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8174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包括驱动系统、给料螺旋、壳体,壳体包括螺旋进料段和依次连接螺旋压缩段、料塞管、料封管;螺旋压缩段的壳体直径逐步变小,为锥形;料塞管的壳体为等直径,料封管壳体为直径逐步变大的喇叭状,料封管的喇叭状出口连接T形管的第一开口,T形管上对应料封管出口方向的第二开口上安装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锥形阀,锥形阀的锥形阀头对准料封管的出口,气缸与稳压罐通过压缩空气管道连接;T形管向下的管口作为出料口,进料段上部设进料口。驱动系统由变频电机驱动,气缸的推力及运动采用气源压力进行控制,压力控制阀、温度监测仪、驱动电机等连锁接入系统DCS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气缸推力来调节料塞密实度,实现防止回火气体反窜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属于生物质燃料锅炉或气化炉的给料【技术领域】,用于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气化等生物质新能源领域的生物质连续给料设施。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储量的日益减少,以及由于使用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重视和发展可再生、环保能源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生物质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质,其分布范围广泛、可循环再生、具有CO2零排放的特征,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生物质燃料在锅炉中直接燃烧发电是生物质利用的一种成熟技术,另一种更具商业前景的技术是对生物质燃料进行气化,所产生的气体用于燃气轮机发电、用于化工合成燃油或生产化工产品等。常用的生物质燃料主要有各种农业废弃物(如稻壳、棉杆、稻杆、油菜杆和玉米杆等)及林业废弃物(如枝丫柴、木材边角料、树根等)。在生物质电厂给料系统及生物质合成油给料系统中,回火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因回火问题导致生物质电厂给料系统发生火灾的事故时有发生,开发安全、可靠、高效的防回火给料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在传统的生物质燃料锅炉中,锅炉一般采用微负压运行方式,使生物质燃料送入炉膛的位置是负压区域,以避免炉膛高温烟气反窜到给料系统中从而发生火灾。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由于给料波动、炉膛压力波动等原因而使炉膛处于正压运行状态而发生烟气反窜事故。有些生物质发电厂采用了高压密封风措施防止回火,但该措施仅能在较低程度上阻止回火气体,不能消除回火现象。有的生物质电厂采用料封措施,当发生回火时,料封将增加回火气体通过的阻力,一定程度上可阻止回火气体的反窜,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料封比较疏松、料封不能完全充满给料机腔体,回火气体可从疏松的料封空隙或没有完全充满料封的空洞反窜出来,另外,如料封过长,给料系统易因阻力大而发生堵塞现象,如料封过短,则防回火能力差,该措施在生物质电厂的应用效果较差。
