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

文档序号:428104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包括步骤:在包胶滚筒的滚筒与包胶之间安装检测线缆,并将该检测线缆与一指示灯串联,同时将所述包胶滚筒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给上述检测线缆和指示灯供电;开启上述皮带传输系统;观察指示灯的亮灭状态,指示灯亮则继续开启上述皮带传输系统,即继续使用上述包胶滚筒,否则关闭上述皮带传输系统,停止继续使用并更换上述包胶滚筒。该方案步骤简单、使用方便,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目测方法进行包胶滚筒磨损点检的弊端,能够及时指示出包胶已磨光,且能够直观地给出指示,便于及时更换包胶滚筒,从而确保包胶滚筒内的滚筒不被磨损,能够继续循环使用,从而节约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报警方法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包胶滚筒是皮带输送运输系统的重要部件和组成部分。包胶滚筒由滚筒及包裹在滚筒外侧的包胶组成,其中包胶能有效改善输送系统的运行状况,保护金属滚筒不被磨损,防止输送带的打滑,使滚筒与皮带同步运转,从而保证皮带高效的、大运量的运转。此外,包胶还能有效防止滚筒与皮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减少滚筒表面的物料粘结,从而减小皮带的跑偏和磨损,其广泛用于钢铁、冶金、煤炭、水泥、发电、化肥、粮库和港口等行业。
[0003]在使用过程中,当包胶滚筒磨损到一定程度时,需要更换滚筒,将更换下的滚筒进行重新包胶处理,实现滚筒的循环利用。而在现有实际生产过程中,包胶磨损程度通常由岗位工作人员在停机时通过目测的方法进行点检,这受限于高度、空间、光线、运行等原因,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包胶已磨光,故不能及时更换包胶滚筒,从而使滚筒的金属表面直接与皮带摩擦,进而致使滚筒自身磨损,不能再回收利用,甚至造成皮带的打滑与撕裂,引发安全事故。此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步骤简单、使用方便,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目测方法进行包胶滚筒磨损点检的弊端,能够及时指示出包胶已磨光,且能够直观地给出指示,便于及时更换包胶滚筒,从而确保包胶滚筒的滚筒不被磨损,能够继续循环使用,从而节约成本。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包括步骤:
(1)在包胶滚筒的滚筒与包胶之间安装检测线缆,并将该检测线缆与一指示灯串联,同时将所述包胶滚筒用于皮带传输系统;
(2)给上述检测线缆和指示灯供电;
(3)开启上述皮带传输系统;
(4)观察指示灯的亮灭状态,指示灯亮则继续执行步骤(3),指示灯灭则执行步骤(5);
(5)关闭皮带传输系统,更换包胶滚筒,并重复步骤(I)。
[0006]使用时,在给上述检测线缆和指示灯供电、并开启上述皮带传输系统后,包胶滚筒会受到皮带的磨损,当包胶滚筒磨损至检测线缆,且在将检测线缆磨损至所在电路断路之前,指示灯一直处于点亮的状态,则可继续保持皮带传输系统的开启状态,即能够继续使用上述包胶滚筒;一旦将检测线缆磨损至其所在电路断路,指示灯则立即熄灭,这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目测点检的弊端,能够及时指示出包胶已磨光,且能够直观地给出指示,以便立即关闭皮带传输系统,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上述包胶滚筒。这避免了包胶滚筒中滚筒的磨损,且对替换下来的包胶滚筒的滚筒可进行重新包胶并再次使用,从而确保了上述滚筒的循环利用,经济且实用。此时,更换包胶滚筒后皮带传输系统可继续使用。
[0007]其中,有一开关与检测线缆、指示灯串联,有一电源给指示灯、检测线缆供电。
[0008]其中,为避免包胶滚筒转动时致使检测线缆等线路的缠绕,确保包胶滚筒能够顺利地使用,可以将所述的开关、指示灯和电源固定在包胶滚筒的滚筒上。
[0009]其中,所述指示灯为LED指示灯或白炽灯。
[0010]其中,为便于线路的连接与拆分,所述检测线缆的两端设有用于供电的线缆接线端。这简化了接线的复杂度,便于接线的快速完成,既节省了接线时间,又降低了接线的强度,实用性强。
[0011]其中,为确保本发明的可靠性,所述线缆接线端固定在包胶滚筒的滚筒上。
[0012]其中,所述检测线缆呈U型的置于包胶滚筒的滚筒与包胶之间。
[0013]其中,所述检测线缆采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0014]此外,上述步骤(I)中所述的在包胶滚筒的滚筒与包胶之间安装检测线缆的安装方法为:在包胶滚筒的包胶的内侧面上开槽,并将检测线缆嵌于槽内;或将检测线缆固定于滚筒的表面,再对滚筒进行包胶。
