰视 图7是图6的C-C剖视 图8是图5的立体 图9是密封圈与活塞的装配立体 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11是图10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3、4、5、6、7、8、9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可充式喷液瓶,包括瓶身1、瓶底
1-1、喷头组件10和充液装置,所述瓶身I与瓶底1-1装连或制成一体,所述充液装置设在瓶身I的侧部,所述充液装置包括阀体7、弹簧8、活塞3和密封圈2,所述阀体7具有阀孔7-3,所述弹簧8和活塞3依次装在阀孔7-3中,所述弹簧8的一端与瓶身I的内侧壁相抵,另一端与活塞3的一端相抵,活塞3与阀孔7-3移动配合,所述密封圈2安装在活塞3上,且密封圈2的圈壁上开有流液孔2-1,所述活塞3上具有充液道3-1,充液道3-1的出口 3-2的位置与密封圈2的流液孔2-1的位置相对应且与流液孔2-1连通,所述阀体7上具有进液孔7-2和导气孔7-1,进液孔7-2的一端与瓶身I的内腔连通,导气孔7-1的一端与瓶身I的内腔连通,所述活塞3静止时,密封圈2的圈壁一侧堵在阀体7的进液孔7-2处,密封圈2的圈壁另一侧堵在阀体7的导气孔7-1处,所述活塞3移动时,所述阀体7的进液孔7-2的另一端能与密封圈2上的流液孔2-1对接,所述导气孔7-1的另一端能与阀体7的阀孔7-3的外端部接通。如图1、4所示,为了使活塞3在阀孔7-3中准确限位并且防止活塞3脱落,所述阀体7的端口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套5,活塞3的外端部常态下与固定套5相抵。如图1、4、9所示,为了稳固地安装弹簧8,所述活塞3的一端具有沉孔3_3,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插在沉孔3-3中。如图1、4所示,为了便于制造,所述充液装置的阀体7与瓶身I制成一体或固定连接。如图1、4所示,为了便于与充液泵配合,所述活塞3的位于充液道3-1的进口处还装有密封垫圈4。如图1、4、6、7、8、9所示,为了降低装配难度,所述密封圈2的流液孔2_1为腰形孔。如图1、4所示,所述喷头组件10装在瓶身I的顶部。如图1、4所示,所述导气孔7-1的一端通过阀体7上的导气通道9与瓶身I的内腔连通,且导气通道9的进口 9-1设置于阀体7上。如图1、4所示,为了最大限度地充满喷液瓶,所述导气通道9的进口 9-1位于阀体7上的远离活塞3的侧壁处。也可以是,所述导气孔7-1的一端通过导气管与瓶身I的内腔相通,此时可以取消导气通道9。如图10、11所示,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活塞3的一端具有多边形导柱3-4,瓶身I内具有导向孔1-2,多边形导柱3-4插在导向孔1-2中且相互滑动配合。这样,活塞3在移动时不易发生转动。其余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可充式喷液瓶在充液时,将瓶身I横向放置,使活塞3的充液道3-1的进口朝下,导气通道9的进口 9-1朝上,采用充液泵(非本发明)将活塞3向上顶,使密封圈2的流液孔2-1对着进液孔7-2处,使活塞3的充液道3-1的出口 3_2经流液孔2-1与阀体7的进液孔7-2接通,新充的液体进入瓶身I内腔;同时密封圈2的圈壁另一侧离开导气孔7-1处,使导气孔7-1与阀体7的阀孔7-3的外端部接通,将瓶身I内腔的空气从导气通道9的进口 9-1、导气通道9、导气孔7-1并经由阀孔7-3的外端部排出。充液完成后,活塞3在弹簧8的作用下复位,使密封圈2的位于流液孔2-1旁边的圈壁堵住进液孔7-2处以及密封圈2的另一侧圈壁堵住导气孔7-1处,确保不漏液和漏气。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充式喷液瓶,包括瓶身(I)、瓶底(1-1)、喷头组件(10)和充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a、所述瓶身(I)与瓶底(1-1)装连或制成一体, b、所述充液装置设在瓶身(I)的侧部, C、所述充液装置包括阀体(7)、弹簧(8)、活塞(3)和密封圈(2), d、所述阀体(7)具有阀孔(7-3),所述弹簧(8)和活塞(3)依次装在阀孔(7-3)中,所述弹簧(8)的一端与瓶身(I)的内侧壁相抵,另一端与活塞(3)的一端相抵,活塞(3)与阀孔(7-3)移动配合, e、所述密封圈(2)安装在活塞(3 )上,且密封圈(2 )的圈壁上开有流液孔(2-1), f、所述活塞(3)上具有充液道(3-1),充液道(3-1)的出口(3-2)的位置与密封圈(2)的流液孔(2-1)的位置相对应且与流液孔(2-1)连通, g、所述阀体(7)上具有进液孔(7-2)和导气孔(7-1),进液孔(7-2)的一端与瓶身(I)的内腔连通,导气孔(7-1)的一端与瓶身(I)的内腔连通, h、所述活塞(3)静止时,密封圈(2)的圈壁一侧堵在阀体(7)的进液孔(7-2)处,密封圈(2)的圈壁另一侧堵在阀体(7)的导气孔(7-1)处,所述活塞(3)移动时,所述阀体(7)的进液孔(7-2)的另一端能与密封圈(2)上的流液孔(2-1)对接,所述导气孔(7-1)的另一端能与阀体(7)的阀孔(7-3)的外端部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喷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7)的端口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套(5),活塞(3)的外端部常态下与固定套(5)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喷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的一端具有沉孔(3-3),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插在沉孔(3-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喷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液装置的阀体(7)与瓶身(O制成一体或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喷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的位于充液道(3-1)的进口处还装有密封垫圈(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喷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2)的流液孔(2-1)为腰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喷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7-1)的一端通过阀体(7)上的导气通道(9)与瓶身(I)的内腔连通,且导气通道(9)的进口(9-1)设置于阀体(7)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充式喷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9)的进口(9-1)位于阀体(7)上的远离活塞(3)的侧壁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喷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7-1)的一端通过导气管与瓶身(I)的内腔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喷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的一端具有多边形导柱(3-4),瓶身(I)内具有导向孔(1-2),多边形导柱(3-4)插在导向孔(1-2)中且相互滑动配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式喷液瓶,包括瓶身、瓶底、喷头组件和充液装置,瓶身与瓶底装连或制成一体,充液装置设在瓶身的侧部且包括阀体、弹簧、活塞和密封圈,弹簧和活塞依次装在阀孔中,弹簧的一端与瓶身的内侧壁相抵,另一端与活塞的一端相抵,密封圈安装在活塞上,且密封圈的圈壁上开有流液孔,活塞的充液道的出口位置与密封圈的流液孔的位置相对应且与流液孔连通,阀体上具有进液孔和导气孔,进液孔的一端与瓶身的内腔连通,密封圈的圈壁一侧堵在进液孔处,密封圈的圈壁另一侧堵在导气孔处。本发明密封性能好、便于使用和携带。
文档编号B65D83/42GK103204316SQ20131014857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6日
发明者王银军 申请人:常州圣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