[0004]申请号为201120140199.X的中国专利发明了一种生物质燃料两级料塞螺旋正压连续给料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第一级螺旋给料机、立筒和第二级螺旋给料机串联而成,生物质燃料可在第一级螺旋给料机的输出端和第二级螺旋给料机的输出端形成第一级料塞和第二级料塞。该专利从理论上可实现阻止回火气体反窜的目的,但存在着如下问题:1、该专利采用调节螺旋给料机出口后狭窄通道的直径和长度实现调节料塞的密度,如何实现该功能,该专利没有进行描述,因设备一旦加工好并安装就位后,给料机出口后狭窄通道的直径和长度的调节功能很难实现;2、如料塞压缩得过于密实,料塞前进阻力很大,螺旋对物料的推力将难以克服料塞阻力,给料螺旋将易发生堵塞。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解决生物质原料给料系统中易发生回火引起火灾的问题。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包括驱动系统、给料螺旋、壳体、DCS控制系统,壳体包括螺旋进料段和依次连接的螺旋压缩段、料封管;螺旋压缩段的壳体直径逐步变小,为锥形;料封管的壳体为直径逐步变大的喇叭状,料封管的喇叭状出口连接T形管的第一开口,T形管上对应料封管出口方向的第二开口上安装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锥形阀,锥形阀的锥形阀头对准料封管的出口;T形管向下的管口作为出料口,进料段上部设进料口。
[0007]在螺旋压缩段与料封管之间设料塞管,料塞管的壳体为等直径。
[0008]所述螺旋压缩段筒体内壁上设置沿锥形筒体内壁母线方向的多条防滑条。
[0009]所述的螺旋压缩段的锥度为0.1?0.2。
[0010]所述的料封管的喇ΠΛ状圆锥形的锥度为8°?30° ,长度为200mm?500mm,优选为 300mm ?400mm。
[0011]所述驱动系统采用变频电机,变频电机调速控制与DCS控制系统连接。
[0012]所述锥形阀的气缸采用气源压力进行控制,气缸与稳压罐连接管上设压力控制阀,压力控制阀的控制与驱动系统电流检测连锁接入系统DCS控制系统。
[0013]所述的防滑条的外形为平直的条形板,其周向宽度为40mm?100mm,周向布置间距为80mm?300mm,厚度为IOmm?40mm,优选为16mm?30mm,由螺栓连接在筒体内壁上。
[0014]在给料螺旋进料管处设温度监测仪,温度监测仪接入系统DCS控制系统。
[0015]所述料塞管段的截面为圆形,料塞管直径为300?1200mm,料塞管段长度为200mm ?400mm,优选为 250mm ?350mm。
[0016]所述的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系统采用饥饿法进料,物料在所述螺旋进料段的充填率为30%?50%,物料在所述螺旋压缩段的充填率逐渐增加至70%?100%,在所述螺旋压缩段壳体内形成的几何压缩比为I?4.0。
[0017]本发明的优点是:
[0018]1、本发明采用变径变节距给料螺旋,生物质原料在相向的螺旋推力Fl及锥形阀的反作用力F2的共同作用下,被压缩成比较密实的料塞,料塞完全充满料塞段,实现连续给料过程利用料塞防止回火气体反窜的目的。
[0019]2、本发明采用变径变节距给料螺旋,物料在螺旋的充填率不断增加,在螺旋压缩段时,物料的充填率为70%?100%,可避免物料因流动性差而导致料塞段上部存在空洞或料塞较疏松的情况发生,帮助给料螺旋形成均匀的能完全充满料塞管段的料塞。
[0020]3、本发明变径变节距给料螺旋各截面均采用圆形,可避免U形截面等其它形状存在料塞不能充满料塞段,角落存在空洞的问题。
[0021]4、本发明在所述螺旋压缩段的筒体内壁上设置防滑条,阻止物料随螺旋转动,增加螺旋传递到物料的推力,有效防止螺旋传递到物料的推力小而不能克服较大的料塞阻力而导致堵塞的情况。
[0022]5、本发明的优点是所述变径变节距给料螺旋采用根据驱动电机的电流变化调节气缸推力的方式,能比较方便地调节料塞密实度。
[0023]6、因生物质发电厂与生物质合成油项目的原料种类繁多,原料性质多变,给料负荷变化范围大,物料进料体积流率变化范围更大,为维持给料螺旋内物料充填率相对稳定,所述给料螺旋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并纳入DCS控制系统,螺旋转速可根据来料量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锥形阀气缸的控制与驱动系统的电流检测、温度监测仪等连锁接入系统DCS控制系统,既保证了料塞的密实度,又保证了物料的正常流动。
[0024]7、本发明的优点是气缸的控制与螺旋进料管温度检测仪联锁,当温度监测仪监测到给料螺旋进料管的温度超温异常时,将信号输送至DCS,DCS发出信号至压力控制阀IOa与10d,压力控制阀IOd增大进气,压力控制阀IOa增大排气,增大气缸推力,切断扩散管,防止火灾发生或扩大。
