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8622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具体讲是涉及一种具有挤压、破碎、压缩的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其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包括垃圾处理装置主体、厌氧发酵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垃圾处理装置主体与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与厌氧发酵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通过两种装置对垃圾进行挤压,破碎,压缩,使垃圾尽可能地被压缩,尽量减少占地面积。
【专利说明】—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具体讲是涉及一种具有挤压、破碎、压缩的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其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
[0002]世界垃圾产量巨大,对于垃圾的处理方式有填埋,堆肥,焚烧等措施,都会对环境造成危吾。
[0003]垃圾桶就使用场合可分为家庭垃圾桶和公共垃圾桶,就垃圾的盛放方式可以分为独立式垃圾桶和分类垃圾桶。
[0004]普通垃圾桶在使用时放入垃圾袋,当垃圾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可将垃圾连同塑料袋一起处理。多数垃圾桶都有盖子以防止垃圾的异味向外散出,有的垃圾桶设有压缩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体积,但是程序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0005]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个可以对垃圾进行挤压、破碎、压缩,并且可以处理渗滤液的智能垃圾处理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处理装置主体、厌氧发酵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垃圾处理装置主体与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与厌氧发酵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桶体、设置于筒体上端的开口和设置于筒体下端的封闭型底座,其还包括:挤压装置、密封承压装置、电机和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安装与筒体上;所述密封承压装置一端固定于底座上,另一端上方设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上方设有倾斜通道,倾斜通道与开口的下边缘相接触;所述驱动电机置于底座内。
[0007]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两个对称的螺旋辊和支架,所述支架为工字形,两个对称的螺旋辊套装在支架上并通过支架支撑;所述两个带螺旋的辊相对旋转形成挤压结构。
[0008]所述密封承压装置包括:密封装置、支柱、套装在支柱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密封装置套装在支柱上,并通过复位弹簧支撑;密封装置通过尼龙绳索与驱动电机相连接,密封装置上设有红外线感应装置。
[0009]所述密封装置沿支柱上下运动。
[0010]所述支柱为4个,固定于底座的四个角。
[0011]所述密封装置为啮合是密封,啮合密封处设有自动锁扣。
[0012]所述报警装置由包括发光二极管个电子芯片,当红外线感应装置感应到被压缩的垃圾达到内桶的3/4时,向电子芯片传递信息,电子芯片将信息进行处理,传递到发光二极管,二极管呈工作状态,发出亮光,提醒工作人员需将垃圾清除。
[0013]所述底座为具有中空腔结构,中空腔底部为密封的,其为滤网;所述中空腔通过钢板隔离为3个空间;中间空间内设有液下泵;液下泵两侧的空间内设置有电机。
[0014]所述滤网为相对于设有电机的空间其为密封的,相对于液下泵的空间滤口。
[0015]所述厌氧发酵装置为圆筒形结构,其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其内部设有搅拌桨。
[0016]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为圆筒结构,其内部通过不锈钢钢板隔离为上下两个筒体,上、下筒体内分别设有滤网、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滤网上设有活性炭。
[0017]如上所述智能垃圾处理装置的工作过程:垃圾通过开口置于倾斜通道上;设置于开口处的红外线感应装置使密封承压装置的开合板打开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挤压装置的螺旋辊转动,垃圾经过螺旋辊的初次挤压落入桶体底部的滤网上;固体置于滤网,液体通过滤网上的滤口进入液下泵;当置于啮合式密封承压装置下方的红外线感应装置感应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内的垃圾达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内桶高度的3/4时,置于底座内的电机开始顺时针转动,带动尼龙绳索向下匀速运动,尼龙绳索带动密封装置沿支柱向下运动;密封装置向下挤压复位弹簧和垃圾直到垃圾压实;电机反向转动,放松尼龙绳索,复位弹簧复位将密封装置还原支柱最高点,如此反复;当垃圾超过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3/4且不能再被压缩时,红外线感应装置向报警装置传递信息,报警装置的发光二极管呈工作状态,发出亮光,提醒工作人员需将固体垃圾清除;通过滤网的液体垃圾经过液下泵由活性炭吸附装置上筒体的侧上方管进液口进入,通过置有活性炭的圆形滤网,由出液口通过管道进入厌氧发酵罐,厌在厌氧发酵罐内]中进行氧发酵,发酵后的产物再由活性炭吸附装置上筒体的侧上方管进液口进入,通过置有活性炭的圆形滤网,由出液口排出。
[0018]所述双螺旋对称挤压装置包括两个带螺旋的辊和支架,所述支架为工字形,两个带螺旋的辊套装在支架上并通过支架支撑;所述两个带螺旋的辊相对旋转形成挤压构成。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优点是:
[0020](I)可以通过两种装置对垃圾进行挤压,破碎,压缩,使垃圾尽可能地被压缩,尽量减少占地面积。
[0021](2)可以对压缩过程产生的渗滤液进行有效合理的处理,通过活性炭,厌氧发酵罐,可以对渗滤液进行厌氧发酵,使渗滤液得到合理的利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的外观图;
[0023]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
[0024]图3是密封承压装置中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底座的剖视图;
