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给煤机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0967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叶轮给煤机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叶轮给煤机,特别地,涉及一种全封闭抑尘式叶轮给煤机。
背景技术
叶轮给煤机广泛应用于煤炭、冶金、电力行业。通常,叶轮给煤机安装在输煤皮带上方并能够沿输煤皮带的输送方向移动,叶轮给煤机从其上方的煤仓中拔煤,叶轮给煤机的机壳(即煤斗)对准煤仓的翻盖,翻盖缓缓打开后,叶轮给煤机的拔煤机构从煤仓中拔煤,煤流落入机壳内并滑落至机壳下方的输煤皮带上。在煤流的下落过程中扬尘十分严重,不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对作业场所的职工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但叶轮给煤机的除尘难度极大,叶轮给煤机运转速度达3.5米/分,输煤皮带运转速度2.4—2.7米/秒,煤仓的翻盖进行上下90度翻转动作,煤仓下沿滑道静止不动,四者之间的封闭都要求在叶轮给煤机本体完成。现有的应对措施是在煤仓中安装除尘器装置例如扁布袋除尘器、环隙式脉冲布袋除尘器、整体立式冲激式除尘器及无动力除尘器等,但除尘效果均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叶轮给煤机及其安装结构,该叶轮给煤机工作时的降尘和封闭效果好,能使煤尘回落在输煤皮带表面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叶轮给煤机,该叶轮给煤机包括机壳,该机壳顶部开口并位于煤仓下方以承接来自该煤仓中的煤流,所述机壳下方设有输煤皮带以输送从所述机壳内落下的所述煤流,其中,该叶轮给煤机上设有多道密封结构以在所述叶轮给煤机内形成内封闭空间,从而使得所述煤流能够从所述煤仓经由该内封闭空间滑落至所述输煤皮带上。优选地,该叶轮给煤机还包括两个流煤漏斗,该两个流煤漏斗分别连接在所述机壳的沿所述输煤皮带的输送方向的两端。优选地,所述叶轮给煤机上设置的多道密封结构包括煤仓下沿滑道密封结构,该煤仓下沿滑道密封结构设在所述机壳和流煤漏斗的顶端的内边缘上,以使得该内边缘与所述煤仓的煤仓下沿滑道之间形成滑行密封。优选地,所述叶轮给煤机上设置的多道密封结构包括翻盖下缘滑行密封结构,该翻盖下缘滑行密封结构设在所述机壳和流煤漏斗的顶端的外边缘上,以使得该外边缘与所述煤仓的翻盖的下缘形成密封。优选地,该叶轮给煤机的所述机壳和流煤漏斗的底端设置有导料槽,该导料槽用于将煤流导流至所述输煤皮带上,所述导料槽与所述输煤皮带相连并形成滑行密封。优选地,所述叶轮给煤机上设置的多道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挡尘帘,该第一挡尘帘安装在所述导料槽内并设置在所述机壳沿所述输煤皮带的输送方向的两端。优选地,所述叶轮给煤机上设置的多道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二挡尘帘,该第二挡尘帘设置在所述导料槽的两端。[0011]优选地,该叶轮给煤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料槽的横向两侧的防溢裙板,该防溢裙板向下超出所述输煤皮带的底部边缘。优选地,该叶轮给煤机还包括微尘吸附分离装置,该微尘吸附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导料槽内的所述机壳与流煤漏斗之间。优选地,该叶轮给煤机还包括水雾喷洒降尘装置,该水雾喷洒降尘装置用于对所述机壳、流煤漏斗和所述导料槽内喷洒水雾。优选地,所述流煤漏斗内设有用于防止煤尘向上逆冲的遮盖板。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叶轮给煤机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煤仓、输煤皮带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叶轮给煤机,该叶轮给煤机滑动安装在所述煤仓和输煤皮带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给煤机上由于设有多道密封结构,能够形成内封闭空间以使得煤流能够从煤仓经由该内封闭空间滑落至输煤皮带上。