[0025]8、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所述料塞管后接料封管,物料进入料封管后,料塞将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利于料塞在后面T形管溃散掉落,料封管内的物料还具有一定的密封作用,增加回火气体反窜阻力,增加防回火可靠性。所述料封管具有足够的长度形成足够长的料封,该料封可避免高温回火气体直接接触料塞螺旋内部构件,保护螺旋内部构件免受高温回火气体损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T形管、锥形阀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防滑条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3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本发明中所描述的方位名词例如“前、后”通常是针对物料在给料机内的输送方向而言的,即“从前到后”指的是物料从进料口 2进入到从出料口14被推出的方向。方位名词如“上、下、顶、底”等则是针对螺旋给料器在工作状态下的安装位置而言的,即给料器的料斗位置即该给料机的顶部或上方位置。所用术语“轴向”指的是驱动轴的轴线方向。
[0032]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包括驱动系统1、给料螺旋3、壳体4,壳体4上包括螺旋进料段4和依次连接螺旋压缩段5、料塞管6、料封管7 ;螺旋压缩段5的壳体4直径逐步变小,为锥形;料塞管6的壳体4为等直径,料封管7的壳体4为直径逐步变大的喇叭状,料封管7的喇叭状出口 7a连接T形管9的第一开口 9a,T形管9上对应料封管7出口 7a方向的第二开口 9b上安装气缸11,Ila是气缸安装座。气缸11的输出连接锥形阀8,锥形阀8的锥形阀头8a对准料封管7的出口 7a,气缸11与稳压罐12连接;T形管9向下的管口作为出料口 14。进料段2上部设进料口 2a。图中:Fl为给料螺旋产生的推力;F2为锥形阀产生的反推力。
[0033]所述驱动系统I采用变频电机,变频电机调速控制与DCS控制系统连接。
[0034]所述给料螺旋3的驱动轴3a上的螺旋叶片3b布置至螺旋压缩段5与料塞管6交界处。[0035]所述T形管9的出料口 14的方向与给料螺旋的驱动轴3a成60°?120°。
[0036]螺旋压缩段5的锥度为0.1?0.2。
[0037]在螺旋压缩段5与料封管7之间设料塞管6,料塞管6的壳体4为等直径。料塞管段6的截面为圆形,料塞管直径为300?1200mm,料塞管段长度为200mm?400mm,优选为250mm ?350mm。
[0038]所述螺旋压缩段5筒体内壁上设置沿锥形筒体4内壁母线方向的多条防滑条4a。防滑条4a的外形为平直的条形板,其周向宽度为40mm?100mm,周向布置间距为80mm?300mm,厚度为10_?40mm,优选为16_?30mm,由螺栓4b连接在筒体内壁上。
[0039]所述的料封管7的喇叭状圆锥形的锥度为8。?30°,长度为200mm?500mm,优选为 300mm ?400mm。
[0040]所述驱动系统I采用变频电机,变频电机调速控制与DCS控制系统连接。
[0041]所述锥形阀8的气缸11采用气源压力进行控制,气缸11与稳压罐12连接管上设压力控制阀10a、10b、10c、IOd)压力控制阀10a、10b、10c、IOd的控制与驱动系统I电流检测连锁接入系统DCS控制系统。
[0042]在给料螺旋进料管处设温度监测仪15,温度监测仪15接入系统DCS控制系统。
[0043]系统采用饥饿法进料,物料在所述螺旋进料段2的充填率为30%?50%,物料在所述螺旋压缩段5的充填率逐渐增加至70%?100%,在所述螺旋压缩段5壳体内形成的几何压缩比为I?4.0。
[0044]料封管7为圆锥形,锥度一般为8°?30° ,长度一般为200mm?500mm,优选为300mm ?400mm,厚度为 10mm ?30mm mm。
[0045]所述锥形阀8气缸采用气源压力进行控制,气缸11与稳压罐12连接管上设第一压力控制阀10a、第二压力控制阀10b、第三压力控制阀10c、第四压力控制阀10d,四个压力控制阀10a、10b、10c、10d的控制与驱动系统I的电流检测连锁接入系统DCS控制系统,当料塞过紧时,系统驱动变频电机I的电流将增大达到上限设定值,信号传输至DCS,DCS发出信号给压力控制阀第二压力控制阀10b、第三压力控制阀10c,压力控制阀第三压力控制阀IOc进气,第二压力控制阀IOb排气,当驱动电机I的电流降低达到中间设定值时,第二压力控制阀10b、第三压力控制阀IOc关闭;反之,当料塞过松时,驱动电机I的电流将降低达到下限设定值,信号传输至DCS,DCS发出信号给第一压力控制阀IOa与第四压力控制阀10d,第四压力控制阀IOd进气,第一压力控制阀IOa排气,当驱动电机I的电流回升达到中间设定值时,第一压力控制阀10a、第四压力控制阀IOd关闭,从而实现料塞密实度的可控调节。