[0026]图5是厌氧发酵罐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活性炭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开口,2、倾斜通道,3、挤压装置,4、密封装置,4-1、自动锁扣,5、铆钉,6、复位弹簧,7、尼龙绳索,8、支柱,9、上下翻动钢板,10、滤网,11、电机,12、液下泵,13、钢板,14、筒体,15、桶盖,16、底座,17、厌氧发酵罐,18、红外线检查装置,19、活性炭,20、进液口,21、不锈钢钢板,22、圆形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
[0029]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垃圾处理装置,下面结构【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
[0030]其为由桶盖15、桶体14和底座16构成的圆筒结构垃圾处理装置主体、厌氧发酵装置和活性炭装置构成,所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桶体为中空长方体结构,其外端面一侧设有开口 I ;开口 I向内,防止垃圾桶内有异味散出,在开口 I处下端设有倾斜通道2,将扔入的垃圾直接传送到挤压装置3上;开口 I处侧面有红外线感应装置18,挤压装置3下方为密封承压装置;挤压装置3固定于密封承压装置的支柱8上;当垃圾投入时,红外线感应装置18产生感应,使啮合式密封承压装置的密封装置4打开,同时电机11开始工作,电机11带动挤压装置3的两个螺旋辊同时向内旋转,两螺旋辊相互咬合,接触紧密,对垃圾初步挤压和破碎;经初次挤压的垃圾向下掉落至底座的方形滤网10上,密封承压装置的啮合密封装置4闭合;密封装置4下方设有红外线感应装置18,当置于密封装置4下方的红外线感应装置18感应到垃圾桶内的垃圾达到垃圾桶内桶高度的3/4时,啮合密封装置4通过自动锁扣4-1闭合形成一个挤压板,置于底座内的两个电机11开始顺时针转动,系于密封装置4下方的四个角的尼龙料绳索7会被向下匀速拉动,带动套装于四个支柱8上密封装置4向下运动,压缩复位弹簧6和垃圾向下运动;并且密封装置4通过支柱8上的铆钉避免脱落,当密封装置4将垃圾压实不再移动,电机11逆向转动,放送尼龙绳索7,密封装置4在复位弹簧6的弹性势能作用下还原至内桶最高点,垃圾被压缩置于内桶底部;当垃圾超过内桶的3/4且不能再被压缩时,红外线感应装置18向报警装置中的电子芯片传递信息,电子芯片将信息进行处理,传递到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呈工作状态,发出亮光;工人将垃圾从设置于垃圾桶后方的可上下翻动的不锈钢钢板9处移除;通过方形滤网10的滤口滤出的滤液进入设置于底座16空腔内的液下泵12,并经由活性炭吸附装置上筒体的侧上方进液口 20进入活性炭装置,由置于圆形滤网22上的活性炭19进行初步吸附,去除臭味及渗滤液中的有毒物质,再由上筒体的侧下方出液口流出进入到厌氧发酵罐17中进行厌氧发酵,厌氧发酵后的滤液经由活性炭吸附装置下筒体的侧上方进液口再一次经置于下桶体内的活性炭19吸附,有效的去除色素,有害物质,臭味。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处理装置主体、厌氧发酵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垃圾处理装置主体与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与厌氧发酵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桶体、设置于筒体上端的开口和设置于筒体下端的封闭型底座,其还包括:挤压装置、密封承压装置、电机和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安装与筒体上;所述密封承压装置一端固定于底座上,另一端上方设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上方设有倾斜通道,倾斜通道与开口的下边缘相接触;所述驱动电机置于底座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两个对称的螺旋辊和支架,所述支架为工字形,两个对称的螺旋辊套装在支架上并通过支架支撑;所述两个带螺旋的辊相对旋转形成挤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承压装置包括:密封装置、支柱、套装在支柱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密封装置套装在支柱上,并通过复位弹簧支撑;密封装置通过尼龙绳索与驱动电机相连接,密封装置上设有红外线感应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沿支柱上下运动;所述密封装置为啮合是密封,啮合密封处设有自动锁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为4个,固定于底座的四个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由包括发光二极管个电子芯片,当红外线感应装置感应到被压缩的垃圾达到处理装置高度的3/4时,向电子芯片传递信息,电子芯片将信息进行处理,传递到发光二极管,二极管呈工作状态,发出亮光,提醒工作人员需将垃圾清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具有中空腔结构,中空腔底部为密封的,其为滤网;所述中空腔通过钢板隔离为3个空间;中间空间内设有液下泵;液下泵两侧的空间内设置有电机;所述滤网为相对于设有电机的空间其为密封的,相对于液下泵的空间滤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发酵装置为圆筒形结构,其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其内部设有搅拌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为圆筒结构,其内部通过不锈钢钢板隔离为上下两个筒体,上、下筒体内分别设有滤网、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滤网上设有活性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工作过程:垃圾通过开口置于倾斜通道上;设置于开口处的红外线感应装置使密封承压装置的开合板打开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挤压装置的螺旋辊转动,垃圾经过螺旋辊的初次挤压落入垃圾处理装置主体底部的滤网上;固体置于滤网,液体通过滤网上的滤口进入液下泵;当置于啮合式密封承压装置下方的红外线感应装置感应到垃圾垃圾处理装置主体内的垃圾达到垃圾处理装置主体内壁高度的3/4时,置于底座内的电机开始顺时针转动,带动尼龙绳索向下匀速运动,尼龙绳索带动密封装置沿支柱向下运动;密封装置向下挤压复位弹簧和垃圾直到垃圾压实;电机反向转动,放松尼龙绳索,复位弹簧复位将密封装置还原支柱最高点,如此反复;当垃圾超过垃圾处理装置主体的3/4且不能再被压缩时,红外线感应装置向报警装置传递信息,报警装置的发光二极管呈工作状态,发出亮光,提醒工作人员需将固体垃圾清除;通过滤网的液体垃圾经过液下泵由活性炭吸附装置上筒体的侧上方管进液口进入,通过置有活性炭的圆形滤网,由出液口通过管道进入厌氧发酵罐,厌在厌氧发酵罐内]中进行氧发酵,发酵后的产物再由活性炭吸附装置上筒体的侧上方管进液口进入,通过置有活性炭的圆形滤网,由出液口排出。
【文档编号】B65F1/14GK104261022SQ201410400005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4日
【发明者】王雷, 李庆, 高崇, 冯磊, 赵珍 申请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