煤流下落过程中的扬尘得以封闭在叶轮给煤机内而不逸散,从而可在叶轮给煤机内安装各种降尘或除尘装置以使得煤尘回落在输煤皮带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叶轮给煤机的密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机壳2煤仓3输煤皮带4流煤漏斗5遮盖板6导料槽7防溢裙板8第一挡尘帘9第二挡尘帘10 微尘吸附分离装置11水雾喷洒降尘装置12 煤仓下沿滑道密封结构13 翻盖下缘滑行密封结构 61 导料槽滑行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方位词“前、后”是针对输煤皮带的运输方向而言的,即皮带前进方向为前方,皮带后退方向为后方。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叶轮给煤机,该叶轮给煤机包括机壳1,该机壳I顶部开口并位于煤仓2下方以承接来自该煤仓2中的煤流,机壳I下方设有输煤皮带3以输送从机壳I内落下的煤流, 其中,该叶轮给煤机上设有多道密封结构以在叶轮给煤机内形成内封闭空间,从而使得煤流能够从煤仓2经由该内封闭空间滑落至输煤皮带3上。作为总的构思,本实用新型旨在通过在叶轮给煤机内形成内封闭空间以使得煤流能够从煤仓经由该内封闭空间滑落至输煤皮带上,煤流滑落过程中的扬尘得以封闭在叶轮给煤机内而不逸散,从而可在叶轮给煤机内安装各种降尘或除尘装置以使得煤尘回落在输煤皮带表面上。这样相较于现有的例如扁布袋除尘器等各种除尘装置而言,能从根本上避免煤尘向外逸散,减小对外界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影响。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的叶轮给煤机还包括两个流煤漏斗4,该两个流煤漏斗4分别连接在机壳I的沿输煤皮带3的输送方向的两端。该流煤漏斗4用以承接煤仓翻盖打开时往两侧自然滑落的煤。两个流煤漏斗4的沿输煤皮带3的输送方向的前后端之间的距离应优选为大于煤仓2的翻盖的长度,以能够覆盖煤仓2的整个翻盖。在设置流煤漏斗4的基础上,叶轮给煤机上设置的所述多道密封结构包括煤仓下沿滑道密封结构12,该煤仓下沿滑道密封结构12设在机壳I和流煤漏斗4的顶端的内边缘上,以使得该内边缘与煤仓2的煤仓下沿滑道之间形成滑行密封。该煤仓下沿滑道密封结构12在机壳I和两个流煤漏斗4的顶端内边缘的整个长度上设置,可采用韧性好、耐磨损的聚酯材料安装在该顶部内边缘上,使得叶轮给煤机的顶部在沿煤仓下沿滑道移动时与该煤仓下沿滑道之间贴合良好并形成滑行密封。如图1所示,该煤仓下沿滑道密封结构12所标示的虚线为煤仓下沿滑道位置,即在图1的主视角度看不见的内侧,机壳I和流煤漏斗4均沿该煤仓下沿滑道滑移。所述叶轮给煤机上设置的多道密封结构还包括翻盖下缘滑行密封结构13,该翻盖下缘滑行密封结构13设在机壳I和流煤漏斗4的顶端的外边缘上,以使得该外边缘与煤仓2的翻盖的下缘形成密封。如图1所示,翻盖下缘滑行密封结构13所标示的虚线为煤仓2的翻盖下缘位置,该处不存在滑道,因而机壳I和流煤漏斗4的顶端外边缘上可在整个长度上设置例如弹性软密封材料以与煤仓2的翻盖下缘形成密封,防止煤尘外逸。如图1所示,机壳I和流煤漏斗4的顶端的内外边缘不处于同一高度平面,而是外边缘高而内边缘位置低。另外,叶轮给煤机的底端两侧沿输煤皮带3两侧的侧壁顶端的滑道滑行,叶轮给煤机的底端与输煤皮带3表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在叶轮给煤机的顶部形成对外密封后,该叶轮给煤机的机壳I和流煤漏斗4的底端可设置有导料槽6,该导料槽6用于将流过机壳I和流煤漏斗4的煤流向下导流至输煤皮带3上,导料槽6与输煤皮带3相连并形成滑行密封。导料槽6可由两侧板形成,两侧板分别连接在叶轮给煤机的底端两侧,侧板底端抵触至输煤皮带3表面,在导料槽6随叶轮给煤机的移动过程中,导料槽6在输煤皮带3表面形成一定程度的密封(即导料槽滑行密封61),防止煤流或堆积在输送皮带3上的煤外泄。而且,叶轮给煤机还可包括设置在导料槽6的横向两侧的防溢裙板7,该防溢裙板7的长度向下超出输煤皮带3的底部边缘。防溢裙板7可以是沿叶轮给煤机的整个长度或部分长度上设置的橡胶带帘(图1中为清楚起见,仅在叶轮给煤机的两端示意性画出该防溢裙板7),其安装在机壳I和流煤漏斗4的底端并下垂至输煤皮带3的侧向边缘以下,从而进一步防止煤和煤尘从导料槽6和输煤皮带3的横向两侧向外溢出。这样,在叶轮给煤机的底端也形成对外密封。此外,叶轮给煤机上设置的多道密封结构还可包括第一挡尘帘8,该第一挡尘帘8安装在导料槽6内并设置在机壳I沿输煤皮带3的输送方向的两端。在设置第一挡尘帘8后,如图1所示,在机壳I和导料槽6内就构成了所述内封闭空间,即机壳内的煤尘内循环空间。煤流在机壳I内滑落所产生的煤尘可在图1所示的四个箭头方向循环,而难以向外逸散。