[0046]在给料螺旋进料管处设温度监测仪15,温度监测仪15接入系统DCS控制系统。
[0047]当温度监测仪15监测到给料螺旋进料管的温度超温异常时,将信号输送至DCS,DCS发出信号至压力控制阀第一压力控制阀10a、第四压力控制阀10d,第四压力控制阀IOd增大进气,第一压力控制阀IOa增大排气,增大气缸推力,切断扩散管,防止火灾发生或扩大。
[0048]所述锥形阀8的轴线与料封管7轴线重合。
[0049]图3为防滑条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A-A剖视图:
[0050]所述螺旋压缩段5筒体内壁上设置沿锥形筒体内壁母线方向的多条防滑条4a。所述的防滑条4a的外形为平直的条形板,由螺栓4b连接在筒体内壁上,防滑条4a沿周向等间距分布,一般设4?12条。
[0051]工作时:螺旋轴3a以一定转速朝设定的方向回转,原料从进料口 2a进入,为防止物料在进料口 2a架桥堵塞,物料充填率较低,一般为30%?50%。在螺旋的推进作用下,物料连续被送进螺旋压缩段5后,因所述螺旋压缩段5壳体内形成的几何压缩比为I?4.0,两相临叶片所围成的空间逐渐缩小,物料在所述螺旋压缩段5的充填率逐渐增加至70%?100%,以便于后面流动性差的料塞能完全充满料塞管6,物料随后进入料塞管6,料塞管6内的物料既受到螺旋的推力F1,也受到锥形阀8的反向力F2,在Fl和F2的共同作用下物料在料塞管6处被压实成为密实的料塞,起到密封作用,阻止回火气体反窜。由于后续的物料被螺旋不断推进料塞管6而形成新的料塞,旧料塞物料逐渐被推出料塞管,经料封管7后失去支撑落入T形管9,再进入锅炉炉膛或生物质气化炉14,从而实现连续密封和连续加料的目的。
[0052]为使料塞的密实度具备可调节性,系统由DCS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料塞管6的料塞密实度通过调节锥形阀8的推力进行调节,通过调节锥形阀8的推力调节料塞受到的压缩力的方式,从而调节料塞的密实度。具体措施是:所述螺旋驱动系统I的电机电流与气缸11的压力联锁,当料塞过于密实时,料塞前进的阻力将增大,所述螺旋驱动系统I的电机电流将超过上限限定值,控制系统就将通过四个压力控制阀10a、10b、10c、IOd将气缸11的压力调低,锥形阀8的推力也随之降低,料塞管6受到的压缩力将变小,料塞的密实度随之降低,料塞的前行阻力也将降低;反之,如料塞过于疏松时,料塞前行阻力较小,所述螺旋驱动系统I的电机电流将低于下限限定值,所述气缸11的压力将自动调高,所述锥形阀8的推力将升高,料塞管6受到的挤压力将变大,料塞的密实度将提高。
[0053]本发明采用通过调节锥形阀8的推力调节料塞密实度方式,可适应进料流量的较大波动的工况。
[0054]为使气缸工作推力稳定,设置了稳压罐12,所述稳压罐12的工作压力不小于0.7MPa。
[0055]因生物质发电厂与生物质合成油项目的原料种类繁多,原料性质多变,易发生堵塞、架桥现象,所述变径变节距给料螺旋采用饥饿法进料,物料在所述螺旋进料段的充填率为30%?50%,防止物料在进料口搭桥。物料进入螺旋压缩段5后,在所述壳体内形成的几何压缩比为I?4.0,两相临叶片所围成的空间逐渐缩小,物料在所述螺旋压缩段5的充填率逐渐增加至70%?100%,以便于流动性差的料塞能完全充满料塞管6。
[0056]因生物质发电厂与生物质合成油项目的原料种类繁多,原料性质多变,给料负荷变化范围大,物料进料体积流率变化范围大,为维持给料螺旋内物料充填率相对稳定,所述给料螺旋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并纳入DCS控制系统,螺旋转速可根据来料量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
[0057]为防止螺旋对物料的推力过小不能克服料塞前进的阻力,在所述螺旋压缩段5壳体的筒体内壁上设置防滑条4a,增加螺旋对物料的推力。该防滑条的外形为平直的条形板,镶嵌在筒体内壁上,其长度方向与螺旋压缩段锥形筒体内壁母线的方向重合。