[0015]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在包胶滚筒的滚筒与包胶之间安装有检测线缆,并将该检测线缆与一指示灯相串联,使用时,一旦检测线缆被磨损至其所在电路断路,指示灯则发出预警指示,即指示灯熄灭,从而直观地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更换包胶滚筒,防止其滚筒因磨损而无法再次使用,这确保了包胶滚筒的滚筒的循环利用,经济且实用;
(2)本发明所述检测线缆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线缆接线端,这简化了接线的难度与强度,且便于检测线缆与其所在电路的连接与拆分,便于检测线缆的单独更换,使用灵活且方便。
[0016]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包括步骤:
(1)在包胶滚筒的滚筒与包胶之间安装检测线缆,并将该检测线缆与一指示灯串联,同时将所述包胶滚筒用于皮带传输系统;
(2)给上述检测线缆和指示灯供电;
(3)开启上述皮带传输系统;
(4)观察指示灯的亮灭状态,指示灯亮则继续执行步骤(3),指示灯灭则执行步骤(5);
(5)关闭皮带传输系统,更换包胶滚筒,并重复步骤(I)。[0020]其中,有一开关与所述的检测线缆、指示灯串联,有一电源给指示灯、检测线缆供电,且作为优选,所述开关、检测线缆、指示灯和电源串联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21]其中,所述开关、指示灯和电源固定在包胶滚筒的滚筒上。
[0022]其中,所述指示灯采用LED指示灯。
[0023]其中,检测线缆的两端设有用于供电的线缆接线端,且所述线缆接线端固定在包胶滚筒的滚筒的端面上。
[0024]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线缆采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线,且检测线缆呈U型的置于包胶滚筒的滚筒与包胶之间。其中,检测线缆可置于包胶滚筒的滚筒与包胶之间的任意位置,还可以呈不同的形状,使用灵活。
[0025]其中,更换下来的包胶滚筒的滚筒在包胶后可继续使用,这确保了上述包胶滚筒的滚筒的可循环使用,实用又经济,便于推广使用。
[0026]此外,为更为醒目,上述指示灯采用红色LED指示灯。
[0027]此外,所述的在包胶滚筒的滚筒与包胶之间安装检测线缆的安装方法为:在包胶滚筒的包胶的内侧面上开槽,并将检测线缆嵌于槽内。安装方便。此外,上述检测线缆的安装方法还可以为:首先将检测线缆固定于滚筒的表面,再对滚筒进行包胶。从而形成包胶滚筒,且在包胶滚筒的滚筒与包胶之间安有检测线缆。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在包胶滚筒的滚筒与包胶之间安装检测线缆,并将该检测线缆与一指示灯串联,同时将所述包胶滚筒用于皮带传输系统; (2)给上述检测线缆和指示灯供电; (3)开启上述皮带传输系统; (4)观察指示灯的亮灭状态,指示灯亮则继续执行步骤(3),指示灯灭则执行步骤(5); (5)关闭皮带传输系统,更换包胶滚筒,并重复步骤(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一开关与所述的检测线缆、指示灯串联,有一电源给指示灯、检测线缆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指示灯和电源固定在包胶滚筒的滚筒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为LED指示灯或白炽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缆的两端设有用于供电的线缆接线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述的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接线端固定在包胶滚筒的滚筒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缆呈U型的置于包胶滚筒的滚筒与包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缆采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皮带传输系统的包胶滚筒磨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在包胶滚筒的滚筒与包胶之间安装检测线缆的安装方法为:在包胶滚筒的包胶的内侧面上开槽,并将检测线缆嵌于槽内;或将检测线缆固定于滚筒的表面,再对滚筒进行包胶。
【文档编号】B65G43/04GK103896037SQ20141010458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0日
【发明者】李长利, 管襄华, 冉照朝, 赵光辉, 程宇, 李凤五, 孙学光, 王亚新, 翟登超, 马同兴 申请人: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