为进一步地防止煤尘向外逸散,叶轮给煤机上还可设置第二挡尘帘9,该第二挡尘帘9设置在导料槽6的两端,从而可形成煤尘外循环空间,进一步封锁叶轮给煤机内的煤尘,防止外逸。在叶轮给煤机内形成内封闭空间封锁煤尘外逸的基础上,还可在内封闭空间中进一步设置降尘或吸尘装置以减少煤尘。本实施方式中,流煤漏斗4内优选地设有用于防止煤尘向上逆冲的煤尘逆冲抑制装置。这种煤尘逆冲抑制装置不影响煤向下滑落,但又能抑制煤尘上扬,可具有多种结构形式。较为简单地,可采用图1所示的遮盖板5,该遮盖板5形成圆锥形状罩设在流煤漏斗4的底端开口上方。煤下落时经遮盖板5的外圆锥表面下落、减小下落速度,降低扬尘,而且煤尘上扬时被该遮盖板5遮罩,不能轻易向上扬起以形成漂尘。而且流煤漏斗4的内壁上还可设置例如斜板状的导流板以起到同样的对煤流的导流和降速作用。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叶轮给煤机还包括了微尘吸附分离装置10,该微尘吸附分离装置10设置在导料槽6内的机壳I与流煤漏斗4之间,对漂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粉尘(能引起尘肺病)进行吸附分离。这种微尘吸附分离装置10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电吸附式的微尘吸附分离装置,将通常带负电的煤尘吸附至装置上,以进一步减小煤尘,并在聚集成块后掉落到输煤皮带3上。而且,在煤较为干燥时或需要增加降尘效果时,叶轮给煤机上还可设置水雾喷洒降尘装置11,该水雾喷洒降尘装置11用于对机壳1、流煤漏斗4和导料槽6内喷洒水雾,水雾喷洒降尘装置11通过喷水雾器向外喷出水雾以除尘。喷水雾器(即图1中的数字11所指向的圆形装置)可如图1所示的安装在机壳I和流煤漏斗4内或上方位置。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一种叶轮给煤机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煤仓2、输煤皮带3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叶轮给煤机,该叶轮给煤机滑动安装在煤仓2和输煤皮带3之间。其中,还可对煤仓壁和翻盖上部的翻板轴进行密封。对煤仓2底的槽钢侧面和角钢面进行表面处理,修补缺陷和弯曲,形成平整光滑表面,使密封材料贴合良好,滑动自如,封住煤尘。该安装结构中,密封了各个煤尘外溢通道,在叶轮给煤机的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量地产生煤尘外逸,可将作业场所煤尘降至符合国家“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卫生标准”,从而不影响外界环境或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本实施方式中,叶轮给煤机的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含量可降至低于8毫克/立方米国家规定标准(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含量卫生标准:10毫克/立方米)。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给煤机及其安装结构中,进行了多处密封,采用多种降尘除尘装置。使用后能节能、节水,用水量可为输煤量的千分之二(即节水率达90%)。其中,安装和设置上述密封结构和降尘除尘装置时取材广泛,易于制造,使用寿命长。而且操作简单,性能稳定,维护周期长、运行和维护费用费用低。叶轮给煤机工作时噪音小,无二次煤粉污染,杜绝了煤尘超标可能弓I起的安全隐患。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叶轮给煤机,该叶轮给煤机包括机壳(I),该机壳(I)顶部开口并位于煤仓(2)下方以承接来自该煤仓(2)中的煤流,所述机壳(I)下方设有输煤皮带(3)以输送从所述机壳(O内落下的所述煤流,其特征在于,该叶轮给煤机上设有多道密封结构以在所述叶轮给煤机内形成内封闭空间,从而使得所述煤流能够从所述煤仓(2)经由该内封闭空间滑落至所述输煤皮带(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给煤机,其特征在于,该叶轮给煤机还包括两个流煤漏斗(4),该两个流煤漏斗(4)分别连接在所述机壳(I)的沿所述输煤皮带(3)的输送方向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给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