[0058]对于易于压缩的堆积密度低的蓬松物料,其料塞阻力大,所述锥形阀8的推力将设定为较低的值,避免料塞被压缩得过于密实,反之,所述锥形阀8的推力将设定为较高的值,避免料塞被压缩得过松而导致防回火能力差。[0059]所述驱动系统I的减速机内部至少应设置一级推力轴承以抵消设备运转时驱动轴所承受的轴向推力。
[0060]本发明所述T形管9的出料口 14的方向与给料螺旋的驱动轴3a —般成60°?120。。
[0061]出料口 14可设计成锅炉炉膛或气化炉顶部卸料方式,物料从所述T形管9出料口14直接卸至锅炉炉膛或气化炉,也可设计成锅炉炉膛或气化炉侧面进料方式,物料从所述T形管9出料口 14卸至螺旋给料机等其它常规给料设备,由其它常规给料设备将T形管9送过来的物料送至锅炉炉膛或气化炉侧面进料口 ;也可以将物料从所述T形管9出料口 14卸至溜管,由溜管将T形管9过来的物料送至锅炉炉膛或气化炉侧面进料口,所述溜管与水平面的夹角须不小于65°。
[006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安装和维修,本发明优选如图1所示,将上述螺旋给料机的螺旋压缩段5壳体和料塞段6壳体,料塞段6壳体和料封段7壳体,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并将料塞段6壳体沿中心轴线剖成对称的两个部分再通过法兰连接组合起来,但这并不是实现本发明必需的连接方式。上述几个部分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其他方式来实现固定连接,还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上述部件铸造成一个整体。并且,本发明的螺旋给料机,各段壳体和驱动轴以及轴上的螺旋叶片可以是金属或复合材料。所述金属材料包括各种型号的碳钢、不锈钢和合金钢。所谓复合材料是指构成本螺旋给料机的材料可以是不同种类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复合而成。例如为了提高该给料机的耐腐蚀、耐磨损性能,给料机的壳体可以采用碳钢为基材,在其内表面敷设一层具有更高耐腐蚀、耐磨损性能的合金材料或陶瓷材料。给料机的驱动轴可以采用普通碳钢、不锈钢或合金钢为基材,然后在其表面堆焊硬质合金或通过烧结固化等方式敷设陶瓷材料。总之,本发明提供的螺旋给料机对构成设备的材料可根据使用环境、物料磨损性以及对设备耐久性的要求而定。
[0063]优选实施案例1:
[0064]原料在进料的充填率约为30%,螺旋压缩段5的几何压缩比为2.5,物料在螺旋压缩段5末端的充填率约为75%,在该工况下,给料螺旋3对进料原料的进料流量均匀性要求较低,进料原料流量的少量波动或进料原料种类的变化,仅引起螺旋压缩段5末端的物料充填率的变化,因螺旋压缩段并没有对物料进行压缩,物料仅在料塞段受螺旋推力Fl与锥形阀反作用力F2的共同作用下被压缩,料塞密实度与原料进料流量波动没有关系,可避免物料流量波动引起料塞过松或过紧的问题,提高了给料对上游进料量波动的适应性,该案例比较适合于生物质电厂进料原料种类多变,进料流量变化大的工况。
[0065]优选实施案例2:
[0066]进料原料为破碎为约3cm的木质原料,原料进料的充填率约为60%,螺旋压缩段5的几何压缩比为2.0,物料在螺旋压缩段5末端的充填率约为100%,压缩比为1:1.2,在该工况下,螺旋对料塞的推力大,料塞被压缩得比较紧密,料塞防回火气体反窜能力强。在该工况下,给料螺旋3对进料原料的进料流量均匀性要求高,要求对来料原料的流量进行精确控制,进料原料流量的波动或进料原料种类的变化,均会引起螺旋压缩段5末端的物料充填率的变化及料塞段料塞密实度的变化,料塞的密实度的控制难度较高,要求上游来料流量比较均匀,原料种类及性质稳定,否则易引起料塞过压缩或料塞过松,该案例比较适合于原料种类及性质比较稳定,进料流量控制精度比较高的工况。
[0067]优选实施案例3:
[0068]进料原料为破碎为约5cm的黄杆类秸杆,原料进料的充填率约为35%,螺旋压缩段5的几何压缩比为4.0,物料在螺旋压缩段5末端的充填率约为100%,压缩比1:1.4,在该工况下,螺旋采用饥饿法进料,避免物料在给料螺旋3进料口架桥堵塞,另物料在螺旋压缩段5末端被轻度压缩,螺旋对料塞的可提供较大的推力,料塞被压缩得比较紧密,料塞防回火气体反窜能力强。在该工况下,对进料原料的进料流量均匀性要求高,要求对来料原料的流量进行精确控制,进料原料流量的波动或进料原料种类的变化,均会引起螺旋压缩段5末端的物料充填率的变化及料塞段料塞密实度的变化,料塞密实度的控制难度较高,要求上游来料流量比较均匀,原料种类及性质稳定,否则易引起料塞过压缩或料塞过松,该案例比较适合于进料原料种类及性质比较稳定,进料流量控制精度比较高的工况。
[0069]本发明采用变径变节距壳体,螺旋压缩段两相临叶片所围成的空间从进料端到螺旋压缩段末端逐渐缩小,所述变径变节距螺旋压缩段可以采用只变壳体直径而不变螺旋节距方式,也可以采用只变螺旋节距而不变壳体直径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既变壳体直径也变螺旋节距结构方式,优选既变壳体直径也变螺旋节距结构,优选螺旋进料段节距与螺旋压缩段末端节距的比值为压缩比的1/3次方。
[007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包括驱动系统(I)、给料螺旋(3)、壳体(4)、DCS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壳体(4)包括螺旋进料段(2)和依次连接的螺旋压缩段(5)、料封管(7);螺旋压缩段(5)的壳体(4)直径逐步变小,为锥形;料封管(7)的壳体(4)为直径逐步变大的喇叭状,料封管(7)的喇叭状出口(7a)连接T形管(9)的第一开口(9a),T形管(9)上对应料封管(7)出口(7a)方向的第二开口(9b)上安装气缸(11),气缸(11)的输出端连接锥形阀(8),锥形阀(8)的锥形阀头(8a)对准料封管(7)的出口(7a) ;T形管(9)向下的管口作为出料口( 14),进料段(2)上部设进料口(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螺旋压缩段(5 )与料封管(7 )之间设料塞管(6 ),料塞管(6 )的壳体(4)为等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压缩段(5)筒体内壁上设置沿锥形筒体(4)内壁母线方向的多条防滑条(4a)。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旋压缩段(5)的锥度为0.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料封管(7)的喇叭状圆锥形的锥度为8°?30°,长度为200mm?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I)采用变频电机,变频电机调速控制与DCS控制系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阀(8)的气缸(11)采用气源压力进行控制,气缸(11)与稳压罐(12)连接管上设压力控制阀(10a、10b、10c、10d),压力控制阀(10a、10b、10c、IOd)的控制与驱动系统(I)电流检测连锁接入系统DCS控制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条(4a)的外形为平直的条形板,其周向宽度为40mm?100mm,周向布置间距为80mm?300mm,厚度为IOmm?40mm,由螺栓(4b)连接在筒体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给料螺旋进料管处设温度监测仪(15),温度监测仪(15)接入系统DCS控制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塞管段(6)的截面为圆形,料塞管直径为300?1200mm,料塞管段长度为200mm?40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原料防回火连续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采用饥饿法进料,物料在所述螺旋进料段(2)的充填率为30%?50%,物料在所述螺旋压缩段(5)的充填率逐渐增加至70%?100%,在所述螺旋压缩段(5)壳体内形成的几何压缩比为I ?4.0。
【文档编号】B65G43/00GK103950695SQ201410145041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1日
【发明者】张世荣, 张岩丰, 邵三虎, 李亮, 郭玮, 郭胡军 申请人: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