给煤机上设置的多道密封结构包括煤仓下沿滑道密封结构(12),该煤仓下沿滑道密封结构(12)设在所述机壳(I)和流煤漏斗(4)的顶端的内边缘上,以使得该内边缘与所述煤仓(2)的煤仓下沿滑道之间形成滑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给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给煤机上设置的多道密封结构包括翻盖下缘滑行密封结构(13),该翻盖下缘滑行密封结构(13)设在所述机壳(I)和流煤漏斗(4)的顶端的外边缘上,以使得该外边缘与所述煤仓(2)的翻盖的下缘形成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给煤机,其特征在于,该叶轮给煤机的所述机壳(I)和流煤漏斗(4)的底端设置有导料槽(6),该导料槽(6)用于将煤流导流至所述输煤皮带(3)上,所述导料槽(6)与所述输煤皮带(3)相连并形成滑行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轮给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给煤机上设置的多道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挡尘帘(8 ),该第一挡尘帘(8 )安装在所述导料槽(6 )内并设置在所述机壳(I)沿所述输煤皮带(3 )的输送方向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叶轮给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给煤机上设置的多道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二挡尘帘(9),该第二挡尘帘(9)设置在所述导料槽(6)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轮给煤机,其特征在于,该叶轮给煤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料槽(6)的横向两侧的防溢裙板(7),该防溢裙板(7)向下超出所述输煤皮带(3)的底部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轮给煤机,其特征在于,该叶轮给煤机还包括微尘吸附分离装置(10),该微尘吸附分离装置(10)设置在所述导料槽(6)内的所述机壳(I)与流煤漏斗(4)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轮给煤机,其特征在于,该叶轮给煤机还包括水雾喷洒降尘装置(11),该水雾喷洒降尘装置(11)用于对所述机壳(I)、流煤漏斗(4)和所述导料槽(6)内喷洒水雾。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给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煤漏斗(4)内设有用于防止煤尘向上逆冲的遮盖板(5 )。
12.叶轮给煤机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煤仓(2)和输煤皮带(3),其特征在于,该安装结构还包括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叶轮给煤机,该叶轮给煤机滑动安装在所述煤仓(2)和输煤皮带(3)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轮给煤机及其安装结构,包括机壳(1),该机壳顶部开口并位于煤仓(2)下方以承接来自该煤仓中的煤流,机壳下方设有输煤皮带(3)以输送从机壳内落下的煤流。该叶轮给煤机上设有多道密封结构以在叶轮给煤机内形成内封闭空间,从而使得煤流能够从煤仓经由该内封闭空间滑落至输煤皮带上。该密封结构可包括煤仓下沿滑道密封结构(12)、翻盖下缘滑行密封结构(13)、第一挡尘帘(8)和第二挡尘帘(9)等。机壳的两端可设置两个流煤漏斗(4)以承接从煤仓的翻盖滑落出的煤。在此叶轮给煤机中,煤流下落过程中的扬尘得以封闭在叶轮给煤机内而不逸散,从而可在内部安装各种降尘装置以使得煤尘回落在输煤皮带表面上。
文档编号B65G47/18GK203006421SQ20132000321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5日
发明者李文玉, 梅振嵩, 冯佐江, 贺建平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